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香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一位患者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即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该患者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哪个部位受到损伤? A B C D参考答案:C2. 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能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主动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参考答案:B3.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胰岛素基因得以表达,合成有活性的胰岛素的受体细胞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
2、肺炎双球菌 D.乳酸菌参考答案:B4. 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参考答案:D5. 右图中当环境温度从25 降到3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 A.B.C.D. 参考答案:D6. 如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的某一变化,若横坐标表示时间,则纵坐标可表示( ) A. 有机物总量B. 每个细胞DNA含量C. 所有细胞体积之和D. 所有细胞表面积总和与体积总和的比值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由受精卵发育至囊胚的过程中,由于细胞不断分裂,有机物消耗减少,提供能
3、量;由于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和亲代细胞的DNA含量相同,所以每个细胞的DNA的量没有变化;所有的细胞体积之和基本不变或者略有缩小;随着细胞的分裂,每个细胞的体积越来越小,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越来越大;故选D。考点: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有机物、DNA、细胞体积以及细胞的相对表面积的变化。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7. 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D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参考答案:B【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有多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
4、呼吸消耗、未被利用等【解答】解: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主要有以下三个去路,一是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 和繁殖,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二是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由于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所以其下一营养级是第三营养级)故选:B8. 下列关于染色体与基因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B一条染色体相当于一个基因 C基因的载体只能是染色体 D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参考答案:D9. 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中含有的核苷酸种类和碱基种类分别为 A核苷酸(2,1),碱基(5,4) B核苷酸(5,4),碱基(5,4)C核苷酸(4,4),碱基(4,4) D核苷酸
5、(8,4),碱基(5,4)参考答案:D10.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为A. 3:1 B. 5:1 C. 9:6 D. 1:1参考答案:B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说明亲本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假设D控制高茎、d控制矮茎,则亲本高茎豌豆的基因型均为Dd,后代中的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1/3DD、2/3Dd。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矮茎豌豆所占比例为2/31/4dd1/6,高茎豌豆所占比例为11/65/6。可见,所有自交后代中
6、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为51,B 正确,A、C、D均错误。11. 下列关于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色盲女子的每个卵细胞都有色盲基因 B.男性色盲的子女必有色盲基因C.外祖父色盲,则其外孙女至少有一半是色盲 D.色盲男子的每个精子都有色盲基因参考答案:A12. 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参考答案:D13.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液中含有破坏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 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 免疫缺陷病、痉挛C. 免疫缺陷病、肌无力D. 过敏反应、痉挛参考答案:A【分析】1、免疫失
7、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
8、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机体对自身抗原(乙酰胆碱受体)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为自身免疫病; 某病人血液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使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兴奋无法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进而导致肌无力。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实例;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14. 在植物的下列现象中,与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的
9、作用相同的是( )A茎的向光性 B无子番茄果实的发育 C根的向地性 D扦插枝条生根参考答案:C15. 某女色盲,其祖母( )。A.必然携带色盲基因B.必为色盲C.纯合正常D.与此女无关参考答案:A16. 在洋葱根尖细胞中,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多少种A5、2、8B4、2、2 C5、2、2 D4、4、8参考答案:A17.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参考答案:C18
10、. 下列哪一项不是种群(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B一片树林中所有的鸟C一个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 D某一个森林中的猫头鹰参考答案:B19. 下图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的示意图,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参考答案:D20. 如右图,在下列试管中均加入3mL浆糊。A、C两试管中各注入2毫升清水,B、D两试管中各注入2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把四支试管均置于水槽中保温5分钟,分别滴入2滴碘液,其中不变为蓝色的是 参考答案:B略21. 变酸的葡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白膜、腐乳表面有一导
11、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B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C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参考答案:D【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分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乙醇转化成醋酸;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腐乳表面的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型【解答】解: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变酸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
12、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主要是成膜酵母繁殖的结果;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些常见现象的解释,明确不同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现象,正确的解释传统发酵技术中出现的现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2. 种群的研究中往往要调查种群的密度,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正确的是 ( )A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标记重捕法B森林中鸟类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样方法C采用样方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在该种生物分布密集的地区取样D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参考答案:D23. 下列关于生态
13、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参考答案:C24. 糖元、核酸、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A碱基、单糖、氨基酸 B葡萄糖、核苷酸、葡萄糖C葡萄糖、核苷酸、麦芽糖 D单糖、碱基、葡萄糖参考答案:B略25. 新生儿在出生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十分健全 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参考答案:D26. 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
14、,其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B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C该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2种类型的精细胞D细胞中A与A,A与a分别在M、M期分离参考答案:C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解答】解:A、由于是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所以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B、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错误;C、该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2种4个精细胞,分别为AB、AB、ab、ab或Ab、Ab、aB、aB,C正确;D、细胞中A与A,A与a分
15、别在M、M的后期分离,D错误故选:C27. 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而身体浮肿,其食疗补救措施是( )A.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B.多喝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C.多吃富含脂肪的食品D.多摄入豆浆、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参考答案:D28.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 BC D参考答案:D29.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参考答案:A30.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
16、误的是A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B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C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D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参考答案:A3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内核糖体合成的A.抗体 B.胰岛素 C.唾液淀粉酶 D.性激素参考答案:D32. 如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物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B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CO2、H2O通过细胞的方式相同D是运动的,但是静止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参考答案:D【考点】28: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细胞膜的成分包括磷脂、蛋白质、糖类分析图解可知,图中表示蛋白质,蛋白质以覆盖
17、、镶嵌、贯穿等方式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图中表示磷脂分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解答】解:A、蛋白质能镶嵌、贯穿和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在生物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A正确;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B正确;C、CO2、H2O通过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C正确;D、绝大多数是运动的,但也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错误故选:D33. 右图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自主活动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ABCD参考答案:C34. 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
18、B聋哑人能够理解手语主要依靠视觉中枢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兴奋形成渴觉D在特定的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参考答案:D35.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参考答案:B【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细胞的分化【分析】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的过程,其中翻译过程需要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能量和tRNA(识别密码子,并
19、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进行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中碱基序列不同,直接原因是mRNA中碱基序列不同【解答】解:A、细胞中的tRNA种类相同,都有61种,A错误;B、蛋白质是以mRNA为模板直接翻译形成的,所以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原因是mRNA碱基序列不同,B正确;C、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的成分相同,都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C错误;D、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明确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
20、A,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6. 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 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盐酸参考答案:D37. 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功能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必然导致Na+内流,引发下一个神经元兴奋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参考答案:B【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突触
21、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2、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使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后模,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解答】解: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功能,A正确;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能导致Na+内流,引发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也可能导致K+外流,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B错误;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C正确;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突触前膜上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D正确故选:B38. 右图表示正在进行质壁分离的紫
22、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的颜色逐渐加深 Bc的浓度比外界溶液浓度低Cb的浓度逐渐减小 D原生质体积变大参考答案:A39. 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此生物( )A.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C.不可能含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D.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参考答案:D40.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
23、色参考答案:B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 (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环境调查活动,他们对市郊的一片树林及周围的工厂环境做了调查,结果如下:上述图示依次表示一天内:树林的水分得失;当地的的吸收与释放;地表附近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代表面积)(1)若图中,则多余的水分可能用于。(2)图中,在24h内植物体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3)若这一片树林长势良好,则- 0且Sm-SM-SN 0(填“”“”“=”)。(4)据图所示,如居住情况与图中大致相同,宜何时进行户外活动,为什么?参考答案:(1)进行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 (2)D (3) (4)傍晚 一天中大气污染
24、物浓度最低,O2浓度最高42. 已知豌豆豆荚的颜色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豆荚的形状饱满(B)对不饱满(b)为显性。图1表示甲、乙、丙、丁四种豌豆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的四种豌豆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是 。(2)若豌豆甲自交, F1中纯合子占 。 (3)若豌豆乙与丙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是 。(4)若图1中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如图2所示,则这两种豌豆是 (填甲、乙、丙、丁),在它们的后代中,与双亲表现型不同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参考答案:(1)丙 甲 (2) 1/4 (3)1:1 (4)甲和丁 1/843.
25、 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生长素类似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与植物调节有关的问题:(1)右图甲表示小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表示将一株小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甲中,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对芽生长的效应是。图乙中a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molL。(2)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胚芽鞘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 h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 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丙。图丙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mm;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上述实验结果能否验证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原因是。实验过程中,需要把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用以实验。参考答案:(1)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促进 108(2)7.0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不能 所设计的系列浓度下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比对照条件下表现为促进生长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