1、 关于初中英语语感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摘要:英语的语感是指人们对于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语言的表达意境、理解程度与和语言中所表达的各种情感。语感来源于不断的积累学习,对此,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的语感由原来的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知道理由的理性认知,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不断提高。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感教学;重要性;教学策略:G628.88:A:1671-5691(2019)05-0128-01学生在读英语时通常会感到读起来很顺口,做题时会感觉到这个空里填这个词读起来会比较顺畅但是又不清楚为什么,这就是语感。但是学生是存在差异的独特个体,每个同学的语感和语法的积累运用的程度不同,所以每个同
2、学英语基础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感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让英语语感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正面的作用。一、初中英语语感教学的重要性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分数和背诵为核心,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基本素养。语言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而语感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媒介。在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英语越来越普及,越来越重要。仅是书写和背诵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可以用英语交流和沟通,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助于教师课堂质量的提升,语感在学生今
3、后的学习考试和生活中,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二、提升初中英语语感教学的策略1、在互相的讨论交流中提升英语语感。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和我们国家的语言有很大的差别。国家间的历史和文化的差异很大,所以在语言表达和方式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小学阶段的英语较为简单,主要是学习一些单词和基本句式,但是到了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英语会很吃力。所以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要科学运用技巧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是教师具有很好的英语知识储备和英语的基本素养,初中英语需要的词汇量很多,所以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英语单词,但是仅仅是英语单词的背诵太过枯燥。教师要将英语
4、单词的背诵和使用多元化,在运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感水平和能力。例如在学习“Whatdoyouwanttodoonweekend?”这一单元的学习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来记忆单词和句子,然后大家一起来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教师将黑板作鼓,背过身去,喊开始的时候学生依次传花,一个一个地传,老师随机喊停,这时花在谁的手里就对其进行提问,“Whatdoyouwanttodoonweekend?”学生起来用英文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回答的语法和短语都正确,没有其他的问题,那么游戏继续,如果回答的有错误,那么这个学生就要遭受惩罚。通过这样的互动形式,学生的语感会来越好,口语也会越来越流利熟练。促进
5、语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口语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英语交际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可以交流和沟通的课堂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2、在背诵中提升英语语感。背诵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部分,背诵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感而且可以让学生记住更多的句式。但是英语的背诵和语文的背诵有一定的差别,语文的背诵可以默背不出声在心里默默的背诵,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平时交流已经运用的非常多了,所以在背诵时进行默背,背完之后再进行表达不会有影响。但是英语背诵就不同,学生对英语的熟练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默背的程度,可能学生自己在心里记下了,但是当要背诵时却表达不流畅,所
6、以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时一定要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只有进行朗读背诵学生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更好地表达,而且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在朗读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默背时发现不到的英语规律。并且学生背诵积累的越多,语感也会随之不断加强。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背诵,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感。例如,学生在学习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的时候,很可能会分不清楚两种从句的区别,如果教师用汉语来进行表述学生可能会觉得复杂而且晦涩难懂。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背诵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的例子进行两者的区分。学生在背诵中会逐渐发现,原来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时存在不同的,这时学生就产生了语感,对这两种从句的区分很少再会出错。遇到类似的句子学生就可以根据背过的记忆从中提取进行比较,所以背诵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督促学生进行朗读背诵。结束语初中英语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创造交流沟通的课堂,让学生不断提高语感,并且教师要督促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让学生在背诵的积累中不断发展语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参考文献1杨娟.浅谈初中英语语感的养成策略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7):72-72.2高海青.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语感J.考试周刊,2009,(28):130-131.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