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物馆基础知识博物馆的定义(哥本哈根1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会议):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永久性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海牙16届博协会议: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博物馆特征:1 实物性(物的收集和保存;物的研究;物的利用)2 直观性3 广博性博物馆的功能 基本功能收藏、教育、研究欧美“3E”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我国博物馆的基本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2、设的需求,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 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2、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3、 思想品德教育;4、 科学研究;5、 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和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博物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
3、社会功能、实现方式、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国际博协(ICOM):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亚历山大城缪斯神庙,孔子庙堂中国最早的纪念类博物馆山东曲阜孔子庙堂西方最早的人物纪念馆万神庙欧洲近代博物馆发展历程世界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英国阿莫什艺术和考古博物馆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群和科学研究中心史密森学院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科举状元出身,立宪派政治活动家和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把实业和教育使为“富强之大本”,把经营企
4、业的利润用来兴办教育和文化事业。张謇以其个人的财力在南通师范学校以西购置民房兴建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的博物苑。并广泛搜集藏品,达两万余件,分为美术、历史、自然等部分。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风气之先,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謇非常关注祖国文物的安全,他尖锐地提出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尖锐地批评祖国文物大量流失的严重弊端;张謇十分重视博物馆的社会作用,认为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国家重要学术部门和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张謇对于文物的收藏,一是主张政府展出自己的藏品,也应提倡个人捐赠;至于文物征集范围,他主张应该广事收罗,世界各国都有收藏的价值;关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他认
5、为不同于商业展览会和图书馆工作,要按不同情况和不同时间依次布陈;张謇同样重视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强调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强调博物馆管理需要有严格的制度。中华民国时期的博物馆 1912-1937第一个国立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古物陈列所科学教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前中央博物院的筹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成立1937-1945中国西部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当代中国博物馆1、 原有博物馆的改造与整顿(19491952)首先,文化部设立文物事业管理局,领导全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第二,接管各地博物馆;第三,实行法治,保护文物古迹,严禁文物非法出口;第四,改造、整顿旧型博物馆。2、 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19
6、531966)地志性博物馆的建立第一个地志型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北京三大馆历史、革命、军事馆的建立等)3、 文化大革命中博物馆事业的破坏与停滞。4、 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1979.5 国家文物局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座谈会1982年宪法明确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博物馆事业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革命纪念馆试行条例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不同类型、不同体制、不同学科的博物馆兴建近几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一批大型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出现南通博物苑发展历程南通博物苑是清代末年中国人与世界接轨的一个创举。晚清状元、中国现代化的先驱者张謇先生创立了南通博物
7、苑,他希望以自己的成果来验证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与此同时,他还从理论上对博物馆的性质、职能及具体的作业、管理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中国博物馆学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他的许多博物馆理论,至今还显示着鲜活的生命力。南通博物苑因而被公认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它的盛衰变化、曲折历程,正是中国博物馆近百年历史的缩影。 1905-1926年 张謇创建华夏第一馆 1903年张謇东渡日本,对日本的实业和教育进行了为期70天的考察,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他深受触动,而作为学校教育补充的博物馆也给他留下了深切的印象。回国后,张謇面对当时的形势和国内情况,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两次上书清政府,撰
8、写了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室博览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建议在北京建立合博物、图书二馆为一体的博览馆,进而推行到各省、府、州、县。张謇执意创办博物馆,与他“教育救国”的主张密切相关,他认为教育事业关系着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而博物馆是普及知识、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后盾。在上书清政府时,自己在家乡南通依靠私人的力量,率先做出示范,着手创建博物馆,由此在1905年诞生了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张謇借鉴日本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悉心研究我国博物馆建设的规划,提出博物馆的建筑、展品征集和陈列、人才的招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设想与要求。在他撰写的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室博览馆
9、议、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中阐述了办博物馆的理论和主张,他认为办博物馆要有六个方面:甲、建筑之制。谈到博物馆的建筑,博物馆的选址、面积、容量等;乙、陈列之序。认为博物馆分天然、历史、美术三部,分部陈列,条举件系,立表编号。丙、管理之法。在管理之法中他谈到人员的任用,同时要严格管理钥匙,专订章程遵守;丁、模型之部。即“所有古代宫室器物,今之不可见者,当博征图籍,证于可信,精造模型,分别存庋”;戊、采辑之例。即文物征集工作;已、表彰之宜。对捐献文物的人要给予鼓励、表彰。 博物苑的建设是按照张謇的办馆理论来实践的。1905年初,张謇于南通城东南濠河之滨购地23320平方米,为通师规建公共植物园,年底又将
10、正在兴建的公共植物园改作博物苑。张謇深知文物是博物馆的基础,于是毫不犹豫地率先捐出自己的所藏,而后于1907年刊印通州博物馆敬征通属先辈诗文集书画及所藏金石古器启,邮递各处,广泛征集藏品。张謇对文物征集主张是“纵之千载,远之异国者,而昭然近列于耳目之前”,但同时张謇也深知这种“万物皆备于我”式的征集,对依靠私人财力而建的博物苑来讲,无异于天方夜谭,于是他把博物苑的藏品征集定位为立足本地兼及中外,他在博物苑中馆匾额的题语中说:“中国金石至博,私人财力式微,搜采准的务其大者。不能及全国也,以江苏为断;不能得原物也,以拓本为断。”张謇注重地方文物的收集,是为了“留存往迹,启发后来”。张謇凭借他个人的
11、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等,为博物苑广征博采,充实了苑藏品。 经张謇近十年的苦心经营,至1913年底博物苑已具有一定规模。 1927-1949年 灾难深重苦维持 就在博物苑的一切按照张謇的办馆理念逐步丰富时,1926年8月张謇逝世了。而当时支撑着南通各文教事业的大生企业集团,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国内政局动荡、国家财政危机及纸币信用丧失引起的金融风暴,已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博物苑如水中浮萍,顿失依恃。 张謇逝世后,大生企业集团由其子张孝若负责。张孝若有才能也很努力,但毕竟危机四伏。在1928年南通大学(后改称南通学院)建立后,张孝若把博物苑转属南通大学,但根本情况并没有多大好
12、转。在以后的二十年中,博物苑在财力拮据、人手很少、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苦苦维持着,用其微薄的力量,尽力为南通的教育、文化宣传等努力着。 正当一切在苦苦维持之时,1938年3月日军侵占南通。日军占领南通后,部分工友仍留在苑内;坚持两个月后,日军进驻苑内,工友全部离苑。博物苑从此遭受严重破坏,藏品大部分被劫、被毁,机构不复存在,房屋残破,园圃荒芜,室内设备及花木、鸟兽荡然无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当时博物苑已是废园。1946年抗战胜利后,博物苑仍没能引起当局和社会的重视,不仅未能修复,且继续遭受破坏1949-1978年 坎坷曲折的新生之路 1949年2月2日,南通解放了。1949年9月南通市第
13、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提出恢复博物苑成立图书馆整理文物促进文化事业案,会上通过决议,成立南通市文物征集整理委员会,准备恢复南通博物苑。 1952年8月1日根据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指示,正式成立苏北南通博物馆,直属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文化事业管理局。1952年9月6日苏北南通博物馆正式启用印信。苏南、苏北合并后,1953年5月底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发出通知,规定南通博物馆的全名为“江苏省南通博物馆”。并委托市文教科代管。但是,当馆内各项工作正逐步复苏时,博物馆又面对打击:1954年4月30日省人民政府通知为贯彻中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决定撤销南通、扬州两博物馆,文物
14、移交于正在筹建中的江苏省博物馆筹备处,于是刚刚复兴的博物苑就这样冰消瓦解了。 1956年5月21日,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在开幕词中指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历史并不太久。第一个公共博物馆,除了帝国主义者们在沿海地区所办的几个之外,要算张謇他们办的南通博物苑了”。这段话阐明了南通博物苑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也救活了这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个博物馆。 在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后的十多天,江苏省文化局致函南通市人民政府文化科,要求编制博物馆整修计划,提出在1957年在前南通博物馆旧址建立南通市历史建设博物馆。1957年4月9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致函南通市人民委员会:“
15、1954年撤销的南通博物馆是全国第一个民办的博物馆。我会决定自本年起在该馆的基础上重建一个新型的、地志性的博物馆,以搜集、整理、陈列南通市的历史、建设和自然资源的资料,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年8月,成立了南通博物馆筹备处,9月开始维修馆舍。1958年10月1日正式恢复建馆,启用新印章。 就在一切工作向着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又使博物馆陷入了困境。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全国文物、博物馆工作出现了复苏的形势。南通博物馆也重新调配人员,逐步恢复业务工作。 1978-1999年 开拓进取的发展之路 1979年1月,恢复了“南通博物馆”印章。1979年10月,中国自然科
16、学博物馆协会的筹备会在南通召开,南通博物苑的重要历史地位,得到来自全国各博物馆专家的认同。著名的古人类学者裴文中教授特地题词:“中国第一博物馆,是最有价值的珍宝。” 1984年7月1日,恢复原名“南通博物苑”。 博物苑长年举办展览,除有反映地区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及张謇业绩的基本陈列外,还不时地利用藏品举办临时展览,组织巡回展览,走向社区,借以弘扬爱国精神,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经常举办南通烈士事迹陈列,以配合革命传统教育。 1982年举办的民俗品物展览,是经1980年倡议收集民俗文物,创办民俗博物馆之后,把长期受到冷落的民俗学引进中国博物馆的一个象征。受此影响,国内开始有民俗博物馆的诞生。在自身并
17、不优越的条件下,博物苑又一次开风气之先。 1996年,博物苑与全国工商联联系,在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举办张謇捐赠南通博物苑明清书画展。这是博物苑的藏品首次走出国门的举措。 1995年博物苑建苑90周年,在庆祝大会上国际博物馆协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吕济民先生,对南通博物苑给予了高度评价“南通博物苑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旗帜,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典范。南通博物苑的创建者张謇先生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学研究者和奠基人,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路先锋。”1999-2015年 世纪之交的腾飞 1999年12月28日,在世纪之交,南通市政府决定:将人民公园并入博物苑,从而结束
18、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裂为两单位的历史,为博物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博物苑带来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时期。2002年8月,正式委托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设计新展馆。新展馆的建造,将解决长期以来苑内藏品难以安全展出的困难,同时也成为博物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2004年5月29日,新展馆奠基。 2005年秋,博物苑将迎来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将联合举办“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纪念活动。2014年新展馆展陈更新顺利完成,面向观众一次性推出三大崭新的基本陈列,分别是江海古韵南通的古代文明馆珍遗韵南通博物苑精品文物展巨鲸天韵江海鲸类生物资源专题陈列。创办人张謇咏叹的“濠南苑囿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正得到真实的体现。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