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实践 唐梅+陈雨+余玲+李长明 摘要: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国也进入了一个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发展阶段,急需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科研人才队伍。高等教育大众化常导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水平良莠不齐。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为例,采用国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以多种方式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并改革研究生课程结构,探索了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关键词: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培养模式实践;发展思路:G643 文献标志码:A:167
2、4-9324(2017)11-0227-03 一、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一)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应对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高校扩招始于 1999 年,由此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与此同时,我国也进入了一个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发展阶段,科技创新人才的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也制约着我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的步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现阶段我国应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和因材施教,突出培养造就一支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主要以专业技术人才、高
3、质量工程人才等构成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指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而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仍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单一,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学科交叉课程以及国际学术前沿问题的动态追踪;教学方式固态化,多为讲授式教学,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1。在此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缺乏全球视野,创新创造能力薄弱,难以形成复合性知识结构,对新兴交叉学科出现的问题缺乏敏锐的判断,不能独立进行创新性课题的研究2。因此,要改变上述情况,就必须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
4、借鉴先进国家的培养经验,发挥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的优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竞争3。(二)研究院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的优势 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 2011 年 3 月,是一支由海外引进的优秀科研团队,挖掘并整合西南大学有关院系的相关资源组成的研究院。整个研究团队学术水平高,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全部核心研究人员均具有海外或境外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方向为洁净能源科学、纳米生物医学和先进功能材料等交叉学科。研究院拥有“洁净能源科学”和“纳米生物医学”两个交叉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已获批成为“重庆市博士后工作站”。现有实验办公面积约
5、 3000 平方米,拥有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化学气相沉积仪等在内的大型设备 40 余台,仪器设备价值约 4000 万元人民币,拥有四个省部级科研平台,高质量研究团队行之有效地夯实研究生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能力,对研究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指导,加速其科研能力水平的提升;研究院的基础建设为研究生的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较为充足的项目经费和物质支持。二、研究院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建构 为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4,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及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院积极顺应时代要求,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研究院利用其研究人员的学术影响力,以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6、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和重庆市海外合作基地项目为背景,展开多种形式的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研究,为研究生在前沿学科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高,提供一个难得的实践环节,如图 1 所示。(一)国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 如图所示,在培养模式上,开展包括“1+1”(中国 2-2.5 年,国外 0.5-1 年)的中外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设立国内和国外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即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由两位导师对研究生自学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双导师联合指导模式下,研究生不仅能够及时掌握国内最新的研究动态,还有机会接触国外一流的科研实体,开拓视
7、野,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获得更多的科研机会,同时也提高了我院的综合实力。从 2012年至今,研究院已先后派出 10 余名研究生前往海外合作单位进行短期或中期的学术交流和学习(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国际先进碳材料中心、德国伊尔梅瑙工業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二)增加英文授课时数 为了确保研究生在联合培养期间科研不受语言的约束,研究院充分利用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优势,强化外语教学,设置全英文专业和全英文课程,尽可能地选用和引进可行的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外教材的中译本,或鼓励与国外学者合编全英文讲稿或教材。其次,研究院积极邀请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开设国际
8、性的课程。如 2013 年暑期,我院客座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 Dominic F Gervasio 开设了为期一个月的Electrochemistry 课程。通过上述方式,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为联合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三)教学方式走向多元 传统讲授式重视专业理论的教学已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地创新型人才的交流,我院在教学中积极使用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小组探究法等进行专业理论的指导,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此外,以课题、项目、专业实践等为依托,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综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多种形式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并举
9、办国际学术会议。2012 年至今,研究院已成功主办/承办四次国际学术会议。这些国际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国内外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领域众多研究者们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而且为研究生提供了了解国际前沿的途径和近距离接触世界级科学家交流学习的机会。第三,邀请国外知名专家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研究院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力度,每年邀请著名国外合作机构的相关课题专家来我院短期访问,洽谈项目的实施进展,并对研究生进行具体的指导。三、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点及意义(一)双导师指导的强強联合,增加学术国际合作 健全的双导师制,对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在课程、课题研究、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进行共同的指导,使研究
10、生兼具国内国际视野,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形成全方位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5。(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增强研究生科研能力 国际联合培养学生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具有国内高等教育的特点,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前期就奠定了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后期的国外学习或外教的传授使得他们能够接触前沿的理论和学科动态,同时专门的外语培训和严格的标准使他们熟练地掌握了外语,奠定语言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中外联合培养、学生交换等平台,学生能到国外名校留学,学到具有与国外硕士、博士同等的知识体系。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新课题、新方法和新思想,在研究生中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并在本学科、本校乃至全国
11、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扩散和辐射作用,搭起了沟通国内外洁净能源科学和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桥梁。(三)依托国际联合平台,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 借助国际合作联合培养平台,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研究院先后派往海外合作单位进行短期或中期的学术交流和学习的 10 余名研究生,均已做出高水平工作,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在影响因子 10 以上的杂志发表了 6 篇论文。此外,研究生的外语交流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并极大地增强了研究生用英语口头进行国际交流的自信心、采用英文撰写科研文章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查阅国际最新主文献的能力等。四、今后的发展及展望 经过以上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
12、与思考,笔者认为,在联合培养项目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一)国际合作培养的质量体系及过程跟踪 2014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这是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配套文件,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但是具体落实到国际合作培养方面,其质量体系及过程如何跟踪,学生在外期间的学习、生活、科研指导、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如何规范化和制度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及总结。(二)拓展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面 不仅要加大与现有国际合作单位的交流领域,还要
13、积极拓展新的合作单位,联系其他国际知名高校,争取扩大合作范围、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拓展,建立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国际交流平台,并以此为载体,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6。(三)进一步提高科研团队的国际视野 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离不开导师、教授的引导和支持,因此在推广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的过程中,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并实质性支持教师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组织和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努力造就一批在国际学术界拥有发言权的国际型专家、学者。其次应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学习国外高校在学生教学、管理体制、国际交流、运作模式等方面的成熟理念和实
14、践经验,提高管理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促进教师及管理干部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使其与日益增加的学生需求相匹配。五、结语 总之,一种新模式的产生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之间进行多次往返辩证、修改,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与完善。研究院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国际化发展道路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与探索,有助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竞争力。研究院会不断扩宽合作渠道、完善管理机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扩大资助体系等方面继续实践,从而使联合培养研究生这一新型培养模式更加健康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刘越男.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4,(2):121-122.2王梅,刘懿慧.
15、德国高校与研究所博士生联合培养模式探析以德累斯顿国际博士计划 DIPP 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7):9-12.3李晓.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9.4孙瑜,邓婧慧.国际化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来自西北工业大学与法国 INSA-Lyon“3+2”工程师联合培养模式的经验J.高教探索,2013,(01):66-70.5汪勇,薛枫,符钧甯,李红,欧仕益.国际合作培养食品学科研究生的实践与思考以暨南大学食品学科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6,(03):5-8.6孙宇,韩萍芳.试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点J.学术界,2007,(06):205-
16、208.The Conside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ode of Graduates Training A Case Study of the Institute for Clean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Southwest University TANG Mei1,CHEN Yu2,YU Ling1,LI Chang-ming1*(1.Institute for Clean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
17、qing 400715,China;2.Faculty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Abstract:With the global more and stronger competitions in various areas such as economy and defense year by year,our country has entered re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y as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new economi
18、c development.It is urgent to cultivate a lot of high qua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However,the study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nrollment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scale,the entrance students level are much different,some good and some bad.Therefore,the
19、 reform of graduate training mode is imperative.This paper takes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lean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adopt a mode of dual tutors to co-supervise the graduates for both master and PhD students at home and abroad,whilechanging the postgradua
20、te curriculum structure to fit both home and foreign countries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exploring the mode of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joint training of graduates.Key words:graduate;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joint education;training mode practice;development thought -全文完全文完-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