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1 1 概述概述 1.1 1.1 概况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行政区域属于崇左市大新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064510709,北纬 22362256,拟建项目路线起于大新县雷平乡,与大新至崇左二级公路相接,经勘圩、排塘、硕龙至下雷,路线全长约 60Km,附加硕龙支线 3.7 Km。本项目于二七年五月至二七年七月进行了现场勘察,并于二七年七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1.2 1.2 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 1.2.1 1.2.1 勘察目的勘察目的 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地
2、质勘察,查明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确定公路路线、工程构造物位置及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1.2.2 1.2.2 主要任务主要任务(1)查明拟建项目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形、地质和水文等场地要素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2)查明桥涵构造物地基的地质结构及其分布特征,测试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的变形和承载力、变形模量等岩土设计参数,并作出定量评价。(3)查明各隧道隧址区地质、地震情况、进出口的环境地质条件,为各方案的比选论证及隧道设计、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地质依据。(4)查明场地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性质、
3、提供防治设计必需的地质资料和地质参数。(5)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并对大型公路工程建筑物场地进行必要的地震烈度鉴定或地震安全性评价。(6)提供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1.2.3 1.2.3 工作依据工作依据 1.2.3.1 1.2.3.1 规范、规程及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资料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公路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5
4、1-93)。(7)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070-2004)。(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12)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1.2.3.21.2.3.2 已有技术成果已有技术成果 北京中咨路捷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西雷平至下雷公路可研报告。1.3 1.3 勘探点的布设与勘察方法勘探点的布设与勘察方法 1.3.1 1.3.1 勘探点的布设勘探点的布设 (1 1)一般路基勘探点一般路基勘探
5、点 一般路基结合小桥涵位置布设勘探点,每处小桥涵布置 1 个勘探点孔,在其之间特征路基段增加路基勘探点。勘探方法小桥、盖板涵、高路堤、不良地质路段采用钻探,-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圆管函、挡土墙地基采用挖探,高边坡路基采用槽探。(2)(2)桥梁基础勘探点桥梁基础勘探点 桥位勘探采用机械钻探,钻孔沿桥轴线布置在墩台位置。(3)(3)隧道勘探隧道勘探 隧道勘探采用机械钻探,每座隧道布置 23 孔,隧道洞口位置各布设 1 个钻孔,洞身典型位置根据需要布置 1 孔。1.3.2 1.3.2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 (1 1)钻探钻探 采用长沙探矿厂
6、生产的 GY1 型液压回转式钻机,合金钻头或金刚石钻头钻进,泥浆或套管护壁,钻孔开孔孔径 130mm,终孔孔径 110mm。(2 2)取样取样 采用机械回转式全孔取芯方法,岩芯采取率在粘性土地层中达到 90%以上。(3 3)原位测试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方法。在粘性土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 4)室内试验室内试验 按规范进行室内试验。1.4 1.4 勘察工作量勘察工作量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共完成勘探孔 135 个,进尺 2233.40m,采取原状土样 116 件、在钻孔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10 次。勘察工作量详见表 1。勘察工作量一览表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表 1 序序 号号 工工 作作 内
7、内 容容 单单 位位 工工 作作 量量 1 机 械 钻 探 m/孔 2233.4/135 2 标准贯入试验 次/孔 10/4 3 取试样 原状土样 件 116 4 室内试验 常规试验 件 116 直剪试验 组 116 2 2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 2.1 2.1 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 2.1.1 2.1.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所在区处于云贵高原台地与广西丘陵山区过度的斜坡地带,地貌主要受岩性和构造控制,根据地貌成因及形态组合将项目所在区地貌划分为侵蚀溶蚀及构造侵蚀两大地貌类型。2.1.1.12.1.1.1 侵蚀溶蚀地貌侵蚀溶蚀地貌 (1 1)峰丛洼地谷地峰丛洼地谷地 分布于明仕
8、河以西至伏龙福新一线以南与下雷一带,主要由星散状分布的小洼地和簇峰组成,间以深切峡谷为其主要景观。簇峰标高一般 700 750m,地层主要由中泥盆统石灰岩、白云岩等组成,谷底、洼地标高一般 400 500m,洼地中一般有厚度不大的坡积粘性土夹碎块覆盖,具有消水漏斗或溶井,是降雨集中渗漏的通道。(2 2)峰林谷地峰林谷地 分布于明仕河以东,主要表现为山峰似树林立,间以发育的谷地,洼地少见。峰顶标高一般 550 650m,地层主要由中泥盆统石灰岩、白云岩等组成,谷底标高一般 300 450m,坡积、洪积粘土覆盖普遍。谷地两边常为地下河出口的汇流带,溶井、溶潭、漏斗分布较普遍。2.1.1.22.1.
9、1.2 构造侵蚀地貌构造侵蚀地貌 分布于项目区西北部灯草岭四城岭一带,构造上处于四城岭背斜,背斜隆起,地形突出,形态特征表现为中低山,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为局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水岭,山顶标高 800 1000m 以上,出露的地层为寒武系、泥盆系下统的砂岩夹-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砾岩、泥质页岩等,坡度一般 18 25,沟谷切割深度 150 200m,切割密度平均 3 5 条/Km2,地表沟水发育,谷底平均坡降 3%,坡脚处普遍为残积、坡积覆盖,厚度约1 3m。2.1.1.32.1.1.3 岩溶个体形态岩溶个体形态 拟建项目所
10、在区岩溶个体形态发育较全,主要包括有岩溶洼地、岩溶谷地(线状谷地、网状谷地、槽状谷地等)、溶井和溶斗(消水溶井或漏斗、溢洪溶井或漏斗)、水平溶洞(长期充水溶洞、季节性充水溶洞、不充水溶洞等)。2.1.22.1.2 气象气象 拟建项目所在区位于云贵高原台地的前缘,属季风型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终年少见霜雪。常年平均气温 19.1 21.3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8.5 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9C,一月最低平均气温 10.9C,七月最高平均气温 25.1C,年平均降雨量 1810.4mm,历年最大降雨量 2704.4mm,历年最小降雨量 1060.2mm,降雨季节一般在 5 9月,其降雨量约占
11、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7%,历年平均蒸发量1201.1mm,最大1370.8mm,最小 1022.9mm。2.1.32.1.3 水系水系 拟建项目所在区地表水系不甚发育,较大的地表河流仅有黑水河,系由两条小河在念底附近汇合而成,往东南注入右江,年平均流量 83.7m3/s,最大流量 150m3/s,最小流量 35.5m3/s,洪水期为 6 8 月,平水期为 5、9、10 三个月,枯水期为 1 4 月、11、12 等六个月。2.2 2.2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 2.2.12.2.1 地层地层岩性岩性 拟建项目所在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第四系等,其中以泥盆系分布最广,石炭系次之,
12、寒武系零星分布,第四系仅在较大的岩溶谷地中分布:(1 1)寒武系()寒武系()零星分布于四城岭、灯草岭一带,主要发育上统(3),岩性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夹页岩,厚度 264 877m。(2 2)泥盆系(泥盆系(D D):上、中、下三统发育齐全。):上、中、下三统发育齐全。泥盆系下统郁江组(D1y):岩性为杂色粉砂岩、石英砂岩、含砾砂岩夹泥页岩、泥质灰岩夹白云岩、灰岩等,厚度 3 303m。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D2d):岩性为浅灰、灰黑色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硅质灰岩,呈条带状分布,厚度 222m。泥盆系上统榴江组(D3l):岩性以浅灰、深灰色中厚层、块状灰岩为主,局部为白云岩、燧石灰岩、
13、白云质灰岩夹硅质岩,厚度 168 326m。(3 3)石炭系(石炭系(C C):主要分布于下雷以西及太平以东等地。):主要分布于下雷以西及太平以东等地。石炭系下统(C1):包括岩关阶(C1y)与大塘阶(C1d),岩性以浅灰、深灰色中厚层、块状灰岩为主,局部为白云岩、燧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硅质岩,厚度 200 374m。石炭系中统(C2):包括大埔组(C2d)与黄龙组(C2h),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块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厚度 40 293m。石炭系上统(C3):为灰白、浅灰、深灰至灰黑色中厚层、厚层块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厚度 224 716m。(3 3)第四系(第四系(Q Q)
14、分布于较大的岩溶谷地的地表,为褐黄色粘土、亚粘土,局部小河岸边夹有砂卵石层,厚度 15 20m。2.2.22.2.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拟建项目所在区位于华南褶皱系的西南部“德保小三字型”构造带的前弧东翼,主要由四城岭背斜与相关断裂构造组成。-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1 1)四城岭背斜四城岭背斜 分布于四城岭灯草岭,背斜轴向 NE56,轴线略显向北凸出的弧形弯曲,具压扭性特征,背斜成短轴状,长 35Km。核部由寒武系构造基底组成,泥盆系呈角度不整合与其接触,轴部岩层倾角 25 50,两翼 10 20,并有与主轴平行的次级褶皱与其伴生
15、,其西南端与北西向黑水河断裂成反接关系,且受该断裂将其西断块向南东错动3Km。(2 2)四城岭断层四城岭断层 位于四城岭东南松山火龙岭一带,断裂走向 NE50,并向东偏转呈舒缓波状,略呈向北凸出的弧形,倾向南,切割寒武系地层,与四城岭背斜轴线近似平行排列,具压扭性特征,断裂长度 15Km。(3 3)芭兰芭兰板烟断裂板烟断裂 为走向 NE50 90的弧形正断层,与德保三字型东翼成斜接,与北西向构造成反接,并受北西向断裂错开成数段,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 50,角砾岩发育,局张扭性特征,断裂长度 30Km。(4 4)黑水河断裂黑水河断裂 沿黑水河分布于那岸下雷湖润一带,断裂走向 NW45 50,平面
16、上呈舒缓波状延伸,断层面倾向背东,倾角 45 80,破碎带宽 60 300m,有倾斜和水平擦痕,角砾岩呈次糜棱状,具有反斜扭动的压扭性特征,断裂长度 110Km。2.2.32.2.3 地地震活动特征震活动特征 广西地震属于频度不高、强度不大、震带不多和震源浅的区域。广西地震主要分布于桂西和桂东南等地,拟建项目所在区处于广西西南部,地震频度相对较高,使局部地区的地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元 228 年以来至今,广西共记录了有感地震 350 次以上,其中5 级的地震有23 次,最大的一次为 1936 年 4 月 1 日的灵山地震,震级 6.75 级。随着时间的增加,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有增大的趋势。
17、近百年以来,区内4.75 级地震和 70 年代以来 3.0级以上的地震,展布方向呈北西向,主要分布于北西向的右江活动断裂带、南丹昆仑关活动断裂,其北西向活动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孕震和发震的构造带。区内地震震源深度浅,均小于 20Km,属于浅源地震,故地震产生的地面效应较强烈而波及面较小。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项目所在区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 0.35s,50 年超越概率 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对应地震烈度为度。3 3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3.13.1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根据拟建项目区岩土体组合关系、岩石的物理力
18、学性质、产出条件等所形成的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区内岩土体划分为坚硬 半坚硬碳酸盐岩类型、坚硬 半坚硬碎屑岩工程质类型及松散堆积岩工程地质类型等三大类。3.1.13.1.1 坚硬坚硬 半坚硬碳酸盐岩类半坚硬碳酸盐岩类 (1 1)坚硬碳酸盐岩类:坚硬碳酸盐岩类:广泛分布于项目区峰丛与峰林洼地、谷地,地层包括 D2d1、D3、D3a-b、C1-2 等强 中等岩溶化的石灰岩、白云岩组,岩性包括灰岩、白云质灰岩、碎石结核灰岩及白云岩等,岩石坚硬,抗压强度高,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60 137.0Mpa,岩石不易风化,但易溶蚀。(2 2)半坚硬碳酸盐岩类:半坚硬碳酸盐岩类:以条带状零散分布于下雷以西湖润
19、一带,地层包括 D2d、D3l 等弱岩溶化的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硅质岩等,岩性包括硅质灰岩、扁豆状灰岩夹页岩,岩石软弱相间,遇水-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后抗压强度降低 1 2 倍,风化裂隙与层面裂隙发育,易风化,岩溶不发育。3.1.23.1.2 坚硬坚硬 半坚硬碎屑岩工程质类半坚硬碎屑岩工程质类:分布于灯草岭四城岭一带中低山区,组成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下泥盆系碎屑岩,岩性包括砂岩夹砾岩、泥质灰岩、泥质页岩等,为坚硬、半坚硬和软弱相间,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易风化,抗压、抗剪强度低,泥岩遇水易软化,遇水后抗压强度普遍降低 2 3 倍。3.1.
20、33.1.3 松散堆积岩工程地质类松散堆积岩工程地质类:主要分布于岩溶谷地、洼地地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褐黄色粘土、亚粘土,局部小河岸边夹有砂卵石层,结构松散,厚度 15 20m。3.23.2 工程地质结构层的划分及特征工程地质结构层的划分及特征 根据外业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资料,本工程岩土体共划分为 14 个工程地质层,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如下:1填筑土 Q4ml:主要为路线与各乡间路道相交处路基,杂色,岩性成份以粘性土、砂、卵砾石为主。1 耕土 Q4ml:主要为水稻田耕地。1高液限粘土 Qel+dl: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范JTJ05193 定名,适用于路基及小桥、通道、涵洞处的钻孔。
21、沿线填筑土或耕土下均有分布。局部地段表现为低液限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局部呈现坚硬状态。含较多锰质结核。天然含水量 29.80%,天然孔隙比 2.75,孔隙度 46.10%。2高液限粘土 Qel+dl: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范JTJ05193 定名,适用于路基及小桥、通道、涵洞处的钻孔。主要分布于沿线1高液限粘土之下。黄褐色,软塑,局部软色,含较多锰质结核,天然含水量为 45.1%,天然孔隙比为 1.31,孔隙度为 56.6%。3粘土 Qel+dl: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定名,适用于各大、中桥位处的钻孔。主要分布于填筑土或耕土之下。黄褐色,可塑硬塑。含较多锰质结核。天然
22、含水量 35.90%,天然孔隙比 1.15,孔隙度为 51.9%。0石灰岩 D:全风化,组织机构全部破坏,大部分风化成土状。在钻孔 49,钻孔62,钻孔 68,钻孔 97,钻孔 98 可见,分布于1高液限粘土之下。1石灰岩 D:微风化;灰白色;结晶质结构;岩石坚硬,破碎较破碎,岩芯呈碎块短柱状;节理裂隙发育,方解石脉填充;岩芯采取率较低。主要分布于1高液限粘土之下,大部分为机械破碎。2石灰岩 D:微风化;灰白色;结晶质结构;岩石坚硬,完整,钻进平稳,进尺较慢,岩芯呈长柱状;节理裂隙发育,方解石脉填充。主要分布于1高液限粘土和1泥岩之下。3石灰岩 D:微风化;浅灰粉红色;坚硬,较破碎;节理、裂隙
23、十分发育,胶结差,铁氧化物浸染,方解石脉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和碎块状为主,其破碎以溶蚀破碎为主,岩芯采取率很低。4石灰岩 D:微风化;浅灰粉红色;坚硬,较完整;裂隙发育,铁氧化物浸染,方解石脉发育;岩芯呈短柱状为主;采取率较低。5石灰岩 D:硅质,微风化。岩性硬、脆。岩芯多呈短柱状。发育方解石脉。主要分布于。溶洞:泥岩:浅灰色。可细分为全风化0、中风化1、弱风化2,只在钻孔 4 与钻孔 19 中见。3.33.3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特征 3.3.13.3.1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划分划分 根据项目区地层岩性、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将项目区地下水划分为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两大类。-精品 w
24、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1)(1)碳酸盐岩岩溶水碳酸盐岩岩溶水 为拟建项目区分布最广的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赋存、运移于峰丛洼地、谷地区与峰林谷地区碳酸盐岩组的管道溶洞、裂隙溶洞和溶洞裂隙中。以暗河、大泉形式的集中径流、排泄为主,以小泉形式的分散径流、排泄次之,出露形式除泉、暗河出口流出地表外,多数是以天窗、溶井、溶潭等不同形式暴露地表,其补给来源主要为降雨补给,其次为地表水补给。碳酸盐岩岩溶水受含水岩组、构造、地貌等因素影响,其富水程度各不相同。分布于峰丛洼地、谷地区和峰林谷地区的管道岩溶水,以管道形式集中径流、排泄为特点,主要以暗河和大泉为
25、其代表的一种地下水线状富集类型,含水量丰富。分布于四城岭背斜边缘的白云岩组,一般多以溶井、溶潭和中泉的形式出露于谷地中,含水量中等。赋存于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中的岩溶水,以分散性的裂隙式的缓慢补给、径流、排泄为主,出露形式多为小型溶井和小泉,含水量微弱。(2)(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 分布于四城岭背斜中低山区,地下水赋存于寒武系、泥盆系砂岩、砾岩夹页岩风化裂隙中,以沿裂隙分散缓慢补给、径流、排泄为特征,多以小泉的形式出露在沟谷水的源头或谷坡上残堆积层与基岩接触处,流量多在 1l/s 以下,含水量弱 中等。3.3.23.3.2 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化学特征 碳酸盐岩岩溶水化学类型以 HCO3Ca
26、型水为主,基岩裂隙水以 HCO3Ca.Mg 型水为主,由于项目区多属峰丛、峰林山区,降雨充沛,地下水循环条件良好,矿化度较低,PH 值 7.94 8.27。均属低矿化度弱碱性水。据水质分析结果(附录X),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砼中的钢筋具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无腐蚀性。3.43.4 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 项目所在区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岩溶、滑坡、斜坡崩塌等,特殊性岩土主要有弱膨胀土与软弱地基土。3.4.13.4.1 岩溶岩溶 项目所在区以岩溶地貌为主,岩溶地区岩性以石炭系、泥盆系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岩溶发育中等 强烈,常见的形态有塌陷、溶斗、落水洞、溶井、地下暗河
27、等,公路路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由于地下岩溶水的活动,或因地面的消水洞穴阻塞,导致路基基底冒水、水淹路基、水冲路基以及隧道涌水等病害,或由于地下洞穴顶板坍塌,引起位于其上的路基及其附属构造物发生坍陷、下沉或开裂。3.4.23.4.2 滑坡滑坡 项目所在区较大规模滑坡分布较少,在岩溶与非岩溶地层接触处,由于粘土碎块组成的残积坡积层与基岩的接触面,其倾向与岩层和斜坡相同,为顺层坡,由于地下水的影响,路基开挖破坏了斜坡土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平衡状态,易形成滑坡。路基边坡建议采用骨架护坡、挂网混喷及实体护面墙、挡土墙等措施进行防护与支挡。3.4.33.4.3 斜坡崩塌斜坡崩塌 在开挖路基的斜坡部位,斜坡上
28、覆盖的粘土夹残坡积层,顺基岩接触面或与斜坡倾向一致的裂隙面、层面,在路基开挖后,易产生崩塌。3.4.43.4.4 弱膨胀土弱膨胀土 分布于碳酸盐岩发育区,由碳酸盐岩残积高液限粘土组成,覆盖于强岩溶化岩组之上,具有弱膨胀性,厚度 3 8m,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由于土的胀缩作用而产生的地基变形及边坡稳定问题,可采用地基土换填、边坡支挡、护坡,设置完善的防排水系统。3.4.53.4.5 软弱地基土软弱地基土 分布于洼地、水田地带,由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丰富或地表积水,长期受水浸泡,造成土质软化剂有机物淤积。项目区软弱地基土岩性主要以淤泥、淤泥质粘土、饱和粘性土为主,多呈软塑 流塑状,厚度一般 0.5 3
29、.5m,力学强度低,稳定性差,为中-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高压缩土,需进行挖除换填处理。3.5 3.5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分段特征分段特征 根据拟建项目所在区地貌成因类型、组合形式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结合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将项目区划分为岩溶工程地质区和非岩溶工程地质区。3.5.13.5.1 岩溶工程地质区()岩溶工程地质区()分布于四城岭背斜东西两侧,可划分为峰丛洼地、谷地工程地质亚区(1)和峰林谷地工程地质亚区(2)(1)(1)峰丛洼地、谷地工程地质亚区(峰丛洼地、谷地工程地质亚区(1 1)分布于四城岭背斜以东黑水河两岸一带及以
30、西下雷一带,区内几乎全为裸露的石灰岩山区,谷地狭窄,洼地星罗密布,土层薄脊,竖井漏斗等消水洞发育,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岩溶塌陷、岩崩。(2 2)峰林谷地工程地质亚区(峰林谷地工程地质亚区(2 2)分布于明仕河以东南,为半覆盖型山区,谷地宽且较为平坦,第四系覆盖面积广,表层岩溶发育,土层薄、水位浅,其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岩溶塌陷。3.5.23.5.2 非岩溶工程地质区()非岩溶工程地质区()分布于四城岭一带中低山区,沟谷发育,切割深度 150 200m,坡度较陡(2227),地表水发育,残坡积层发育,边坡较陡,岩层软弱相间,易产生坡残积物沿基岩面滑塌现象。3.6 3.6 主要构造物的工程地质条件主
31、要构造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3.6.1 K3.6.1 K0 0+950950 路柳路柳大桥大桥 中心桩号 K0950,路线跨越雷平黑水河,桥址区由 4 个工程地质结构层组成。(1)表土:黑水河左岸为填筑土1,杂色,含少量碎石;黑水河右岸为耕土2。(2)粘土1:分布于(1)层表土之下,黄褐色,可塑硬塑。0=180kPa,i70kPa。(3)灰岩1:灰白色,岩石坚硬,较破碎,岩芯呈碎块或短柱状;节理裂隙发育,方解石脉填充;岩芯采取率较低。黑水河东岸分布于粘土1之下与灰岩2之下,黑水河西岸分布于粘土1之下,0=2500kPa。(4)灰岩2:灰白色,岩石坚硬,完整,钻进平稳,进尺较慢,岩芯呈长柱状;节理裂
32、隙发育,方解石脉填充。分布于粘土1之下。0=3300kPa。桥梁基础类型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灰岩2可作为桩基持力层。3.6.2 K23.6.2 K24 4+925925 明仕明仕中桥中桥 中心桩号 K24+925,路线跨越明仕河,桥址区由 4 个工程地质结构层组成。(1)耕土2:明仕河左右两岸均有分布。(2)粘土3:分布于耕土2之下,黄褐色,以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含锰质结核。0=180kPa,i=70kPa。(3)石灰岩3:微风化;粉红色;坚硬,较破碎;节理、裂隙十分发育,胶结差,铁氧化物浸染,方解石脉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和碎块状为主,其破碎以溶蚀破碎为主,岩芯采取率很低。0=2000kPa。(
33、4)石灰岩4:微风化;浅灰粉红色;坚硬,较完整;裂隙发育,铁氧化物浸染,方解石脉发育;岩芯呈短柱状为主;采取率较低。0=3000kPa。桥梁基础类型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或墩基础,石灰岩4,地基强度高,可作为桩基持力层。3.6.3.6.3 3 K K3535+76768 8 岩应大岩应大桥桥 中心桩号 K35+768,桥址区由 4 个工程地质结构层组成。(1)填筑土1:杂色,不均匀,混较多碎石。沿桥址均有分布,厚度 1.202.70m。(2)粘土3:黄褐色,以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含锰质结核。分布于填筑土2-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之下,厚
34、度 7.4011.20m,0=180kPa,i=70kPa。(3)石灰岩3:微风化;粉红色;坚硬,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铁氧化物浸染,方解石脉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和碎块状为主,其破碎以溶蚀破碎为主,岩芯采取率较低。主要分布于粘土3 之下,沿桥址均有分布。0=2000kPa。(4)石灰岩4:微风化;浅灰粉红色;坚硬,较完整;裂隙发育,铁氧化物浸染,方解石脉发育;岩芯呈短柱状为主;采取率较低。分布于石灰岩3,0=3000kPa。桥梁基础类型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或墩基础,石灰岩4,地基强度高,可作为桩基持力层,局部可采用石灰岩3作为持力层。3.6.3.6.4 4 K K4242+208208 归春河归
35、春河大大桥桥 中心桩号 K42+208,桥址区由 6 个工程地质结构层组成。(1)填筑土1:杂色,不均匀,混较多碎石。分布于归春河两岸,厚度 2.304.50m。(2)石灰岩0:全风化。组织机构全部破坏,大部分风化成土状。主要在桥址中部分布,厚度 2.502.80m。0=200kPa。(3)石灰岩3:微风化;粉红色;坚硬,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铁氧化物浸染,方解石脉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和碎块状为主,其破碎以溶蚀破碎为主,岩芯采取率较低。主要分布于归春河两岸,填筑土2之下。0=2000kPa。(4)石灰岩2:微风化;灰白色;结晶质结构;岩石坚硬,完整,钻进平稳,进尺较慢,岩芯呈长柱状;节理裂隙发
36、育,方解石脉填充。主要分布于归春河右岸与中部,石灰岩3之下。0=3300kPa。(5)石灰岩4:微风化;粉红色;坚硬,较完整;裂隙发育,铁氧化物浸染,方解石脉发育;岩芯呈短柱状为主;采取率较低。分布于石灰岩3之下,0=3000kPa。(6)石灰岩5:硅质,灰黑色;坚硬,性脆;进尺较慢,岩芯呈短柱状;节理裂隙发育,方解石脉填充。主要分布于桥址中部与西部。0=3500kPa。桥梁基础类型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或墩基础,石灰岩4,石灰岩5,地基强度高,可作为桩基持力层。3.6.3.6.5 5 K K4242+859859 下雷河下雷河中中桥桥 中心桩号 K42+85,横跨黑水河,桥址区由 3 个工程地质
37、结构层组成。(1)填筑土1:杂色,不均匀,混较多碎石。黑水河两岸均有分布,厚度 1.702.10m。(2)灰岩1:灰白色,岩石坚硬,较破碎,岩芯呈碎块或短柱状;节理裂隙发育,方解石脉填充;岩芯采取率较低。分布于黑水河左岸填筑土2之下,与溶洞互层,0=2500kPa。(3)灰岩2:灰白色,岩石坚硬,完整,钻进平稳,进尺较慢,岩芯呈长柱状;节理裂隙发育,方解石脉填充。黑水河右岸分布于粘土1之下,黑水河左岸分布于灰岩1之下。0=3300kPa。桥梁基础类型黑水河右岸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石灰岩4地基强度高,可作为桩基持力层;黑水河左岸建议采用墩基础,石灰岩1作为持力层。3.6.3.6.6 6 K K4
38、848+200200 旁屯中旁屯中桥桥 中心桩号 K48+200,横跨黑水河,桥址区由 4 个工程地质结构层组成。(1)耕土2:杂色,不均。黑水河两岸均有分布,厚度 0.801.20m。(2)粘土3:黄褐色,以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含锰质结核。分布于黑水河两岸,耕土1之下,厚度 7.809.20m,0=180kPa,i=70kPa。(3)灰岩1:灰色,岩石坚硬,较破碎,岩芯呈碎块或短柱状;节理裂隙发育,方解石脉填充;岩芯采取率较低。分布于黑水河两岸,粘土3之下,0=2500kPa。(4)灰岩2:灰白色,岩石坚硬,完整,钻进平稳,进尺较慢,岩芯呈长柱状;节理裂隙发育,方解石脉填充。分布于黑水河两岸
39、均,灰岩1之下。0=3300kPa。-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桥梁基础类型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石灰岩2地基强度高,可作为桩基持力层。3.6.3.6.7 7 小桥涵工程地质条件小桥涵工程地质条件 本路线共布置小桥 13 座,小桥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详见“小桥涵工程地质条件表”(图表)。4 4 路基工程地质评价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详见“路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说明”(图表)。5 5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5 5.1.1 结论结论 (1)查明了路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确定公路路线和构造物的设计提供了完备的工程地质资料。(2)查明了各大、中、小桥、通
40、道及涵洞等构造物地基的地层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提供了钻孔柱状图及各大、中桥的纵断面图。(3)详细查明了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的分布范围、性质、规模,评价了对工程的危害程度,提出了治理方案建议。5 5.2.2 建议建议 (1)建议路线区的大桥、中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或墩基础,小桥等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或浅埋基础。(2)路基开挖后应认真做好钎探工作,点距宜为 34m,深度应不小于 4m 或至基岩面。若手工钎探困难时可代以机械钎探,当遇软弱土层、土洞时应探明其底界和分布范围。(3)场地大部分区段位于相对稳定地段,但存在影响场地稳定的不利因素,如土洞、溶洞、下卧软土、岩体破碎带等,需进行相应的处理。(4)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