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5.70KB ,
资源ID:3288533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2885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江门市恩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丰****】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广东省江门市恩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广东省江门市恩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大自然的变化类似于四季交替,只不过是它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根据作者的描述,大自然的“春天”是在一万年以前开始的,那时,天气已

2、开始转暖,曾经覆盖了当今人类广泛活动区域的冰层逐渐在阳光下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则开始从渔猎转向定居农业。到现在,人类已经处在“夏季”,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气温上升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夏季”终将过去,这也是自然规律,只不过是要再等待一段漫长的时期,“秋季”才会来临。那时海平面将会下降,而今天人们因为气温上升所引发的讨论也将随之结束。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结果每个人

3、都为现在的气候最大值紧张不已。其实,这在克罗宁博格看来只不过是大自然循环中出现的“一丝波纹而已”。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观察一个漫长的周期,情形也许就不会那么令人沮丧了那就是一万年的时间尺度。为什么要一万年的时间尺度?因为人类现在所处的地质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学的知识也告诉我们,类似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温暖期一般不会超过一万年;大约一万年前爆发的火山目前都处在活动期等等。与地质学应用的时间尺度相比,人类的尺度就不那么适用了。这也难怪他要嘲讽因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而变得异常焦虑的人们,“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围着小周期内出现的现象团团转”?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这本书的观点有助

4、于提升人类面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挑战的勇气,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穿着熊皮、拿着石斧的石器时代的人类尚且知道如何在冰期生存下来,我们难道无法运用现代高科技去解决海平面上升一米带来的后果吗?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即使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微不足道,我们也不能从此以后就不加节制地去排放温室气体。大量地消耗资源和排放二氧化碳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以保护有限的资源。(摘编自俞金尧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的活动无关吗?)1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克罗宁博格对地球的未来作出了预测,并以此为基础,从地质史上的

5、火山爆发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进程的角度进行了论证。B.克罗宁博格认为,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从一个漫长的周期来观察温室效应的话,那么可能就不会如此焦虑了。C.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向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暖二者密切相关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为我们思考气候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角度。D.大量地消耗自然资源会严重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大自然的“春天”降临之前的远古时期,气候异常寒冷,广大区域都覆盖着冰层,因此人类的祖先当时并没有采取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B.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

6、事情,克罗宁博格却改变了研究的视野:他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C.克罗宁博格采用一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分析地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地质学上的时间尺度都是以一万年为单位的。D.石器时代的人类能在冰期中生存下来,与今天我们试图解决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问题相比,虽然形式不同,实质都是积极利用知识应对危机的表现。参考答案:17.A (选项中,既有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又有对部分语段的理解分析,这就要求在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锁定关键语段仔细比对分析。A项“克罗宁博格对地球的未来作出了预测”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18.B (B项曲解文意

7、,由篇尾“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以保护有限的资源”一句可知“他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推断错误)2. 现代文阅读不跟年轻人说话邓 笛 阿贝?罗斯滕是一个有钱人,但是他总是乘地铁上班,并且每次都与萨姆?斯坦同行。两人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不过他们在车上并不怎么说话,一般是各人看各人的报纸。 一天,一个年轻人上了地铁,坐在靠近阿贝和萨姆的地方,他问阿贝:“打扰一下,请问现在几点了?”阿贝抬起头看了一眼年轻人,然后又低头看报纸,一句话也没说。 “打扰一下,请问现在几点了?”年轻人又问,“能告诉我时间吗?我没有手表。”阿贝这次连头也没抬,只顾看自己的报纸。 年轻人很尴尬,脸

8、涨得通红。“为什么你不肯告诉我时间呢?”他说。阿贝还是一声不吭。一旁的萨姆看不下去了,他看了一下手表说:“九点一刻。”年轻人在下一站下了车。 “你怎么了,阿贝?”萨姆问,“为什么不告诉人家时间?你有手表的呀!” 阿贝放下报纸,看着他的朋友。“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听完你就明白了。” “去年,”他讲了起来,“我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走到我跟前,对我说,打扰一下,请问银行怎么走?年轻人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所以我说我正好顺路,我会指给你的我们边走边谈。他对我谈了他的生活,他说他喜欢乡村,喜欢花草和小鸟。我对他产生了好感。到了银行门口时,我说我家就在银行对面,星期天你可以到我家坐坐,

9、看看我养的花草。 “星期天他真的到了我家。我给他看了我养的花草,我请他在客厅里喝咖啡。就在这时,我的女儿罗丝来了,她很快和这个年轻人交谈起来。后来,他告辞了。下一个星期天,他又来了,这次他不是来看我的,他要见我的女儿罗丝,想请她去乡下看风景。我不能阻止女儿,对吧?她二十多岁了,不是小孩了。 “下一个星期天,她又和他出去了,再下一个星期天还是这样。连续六个月,每个星期天都是如此。再后来,他们结婚了。这谁能料到呀!” 萨姆听了哈哈大笑,“这是好事呀,阿贝,多美好的事!” “好事?”阿贝叫道,“这是好事?你都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那个年轻人没有钱,没有工作,他看上的不是我女儿,而是我,因为他知道我有钱

10、。我的女儿现在也后悔了,她说她的婚姻很不幸。” “哦,这的确是一件伤心的事。”萨姆说,但是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他问阿贝,“可是,我还是不明白,你刚才为什么不跟那个年轻人讲话,他不过是想知道时间。” “谁能料到他的真实目的。”阿贝说,“我现在不相信任何人。我还有一个女儿琳娜。如果我跟什么年轻人搭上话,我可能会对他产生好感,可能还会请他去我家做客。可能他就会遇到琳娜,可能他们就相爱了,最后可能就成为夫妻了。” “这有什么不好的呢?”萨姆说,“你的女儿将来总有一天会遇到一个年轻人,然后相爱,结为夫妻。” “可是,”阿贝说,“我决不会让我的女儿嫁给一个连手表都买不起的家伙!”(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

11、2年第1期)(1)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打扰一下,请问现在几点了?”两次重复的作用。(2)如何看待阿贝?罗斯滕“不跟年轻人说话”这个行为?请探究分析。参考答案:答案:(1)内容上看,两次重复,有利于更好体现阿贝先生的不近人情;结构上看,既引出下文中阿贝先生讲述的故事 (每答对1点2分)(2)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也可辩证分析,言之有理即可表明观点,1分肯定:他本身不是冷漠的人,他有惨痛的经历这样做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看似极端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女儿的保护,是父爱的父爱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骗钱骗感情的年轻人,人心叵测,不得不防否定:是性格偏激的表现把金钱与爱情、与幸福划等号,有失偏颇一次经历就否

12、定了所有,是对社会上虽贫穷,但不乏奋斗精神的年轻人不公【考点】小说阅读【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1)这是一道语段作用的题目,语段属于情节的内容,答题时注意从情节本身、人物、标题、主旨等方面回答,情节本身注意是引起下文阿贝先生讲述的故事,人物主要是突出人物性格,然后是照应标题“不和年轻人说话”(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太久的题目,答题时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赞同的观点明确后陈述理由时要围绕“父爱”展开不赞同的观点明确后要结合作者的经历进行表述3.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包括许多濒危物种)的“家园”,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巨大基因库。湿地也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能保持大于其土壤自身质量3至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然后将水排出。湿地还是有毒物质的降解容器。当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时,许多湿地植物和湿地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对其进行降解和转化,净化环境。这是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美誉的重要原因。湿地资源丰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湿地提供的动物产品,如鱼虾等,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产自湿地的谷物养活了

14、全球50%的人口。取自湿地的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湿地的水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用水保障,也提供了“舟楫便利”。湿地资源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换能量,如水力或泥炭发电。另外,湿地景观独特,是人们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但长期以来,人类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多功能性认识不足,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湿地资源。例如,将大量湿地排水后改作他用,导致湿地面积锐减;过度捕捞、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生态平衡;上游湿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积,湿地蓄洪功能下降;工农业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湿地水体。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湿地的紧迫性,并

15、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农业带产生的大量硝酸盐和其他化学物质,不仅导致流域水质恶化,刺激藻类泛滥,还在入海处的墨西哥湾形成一个面积20000平方千米的无氧区。专家们认为,流域内湿地的大量丧失导致入海径流氮负荷过重,是造成无氧区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在全流域进行大规模湿地生态重建,全面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这个建议已得到认可。由于湿地类型多样,其功能和价值不尽相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要有具体目标,因“地”制宜。例如,用于控制污染的人工湿地可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通过收割再利用或沉积的方式去除水体中大部分的营养盐,这是分散和净化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

16、有效办法。作为鸟类或鱼类栖息地的湿地,其生态保护要特别注意保持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以水文调节为目的的湿地建设,重在加强湿地的滞水能力。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的湿地建设,则更应重视优美环境的营造。当然,各类湿地生态的构建在承担主要功能的同时,完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1下列对“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环境独特的湿地,为许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家园”,也为人们提供了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B自然资源丰富的湿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所有物资,如食物、能源等。C生态系统完善的湿地就像

17、一块天然“海绵”,既有很大的蓄水量和很快的蓄水速度,又能将水排出。D湿地,可以利用生物自身的功能有效降解和转化有毒物质,因而有“地球之肾”的美誉。2. 下列理解和分析,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湿地面积的锐减,将会对与之相关的生态系统安全构成威胁,带来严重的后果。B捕捞和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湿地生态功能的减弱。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上游湿地生态的破坏必然带来下游湿地水质的污染。D各类湿地生态功能完全不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必须要有具体的目标。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因此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

18、。B人类应当汲取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牺牲湿地的教训,不要再为自身利益去利用湿地资源。C只要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就能充分保持湿地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D只有着眼于全面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各类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才会真正有效。参考答案:1. 【B】B项中“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所有物资”的表述有误。文中的相关意思是“湿地提供的动物产品,如鱼虾等,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等。“所有”一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2.【A】B项中“捕捞和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的表述不准确,文章中“过度捕捞、采挖湿地动植物”,扩大了判断范围。C项“上游湿地生态的破坏必然带来下游湿地水质的

19、污染”中的“必然”太过武断,原文的准确表述是“上游湿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积,湿地蓄洪功能下降”,主要是强调“湿地蓄洪功能下降”。D项“各类湿地生态功能完全不同”言过其实,原意是“由于湿地类型多样,其功能和价值不尽相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要有具体目标,因地制宜”。3.【D】A项“因此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错误,原文只说“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而我国人口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数,人均湿地会大大下降。 B项“不要再为自身利益去利用湿地资源”错,人类对湿地资源是可以利用的,只是不能“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湿地资源”。 C项中“就能充分保持

20、湿地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言过其实,文中信息是“用于控制污染的人工湿地可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通过收割再利用或沉积的方式去除水体中大部分的营养盐,这是分散和净化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有效办法。”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朱亮祖,六安人,元授义兵元帅。太祖克宁国,擒亮祖,喜其勇悍,赐金币,仍旧官。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讨也。已,遣徐达等围之。亮祖突围战,常遇春被创而还,诸将莫敢前。太祖亲往督战,获之,缚以见。问曰:“尔将何如?”对曰:“生则尽力,死则死耳。”太祖壮而释之。累功授枢密

21、院判。李文忠破李伯升于新城,亮祖乘胜燔其营落数十,获同佥元帅等六百余人、军士三千、马八百匹,辎重铠甲无算。伯升仅以数骑遁。太祖嘉其功,赐赉甚厚。胡深请会兵攻陈友定,亮祖由铅山进取浦城,克崇安、建阳,功最多。会攻桐庐,围余杭。迁浙江行省参政,副李文忠守杭州。帅马步舟师数万讨方国瑛,下天台,进攻台州。国瑛出走,追至黄岩。降其守将哈儿鲁,徇下仙居诸县。进兵温州。方明善拒战,击败之,克其城。徇下瑞安,复败明善于盘屿,追至楚门。国瑛及明善诣军降。洪武元年副征南将军廖永忠由海道取广东。何真降,悉定其地。同廖永忠克南宁、象州,广西平。班师,太子帅百官迎劳龙湾。三年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四年伐蜀,帝

22、以诸将久无功,命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济师至蜀,而明升已降。徇下未附州县。师还,以擅杀军校不预赏。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禺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选自明史?朱亮祖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禺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B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禺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C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禺知县

23、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D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禺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枢密院”,宋代,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被朱元璋废除。B“洪武元年”,“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元年”即第一年。年号是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年号起源于汉武帝。C“圹志”,“圹” 堑穴也,即“墓穴”,“圹志”就是“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D“侯”,爵位的一种,“爵位”在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24、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亮祖作战勇悍。徐达等围攻建康,朱亮祖突围,使常遇春被创而还,令徐达手下诸将不敢出战。B朱亮祖战功卓著。朱亮祖曾俘获同佥元帅,在克崇安、下天台、取广东、平广西等战斗中立下战功。C朱亮祖得到太祖赏识。朱亮祖在洪武三年被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世袭罔替,后虽被杀,但死后仍以公礼葬。D朱亮祖不得善终。朱亮祖因诬陷道同,道同被杀,太祖不久后醒悟了,朱亮祖触怒皇帝,连同儿子一起被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2)徇下未附州县。师

25、还,以擅杀军校不预赏。参考答案:10C 11A 12C 13(1)数月后,又叛归元朝,多次和明军作战,被他俘去的士兵有六千多人,于是进入宣城据守。(2)攻下未归附州县。班师回朝,因擅杀军校而不予奖赏。选自明史?朱亮祖传作者:张廷玉 年代:清10试题分析:注意区分选项的差别,关键点在于“番遇知县道同”和第二个“亮祖”分别做后句的主语,不能做前句的宾语,故此选C。11试题分析:枢密院,唐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唐始设枢密使,掌文书,以宦官任之。后唐改称枢密院,枢密使辅佐宰相,分掌军政。宋设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辽代按南北面官设北枢密院和南枢密院。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

26、防务、并兼禁军。明代,朱元璋废之,改设大都督府统军。12试题分析:C项,死后仍以公礼葬错误,文中信息是官至永嘉侯,故此死后仍以侯礼葬。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C事件错误。13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数”、“据” “徇” “还”“以”和被动句的翻译。参考译文: 朱亮祖,六安人。元朝授予义兵元帅。太祖攻克宁国,

27、活捉了朱亮祖。太祖十分赏识他的勇悍,赐给金币,命他仍担任原职。数月后,又叛归元朝,多次和明军作战,俘去士兵六千多人,于是进入宣城据守。太祖刚刚攻取了建康,还无暇攻打他。过了一段时间,派徐达等人围攻。朱亮祖突围,常遇春负伤而归,诸将无人敢向前冲。太祖亲自督战,终于大获全胜,捆绑朱亮祖前来面见太祖。太祖问道:“你将如何打算?”朱亮祖回答“:活着就尽力,死就死了吧。”太祖释放了他。积功授予枢密院判。李文忠在新城打败了李伯升,朱亮祖乘胜捣毁了敌军营数十个,俘虏同佥元帅等六百余人、军士三千人、战马八百匹,辎重铠甲不计其数,李伯升仅率几个骑兵逃跑了。太祖嘉奖他的战功,赏赐十分丰厚。胡深请求合兵攻打陈友定,

28、朱亮祖由铅山进攻浦城,攻克崇安、建阳,功劳显赫。大军会合攻打桐庐,围攻余杭,晋升为浙江行省参政,协助李文忠镇守杭州。统率马步舟师数万人讨伐方国瑛,下天台,攻台州。方国瑛逃走,追击到黄岩,降服了敌守将哈儿鲁,攻下仙居诸县。进攻温州,方明善拒战,被打败,温州被攻克。攻战于瑞安,再次在盘屿打败方明善,追击到楚门。方国瑛和方明善率部投降。洪武元年(1368),协助征南将军廖永忠从海道攻取广东,何真投降,同廖永忠攻克南宁、象州。平定广西。班师回朝,太子率百官于龙湾迎接慰劳。三年,封为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四年讨伐蜀地。太祖认为诸将久无战功,任命朱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率领军队开赴蜀地,明

29、升已经投降。攻下未归附州县。班师回朝,因擅杀军校而不予奖赏。朱亮祖虽勇悍善战,但不爱好学习,他的所作所为多不符合规范,番禺知县道同知道了这些情况。朱亮祖诬陷道同,道同被杀,详情见道同传。太祖不久后醒悟了,第二年九月召朱亮祖,和他的儿子府军卫指挥使朱暹一同鞭打而死。御制墓志铭,仍以侯的礼节埋葬。二十三年(1390),追论朱亮祖是胡惟庸党,次子朱昱被杀。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伯父玚,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士谦服阕,舍宅为伽蓝。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赵郡王睿举徳

30、行,皆称疾不就。隋有天下,毕志不仕。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日:“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

31、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士谦尝论刑罚,其略曰:“帝王制法,沿革不同,自可损益,无为顿改。今之赃重者死,是酷而不惩也。语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谓此罪宜从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断其右腕。小盗宜黥,又犯则落其所用三指,又不悛下其腕,无不止也。”者颇以为得治体。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

32、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注】伽蓝:佛寺。(选自隋书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B. 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C. 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D. 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

33、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髫龀:幼年,髫谓儿童下垂之发,龀谓儿童换牙时。“黄发垂髫”指黄发小儿,幼年时期。B. 参军或参军事: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逐渐降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C. 春秋二社:古代享祀土地神和谷神的节日,通常以祭祀和宴饮的方式祈求丰收感谢神明。D. 刖刑:又称剕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是受此刑。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李士谦事母至孝。为母守丧,过度悲伤而异常消瘦,伯父深深羡慕祟拜,称赞他

34、品德如颜回一样。B. 李士谦性格宽厚。别人的牛毁坏他的田地,他替人好好喂着;有人偷割他的禾苗,他却不加阻拦。C. 李士谦乐善好施。面对兄弟因分财不均而争吵互殴时,他拿出自己的钱来平息矛盾,使人向善。D. 李士谦深得民心。他死后,人们为他举行万人葬礼,树碑立传,并联名请求朝廷给了他一个谥号。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2)帝王制法,沿革不同,自可损益,无为顿改。今之赃重者死,是酷而不惩也。参考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那以后(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来借给同乡,碰上年成欠收,借债的人家没有

35、办法来偿还,都来(向士谦)表达歉意。(2)君主制定的法令制度,应随着时代的更替进行删减增补,但不要在短时间内随意改变。现在对偷盗的人都处死,这是残忍、暴虐到极点而不是惩罚。【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可用排除法。原文: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容可违乎”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可断开,排除 AD项;“肃然”是一个词,不可断开,排除 B项。故选 C。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

36、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选正确的一项。A项,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黄发垂髫:老人孩子。 C项,祭祀谷神错,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D项,“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是受此刑”错,孙膑是被剔去膝盖骨。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

37、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A项,“为母守丧”错,“髫龀丧父”,应是为父守丧。C项,“互殴”错,“至相阋讼”,应是打官司。D项,“给了他一个封号”错,“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事情没有得到实行。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

38、分点的落实。贷,借;值,碰上;登,丰收;致谢,表达歉意。损益,删减增补;顿改,在短时间内随意改变;赃,偷盗;是也,判断句。【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幼年丧父,侍奉母亲因孝顺而闻名。他的伯父李玚,深深感

39、叹赞赏,说:“这是我们家的颜子啊!”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赞征召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高睿因为德行好举荐他,他借口有病不接受。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士谦知道后,竭力推辞,得以作罢。李家是豪门旺族,每年到春秋两个社祭日,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人人大醉,喧闹不堪。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对堂兄弟及诸子侄说:“孔子称黄米为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先吃黄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东西,难道能违背吗?” 老少都严肃起来,退席后相互说:“见到君子以后,才发现我们这些人的道德不够高尚

40、。”李士谦家里十分富有,但自己却处处节俭,常常把救济别人作为自己的事情。有兄弟俩因财产分配不均而相互争吵、诉讼,李士谦知道后,便拿出自己的钱财,补足那个分得少的人,使他与分得多的相等,兄弟俩都惭愧不已,于是相互推让,最后他们都变成了很有修养的人。有一次,有人家的一头牛跑到他家的田里,李士谦将牛牵到阴凉处,并给它备足草料,照顾之周胜过了牛的主人。远远地看见有人偷割他家的庄稼,就默默走开,有意回避,他家里的仆人曾抓住偷他家粮食的人,李士谦知道后,反而安慰小偷说:“你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家里太贫困的缘故,本来就不应受到指责。”马上叫仆人放了他们。有一年他拿出自家的数千石粮食,借给同乡人。碰上这年歉收,

41、债家无力偿还,都来向李士谦道歉,李士谦说:“我家多余的粮食,本来就是想用来救济别人的,难道是为了图利吗?”于是把向他借债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以丰盛的酒席相款待,当着他们的面烧毁了所有契约。第二年,大丰收,欠债的人都争相来向他还债,李士谦一点都没有接受。有一年又遇上饥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谦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钱,买来米做成粥供给那些受饥饿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来的人数以万计。李士谦还将那些饿死人的尸骨收集起来埋葬好,没有漏掉一个。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粮食种子分给那些贫乏的人家。赵郡的农民非常感激他。有的人对李士谦说:“你积有很多阴德。”李士谦说“你所说阴德是什么,(所谓阴德)就像耳朵里的声音,只有自己

42、知道,别人不知道。而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你们都知道了,哪里还有什么阴德呢?”士谦曾经论说刑法,他的方针是:“君主制定的法令制度,应随着时代的更替进行删减增补,但不要在短时间内随意改变。现在对偷盗的人都处死,这是残忍、暴虐到极点而不是惩罚。有人说:不畏死,不可用死恐吓他,我认为此罪应该判肉刑,断其一指,再犯者断其右腕,小小的偷盗应该用黥刑,再犯,就断其三根指头,还不悔改就断其腕,没人会再犯了。”有见识的人认为他说得合乎治理之道。开皇八年,士谦死在家中,当时六十六岁。赵郡的男男女女听说了,无不流着泪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而让李参军死了!”参加葬礼的有一万多人,同乡人整理了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给他

43、一个“先生”的谥号。事情后来被搁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树了碑。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 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 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 谓天授,非人力也。”陈稀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

44、“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稀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叛,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 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稀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 年,陈稀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稀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稀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 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贻信曰:“虽疾,强入 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45、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 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 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 乃谋叛,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B.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

46、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C.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D.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伍,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由五个人编成,现在泛指军队,这里意指韩信与樊哙等都是行伍之人。B. 淮阴侯,是以官爵称谓韩信。汉初军功爵有侯级爵、卿级爵、大夫级爵和小爵。C. 辟,中国古代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指征召布衣入仕。这里的“辟”通假“避”,取 “回避“之意。D. 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官的通

47、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信自知受到皇上的畏忌,闷闷不乐,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并羞于与列侯一同上朝。B. 韩信称皇上没有自己能统帅军队,鲜明地表现了他骄矜自伐,不善韬光养晦的性格特点。这件事引起了皇上的不满,为日后招致杀身之祸埋下了祸根。C. 韩信认为陈稀去钜鹿任职,所率之军是精兵,又受到皇上的信任,别人如果告他反叛,皇上不会轻易相信,如果韩信在宫中做内应,谋反就可能成功。D. 太史公分析韩信悲剧的成因时,强调了韩信自身的原因。这段话启示后人从韩信的悲剧中吸取教训。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2)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参考答案:10. D 11. A 12. B 13. 韩信说,陛下不擅长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韩信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然被妇女小子欺诈,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