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遂宁市庆云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是 A .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B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参考答案:B2.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此语的目的是A.因行称义 B. 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辩护C.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 D. 实行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参考答案:B3. 明朝科举始于洪武三年,因取士效果不尽理想,洪武六年一度停罢。洪武十七年,命礼部定科举程式,颁行各省,其后遂为定制。按规定,士子必须先在州县
2、通过预备考试,获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亦称秀才)之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说明明初的科举制度A以程朱理学为考试唯一内容B把官办学校与科举有机结合C力求改变宋元科举制的积弊 D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而改革参考答案:B4. 比较中国1978年底以后经济改革的成功,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 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参考答案:A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初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诸子百家,读书人若要研究,尽
3、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但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共同认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采取的专制独裁政策。造成这种解读的主要原因是A、学人标新立异来提高知名度 B、政治形势对学术研究的干扰C、史料缺乏造成学者认识不足 D、传统史学界研究方法的局限参考答案:B6. 下列对下图现象阐释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取得辉煌成就B.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改变C.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参考答案:B图片信息庆祝“茶叶店全行业公私合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生
4、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是生产力的发展,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指的是“三大改造”中的对农业改造,故C项错误;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7.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将道德视为终极关怀,道德逐渐成为判别人的行为和社会行为是否正当的根据,政治秩序逐渐被看作道德秩序的延伸,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也越来越需要道德的合理性来论证。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古代中国“士”阶层通常将儒家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B.汉代以后官方用儒学来教化天下,维护“三纲五常”的秩序C.古代帝王荒淫奢侈、朝政腐败和暴虐无道极易导致
5、王朝更迭D.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用“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帝权的合法性参考答案:D8. 1914年10月张 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 海关、厘金、落地捐等项税厘,一律免除。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呈文反映了()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经济主权意识增强C.列强经济侵略加 D.民族工业缺少保护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A、C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材料“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体现了经济主权意识增强,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等项税厘一律免除”不符,故排除。9. “至于法国大革命究竟是喜剧、悲剧
6、还是闹剧,这不取决于历史本身,而取决于历史学家,取决于他的历史观、价值观等理论前提,取决于历史学家生活的那个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下列选项符合以上事例的说法是A一个完美的历史学家必须绝对具有足够的想象力B一个作者的观念看来更像是在反映他自己的生活于其中的那个年代,而不是他所描写的那个年代C历史是有个人特征的人物的王国,是本身有价值而又不可能重演的个别事件的王国D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同一现象可以提出十分不同乃至截然对立,但又同样似乎可能的解释而不至于歪曲事实,或违背通行的处理证据的准则参考答案:B考察对历史研究的认识。结合题干和选项的表述可知,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不能脱离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而是那个时代的反映
7、。故B项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故应选B。10.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造成上述表中所列主要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 B儒家思想 C手工业发达 D农耕经济参考答案:D11. 辛亥革命与新中国的成立被称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巨变。这两次巨变共同见证了中国A社会性质的改变 B君主专制的结束C中华民族的独立D现代化历程的进展参考答案:D12. 从1941年起,国民政府规定田赋一律改征谷麦等实物,后又将征购改为征借,不付现金。到1945年6月,全国征收的谷麦折合法币约为1700亿元。评价上述举
8、措,主要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减轻农民的负担B.发展民族工商业C.稳定持久抗战大局D.遏制日寇经济掠夺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国民政府规定田赋一律改征谷麦等实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向农民征收、征借谷麦等实物,有利于保证政府税源和军队供给,稳定大后方的经济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农民负担的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赋税制度的变化,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日寇的经济侵略,故D项排除。【点睛】“国民政府规定田赋一律改征谷麦等实物”是关键信息。13. 全国政协副主席荣毅仁向邓小平建议,“有必要设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集中统一吸收国外投资
9、,按照国家计划、投资人意愿,投入国家建设。”1979年中信公司的成立表明A.计划经济仍是主导模式B.国外企业得到初步管理C.国有企业参与改革转型D.外资利用受到市场引导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中信公司的成立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外资通过由政府设立的投资公司进行利用,体现了国家建设的计划,也体现了外商投资的意愿,外国资本则依据市场效益选择投资方向,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强调当时中国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排除。B项,中信公司反映了中外经济合作,并非将外资纳入国家管理,排除。C项,题干与国企改革无关,排除。14.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
10、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参考答案:C15. 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时间重大历史事件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参考答案:C16. 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
11、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C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 D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参考答案:D17.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据此判断,这次会议()A.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C.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建立D.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2、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论述会议是1956年,而A项是1945年中共七大,故A项错误;B项1949年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故B项错误;C项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故C项错误;材料中“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说明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此次会议是中共八大,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大18.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
13、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根据题干“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分析,不同的国家和时代背景有不同的人才选拔方式,排除BD。C项说的不具体,当今教育发展有综合化的趋势。A项正确,科举制体现的是公平的理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19. 欧盟条约由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组成。它的经济目标是要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政治目标是实行共同的外交、防务。进一步扩大欧共体超国家机构和欧洲议会的权力,使其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成部分的权力机构。据此分析,以下对欧盟表述有误
14、的是A欧盟的建立使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逐渐消失B欧洲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超国家共同体 C欧盟成立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D欧盟的发展方向是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的联合体参考答案:N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A 解析:联系所有学知识可知,欧盟的成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超国家共同体。由原来的经济一体化开始发展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一体化,欧盟的成立缓和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 故选: 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欧盟的成立的影响的准确理解。20. 汉宣帝
15、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这主要说明当时思想界A.以道家为官方哲学B.儒士治学不切实际C.荀子思想色彩浓厚D.内儒外法得到强化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可知当时汉家制度指的就是“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这与荀子的德、刑并用,将法家的刑治与儒家的德治结合起来相符合,因此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可以排除;D项说法错误,内儒外法思想得到强化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21
16、. 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这将会导致A.大量自耕农出现B.土地兼并加剧C.有效保护非耕地D.田庄经济产生参考答案:B根据题意,从汉朝初年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看,加剧了土地兼并,B符合题意;A与材料主旨相反,土地兼并会导致大量自耕农的消失;C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出田庄经济的特点,D不正确。22. 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 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
17、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B. 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C.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是解题的关键,依据这句话可以排除A项。B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反映出这个问题。D项的表述也不正确,造纸术的作用还没有那么大,依据“知识普及”这个信息可以排除D ;故本题答案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造纸术的影响【名师点睛】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3. 清代学
18、者颜元评价士林风气时讥讽地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他的思想,与下列哪一位学者比较接近A.朱熹B.陆九渊C.李贽D.顾炎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根据材料可知这是讽刺南宋以后的信奉朱熹的腐儒们,平时不干实事,只能在大难临头用以死报国的方式解脱,这种比较愚昧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这与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陆九渊属于宋明理学,材料就是抨击的他们,故A、B两项错误;李贽观点体现不出,故C项错误。24.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
19、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任何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法律制度完善 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A B C D参考答案: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D 解析:“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体现了雅典民主的重要前提是小国寡民,故正确;“任何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不符合史实,材料中的“雅典人”是指享有公民权的雅典成年男子,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法律制度,更无法确认其是否完善,故错误;“自豪地称”、“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反映了“雅典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很高,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
20、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雅典民主的正确理解25.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苏联解体 D.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参考答案:C考察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一个阶段“界线分明”显然是指美苏两极对峙时期;“世界变平”应指两极格局结束,故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A、B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的,当时还是处于国际对峙时期;D项是说的经济方面,和材料国
21、际关系关系不大。故应选C。26. 下列对美国四位总统的评价最不准确的是:A有人说:“世界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不贪恋权势,这就是华盛顿。”B富兰克林?罗斯福,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新政”就是苛政,不是榨取富人,而是榨取成功者C杜鲁门是20世纪内唯一一个从未上过大学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D尼克松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被弹劾而辞职的总统,但他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参考答案:B27.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为此,当时苏联可
22、能采取的新措施是A.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B.取消部门管理体制C.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D.开垦荒地种植玉米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根据材料中时间“1971年”得知苏联当时处于勃涅日涅夫执政时期,据材料“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并结合所学得知当时苏联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本题答案为C项;A、B、D三项均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采取的措施。28. 某学者在撰写“文艺复兴和现代文明的兴起”一章时,介绍了一系列推进文艺复兴运动的事件,下列事件不可能列入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印刷术
23、的革新C.近代科学的兴起 D.君主专制的衰落参考答案:答案:D分析: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和文艺复兴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刷术西传,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6世纪近代科学开始兴起,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脚步,民族国家在欧洲普遍建立,君主专制也达到顶峰,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9. 清末爱国志士黄宗仰曾绘庚子纪念图一幅并题诗:“戊戌惊秋迄己庚,三年政变太纷更。难倾国泪详图画,只记颓京城下盟。”诗中的“城下盟”应指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
24、约参考答案:D30.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 D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参考答案:依据所学,材料所言“战败”应是指的甲午战争的失败。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进行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自救运动。但甲午战败表明单纯学习西方技术无法达到“新生”之目的。所以应选B项。AC项无法体现“自强运动”洋务运动,D项无法体现战败,故排除。B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25、在清代,政府始终认为边衅是由林则徐办理不当引起的,以致于三十年后当李鸿章在台湾问题上与日本谈判取强硬态度时,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竟骂“李鸿章要做第二个林则徐!”清朝的时人笔记中,也有把林则徐视作国家致乱第一祸首的。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近代史:“林则徐身长不满六尺,而英光四射,声如洪钟,顾其早入仕途,虽在交通便易之城,而亦不知外国之情况共历二十三日,全数始尽销毁,逐日皆有文武官员监视,外人之来观者,详记其事,深赞钦差大臣之坦然无私。自吾观之,于腐败官吏中,而林则徐竟能不顾一切,毅然禁烟,虽其计划归于失败,而其心中,则为人民除去大害,可得昭示天下,故民族之光也!其失败之主因,多由于对外知识之
26、浅陋,以为英国毫不足畏,欲以武力恫吓解决,乃不辨明有罪无罪,一律围困之于商馆,使其饿而缴鸦片。”根据对林则徐评价的时代变化整理(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则徐被清政府视作“国家致乱第一祸首”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4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评价林则徐与清政府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1)原因: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政府将这一结果归咎于林则徐对中英冲突处理不当,引发了战争。(2)不同:清政府对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商务印书馆中国近代史一方面肯定了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的表现,赞扬了他的个人品质与毅力另一方面又指出了他对外界的无知
27、与蛮干(1)依据材料“情政府始终认为边衅是由林则徐办理不当引起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归属回答。(2)依据材料一“清政府始终认为边衅是由林则徐办理不当引起的”和材料二“则为人民除去大害,可得昭示天下,故民族之光也”比较分析不同之处。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不过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耳。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
28、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材料三 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
29、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在采用大机器生产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4分)(2)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6分)(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洋务派如何看待“求强”与“求富”的关系?(5分)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创办采用大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是抵抗外来侵略的根本措施;(1分)采用大机器生产也有利于发展民用工业;(1分)应禁止民间采用机器铸币和生产军火等,以免危及清朝统治。(2分)(2)严重入超;(2分)中国的手工产品成本高,无法与外国的机器产品竞争;(2分)在中国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企业。(2分)
30、(3)“求富”是“求强”的基础;(1分)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扩张;(2分)民用工业的发展对军事工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2分)3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赵武灵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卷三材料二、武灵王依靠胡服骑射改革后所招募与建立的强大骑兵,在经营胡地的同时,出兵灭掉中山。史称其时山东之国
31、,强莫如赵。-(战国策赵策三)。材料三材料四、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1)结合材料一概述赵武灵王改革的原因。(2分)(2)材料三中图一到图二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3)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这两次改革的异同点(9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赵国居于四战之地,边境存在严重危机; 赵国服饰作战不便(2分)(2)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2分
32、)(3)同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促进了民族融合(3分)异赵国武灵王改革只是学习了其他民族的服装,只涉及到军事效果,它没有政治,经济配套措施,决定了赵国在战国后期激烈的兼并战争中是昙花一现。(3分)孝文帝改革全盘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封建化), 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3分)试题分析:赵武灵王改革、孝文帝改革。(1)依据材料“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可以得出,赵武灵王改革的原因为赵国居于四战之地,边境存在严重危机;赵国服饰作战不便,所以变革服饰,以适应战争的需求。(2)依据所学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学习汉
33、族的服饰、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经济上学习汉族农业经济,实施均田制,保护小农经济的存在,学习汉族的姓氏,和汉人通婚等,所以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3)赵武灵王改革实行胡服骑射,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使了国家走向强大,孝文帝改革对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所以同: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异:赵国武灵王改革只是学习了其他民族的服装,只涉及到军事效果,它没有政治,经济配套措施,决定了赵国在战国后期激烈的兼并战争中是昙花一现。孝文帝改革全盘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封建化),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34. 材
34、料雷切尔卡尔森,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热爱文学和大自然。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大量利用剧毒杀虫剂来提高粮食产量,短期内效果显著。但这些杀虫剂的毒物通过空气、水、土壤、食物链等潜入农作物、畜体及人体,诱发癌症和胎儿畸形等疾病。卡尔森经过4年调查,指出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她在书中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杀虫剂对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本书的出版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由于它的广泛影响,美国政府开始对书中提出的警告做调查,最终改
35、变了农药政策,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摘编自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雷切尔卡尔森创作寂静的春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寂静的春天产生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1)背景:美国大量使用杀虫剂破坏了生态系统;卡尔森对大自然的热爱;卡尔森责任感和科学家的良知;卡尔森拥有专业知识、文学兴趣与才能;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文学创作与科技及人类发展结合的趋势.(2)影响: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改变了美国政府对环境的态度和政策;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详解】(1)根据“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大量利用剧毒杀虫剂来提高粮食产量,短期内效果显著。但这些杀虫剂的毒物通过空气、水、土壤、食物链等潜入农作物、畜体及人体,诱发癌症和胎儿畸形等疾病”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寂静的春天创作的原因主要是大量使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卡尔森对自然的热爱和科学家的责任感的与作为科学家的良知,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文学创作与科技及人类发展结合的趋势。(2)根据“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最终改变了农药政策,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并结合所学个可知寂静的春天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改变了美国政府的政策和态度,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