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ed Educ Manag 2024,Vol.10,No.1 2024年 第 10 卷 第 1 期http:/新文科与新医科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廖成娟(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州 511436)【摘要】新文科与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要响应时代性、应用性与科技性的要求,进行植根彰显中国价值的公共管理学科,融合学科交叉的医学特色,体现数字素养的定位。通过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建设跨组织边界的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公共管理底色+医学特色”的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多渠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这4个主要路径,实现新文科加新医科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2、关键词】新文科;新医科;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中图分类号】R4;G640 【文献标识码】A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New MedicineLiao Chengjuan(School of Health management,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1436,China)【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
3、iberal arts and new medicine,the major of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in medical colleges needs to respon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applicabili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setting the position of rooting in public management discipline which highlighting Chinese value,integrating interd
4、isciplinary medical characteristics,and reflecting the digital literacy.This paper explores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innovation,sets up a multi-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across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promot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management backgro
5、und+medical characteristics,and optimizes teaching staff structure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aiming at realizing innov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of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new medicine.【Keywords】new liberal arts;new medicine;medical college;public utili
6、ties management;talent training innovation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提升高校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1。2019年 4月,教育部办公厅在 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 中提出,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2。2021年 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
7、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3。1998年,教育部对部分管理学科专业进行整合,在公共管理大类专业中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在本次专业调整中,部分医学院校将原先开设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在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 中,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06 人才培养 第一作者 廖成娟,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卫生经济。Em
8、ail:31Med Educ Manag 2024,Vol.10,No.1 2024年 第 10 卷 第 1 期http:/管理专业纳入公共管理学科5。随着公共管理人才需求的增加,不少医学院校也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科大类,同时具有医学背景与特色。在高等教育的“四新”建设过程中,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既要响应新文科的要求,也要顺应新医科的发展,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发展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高质量的复合型管理专业人才。1新文科与新医科赋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内涵1.1新文科深化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内核
9、首先,新文科强调学科建设应面对国家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应该积极响应新文科的时代发展要求,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公共管理输送人才。其次,新文科是凸显中国特色和中国价值的学科体系建设,新文科框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对中国治理文明的传承,对中国治理实践与经验的总结,对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与学科体系的建设,为世界贡献具有中国价值的公共管理智慧。最后,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引起生产方式和管理体系的重大变革,重新调整资源配置和社会组织的运行模式。新文科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融合发展,植根新文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应顺应技术变革的趋势,通过
10、引入技术要素将公共管理决策过程从专业技能向技术驱动的大规模生产转变6。1.2新医科扩展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外延新医科强调顺应新时代、新技术与社会发展新要求,结合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技术,融通医学、工学、理学和文科,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医学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和公共政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与非医学院校相比,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仅具有公共管理的学科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同时在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中都有体现医学特色的内容,是新医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新医科医学教育的创新方向与学科交叉创新的突
11、破口。新医科的实施,促进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医文结合中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与专业协同共享,扩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发展方向,提升专业与科技创新及社会需求发展的适应性。1.3新文科与新医科建设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提出新要求新医科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立足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的社会医疗服务需求,这与新文科的时代性、应用性与科技性不谋而合。新文科与新医科互相支撑、融合发展,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适应新文科和新医科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拓宽人才培养方向,以“多元化”和“多维型”为指
12、导,适应时代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第二,新文科建设要求对传统学科交叉进行改造和升级,它内在的要求是一种新的、不同以往的学科交叉融合模式7。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纵横交叉已在学科彼此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正体现了新医科交叉融合的理念8。学科交叉融合是实现创新的来源,新文科和新医科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学科交叉融合理念,其本质就是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公共管理多学科群融合的特性,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学校背景,存在与医学学科融合交流的相对优势,应在新文科和新医科的融合创新驱动下,成为学科边界拓展与跨学科融合创新的引领者。第三,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
13、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公共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内容的变革。新文科要求把新方法、新理念和新技术融入传统文科,以便提高学生的32Med Educ Manag 2024,Vol.10,No.1 2024年 第 10 卷 第 1 期http:/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9。同样,新医科建设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产业与技术革命的必然要求10。新文科和新医科迎合科技进步与技术革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强调学科和专业通过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突破。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技术新趋势,提升专业人才的数字能力与科技素养。2新文科与新医科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2.1植根彰显中国价值的
14、公共管理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设置在管理学门类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11。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社会公共事务活动规律,以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效率,优化公共治理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促进公共福利和公众利益的增长。虽然是在医学院校开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但根据学科分类,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隶属社会科学
15、中的公共管理学科,强调对专业人才的公共管理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利用管理科学、社会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理论与方法开展科学管理与科学研究的能力,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等方面胜任工作基本能力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12。公共管理专业培养公共部门所需人才,而公共部门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谋求公共福祉为导向的机构组织。中国的公共管理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正等作为基本标准,具有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彰显国际视野和科学精神13。中国公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凸显中国价值与中国
16、智慧的发展过程。中国式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包括专业能力的提升,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塑造同样不可或缺。新文科背景下,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塑造学生的公共管理能力、培植家国情怀、引领公共价值形成与提升公共服务能力。2.2融合学科交叉的医学特色公共管理学科注重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与方法来制定公共政策、管理社会性公共事务并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社会性公共事务涉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领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2020版)的学科和专业分类,公共管理类专业除了原有的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在 2015-2019年间增设了包括健康服务与管理、医疗产
17、品管理等5个新专业。在新增的5个专业中有4个与卫生健康有关,一般由具有医学背景的院校开设。由此可见,在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卫生与健康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公共管理领域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需求的急迫性。与非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比,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仅承担社会性公共事务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任务,基于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还为我国卫生事业人力资源发展和卫生健康体系输送高级管理人才。在新文科和新医科的新发展趋势下,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仍然需要继续保持医学特色,应对新时期卫生健康领域的新发展趋势与卫生健康高效率管理新要求,在培养应用型高级公共管理人才的同时,促进管理学科与医学的进一
18、步融合,增加“四新”建设中学科交叉培养和融合教育的经验,形成学科交融促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2.3体现新时代的数字素养“四新”建设强调融入新技术,特别是将新兴信息科学技术整合到不同学科知识系统和问题情境中14。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当今社会向“数33Med Educ Manag 2024,Vol.10,No.1 2024年 第 10 卷 第 1 期http:/字化+智能化”转变,公共管理环境、理念、内容和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公共管理亟需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在新时代以数据应用、信息处理和智慧设施应用为代表的“数智素质”将成为公共管理人才的基本素养15。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公共管理人
19、才要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中,高效率地处理复杂性的社会事务,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技术知识背景,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律相关课程,具有分析和解决公共事务实际问题的能力。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综合性与学科交叉特点,与新文科和新医科都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要求不谋而合。而已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交叉主要体现在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多学科学习中,学科的跨界融合则体现在与医学学科的跨界融合特色中。新文科与新医科倡导的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是从多学科交叉到跨学科融合、融汇合一的创新。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要拓展学科与专业视域,突破组织边界的限制,
20、不仅融合医学学科,还与大数据处理、信息技术等理科和工科学科进行知识融会,实现多学科、多专业的融合创新发展。3新文科与新医科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路径3.1坚持立德树人,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出发点是服务社会公众与提升公共福利,新文科与新医科倡导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更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培养,应充分发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具有的“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特性,在人文与医学学科融合发展过程中,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思政特色课程为引领,建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通识课和专业课中实现思政元素的全方位、全过程渗透。此外,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实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
21、通识导师+专业导师制”。根据专业相关性将本科生导师分为通识导师与专业导师,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列入通识导师团队,同时根据学生的学科兴趣配备通识导师;此外,可以将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卫生统计、数学等通识课程师资利用起来,作为通识导师师资。在“通识导师+专业导师制”下,促进不同专业师资的沟通与交流,增大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机会,拓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术视野,实现教学相长。3.2建设跨组织边界的政、校、社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在新文科与新医科时代性的号召下,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要秉承面向国家发展需求与服务社会的宗旨,在跨组织边界的政、校、社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中,实现多元化与多方向发展的公共
22、管理人才培养理念。这需要深化政府、高校与医院、社区等社会相关机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共赢机制。政府、医院和社区等公共管理相关机构一方面作为需求方,能够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岗位素质要求条件;另一方面,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存在开展公共管理领域相关研究的需求。而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通过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正好与人才需求方的科研与人力资源需要相契合。在公共事业管理跨组织边界的政、校、社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过程中,通过设立实习实践基地、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开展短期实习、课外观摩与社会调研等活动,邀请公共管理机构相关人员到高校举办学术讲座及师生交流会,安排学生参与政、校、社的合作科研
23、项目,以互利合作的模式促进政、校、社三方的协同合作、双向服务与共同发展。3.3推进以“管理学底色+医学特色”为基础的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作为医学院校中的非医学类专业,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展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既要契合新文科中管理学科的内在发展要求,也要链接新医科所揭示的医学发展趋势。首先,构建开放式的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围绕解决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复杂的公共管理问题,结合卫生健康公共管理领域的新动向设计跨学科的公共事34Med Educ Manag 2024,Vol.10,No.1 2024年 第 10 卷 第 1 期http:/业管理课程体系。在通识课程中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比例,在专
24、业课程中融入医学特色内容,以“公共管理+医学特色+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其次,开展学术科研竞赛驱动的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组建校级创新创业学院,由跨专业教师团队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定期开展校级学术科研项目和学术科技作品比赛,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通过跨专业组合的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合作,发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科优势,在团队合作与学科协同过程中,实现专业优势互补与知识创新。3.4多渠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师能力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实现创新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师资队伍素质决定创新的高度。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既需要依靠校内的师资
25、,也要秉承开放的心态利用校外可用资源,以多元化来实现师资队伍的优化发展。一方面,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校内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学术研讨、进修访学、外派挂职或兼职、专业培训以全面提升已有师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邀请公共管理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经验丰富的公共管理部门实务工作者、新兴技术领域的技术工作者等担任专业的兼职导师,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与政府管理机构、医院等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开展定期的交流活动,了解公共管理前沿知识与实务领域动态信息,在互动往来中互通有无,深化校内与校外资源的协调与师资的互动合作。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作者贡献声明 廖成娟:提出、设计研究命题,撰写论文。参考文献1 吴岩
26、.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2019-04-02)2023-02-12.https:/ 5458035.htm.3 央 视 网.习 近 平 在 清 华 大 学 考 察EB/OL.(2021-04-19)2023-02-12.https:/ 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中国农业教育,2006(3):24-25.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 M.北京:高
27、等教育出版社,2013.6 Busch P A.Crafting or mass-producing decisions:technology as professional or managerial imperative in public policy implementationJ.Information Polity,2020,25(1):111-128.7 马璨婧,马吟秋.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系建设与路径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22(9):156-164.8 尚丽丽.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医 学 研 究 生 学 报,2018,31(10):1078-1081.9
28、韩作生,林培光.新文科背景下面向财经类高校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 J.中国大学教学,2021(1):69-74.10 叶孟,刘昱.新医科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研究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4(1):9-12.11 教育部高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 杨诗晗,王露露,薄雯,等.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1):49-52.13 何哲.中国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的重要特质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5-19(1).14 李立国,赵阔.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 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72(3):107-116.15 章文光,倪大钊,王传飞.新时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与再定位 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20(3):62-66.(收稿日期:2023-04-25)(本文编辑:闫红)35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