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宿州市司房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所谓言官,是指拥有上疏言事和弹劾官员权力的官员,包括监官和谏官,合称台谏。监官就是职司监察的官员,主要秉承皇帝旨意监察各级官吏;谏官则是负责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谏、促其改正的官员。随着皇帝集权的强化,谏官制度自元朝以后便遭到虚置甚至废止。不过,监官却承继言官的传统,兼负谏官的职责。在明代,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明代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明代言官制度既具有专业性督察和通盘性监督并举的特点,又具有“位卑权重”的特点。一般而言,六科给事中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督,属于专业性督察;
2、都察院御史则对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进行监察,属于通盘性监督。这是大面上的专与通的结合。实际上,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六科给事中虽然针对六部事务进行专门性监察,但也对其他事务进行通盘性的监督。如洪武间,工科给事中陈洽等人上疏称:如果大臣犯了重罪,虽蒙皇帝恩宥,上朝时不宜仍列本班,必须稍加降抑,以示劝惩。显然这不是对工部事务作监察,而是对刑部和礼部事务进行督察。因此,明代言官既有专业分工,又不受分工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纠弹和监察功能。而且,明代都察院与六科互不统属,可互相弹劾,彼此制约。明代言官的两大主体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均只是正七品官员,但却拥有对上至内阁
3、首辅,下至州县官吏进行弹劾和纠察的权力。特别是六科,虽然官员品级很低,但却是个独立的机构,无上级机关掣肘,可以有效实行监察。明代言官之所以设计成位卑权重的模式,与传统言官制度一样,主要是考虑到监察的有效性,如果言官地位很高,他就会“爱惜羽毛”和“明哲保身”,不愿冒政治风险去监察他人,以免受到还击。地位低的言官,会在“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心理驱使下,孤注一掷地弹劾权臣,即使被贬也损失不大;若冒险成功,则一战成名,名利双收。明代统治者正是考虑到这种因素,故将言官设计成“位卑权重”的状态。明代的六科给事中,针对六部的专门事务进行专业督察,虽然级别很低,但却是独立机构,不隶属任何机构,如此才能行使监察之
4、权。我们今天在完善监察制度时,也应该让监察机构拥有独立的地位,不受上级机关的掣肘,以便更好地发挥监察职能。明代言官制度,是君主与儒臣双方协商和博弈后建立起来的,由于缺乏人民群众的介入和参与,因此最终难以起到更大的作用。当今,在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应该在设计监察制度时,引入人民群众的力量,对政府官员实行民主监督,这样才能有望克服传统言官制度的弊端。(摘编自谢贵安明代言官制度的历史镜鉴,人民论坛2018年5月12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明代的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他们都属于监官,可监察官吏,却无劝谏君主之责。B. 明代的六科给事中
5、属专业性督查,却并不局限于此,但都察院御史则只做通盘性监督,不做专业性督察。C. 明代统治者考虑到监察的有效性,因此将言官设计成“位卑权重”的状态,并使其保持独立,不受上级机关掣肘。D. 我国当今的监察制度只要借鉴明代让监察机关独立的经验,并引入人民群众力量,就必定能克服传统言官制度的弊端。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按总分总结构展开,在提出言官制度的论题后从两个方面展开分述明代言官制度的特点,最后阐述写作意图。B. 文章第二段举明朝洪武年间工科给事中陈洽等人上疏的例子意在说明明代的六科给事中有责任监督刑部和礼部。C. 文章第三段“爱惜羽毛”“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
6、论述语言生动活泼,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具体,饶有趣味。D. 文章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并且能够和我国当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来挖掘传统言官制度的现代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明代言官的构成来看,明代只有监官而没有谏官,这是皇帝集权强化的结果。B. 明代都察院与六科互不统属,可互相弹劾、彼此制约,这有助于强化监察效果。C. 言官地位过高会导致其顾虑重重,不利于监察工作,因此明代言官“位卑权重”。D. 明代言官制度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有很大历史局限性,因此是落后的制度。参考答案:1. C 2. B 3. D【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
7、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错解文意,“可监察官吏,却无劝谏君主之责”错误,明代监官兼负谏官职责。B项,“都察院御史则只做通盘性监督,不做专业性督察”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可知,都察院御史也不局限于通盘性监督;D项,“只要就必定能克服”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化,原文是“这样才能有望克服”。故选C。【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
8、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意在说明明代的六科给事中有责任监督刑部和礼部”错误,所举事例意在论证“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这一观点。故选B。【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因此是落后的制度”,推断过于武断,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有着很大历史局限性,不能等同于“落后”,明代言官制度有许多地方值得今天借鉴,不能说它落后。故选D。【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
9、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
10、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王国维“道器合一”的文史治学周传家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发表文章批评旧史学的弊端,大声疾呼号召“创新史学”。1919年,毛子水发表国故与科学精神,批评“国故”和旧史学,引起张煊的反驳,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指出:“国故”即“国学”,涵盖“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他主张“打破一切的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王国维深受梁启超
11、新史学观点及胡适“整理国故”口号的影响,坚持从历史着眼,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他以专门史形式呈现出来的宋元戏曲史,“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拓展了传统历史学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成为新史学的典范,而且是公认的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坚持历史的观点,而且走的是“即器即道”的文化史路数,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绝非虚玄论道,同时也不停留于文化表象就事论事。他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一一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使戏曲这一中华元素从文化事象娓娓道来的展示中得以昭显。王国维治戏
12、曲史,不仅有“史识”一一别具只眼,更重要的是有“史胆”一一良知和担当。王国维幼年即喜读汉书,早年的咏史诗二十首不局限于个体的人生感慨和悲欢心绪,总揽全局,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议论新奇而正大”。处在大厦将倾、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文物制度的崩溃、历史延裂的残酷现实,王国维“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怀着对中国文化灭绝的深度恐惧感,通过古器物、古文字以及古史研究,说明中国文物制度的真实性,表达中国文化复兴的理想。王国维具有扎实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他在殷虚书契考释后序中指出:“我朝学术所以超绝前代者,小学而已。”他以这种具有科学性质的小学工具来衡定历史存在之真伪,
13、重证据,重事实,不肯在没有确凿证据时乱下结论,更不会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欺世盗名。对于“不通字例、来习旧艺”之“俗儒鄙夫”的“肆其私臆,无所忌惮”,他深恶痛绝,讥之为“鬼魅之易画”。但他不是迂腐学者、冬烘先生,他“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从而“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这种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手段,对于今天的“古史研究”也颇有超越之处,因而成为王氏之学所具有的重要现代学术特征之一,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吴梅是南派昆曲的著名学者,其曲学研究涉及度曲、制曲、曲史等众多领域,在曲学方面,钱基博先生甚至认为,吴
14、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就治学而言,王国维和吴梅之间有许多共性,也各有其特色。两者走的均是“即器即道”、道器兼容的路子,窃以为王氏更钟情于“道”,而吴氏则偏重于“器”。(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减)相关链接:宋元戏曲史中体现的研究方法,是王国维对戏曲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被人评其为“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王国维的胞弟王哲安将其兄的研究方法概括为:乾嘉学风的严密实证和西学的逻辑推演的相互制约和影响。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随着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风潮,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其中梁启超、毛子水、胡适处于同一阵营
15、,观点一致。B. 王国维修治的宋元戏曲史,是一部专门研究宋元戏曲发展脉络及其演变逻辑的戏曲史专著,是新史学的典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王国维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现代学术特征,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为后代的“古史研究”提供了示范和准则,即便在今天也不落后。D. 作者认为王国维偏重于“道”,而吴梅偏重于“器”,但后者曲学研究涉及众多领域,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8. 结合材料,具体阐释“道器合一”的含义。9. 结合材料,谈谈王国维在治学方法上有哪些独到之处?参考答案:7. CB 8. 道”指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事物变迁之迹与其因果)。“器”指文化现象(史料)。“道器合一”指通
16、过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证实文化表象(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 9. 坚持了历史的观点: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道器结合:主张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溯源探流;不仅有史实,而且有良知和当担;采用古今中外相结合的古史新证的手段;吸收了西学逻辑推演的方法。7.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17、。A项,“梁启超、毛子水、胡适处于同一阵营,观点一致”,不符合原文意思,文中梁启超号召“创新史学”;毛子水批评“国故”和旧史学,胡适;他主张“打破一切的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D项,“作者认为”分析错误。文章最后一节“在曲学方面,钱基博先生甚至认为,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表明不是作者认为的,是钱基博先生认为。8.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具体阐释“道器合一”的含义,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解词语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第二节以他的作品宋元
18、戏曲史为例分析,指出他研究“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第三节提出“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坚持历史的观点,而且走的是即器即道”,这个“道”指事物变迁之迹与其因果;“器”指史料,因为他的作品是以专门史形式呈现出来的。“道器合一”指通过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证实文化表象。9.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概括王国维在治学方法上的独到之处,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第二节“坚持从历史着眼,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可以概括出第一点;第三节“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坚持历史的观点,而且走的是即器即道的文化史路数,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能总结
19、出第二点答案;第四节“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有“史识”一一别具只眼,更重要的是有“史胆”一一良知和担当”,能总结出第三点答案;第五节“这种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手段,对于今天的古史研究也颇有超越之处”,能总结出第四点答案;文章结尾相关链接里的“王国维的胞弟王哲安将其兄的研究方法概括为:乾嘉学风的严密实证和西学的逻辑推演的相互制约和影响”,能总结出最后一点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北方冬天的魂魄 赵太国北方的冬天,莽莽大野之上,朔风卷地,草木枯黄,周天寒彻,飞雪降霜,大河冰封,蛰虫盖藏,大自然呈现出一片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景象。冬者,冻也。因为这透天彻地,入肤入骨,痛快淋漓的冻
20、,大自然的生命似乎都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那些或老或死或枯或败或眠或藏的动植物,又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的漫长而悄然的复苏。他们枯而不死,退而不败,败而不亡,于大寒大冻大风大雪之中,显示着生命里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展现着旷古自然的纯朴和生命原始的律动,以及生命本体在寒冻里的闪光与艰涩,因乏与潇洒。他们单纯而无浮华累身,轻松而不负荷重物,宁静而不事喧哗,在充满着原始意味的蛮荒景象的冬日里,沉着地调整着脚步,期待着生命新的开始。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与冻结成了秦晋之好,其母腹中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阴柔之静,也是阳刚之动,不仅是胚胎之状,也是萌动之初,不是直线似的原路退回,而是环状路线上的以退
21、为进,以终点为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自然一年一度的更新,最有生命意义的东西都始于冬天,首功又当推这个冻字,冻,是生命的养料,是无处不在的造物主,是创造新天地的大英雄,野马般兀立于北方的昆仑山,祁连山,终南山,长白山,不仅有其横空出世的气魄之大,更有终年积雪的山峰之奇,他们的生命当然也照样需要这个冻的营养来滋补,否则,这些庞大的生命就会因贫“雪”,而元气大伤,我甚至觉得,在北方的冬天里消失的生命,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枚草叶,都是不可小瞧的。正是千万片树叶的零落入泥,千万枚具有献身精神的草叶的枯黄,才使小草维持了生命,才使整个板结的土地有了万物复苏的希望,那些光秃无叶枝桠黝黑的树木,虽然表面上毫无生
22、机,但其内部的运动却并未止息,尤其是树的根部天天都在板结着的冻土层之下沉着的呼吸,一点一滴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慢慢地积蓄着抵抗寒冷和来年继续生长的力量。就连枝条上的芽鳞也在萌动它们是一粒粒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是一排排列队而立,待命出征的战阵,望着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那光秃秃的树木,那飞满万里长空的雪片,使我想起了“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的刑天。象棋了每天衔石丢入大海的精卫鸟,想起了喜雪的毛泽东和他一生的传奇和伟业,透过雄浑壮阔的茫茫雪原,我似乎还能倾听到我们祖先的脚步声,也能依稀看见盘古开天辟地的巨大身影。那么,在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我们的生命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呢?(选自人民日
23、报)14北方冬天有哪些特点?隐藏在它们背后的魂魄是什么?(6分) 15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与冻结成了秦晋之好。 (2)(生命)以终点为起点。 16第四段面对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作者产生联想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北方冬天的大自然的魂魄对人类有什么启示?文末这样发问,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14(6分)第一问(3分):北方的冬天苍茫,单调肃杀冰冻。(答对“苍茫”“肃杀”“冰冻”给等一个要点给一分,意思答对即可)第二问(3分):隐藏在他们背后的魂魄是:一种令人起敬和深思的生命品质,即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对春天复苏发展的积蓄,(答对“
24、生命品质”“适应”“积蓄”一个要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15(6分)(1)(3分)说明北方的冬天是和“冻”结合在一起的,“冻”是北方冬天的鲜明特色,也是对北方冬天威力的概括。 (2)(3分)冬天既是大自然生命的终点,一切大自然的生命都或老或死或枯或败或眠或藏。同时,这个终点又孕育着新的生命,期待着新的生命的复苏与开始。(每答对一句给3分,意思答对既可)16(4分)刑天精卫鸟毛泽东都是永不屈服永不妥协的英雄,这与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的树木等生命具有同样的精神和品质,所以,作者面对北方冬天的大自然,自然联想到与之相似的英雄,(要答出二者的相同点,意思答对即可)17(6分)第一问(3分):大自然具有强大
25、的生命力,即使在北方的冬天里仍然适应和积蓄着,孕育着新的生命,作为具有高级生命的人类,更应该具有优秀的生命品质,。(要答出对人的启示,意思答对即可)第二问(3分):文章在最后这样发问,即是启发读者对生命进行深思,又是从写大自然的生命品质,到写人类的生命品质,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每答出对表现主旨的作用,意思答对即可)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郑 玄 传(节选)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
26、无足问者,乃入西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
27、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注:乡啬夫:乡里掌听讼及赋税的官员。图纬:汉儒多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回、赐:指孔子学生颜回和子贡。子贡原名端木赐。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常诣学官 ( ) 玄因从质诸疑义( )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 ) 遣使要玄(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以山东无足问者 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B因涿郡卢植
28、,事扶风马融。 玄因从质诸疑义C乃入西关 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D皆得所未闻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 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 20第段中划线句“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的言下之意是: (3分)21依据全文,概括郑玄的性格、品质。(每空不超过4字) 。(3分)参考答案:17诣(到去;往去)质(问、询问)辟(征召)要(邀请)(各1分)18C.(2分)19(应劭)自我引荐说:“我是前泰山郡太守应中远,想做您的学生,怎么样?”袁绍于是就推举郑玄为茂才,上表奏请皇上拜郑玄为左中郎将,(郑玄
29、)两个官都没有去做。(共5分。明显的理解错误每处扣1分)20要做我的学生必须要有真才实学,/而且不以做官为荣。(共3分,前后各1分。表达1分)21好学上进;厌恶做官;为人正直;性格耿直;不畏权贵等。(契合文中内容,且不重复,每点1分)5.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妖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文帝益以此知之。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
30、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长沙宣武王时为梁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众莫敢行。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武帝颇招武猛,士庶响从,会者万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止舍。多伐材竹,沉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及兵起,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须橹甚多,僧珍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
31、,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僧珍在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到其宅,不以为耻。 在州百日,征为领军将军,直秘书省如先。僧珍既有大勋,任总心膂,性甚恭慎。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未尝举箸。因醉后取一柑食,武帝笑谓曰:“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十年,疾病,卒于
32、领军官舍。谥曰忠敬。武帝痛惜之,言为流涕。 (选自南史吕僧珍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妖贼唐宇之寇东阳 寇:侵犯 B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 知:掌管 C因命按行城西空地 按:巡行 D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 领:率领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僧珍“为官清廉、勤勉”的一组是(3分) 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 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 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 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 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 每侍御坐,屏气鞠躬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尽职守,常过家门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信任他。司
33、空陈显达见到吕僧珍也很客气,认为他会有更大的发展。 B在北魏五路大军同时南侵,武帝率军救义阳,而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的情况下,吕僧珍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去襄阳,并在当天就独自驾船上路。 C吕僧珍在任期间,对属下公平有礼,对亲人也不徇私情。他的父亲哥哥和儿子虽然一直跟随着他,但是以贩葱为业,他在就任南兖州刺史以后,也没让家人放弃贩葱这一职业。 D吕僧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盛夏也不敢解开衣扣。对武帝身边招待用的果馔,他未尝动过筷子。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 _ (2)僧珍去家久,表求
34、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_参考答案:4D5B 6C 7(1)等到到了襄阳,催促派遣兵马支援,并且得到宣武王的书信而返回,武帝十分赞赏他。(5分。译出大意给2分,“督”“书”“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吕僧珍离家已久,上奏表请求回去扫墓,武帝想使他在本州显示荣耀,于是授予他南兖州刺史的官职。(5分。译出大意给2分,“去”“荣”“拜”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略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
35、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1)。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2),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3),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
36、;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注:(1
37、)祥刑:谓善用刑罚。(2)四岳:唐尧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方之诸侯。一说为一人名。 ()鲧(gn):传说大禹之父,四凶之一。(3)方命:违命;抗命。圮p族:毁害族类。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矜:同情。B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 胜:尽。C夫君子之已乱 已:已经D因其褒贬之义 因:根据10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君子长者”之精神的一组是(3分)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皋陶曰“杀之”三 不可,鲧方命圮族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A B C D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38、文章开头列举那么多古代的帝王,是要说明古代圣王“爱民之深,忧民之切”,是因为以长者之道待天下。B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C本文是苏轼分析刑与赏如何才能达到忠厚之极的一篇策论。作者围绕儒家经典中的一“疑”字,论证忠厚之至不仅在于刑与赏,还在于用“君子长者之道”治理天下。D本文认为,君子让社会安定的方法就是常常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人们就知道自己的仁义之心。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2)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3)古者赏不
39、以爵禄,刑不以刀锯。参考答案:9C (止,制止,消除。)10B (都是不宽容 只是作者的议论)11D (原文是“时其喜怒”,即在合适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喜怒,“人们就知道自己的仁义之心”,表述也不准确。另外,前一句与与后一句也不构成因果)12(1)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是用它来推广恩泽。(2)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3)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A. 北京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并将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为提高 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环境,在春节期间
40、请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B. 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C. 如果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人翻番的目标能够实现,我国将会出现5到6亿的中等收入人群,这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也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D. 挂了16年“小康县”头衔的大同县主动“戴穷帽”,以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待遇, 这种从“小康”到“贫困”的滑稽转身,折射了“扶贫县”评选机制的公平与否。参考答案:C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倡议”;B项主语残缺,应删去“针对”;D项不
41、合逻辑,一面与两面不照应,折射的应该是评选机制的“不公平”。8. 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识“墨舞冬奥”,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特点,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参考答案:要素:中国书法“冬”字、滑雪运动中的人物形态和滑道、数字“2022”、奥运五环。特点:书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巧妙结合,突显“冬奥会”主题、展现运动活力,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 2022,点明举办时间,与奥运五环的组合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此题是图文转换题。本题第一问是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
42、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的构成,然后再看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本幅图除了字母之外,还有“冬”“滑道和人物形态”“2022”“奥运五环”,描述的顺序是由上到下。第二小问要关注形态变化上的特点。“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 2022,点明举办时间。以上画面与奥运五环的组合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依然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展开说明。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_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_ 。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