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以义制命”,动荡年代的生命姿态经济学家杨敬年在2016年9月4日结束了动荡而不悔的一生。杨敬年1908年出生在湖南汨罗。那年,还叫“光绪三十四年”。但在他出生前一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离世。新旧交替,整个国家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动。他的家庭又偏偏支离破碎。父亲离家出走后杳无音讯,母亲在他10岁时改嫁。家境既贫寒又破碎,他不得不选择那些提供免费读书的学校。到1932年,他几经周折考入了当时不缴纳学费的中央政治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去江苏省民政厅的工作机会,选择到南开大学继续念
2、书。皇天不负有心人,杨敬年在1945年如愿被选拔为第八届留英公费生,到牛津大学攻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专业”。1948年,40岁的杨敬年在50%的淘汰率下拿到博士学位,他放弃了去美国工作的机会,应约回到南开。当时,天津解放在即,他心中窃喜:“有所作为的时代终于来到了。”1974年,他的妻子因脑溢血瘫痪。1976年,唯一的儿子又急病离世。“文革”结束后,到1979年获得平反,能名正言顺从事教研工作时,杨敬年已71岁,但仍决定要再工作20年。他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渴望把在动荡中浪费掉的时光追赶回来。在被迫离开讲台的22年里,他坚持“以义制命”原则,做尽了所能做到的一切跟学术相关的事,包括翻译7部
3、经济学著作,校审、定稿180万字的联合国文件翻译。所有这些几乎都不能署名,很少甚至常常毫无报酬,“无所谓,只要能够工作”。杨敬年将发展经济学引入国内,也是在中国大学里第一个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的人。该目的是通过探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规律,以寻求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近代来,中国面临的中西碰撞和差距,在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方面,对发展经济学的需求是可以想象的。90岁时,杨敬年翻译了74万字的、被公认为现代汉语中最好译本的国富论。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杨敬年还向会议提交了书面发言。他在发言稿中讲述翻译历程,“用了11个月的时间,每天早晨从3点到7点连续工作四个
4、小时,翻译大约三千字,下午校对”。到2016年已是第16次印刷,共发行了72万册。杨敬年在晚年写的人性谈还对制度与人的发展做出了严肃的思考,探讨人性与各种社会制度的关系,提出世界一切动乱在于两个根本问题:政治方面权力分配的不公平和经济方面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人性有善恶,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则让好人变坏。他肯定了制度对人的决定性影响,但不否认人的主体性。面对那些动荡,他没有过惊天动地的抵抗,却始终在“以义制命”,能做什么,就做点什么。在一个变动的年代,我们个人究竟该怎样和自己、周围人乃至整个世界对话?活着时很清醒的杨敬年逝去了,而这样的人格却依然在为后世“醒”着。“杨先生70多岁对我讲的
5、那句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不仅是我的,而且已经成为我儿子的座右铭了。”学生赵津说。(摘编自罗东“以义制命”,动荡年代的生命姿态、王京雪超越生命长度的力量等)【相关链接】杨敬年说:“我的年龄是100多岁,但在旁人看来我的生理年龄只有70岁,而我的精神年龄却只有30岁。”百岁之年,杨敬年又出版了27万字的自传期颐述怀。学生们送他一块匾额:“生命从百岁开始”。(韦承金尽心尽性智圆行方追记杨敬年先生)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A杨敬年出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国家变动,家庭破碎,选择就读免学费学校,反映他求学生涯的多舛,也严重地影响他日后事业的高度。B天津即将解放之时,杨敬年内心涌出喜
6、悦之情,表明他深恶动荡的时代,对工作无限渴望和热爱。这种情感因素也激励他要“有所作为”。C“文革”期间,杨敬年与很多人一样,也遭受迫害,而此时自己妻子瘫痪,儿子离世。面对家国的动荡,他没有过抵抗,只是默默工作。D杨敬年的学生们在他百岁之年送给他一块匾额:“生命从百岁开始”,可见,在学生心目中,杨敬年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百岁之后。5请概括杨敬年的品质特征,并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文本多处提到“以义制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与认识。参考答案:4A5淡泊名利,热爱工作。对自己的译著,没署名,很少报酬,他都“无所谓,只要能够工作”。刻苦勤奋。翻译国富论时每天连续工作时间长。坚定执着。面对动荡
7、的时代和破碎的家庭,他坚守自己对事业的热爱。热爱祖国。放弃去美国工作的机会,应约回到南开。 6杨敬年虽年事高,但仍决定要再工作20年,把在动荡中浪费的时光追赶回来。做尽了所能做到的一切跟学术相关的事(一生追求学术)即便遇上动荡岁月,(遭遇挫折)他都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4试题分析:A项“严重影响他日后事业的高度”不准确,原文没有根据。C项对应原文是“面对那些动荡,他没有过惊天动地的抵抗”,而不是没有抵抗。D项理解有误,杨敬年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后半生,而不是说一百岁之后。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
8、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此题的选项均考核内容,其中ACD理解出现偏差。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如今一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的读物就是职场竞技类的作品,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类小说最火。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社会竞争、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往往与其时代精神状况相关,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惑油然而生:人文何用?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
9、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今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对于孔子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一味向外寻求。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来自外人赞誉的诧异中。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家宝总理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如
10、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创造力与自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国的老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化之中。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但现实发生的倒置是: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要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生理需求一旦满足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翼。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11、。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联系。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仪、风俗习惯上。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川之登临,可使所读之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与此同理。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知识界通晓传统的大家很少,一提倡就容易陷入利弊之争。通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质疑又难以回应。日益分歧的
12、多元主张使大众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矣。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阅读获得历史的先贤们关于生命、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因此,从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6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当今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B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提高人文涵养最基础 的
13、部分。C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知识界不能及时廓清迷雾,正面引导。D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无法体会阅读带来的内心安静。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C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比如法国科学家里歇就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也大力推崇老庄。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
14、放弃,通过阅读获得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8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识到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的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所以母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C只要走出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D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人文内涵。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参考答案:
15、略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韵外之致苏轼的意义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因他是一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轼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
16、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
17、,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
18、,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因其多才多艺、异常聪明敏锐,而最受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读书人的喜爱。B作者认为,虽然苏轼的文艺成就不及屈、陶、李、杜,但他在中国美学史上却有重要的影响。C因为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所以作者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D作者认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
19、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的那种比前人任何退隐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2根据原文内容,不能说明苏轼在中国文艺史和美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的一项是( )A苏轼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B苏轼的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无法超脱,难以排遣,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C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D苏轼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
20、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文章中表达出的“退隐”心绪,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但他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B苏轼在文艺领域中更充分而深刻地透露出对整个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C陶渊明诗歌中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的美,被苏轼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D朱熹感受到的苏轼思想中埋藏着的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参考答案:1C2B3A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
21、的信息的能力。C选项因果倒置,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是“因”。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是“果”,由第一节“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可以推测。【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2【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2、。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A选项中在原文第二段中说“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而且是”,为递进关系,选项中为“不是而是”,变为了否定。【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
23、,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项,曲解文意。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参考答案:18. A(3分) 19.B(3分) 20.B(3分)21(1)范滂看到当时世道艰难,知道自己的意愿不能实现,于是辞官而去。(3分)(2)范滂因为鄙视这个人,就放置一边不见他。(2分)(3)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希望求得长寿,能同时得到吗?(3分)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苏颂传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
24、人。第进士,知江宁县。仁宗崩,建山陵。有司以不时难得之物厉诸郡。颂曰:“遗诏务从俭约,岂有土不产而可强赋乎?量其有无,事亦随集。”送契丹使,宿恩州,驿舍火,左右请出避,颂不动。州兵欲入救,闭门不纳,徐使防卒扑灭之。初火时,郡人汹汹,唱使者有变,救兵亦欲因而生事,赖颂安静而止。遂闻京师,神宗疑焉。颂使还,入奏,称善久之。徙亳州。有豪妇罪当杖而病,每旬检之,未愈。谯簿邓元孚谓颂子曰:“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颂曰:“万事付公议,何容心焉。若言语轻重,则人有观望,或致有悔。”既而妇死。元孚惭曰:“我辈狭小,岂可测公之用心也。”吴越饥,选知杭州。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
25、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既又请别制浑仪,因命颂提举。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授以古法,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緾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九(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遗诏务从俭约 时至刻临(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郡人汹汹A骚乱不宁 B议论纷纷 C气势凶猛 D争吵不休颂既邃于律历A深入 B深远 C探
26、究 D精通(3)第段画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B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C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D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4)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5)依据第段,对邓元孚“惭”的原因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自己武断豪妇装病 B以为比苏颂高明C不如苏颂说话有分量 D为自己见识浅陋(6)欧阳修曾赞许苏颂“处事精审”,以第段为例加以分析。参考答案:(1)采取某种方式;到;(2)BD(3
27、)B(4)我放了你们,让你们做事谋生,(你们的收入)除了供给(家 人)吃穿以外,都用来补偿官府,约好一定的期限还足欠款,可以吗?(5)C(6)苏颂送契丹使者夜宿,他遇火不避,处骚乱不惊,君王有怀疑他主动奏报,被神宗称道,说明苏颂虑事周全,应对沉着。【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从”所涉及的语境是“遗诏务从俭约”,大意是说仁宗临终时颁发的诏书说务必要厉行俭省节约,这里“从”据揣
28、测可解释为“采取某种方式”;“临”所涉及的语境是“时至刻临”,这是一个对称结构的短语,“时”与“刻”意思相近,“至”与“临”意思相仿,可解释为“到”。(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汹汹”是修饰的“郡人”,大概是说大家对“驿舍火”的看法,议论。所以可解释为“议论纷纷”,故选B项。“邃”本意是“深远”,这里用来形容他乐律和历法,可解释为“精通”,故选D项。(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29、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根据句意断句。“为所”表被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D项;“法检”意思是依法检查,不能断开,排除A项。这段话翻译为:你的父亲高明,且以政绩著称,怎么可以被一个妇人欺骗。告诉医生依法检查,自然不会冤枉(她)。故选B。(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释”,释放;“汝”,你;“营生”,做事谋生;
30、“奉”,供给;“悉”,全部;“悉”,全都、全部;“以”,介词,用来;“悉以偿官”,悉以(之)偿官(省略句);“期”,约定;“以”,介词,按照;“而”,连词,表承接;“可乎”(反问句)。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
31、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据原文“我辈狭小,岂可测公之用心也”可知,这里邓元孚认为自己见识短浅,自愧不如。由此可知D项正确;他说到“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他认为苏颂被妇人欺骗了,认为妇人的病是装出来的,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武断地做出判断,自以为比苏颂高明,所以A项、B项正确。“我辈狭小,岂可测公之用心也”并不是在说自己不如苏颂说话有分量,C项有误。故选C。(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
32、并整合文中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欧阳修曾赞许苏颂处事精审,以第段为例加以分析”,需要结合第段内容分析。“精审”理解为“精密确实”。据原文“左右请出避,颂不动”可知,当送契丹使者回去,夜宿恩州使,驿馆着火,他沉着冷静,遇火不避;据原文“郡人汹汹,唱使者有变,救兵亦欲因而生事,赖颂安静而止”可知,当郡县百姓对此事议论纷纷,救兵生事,他处骚乱不惊,平息了事件;据原文“神宗疑焉。颂使还,入奏,称善久之”可知,当神宗怀疑此事时,他主动奏报,神宗称赞他处事周全,足见其沉着,考虑事情全面周到。【点睛】无准确参考译文。网上的都不吻合。6. 阅读下面的文
33、言文,完成小题。广士苏洵古之取士,取于盗贼,取于夷狄;古之人非以盗贼、夷狄之事可为也,以贤之所在而已矣。盗贼下人,夷狄异类,虽奴隶之所耻,而往往登之朝廷,坐之郡国,而不以为怍。彼虽不能绳趋而尺步,华言而华服。然而其才果可用于此,则居此位可也。古者,天下之国大而多士大夫者,不过曰齐与秦也。而管夷吾相齐,贤也,而举二盗焉;穆公霸秦,贤也,而举由余焉。是其能果于是非而不牵于众人之议也,未闻有以用盗贼、夷狄而鄙之者也。今有人非盗贼、非夷狄,而犹不获用,吾不知其何故也。夫古之用人,无择于势。今也,布衣寒士持方尺之纸,书声病剽窃之文,而至享万钟之禄;卿大夫之子弟饱食于家,一出而驱高车,驾大马,以为民上。若
34、此者,皆非贤也,皆非功也,是今之所以进之之途多于古也。而胥史贱吏独弃而不录使老死于敲榜趋走而贤与功者不获一施吾甚惑也不知胥吏之贤优而养之则儒生武士或所不若。昔者汉有天下,平津侯、乐安侯辈皆号为儒宗,而卒不能为汉立不世大功。而其卓绝隽伟震耀四海者,乃其贤人之出于吏胥中者耳。夫尹翁归,河东之狱吏也;王尊,涿郡之书佐也。是皆雄隽明博,出之可以为将,而内之可以为相者也,而皆出于吏胥中者,有以也。夫吏胥之人,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老奸大豪畏惮慑伏,吏之情状、变化、出入无不谙究,因而官之,则豪民猾吏之弊,表里毫末毕见于外,无所逃遁。而又上之人择之以才,遇之以礼,而其志复自知得自奋于公卿,故终不肯自弃于恶
35、以贾罪戾,而败其终身之利。今之吏胥则不然,始而入之不择也,终而遇之以犬彘也。平民不能自弃为犬彘之行,不肯为吏矣,况士君子而肯俯首为之乎?然欲使之谨饰可用如两汉亦不过择之以才待之以礼恕其小过而弃绝其大恶之不可贳忍者,而后察其贤有功而爵之、禄之、贵之,勿弃之于冗流之间。则彼有冀于功名,自尊其身,不敢丐夺,而奇才绝智出矣。夫人固有才智奇绝而不能为章句名数声律之学者,又有不幸而不为者。苟一之以进士、制策,是使奇才绝智有时而穷也。使吏胥之人,得出为长吏,是使一介之才无所逃也。进士、制策网之于上,此又网之于下,而曰天下有遗才者,吾不信也。(本文有删节)【注】由余:人名,西戎大臣。贳:赦免,宽大。14. 对
3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彼虽不能绳趋而尺步 快走B. 长而习狱讼 讼案C. 故终不肯自弃于恶以贾罪戾 招致D. 勿弃之于冗流之间 烦乱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而卒不能为汉立不世大功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B. 乃其贤人之出于吏胥中者耳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C. 况土君子而肯俯首为之乎 其皆出于此乎D. 此又网之于下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16.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选拔官吏应不拘一格,不问门庭贵贱、身份高下,应重真才实学,对管仲、秦穆公曾经的举荐行为大为赞赏。B. 作者将汉代未能立大功的“儒宗”与震耀四海的
37、吏胥对比,又将宋朝对待吏胥的态度与汉代相对比,强调从底层官吏中选拔人才。C. 文中指出,宋王朝一些长官未择人以才,导致吏胥待平民如犬彘,平民和士君子都不愿为官吏,这与作者的主张相违背。D. 本文笔力雄健,语言明畅,议论锋利,尖锐地指出当朝科举制度的局限性,不能只知道以声律之学来考量人,否则易埋没人才。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而 胥 史 贱 吏 独 弃 而 不 录 使 老 死 于 敲 榜 趋 走 而 贤 与 功 者 不 获一 施 吾 甚 惑 也 不 知 胥 吏 之 贤 优 而 养 之 则 儒 生 武 士 或 所 不 若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是其能果于是非
38、而不牵于众人之议也,未闻有以用盗贼、夷狄而鄙之者也。(2)则彼有冀于功名,自尊其身,不敢丐夺,而奇才绝智出矣。参考答案:14. D 15. A 16. C 17. 而胥史贱吏独弃而不录/使老死于敲榜趋走/而贤与功者不获施/吾甚惑也/不知胥吏之贤/优而养之/则儒生武士或所不若 18. (1)这说明)他们在是非问题上勇于决断,没有受到众人议论的牵制,也从来没听说过他们由于起用盗贼、夷狄而被鄙视。(2)那些希望建立功业名声的,就会自尊自爱,不敢强求豪夺,这样奇特的才能和超常的智慧就可以展现出来了。【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涉猎积累,包括书本课堂,作业
39、练习,课外阅读等。可以使用代入法、组词法、知识迁移法,还可以结合语境看词性符合与否,有无词类活用情况。本题D项,“冗”应解释为“庸劣,平庸”,“冗流”是“庸陋不堪任事的人”之意。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解答此类题目,应该具体准确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结合语境分析,作出正确判断。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项,两个句子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翻译为“却”。B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翻译为“的”。C项,第一个“乎”是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语气,翻译为“吗”;第二个
40、“乎”是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推测的语气,翻译为“吧”。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翻译为“向”;第二个“于”是介词,翻译为“对”。故选A。【16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本题是“选非题”,C项,“导致吏胥待平民如犬彘”对原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今之吏胥则不然,始而入之不择也,终而遇之以犬彘也。” 解释为“
41、今天的小吏就不是这样,开始入世为官时却不被挑选,最终被像对待犬彘一样对待”,应该是吏胥被对待如犬彘。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文画波浪线句子,“而胥史贱吏独弃而不录”主谓都有,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唯独胥史贱吏被放弃而不予录用”,所以在“不录”后断开;“而贤与功者不获施”中的“而”用在句首表示意思的转折,“贤者和有功劳的人却不能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在“而”前面断开,在“施”后断开,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吾甚惑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末语气词“也”表示陈述语气
42、,在其后断开;“不知胥吏之贤”解释为“不知道小吏的贤能”,表意完整,在后面断开;“则儒生武士或所不若”中的“则”用在句首表示承接,“那么”,所以在“则”之前断开。【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词语句式:(1)能果于是非:状语后置句,能在是非问题上勇于决断,果:决断;不牵于众人之议:被动句式,没有受到众人议论的牵制,“于”表被动;以:因为;鄙之者也:意念被动句,被
43、鄙视。(2)冀:希望;其:自己;丐夺:强求豪夺;出:出现、展现。【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看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
44、“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庄子好寓言,好大言,而他的朋友惠子则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对庄子的荒诞不经很厌烦。他正告庄子:子言无用。他是一个老实人,他很实际地通过经验作为参照来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惠子说:有棵大树,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长在道路旁,木匠也不看。你 ,大而无用,也没有人看你一眼吧。庄子说:这么大一棵树,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乌有之乡,荒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谁规定了那在荒茫之野上摇曳生姿的树,其生命的意义,就是作栋作梁,作门作框?即便是为人所用,又
45、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庄子言: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岂不也是为人所用?只是此等用途,何等“ ”!人生若只是一味填踏为实,不懂得腾空成虚,不仅自暴自弃,也往往 ,荼毒生灵。庄子不仅懂得“有”之用,还能懂得“无”之用,这样才能全面理解“用”,否则即便是大智慧者恐怕也会如 。天地广大,人行走之时,所用的只是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 罢了。( )脚踩着的地方是“实用”,脚没踩到的地方为“虚用”。只知实用,不知虚用,不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人之蒙昧,莫过于此。(节选自鲍鹏山实用与虚用,有删改)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很实在地通
46、过经验作为依据来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B. 他很实际地通过经验作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C. 他很实际地用经验作为依据来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D. 他很实在地用经验作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大言炎炎 凌空蹈虚 暴殄天物 犀牛望月B. 大言不惭 凌波微步 暴殄天物 吴牛喘月C. 大言不惭 凌空蹈虚 煮鹤焚琴 吴牛喘月D. 大言炎炎 凌波微步 煮鹤焚琴 犀牛望月2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因而,倘若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款而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B. 然而,即使只留
47、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承载之用、你还能款款而行吗?C. 而且,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款而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D. 但是,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承载之用、你还能款款而行吗?参考答案:20. D 21. A 22. D【2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记忆中的错例,找到错误。原句,“通过经验”和“作为参照”搭配不当;“得出”和“庄子的大而无用”不搭配。“参照”是参考仿照的意思,联系前文看,惠子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对庄子的荒诞不经很厌烦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