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记二则虽有嘉肴 A L T H O U G H T H E R E I S F O O D.语文(部编版)八年级 下册第1页新课导入“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第2页知 作 品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1、礼记介绍第3页知 作 品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弟子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对教育作用、教育目标、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标
2、准、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概括和理论阐述。2、了解学记第4页齐 诵 读(1)读准字音弗食()教学相长()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fzhngji yoqingyuxio第5页齐 诵 读(2)朗诵,注意节奏第6页齐 诵 读(3)教师范读,读准停顿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第7页齐 诵 读(4)抽生朗诵,读准停顿(5)全班齐读,读准节奏第8页释 文 意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
3、释集体讨论文意,教师适当指导。2、解释以下字词并翻译这篇文言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即使甘美最好道理好处不通,了解不了所以自我勉励自我反省教和学相互促进教人是学习二分之一大约说就是这个道理吧表推测语气,大约第9页释 文 意齐读译文:即使有美味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地方。知道了自己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
4、了自己不懂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二分之一。”这话说就是这个道理吧?第10页释 文 意3、文言知识积累1、今异义(1)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2)然后能自强也 (古义:;今义:。)(3)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4)虽有至道 (古义:。今义:。)(5)教学相长也 (古义:。今义:。)味美旨意勉励强大,强盛迷迷惑困难即使即使促进增加加第11页释 文 意3、文言知识积累2、词类活用A 不知其旨也()B 不知其善也()3、一词多义学 学学半 ()学学半 ()其 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5、音 xio,教向他人学习表推测。大约,恐怕它第12页释 文 意3、文言知识积累4、特殊句式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此”前置,原次次序应为“其谓此乎”。5、通假字兑(yu)命曰 兑,通“说”,指是殷商时贤相傅说。第13页析 文 章1、找出出自本文成语,并解释。明确: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相互推进、相互促进,教他人,也能增加加自己学问。2、你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悟出了什么道理?明确:实践非常主要,要把明白了道理付诸行动,经过行动来证实道理是否正确。第14页析 文 章1、找出出自本文成语,并解释。明确: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互推进、相互促进,教他人,也能增加加自己学
6、问。2、你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悟出了什么道理?明确:实践非常主要,要把明白了道理付诸行动,经过行动来证实道理是否正确。第15页析 文 章3、学习只会使人知识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充实,本文中却说“学然后知不足”,你怎样了解?明确:只有学习,才会知道知识浩如烟海,学问没有止境,所以,越学视野越开阔,越学越感到自己知识不足。4、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文章开头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道理。在这里用类比手法,浅显易懂。也从反面论证了不学危害。进而引出教与学关系。第16页明 主 旨1、读完文章,你有何体
7、会?学是第一位,不学,则无法取取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机会。“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互动和交流。有时候,能够采取取教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反应。假如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了解透彻了;假如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点点,这时候就能够“知困”而“自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升。第17页明 主 旨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道理付诸行动,经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其次,论述了教学相长道理。2、明确主旨第18页明 主 旨1、背诵并默写这篇文言文。2、用当代汉语翻译这篇文言文。第19页感激激各位聆听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下册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