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合肥市曹庵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这主要说明了A.西欧一体化成效凸显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C.两大阵营的对峙对抗局面加剧D.马歇尔计划积极展开成效显著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提取材料信息“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不能孤立的反面就是联合。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体现了联合,两极格局下英国要发展,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故A项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考点:第
2、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共体2.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晚清的徽派建筑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徽派建筑的变化与徽商的营销手段有关B徽派建筑风格变化是对其自身缺点的修正C晚清的徽派建筑传统风格基本消失D晚清安徽城乡建筑都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参考答案:B解析: 从材料中可分析,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存在光线黑暗的不足,而西方建筑光线充足。晚清徵派的建筑风格由中国传统的风格向中西合璧相结合的转变,逐渐弥补了自身建筑风格的
3、不足。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C项“基本消失”说法不对;D项“都”都说法有误。故选: 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解读。3. “它避免了多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参考答案:B考察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题干反映了中国政党制度,即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战争爆发后,欧
4、盟轮值国主席、法国总统萨科奇赶赴莫斯科斡旋,与俄总统签署了和平解决冲突的“六点协议”,此事最能说明欧盟A正逐步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B靠拢俄罗斯,疏远美国C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D成为政治军事化组织参考答案:C5.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参考答案:A 6. 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 B、标志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C、其决策采取“大国一
5、致”的方式作出 D、彻底消除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参考答案:D7.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参考答案:C解析:虽然春秋时期大国已开始争霸,但材料中看不出争霸、兼并的迹象,故B、D不能选;春秋时期周王室确实已经衰微,但还没有到王命完全不能行的地步,一些称霸的诸侯王也还要打出尊王攘夷等旗号,故A也不能选;剩下的正确答案当然只有C,而从材料“楚王问鼎小大轻重”的表述中也可
6、以判断出“分封制受到破坏”,故该选项是正确的。8.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参考答案:A9. 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在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词中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
7、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这表明A.意识形态的分歧是导致此前中美长期对抗的根源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C.中美两国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打开两国关系的新局面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外交。A项不对,中美长期对抗的根源在于国家利益;B项不对,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主要是由于此时其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D项不对,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根据材料信息“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可知,C项符合题意。10. “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
8、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来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A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 B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C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 D奠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参考答案:C雅典民主政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
9、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这样的方式”指的是雅典直接民主制,也就是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所以本题中该观点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11. 表:国家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在联合国投票权俄罗斯170751470033791中国960012390092891美国936427000792131挪威32440015211汤加00899171据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表中为1998年数据上表可用于说明A.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B.多极化趋势加强C.国际关系法制化加强D.经济全球化发展参考答案:C材料数据反映了1998年俄罗斯、中国、美国、挪威、汤加的面
10、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在联合国投票权,并不能体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故A错误;材料数据也没有反映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故B错误;虽然俄罗斯、中国、美国、挪威、汤加的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各不相同,但在联合国投票权相等,这说明国际关系法制化加强,故C正确;材料数据也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C。12.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
11、清初的山西人口结构中,从多到少依次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了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故A项错误;当时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整个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政策,故排除C项;因为追求财富,当时在山西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发展思想观念改变。【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是高考备考知识点之一。尤其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古代历朝统治者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或者商品专营,用来排挤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商人在经商致富后把钱往往投资在土地上,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等
12、也需要掌握。13.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下列对于让他产生“幸福感”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建立起集体农庄,使苏联快速实现了工进化B.取消义务交售制,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实行实物配给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允许私有制存在,使国家完成经济恢复工作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2年”结合所学可知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
13、支配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因此在1922年农民产生幸福感。故D项正确。A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排除。取消义务交售制是二战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史实,故C项错误。C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排除。14. 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党的历史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他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A.系统纠正党内的主观主义 B.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C.全面纠正“文革”的错误 D.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参考答案:B审题关键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意义,A项是延安整风,C项是邓小平全面整顿,D项是十一届
14、三中全会的内容。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突出了思想解放的价值,故答案为B项。【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15.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国两制”,也有“九二共识”。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有 均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基础 均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发展为法律文件 均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ABCD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九二共识”并不是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也没有发展为法律文件,排除有的选择项,故答案为C。故选: C思路点拨:做这类组合题可用排除法。16. 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
15、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下列各项,“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是()A“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参考答案: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反对权威的束缚,倡导个性自由发展,与人民主权不符,故A项错误;“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强调的是权威性,而非民主性,故B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陆王心学的范畴,强调三纲五常、等级名分,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天下之法”即是黄宗羲所主张的限制君权的思想,属于民主范畴,与材料“西欧人民主权思想”有一
16、定相似性,故D项正确。D17.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A加强了人民民主监督作用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表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 D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参考答案: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增强法制意识18. 下表为某国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比例表(单位:%)它反映的史实最可能是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19283956051932
17、53446619375784221940612388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B.苏联国家工业化迅速推进C.德国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D.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参考答案:B【详解】从本题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20-40年代该国家生产资料逐年上升,消费资料逐年下降,投资超过了消费。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是一战期间,故A项错误;苏联20-40年代实行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发展滞后,符合题目数据,故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为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压缩生产能力,解决生产过剩,与数据不符,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题干时间信息“20世纪
18、2040年代”和表中数据的变化,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史实加以解答即可。19.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 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 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C、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参考答案:C20. 宋太祖曾说:“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
19、,当若是耶?”针对这种现象,他所采取的措施是( )A.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的权力 B.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的事务C.各州公文须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 D.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参考答案:D考点:考查学生对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理解。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吸取五代灭亡的教训,即武人掌权,飞扬跋扈,所以他规定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查批准。21. 公元前2世纪后,罗马相继颁布了三部保护公民的波西乌斯法和一部禁止鞭笞公民的法律,同时立法将公民申诉权的范围扩展到军事领域。这说明罗马A.对公民的保护力度增强B.注重法律丰富完善C.公民争取权益热情高涨D.立法奉行公民至上参考
20、答案:A【详解】材料显示,罗马颁布了一些保护公民的法律,并扩大“公民申诉权”,说明罗马对公民的保护力度大大增强。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强调的是罗马通过法律保护公民,而非完善法律,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公民对权益的争取问题,排除;D项,“公民至上”材料不能说明,排除。22. 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数量产量 收入(白银) 稻 30亩90石 90两 桑 10亩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125两 家禽 58头(略) 55两 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B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C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 D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参考答案:D【考点】
21、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时期的小农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稻、桑和家禽等买卖收入的白银可知当时商品经济的发达,所以A项正确,题干中的水稻的种植和纺织织绢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项正确;在该家庭中蚕丝收入数量最多,表明当地的丝织业的发达,C项正确,题干中不能体现出政府对经济的压制,排除D项。23. 1876李鸿章针对领事裁判权问题提出:“中西律例迥殊,本难合一,若如所议另立通商章程详细规条凡通商各口交涉讼案,皆按西律判断华民可免吃亏,西人亦无借口。”由此可知,李鸿章目的在于A.学习西方的法律法规B.促进外交体制近代化C.变革中国传统的律法D.维护中国
22、的国家利益参考答案:D【详解】李鸿章认为“凡通商各口交涉讼案,皆按西律判断”,既可以使列强失去侵害中国借口,又可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即领事裁判权的存在可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故答案为D项。从“华民可免吃亏,西人亦无借口”来看,李鸿章的目的不是学习西方的法律法规,排除A项;法律制度和外交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李鸿章没有变革中国传统律法的目的,排除C项。【点睛】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在中国近代,西方列强根据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项非法特权,侵害了中国司法主权。李鸿章对领事裁判权的认识是错误
23、的。24.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参考答案:B25. 晚清时期,翰林院侍读王先谦奏曰:“官办则靡费甚而中饱多;不启其端,商民难以虑始,亦必疑惧裹足官启其端,招商继之。”左宗棠也认为:“以官经商,可暂而不可久。”材料表明当时()A封建士大夫普遍反对创办洋务企业 B官办企业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有识之
24、士已认识到洋务企业的弊端 D开明官员建议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参考答案:C封建士大夫并非普遍反对,故A项错误;官办企业诱导了民族工业的产生,故B项错误;“官办则靡费甚而中饱多”“以官经商,可暂而不可久”,说明王先谦、左宗棠已认识到洋务企业的弊端,故C项正确;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故D项错误。26. 孔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孔子所说的“礼”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C确保了社会和谐发展 D加强了思想控制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在高考复习中,首先,应把握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四
25、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是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其次,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可从四方面领悟。与时俱进背景:战国时期孟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包容开放得发展: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如董仲舒融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相承深远影响:儒学
26、是中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分为二来评价: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评价切忌片面化。27.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有什么用?中引用了比利时历史学家皮雷纳的一句话:“如果我是文物收藏家,眼睛就会只盯着那些古老的东西,可我是个历史学家,我热爱生活。”由此可知布洛赫认为研究历史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A具有感悟生活的欲望 B关注原始文物的价值C局限于历史的情境中D只注目现实世界即可参考答案:A28.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C.
27、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参考答案:A世界殖民帝国的先后更替顺序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每一个时期竞争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A正确;葡萄牙和荷兰不是工业革命成果,B错误;材料显然说明殖民秩序的不稳定,C错误;材料是先后更替的殖民体系,D错误。点睛:正确认识早期殖民战争英国对西班牙的胜利,实质上体现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英国对法国的胜利,实质上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英国能够战胜荷兰是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发达,而荷兰过分注重商业发展。29. 王夫之曰:“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以得有强豪兼并者、为苟免逃亡起死回生之计由不尽归之强豪不止,而天下之乱
28、且不知所极矣。”材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土地兼并B.农民负担沉重寻求庇护C.当时租佃关系开始兴起D.豪强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参考答案:答案:B分析:由材料“为苟免逃亡起死回生之计”可知,农民为逃避沉重的负担而寻求豪强地主的庇护,所以答案选B。材料讲的是农民负担重,并没有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豪强地主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这反映的是土地兼并问题,并没有涉及到租佃关系,也没有涉及到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所以答案排除C、D。点睛:做史料题时要注意题中的人物、地点、事件等。从本题的材料“王夫之”可知,这有可能材料反映的是明末清初的历史现象,而通过材料“村野愚懦之民”“强豪”等关键
29、信息可以了解到材料反映的是农民与豪强地主之间的关系。30. 从秦俑人物雕塑艺术到敦煌人物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的人物雕塑走过了一条由阳刚到柔美、由世俗走向神性的道路,其原因不包括( )A印度佛教的传入 B各族人民对和平、幸福的祈求C儒家思想的影响 D印度佛教雕塑艺术的传入参考答案:C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战期间,威尔进政府组建公共信息委员会,通过它在国内外的20多个机构,针对不同对象进行战争宣传。委员会设立新闻处,创办报纸,成立专门部门向民众解释参战原因,还利用电影、卡通画、宣传画等煽动反德情绪。此外,委员会还审查报纸、杂志、图书、电影中的信息是否连背官方
30、宣传的战争目的,干扰各项战争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要求新闻机构采取“自愿审查”的原则,从源头上控制不良新闻,压制不利于战争的言论1917年,美国通过“反间谍法”,规定时战时从事间谍活动、破坏活动或阻碍战争活动的人进行严惩,授权政府邮局禁止邮寄煽动性材料;次年又通过“反破坏法”和“反暴乱法”,规定任何公开的反战行为均属非法,在事实上允许官方起诉任何批评总统与政府的人。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根据材料概括公共信息委员会的职责,并归纳其运作特点。(2)简要评价一战期间美国的公共信息政策。参考答案:(1)职责:宣传动员;新闻审查。特点:机构众多,分工细致;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运用法律手段控制不同的
31、言论。(2)积极影响: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动员民众参与战争,赢得战争胜利。消极影响:以战争的名义扩大了政府机构的新闻审查权,损害了宪法赋予的公民言论自由权利。(1)本问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职责:根据材料“进行战争宣传、煽动反德情绪”“审查报纸、杂志、图书、电影中的信息”可知公共信息委员会的职责。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在国内外的20多个机构”“设立新闻处,创办报纸,成立专门部门向民众解释参战原因,还利用电影、卡通画、宣传画等”“1917年,美国通过反间谍法”可概括归纳 公共信息委员会的运作特点。(2)本问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归纳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一战期间
32、美国的公共信息政策可以从积极方面和消极两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以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有所发展,某些领城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留给我们太多的遭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再重蹈覆辙。”刘尚希、韩凤芹、中学锋(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材料二西方的自然规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的漫
33、漫长夜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自此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问。但哲学与具体科学始终保持了一种不离不弃、相铺相成的紧密依存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为改进生产技术的一种经验积累和提升。中国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并行独立、互不相干的。整理自李洁明、王栓萌近代中西方不同科技发展道路的哲学反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唐宋时期与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并从政治、经济和
34、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西方的原因。参考答案:(1)关系:秦汉至唐宋,较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促成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这一时期封建政府大多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国出现了四大发明等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故这一时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科技工作者更多注重对前代科技的总结,科举所重视的理学思想忽视科技,明清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2)不同之处: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自然科学与哲学分离,自然科学独立发展起来。中国古代科技发源于劳动人民实践的经验总结,一直与哲学独立。原因:政治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方面,西方的殖民扩张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思想文化方面,欧
35、州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秦汉时期从开放社会环境以及四大发明出现回答;明清时期从封建制度、对外政策以及科技特点回答即可。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031911年中国制定的部分法律一览表时间出台律法备注1903年重订铁路简明章程规范铁路修建管理,对外资筑路提出某些限制。1904年商会简明章程大力劝办商会,中国第一部关于商会的法律文件。学堂章程规定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任务和管理细则。1906年破产律规范企业破产行为,加强管理和保护。奖给商勋章程奖励工商业发展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了其中限制君权的条款。主要内容分
36、“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1909年法院编制法规定了法院司法审判权的独立1910年大清新刑律废除“凌迟、枭首”等苛刑,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大清矿务章程参照外国法律制定的较为完整的矿业法规。大清著作权律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民法与刑法分离并独立出来,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据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参考答案:示例一:20世纪初中国法律近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20世纪初,在世界近代化潮流影响下,晚清政府制定了多部法律,其中不少法律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形成了包
37、括民法、刑法在内的初步的近代法律体系;开始重视经济立法;立法逐渐和国际接轨。(学生答民国初期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法律建设成就亦可。)示例二:中国近代的特殊国情推进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过程中西学的不断传播为中国法律近代化提供了参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政府日益重视经济方面的立法;不断高涨的革命运动也迫使晚清政府改革法制以挽救统治危机。示例三:法律近代化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领域一系列立法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法与刑法分离有利于中国政治进步;仿效西方立法推动了西学进一步传播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吸纳和参照国际惯例制定
38、法律也有利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轨。评分说明:观点:明确,;论述:;利用2个以上(包括2个)史实正确说明其观点的,给;利用单个史实正确说明其观点的,给;史实:史实正确,但史论脱节的只给史实分,每个史实给,最多给。逻辑: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给,否则不给分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本题以表格的形式反映清末法律成就,作答时可以从20世纪初中国法律近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或中国近代的特殊国情推进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或法律近代化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等不同角度评述清代法律成就。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万历八年至十八年,葡商每年从中国运出生丝约3000担,获利约36万两白银。”明朝中后
39、期,中国的丝绸通过菲律宾马尼拉大帆船中转输往拉美各地。这些丝织产品基本上都是江南所产。时人张瀚曾说杭州“桑麻遍野,茧丝绵苎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者,必走浙之东也”。乾隆年间,时人杭世骏说,“吾杭饶蚕绩之利,织纴工巧,转而之燕,之齐,之秦、晋衣被几遍天下”。当时,山西潞绸取丝蜀地,广东粤缎、福建漳纱取丝江南。在当时,“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其货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据刘兴林、范金民论古代长江流域丝绸业的历史地位等材料二到20世纪30年代,长江沿江城市,东起上海,经南通、扬州、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
40、汉口、岳阳、沙市、宜昌,西至重庆,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狭长工业带。在近代中国工业中最大行业中,1936年长江6个口岸城市共44家棉纺织厂的总计纱锭和布机,分别占关内(即不包括东北地区)本国资本棉纺织厂纱锭和布机总数的59.8%与52.6%。1936年长江沿江有9个城市共27家面粉厂,日产面粉能力占关内本国资本面粉厂总生产能力的45.3%。在长江沿江城市工业带上,上海、南京、汉口、重庆四城的工业产值在整个沿江地带总产值中超过90%。摘编自熊月之、沈祖炜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长江丝绸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位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30年代
41、长江沿江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长江沿江城市的工业发展有何意义?参考答案:(1)地位:长江丝绸遍布国内南北各地市场;长江丝绸远销世界。原因:长江丝绸业发达,技术先进,产品精美;长江丝绸受海内外青睐,市场大,利润丰厚;商品经济发展,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兴盛;长江流域交通发达,联通大江南北和海外;世界市场不断发展,世界联系增强。(2)特点: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狭长工业带;工业生产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以少数城市为中心,尤其是以上海、南京、汉口、重庆四城为首。意义:带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持久抗战和最后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详解】(1)地位:根据“中国的丝绸通过菲律宾马尼拉大帆船中转输往拉美各地。这些丝织产品基本上都是江南所产”等内容可知明清时期长江丝绸遍布国内南北各地市场,甚至远销世界。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从当时我国丝绸业的纺织水平、商品经济发展、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兴盛、长江流域交通发达以及世界市场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2)特点:根据“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狭长工业带”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0世纪30年代长江沿江城市发展的特点主要是形成了狭长工业带,生产占据重要地位,以少数城市为中心等。意义:可从带动流域经济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10 / 10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