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数学数字8教案【篇一:中班数学教案复习8以内的点数】 中班数学教案亲亲瓢虫 执教:李萍 一、 活动目的: 1、 巩固幼儿对8以内数的结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爱好,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 活动准备: 1、 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8个点的纸制瓢虫人手 一只。 2、 大树五棵,分别贴了数字4、5、6、7、8。 3、 幼儿人手一只没有画点的瓢虫,蜡笔人手一份。 三、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爱好。 小朋友们,请伸出你们的小手,跟我做一个好玩的手指游戏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2、 “啊呜”一口,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 与瓢虫交朋友,点数瓢虫身上的圆点。 刚才游戏里有一只小昆虫,它是谁呀?(小瓢虫)今天李老师请了许多的小瓢虫,让我们来跟它们交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只小瓢虫) 这些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个点,那么它就是几星瓢虫了,现在小朋友们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点。(幼儿自己点数) 都数好了吗?谁来告诉我,你是如何数的?(个别提问后,教师小结:可以从上往下数,或者从左到右数) 那现在李老师要来结识一下这些瓢虫宝宝了,请手上拿了四星瓢虫的小朋友,站起来。(幼儿起立)大家一起来检查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数对。(全体幼儿点数)他们很棒,都数对了,我
3、们用掌声表扬他们吧!(依次请出五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和八星瓢虫) 3、 为瓢虫宝宝找家,按数量分类。 那么多的瓢虫宝宝,现在它们要回家了,老师这里有几棵大树,我们来看看,这些大树是哪些瓢虫宝宝的家。(依次出示大树,树干上贴有数字,请幼儿根据数字说出是几星瓢虫的家) (让幼儿分组为小瓢虫分家)先请第一小组的小朋友来为你的瓢虫宝宝找家,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有没有找对。 4、 延伸活动。 老师这里尚有许多的小瓢虫,请小朋友为它们涂上美丽的颜色,并画上占,好吗?(发放瓢虫及蜡笔,让幼儿自己动手为瓢虫画点涂色。)中班数学说课稿亲亲瓢虫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边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
4、了一定的爱好。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积极。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为了让幼儿能更积极的学习,更进一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瓢虫分家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运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爱好,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量不等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8以内数的结识,学习按数量分类。 小瓢虫背上的点的数是变化很多的,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其中玩数,轻松的学习。 二、教学目的: 1、 巩固幼儿对8
5、以内数的结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爱好,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活动流程: 先通过手指游戏,引起幼儿爱好,再让幼儿与瓢虫交朋友,点数瓢虫身上的圆点,高潮部分就是让幼儿按数量分类,为瓢虫找家,最后的延伸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为瓢虫画点涂色。四、 活动亮点: 本次活动的亮点在于,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整个活动都让幼儿大胆表述,自己操作,教师充当了活动中的引导者与支持者;在活动中,让幼儿互相检查同伴数的对不对,体现了“生生互动”,并让幼儿学会了合作;活动结束后,这几棵大树很自然的成为了一个数学区角,幼儿在课后的活动中,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为大树添上一些数量相应的物品,如各
6、种水果等。【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结识数字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结识数字8 活动目的: 感知8的数量,能从许多物体中找出8个物体。 结识数字8,可以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物体匹配。 活动准备: 教具:8支铅笔,8的数卡,18的实物卡(分别置于活动室的不同地方)。 学具:18的数卡,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练习目测数群。请个别幼儿说说你不用一个一个数一眼先看出那几个,然后是如何接着往下数的? 探究活动:笔有几支。 (1)初步感知数量8。老师拿出7支笔逐个放在桌子上,让幼儿数,说出一共是几支笔,再放1支,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说出7添上1是8。 (2)结识数字8。请幼儿说说8支笔可以用几表达?出示
7、数字8,说出8像什么?8还可以表达什么? 幼儿操作练习。 请幼儿把8条鱼圈画在一起送给小猫。 游戏活动:数字找家。 玩法: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卡听音乐活动,音乐听,幼儿快速跑到与数卡数量相同的实物卡跟前。幼儿互换卡片重新开始游戏。 活动拓展:户外活动时间,幼儿两人一组玩猜拳游戏。【篇三:中班数学活动:结识数字8】 中班数学活动:结识数字8 中山市古镇镇古一幼儿园 关军萍 活动背景与思绪: 幼儿已有结识数字1至7的基础,他们能较纯熟地感知6以内的数量,并建立起了初步的数概念。因此,在组织幼儿人数数字8时,对的感知数量已不是幼儿学习的难点。为此,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如何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以促进幼
8、儿的观测力、发明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的发展上。同时,我又考虑到到中班幼儿的年龄及思维特点,采用了游戏化、情节化的形式组织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成活动目的与幼儿爱好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的: 1、学习8的形成,结识数字8。 2、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扰,对的感知8的数量。 3、积极参与操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猫头饰、1至7的数字卡片和幼儿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7以内的数。 1、以猫妈妈带小猫去钓鱼场钓鱼导入活动。 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钓鱼场玩,好吗?现在出发咯! 2、进场,幼儿根据胸牌的圆点数量找相应的位置。 师:钓鱼场到了,我们得找个
9、位置坐下来,看,每张椅子的后面都有一个数字宝宝,你们仔细看看自己的胸牌,数数有几个小圆点就坐到数字几的位置上! 二、对的感知8的数量,结识数字“8”。1、运用多媒体课件,学习8的形成。 (1)师:(出示7只小猫)看,我们的好朋友已经来了,一起来数数看来了几只?一共有几只呀?可以用数字几来表达?(出示数字7) (2)师:小猫最喜欢吃鱼了,我们钓一些鱼给他们吃吧!每只小猫吃一条鱼,那应当钓几条鱼呀?(出示7条小鱼)(播放猫的叫声)又来了一只小猫,现在变成几只小猫啦?那鱼猫和鱼同样多吗?谁多谁少?鱼不够吃,怎么办?对了,添上一条鱼,7条鱼添上1条是8条,本来7添上1是8(集体读一遍) 2、不受排列方
10、法的干扰,进一步感知“8”的数量。 (1)师:除了我们来到这里钓鱼外,尚有很多小动物也来了,看看都有谁?(操作课件一)大家看到这个箭头了吗?这个箭头规定数数的时候要从左向右数,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只?尚有谁也来啦?(操作课件二)又有多少只呢?谁来数数? (2)小结:这些动物的排列方法都不同样,但无论如何排列,它们的数量都是8。 (3)结识数字“8”。 师:这些数量都是8的物体可以用数字几来表达?那8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来结识一下这个朋友(出示数字8,集体认读)请你们发挥想象力,看看数字8像什么? (4)幼儿找数量是8的实物卡片。 师:钓鱼场的主人说小猫们的表现很棒,想送一些礼物给你们,但有一个规
11、定,能在桌面找出数量是8的礼物,找到了拿给妈妈,检核对的的就可以带回家了。 (5)进一步巩固7添上1是8。 师:刚才妈妈发现有些礼物小猫都没有去拿,为什么呀?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变成8?(请个别幼儿操作) 3、了解8的实际意义。 师: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么多礼物的数量都是8,可以用8来表达,除了这些尚有哪些东西可以用8来表达? 三、游戏,巩固对数字8的结识。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猫们也玩得很累了,现在我们回家吃鱼大餐吧! 活动反思: 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及思维特点,我以小猫到钓鱼场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创设情景,入场以找座位的形式复习7以内的点、数相应,再通过小猫钓鱼了解8的形成,知道7添上
12、1是8,接着以看到可爱的小鸟玩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明确数的守恒关系,知道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扰,进一步感知“8”的数量。接着结识数字8,并了解8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为检测幼儿学习的情况及进一步巩固幼儿对8 的结识,我创设了送礼物、抓老鼠的游戏情景,让幼儿积极积极的操作练习,达成巩固的目的。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思考,大胆操作,活动爱好浓厚。总体来说幼儿能结识数字8,并能对的感知8以内的数量,知道7添上1是8,基本能达成活动目的。在活动中通过开发性的提问激发幼儿的积极应答,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充足调动幼儿的学习爱好为主,教学过程较流畅,设计以情景贯穿整个活动,能在幼儿学习新知识后通过操作、游戏等进行巩固,层层递进,并为幼儿提供适合活动的教具与材料。但数学活动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本次活动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研讨,能总结出更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学活动模式。同时值得探讨的是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明确了数量关系后,在操作中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