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汉字媚俗,由来已久,不仅表现在汉字字形与用法的过度简化,而且表现在汉字数量日益减少,相当尚有生命力的汉字被荒废,以至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已经与雅文字基本隔绝,不知其为何物。偶有雅文字出现,犹如老鼠过街,难免遭到围剿。在媚俗浪潮冲刷下,许多雅文字被冲刷得无影无踪。俗雅两条路,一条被堵死,人们不得不勉为其难地用有限的汉字表达太多的意思。无形中,文字的两个功用(传达信息功用与艺术审美功用)合而为一了,艺术审美功用几乎斫丧殆尽。中国目前有七八
2、千种报刊,每年出版十万种以上书籍,文字文化迅速扩张着,文字的渗透性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文字空前普及,正是我们所希望的,然而另一方面却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汉字数量以惊人的速度递减着,灭绝着,即使尚未被彻底消灭的汉字,有些也已经被打入了冷宫,难以再见天日。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少。1987年公布的常用字表所列常用字仅为2500个,这2500个常用字对现代出版物的覆盖率高达9797%!次常用字1000个,覆盖率为151%。常用字与次常用字两项合计3500个汉字,覆盖率为9948%。而学过外语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不掌握6000以上的单词,是学不好外语的。当然汉语的“字”与外语的“单词”并不完
3、全是一个概念。但无论如何,3000多个字实在是太少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如此有限的汉字写作,推敲选择、变化机动的余地大打折扣,要想写出跌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谈何容易。我曾对电脑寄予厚望,以为以电脑之博大容量,一定能把尽量多的汉字收载进去,以供作者选用。我的希望落空了。电脑字库小,小到还不如最小的字典,甚至一些常用字也被排除在外。每当字库中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字,不免捉襟见肘,进退失据,狼狈不堪。余也愚笨,没有掌握造字技法,每每不得不割爱,以同意字代之。然而有时是难以替代的。比如,“醨”,意思是薄酒、味淡的酒。写成“薄薄的、淡淡的酒”,意思无误,却不免累赘,当然用一个“醨”字,概而括之,繁复
4、的内容就表达清楚了。可惜,电脑字库中却没有这个字,找遍了各个字码的字库都没有。“醨”有何罪,判其极刑?我万万没想到,写作这一原本高超清幽的雅举,一下子生出了柴米油盐的俗愁。我不得不缺着不写,空格打印出来,有时忘了填写,等于开了一个小“天窗”。文字本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文化形态,人为画地为牢,以古字、老字、繁字、难字为壑,“文字蛋糕”岂不越做越小?“古”“繁”“僻”“难”也都是相对的,我们可以把我们认为“古繁僻难”的汉字淘汰删除;后人可以以他们的价值取向淘汰删除他们心中的“古繁僻难”汉字。淘汰来淘汰去,汉字也就所剩无几了。汉字表意,或许无须斟酌;汉字言情,非讲究选词不可,暗昧的文字祛除也罢,但瑰丽隐
5、晦的字词还是留用为宜。以近百年论,被消灭或荒芜的有用汉字岂止成千上万。而新造汉字(如她)只有区区数个,不足两位数。破坏与建树根本不成比例。汉字有多少资源可供我们做这种单向游戏?如是的话,汉字也就没有什么保守性与雅趣可言了,因为“雅”与“古繁僻难”有着一种天然联系。而偏偏有人将汉字割裂为两物:一雅一俗,一古一今,一死一活。果如是,今人如何了解“千古湖山人物,百年翰墨文章”?如何推本春秋,考信六艺?如何通过汉字“知先祖,识亲疏,序长幼,辨繁衍”?如何吟李杜诗篇、诵韩柳华章?古人与今人无有共同(或者说有相当一部分相交)的媒介文字,传统与现代如何接榫?民族精神如何延续?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6、 )(3分) A汉字媚俗,表现在汉字过度简化和汉字数量日益减少。 B汉字不仅有传达信息的功用,还有艺术审美的功用。 C必须有六千以上的汉字才能写出跃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 D只有“古繁僻难”的汉字才能体现汉字的保守性与雅趣。11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与雅文字基本隔绝,是因为汉字艺术审美的功用几乎丧失。 B只要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和次常用汉字,就能写出跌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 C作者认为电脑容量博大,定能把尽量多的汉字收录,甚至可以使用造字技法。D汉字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文化形态,仍能作为古人与今人相沟通的媒介。12作者在第段所说的“文字本是种相对
7、保守的文化形态”包含哪两层意思?(3分)参考答案:10.【参考答案】BA项据原文第一段,“汉字媚俗,表现在汉字过度简化”与原文“汉字媚俗不仅表现在汉字字形与用法的过度简化,而且表现在汉字数量日益减少”不符。C项与原文表述不符,原文是“3000多个字实在是太少了用如此有限的汉字写作要想写出跌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谈何容易。”;E项绝对化错误。D项绝对化错误 11.【参考答案】D【解析】A项强加因果;B项与第段“常用字与次常用字两项合计3500个汉字但无论如何,3000多个字实在是太少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如此有限的汉字写作,推敲选择、变化机动的余地大打折扣,要想写出跌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
8、谈何容易”不符;C项与第段“我曾对电脑寄予厚望,以为以电脑之博大容量,一定能把尽量多的汉字收载进去,以供作者选用。我的希望落空了。电脑字库小,小到还不如最小的字典,甚至一些常用字也被排除在外余也愚笨,没有掌握造字技法”不符。 12.【参考答案】第一层意思:汉字仍保留着今天还在继续使用的一些古字、老字、繁字、难字传情达意;第二层意思:不能将汉字割裂为一雅一俗,一古一今,一死一活的两物,它仍是古人与今人沟通的媒介。(答对一点得两分,答对,两点得满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根据语句在原文的位置,梳理重点段落的思路,归纳要点。 【解析】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我们透过三国两晋时期关于茶叶情况的零星史实,联系汉以前的茶史资料多少也就能够朦胧看出,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茶叶文化系统初步形成的时期。 我国发现、利用和饮用茶叶的历史虽然非常悠远,但是从文献记载来说,汉以前乃至三国的茶史资料十分稀少,以至对这时的茶,只能称之为是一种只流传巴蜀的区域性的简单饮料文化。至两晋以后,随着茶叶文化与我国各地社会生活和其他文化的进一步相会、相融和相互影响。也随着文献记载的增多,这才初步显示和构建出了我国古代茶叶文化的特点及系统。举例来说,由于士人愈来愈多的卷入饮茶行列,两晋时,不仅出现了登成都楼、孙楚出歌等吟及茶事诗歌和出现了杜育荈赋一类专门描述茶的茶
10、文化艺术,而且也为茶叶抹上丁一层节俭、朴素、清淡廉洁的色彩,使茶叶文化多少注进了一些儒家“尚仁贵中”的基本思想在吸收儒家思想的同时随着这一时期道教和佛教在我国的广为传播,孕育中的茶叶文化,也自然地融进了不少道教和佛教的有关思想和文化内容。这一点,我们从陆羽茶经引述的神导记中的“丹丘子赠大茗”的故事,食忌关于“苦茶久食羽化”的传说,就可明显看出,这即是两晋时茶叶文化受道教文化影响的反映。至于佛教,茶经中也搜录有晋异苑剡县陈某以茶祀坟获报的故事,续名僧传关于武康小山寺释法瑶“饭所饮茶”的记载等等。前者一看即知,宣传的是因果报应思想;这里也清楚看到了佛教和我国茶文化的联结。 不过,这里需要补充几句,
11、在晋以前或我国茶叶文化早期阶段上,就佛教和道教对茶叶文化的影响来说,道教的影响可能大些和直接些。因为佛教虽说是西汉后期就传至我国,但其教义的“中国化”,还是后来禅宗兴起以后的事情。关于这一看法,有人可能会引“西汉甘露天师”植茶蒙山,来说明佛教与茶的关系比道教更早,其实蒙山茶的传说,现在好像与佛教有是,但开始可能是道教所编或僧道共编的故事,是晋朝以后佛教为和道教争夺肇创茶业的功绩所编织出来的。这等于两教在南北朝编造的清净法引经和老子化胡经等伪经一样,前者称释迦牟尼的二个弟子:一为儒童菩萨孔子,一为光净菩萨老子;后者则反过来把释迦说成是老子西出教化出来的弟子,所以,关于蒙顶茶系西汉甘露大师手植的传
12、说,纯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这时的茶叶文化,除和儒、佛、道有所交融,在精神方面揉进了某些儒、佛、道哲学思想外,在物质文化方面,也较汉以前有了不少提高。如汉以前,我们无法知道其时是否有专门的茶具和以茶为礼的情况,王褒僮约“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二句,前一句古作“岛鳖烹茶”,不作茶作苦菜解,后面的“具”当然也非指茶具;后一句虽然一般都肯定刘武阳去买茶,但是否用来祭神敬客呢?就不敢说了。但是,西晋时,如世说新语任育长至石头城看到的“坐席竞,下饮”,杜育荈赋“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等描写,这时不但明显看到了“以茶待客”的礼俗而且这时对烹茶用水择器,也已讲究,
13、以至各地每个人对饮茶用具的产地和式样都有所推崇了。类似的例子还可举一些,但就上述几点,我们也能看出这时我国茶叶文化的脉络,已油然浮现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晋朝是我国传统茶叶文化能可确定的形成阶段。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汉以前乃至三国时期,只有在巴蜀一带才能喝到茶。B两晋以后,随着茶叶文化的传播,茶叶产量的增加,初步显示和构建出了我国古代茶叶文化的特点及系统。C茶叶被人为的抹上了一层节俭、朴素、清淡廉洁的色彩,这样茶就成了儒家“尚仁贵中”的基本思想的代表。D茶文化的形成,不仅要考虑其精神内涵的形成,还要考虑物质因素。2下列对文中有关宗教内容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
14、加点的“前者”是指“丹丘子赠大茗”的故事和“苦茶久食羽化”的传说。B作者认为西汉甘露大师可能是僧人,也可能是道士。C清净法引经应该是一本佛教的经书,其中所称的“儒童菩萨孔子”就是指儒家的创始人孔子。D由于两晋时期道教佛教的广泛传播,这时期的茶文化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它们的影响。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佛教教义的“中国化”时间不晚于晋朝的建立。B禅宗兴起以后,佛教和道教对茶叶文化的影响就开始并驾齐驱了。C佛教和道教编撰伪经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争取信众。D我国传统茶叶文化一定是在晋朝开始形成的。参考答案:1. D(A 流传于巴蜀一带不代表中原地区喝不到 B原文并没有“茶叶产量的增加”这
15、一条 C与原文的表述在程度上有较大差异。)2. A(前者是指晋异苑剡县陈某以茶祀坟获报的故事) 3. C(A据原文第三段开头,晋朝建立前,佛教教义并没有“中国化”;B“并驾齐驱”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D原文是“能可确定”。是指目前能够确定的。)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玩具史铁生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色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地跑。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但是我记得它是怎样来的。那天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
16、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很久,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比那小汽车更美妙更奢侈的玩具。到了北海门前,东张西望并不见舅舅的影。我提醒母亲:舅舅是不是真的要给我买个小汽车?母亲说:“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母亲就走进旁边的一排老屋。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独自站了一会儿我忽然醒悟,那是一家商店,可能舅舅早已经在里面给我买小汽车呢,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屋里人很多,到处都是腿,我试图从拥挤的腿
17、之间钻过去靠近柜台,但每一次都失败,刚望见柜台就又被那些腿挤开。那些腿基本上是蓝色的,不长眼睛。我在那些蓝色的漩涡里碰来转去,终于眼前一亮,却发现又站在商店门外了。不见舅舅也不见母亲,我想我还是站到原来的地方去吧,就又爬下很高很高的台阶,远远地望那绿色的门窗和红色的梁柱。一眨眼,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手里托着那只小汽车。我便有生第一次摸到了它,才看清它有几个像模像样的窗但是没有门对此我一点都没失望,只是有过一秒钟的怀疑和随后好几年的设想,设想它应该有怎样一个门才好。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我问:“舅舅呢,他怎么还不出来?”母亲愣一下,随我的目光向那商店高高的台阶
18、上张望,然后笑了说:“不,舅舅没来。”“不是舅舅给我买吗?”“是,舅舅给你买的。”“可他没来呀?”“他给我钱,让我给你买。”这下我听懂了,我说:“是舅舅给的钱,是您给我买的对吗?”“对。”“那您为什么说是舅舅给我买的呢?”“舅舅给的钱,就是舅舅给你买的。”我又糊涂了:“可他没来他怎么买呢?”那天在北海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在给我解释为什么这只小汽车是舅舅给我买的。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每逢有人问到那只小汽车的来历,我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或者再补充一句:“舅舅给的钱,我妈进到那排屋子里去给我买的。”对,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
19、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我永远不会忘。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段:“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倾向那东西于是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在那一天的某一部分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正是这样,那排老屋成了我的一部分。很多年后,当母亲和那只小汽车都已离开我,当童年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之时,我曾几次想再去看看那排老屋。可是非常奇怪,我找不到它。它孤零且残缺地留在我的印象里,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高高的台阶但没有方位没有背景周围全是虚空。我不再找它。空间中的那排屋子可能已经拆除,多年来它只作为我的一部分存在于我的时间里。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它。
20、事实上我很多次就从它旁边走过,只是我从没想到那可能就是它。它的台阶是那样矮,以致我从来没把它放在心上。但那天我又去北海,在它跟前偶尔停留,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往那台阶上爬,他吃力地爬甚至手脚并用,我猛然醒悟,这么多年我竟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逻辑:那台阶并不随着我的长高而长高。这时我才仔细打量它。绿色的门窗,对,红色的柱子和青灰色的台阶,对,是它,理智告诉我那应该就是它。心头一热,无边的往事瞬间涌来。我定定神退后几米,相信退到了当年的位置并像当年那样张望它。但是张望越久它越陌生,眼前的它与记忆中的它相去越远。从这时起,那排屋子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大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两部分。那么,如果我写它,
21、我应该按照哪一个呢?我开始想:真实是什么。设若几十年后我老态龙钟再来看它,想必它会一分为三成为我生命的三部分。那么真实,尤其说到客观的真实,到底是指什么?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每逢有人问到小汽车的来历时,“我”都坚持说是我妈给我买的,表现了“我”的倔强和对舅舅的埋怨。B. 作者说:“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表现了“我”的自卑和胆小。C. 文章第三段引用惠特曼的诗歌,承上启下,点明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生动有趣。D. 文章以“玩具”为标题,因为它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作者通过回忆买玩具的往事
22、,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对人生、生命的思考。8. 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及“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文章的结尾写到“那么真实,尤其说到客观的真实,到底是指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7. D 8. 玩具是母亲在老屋里好不容易买来,它承载着的永不磨灭的童年记忆和母亲对我的爱;表达了我对美好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怀念;表达了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伤。 9. “真实”主要强调:关于“玩具”关于“那排屋子”的真实感受。“客观的真实”主要强调:“玩具”到底是谁买的以及“那排屋子”到底是怎样的模样?它们比主观感受更有价值
23、吗?客观上终归是时过境迁,“真实”让人感慨;情感上终归是难以释怀,爱的记忆如此“真实”。文章这样结尾体现作者内心深处的疑惑与思考。【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选项“对舅舅的埋怨。”错误,由原文“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可知,是我不能理解,而不是“对舅舅的埋怨”。B选项,“表现了我的自卑和胆小”错误,不是“自卑和胆小”,应该是“非常高兴”。C选项“使文章生动有趣”错误,应该是“使内容
24、更加丰富,意蕴更加深刻”。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物象作用能力。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有: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分析物象的作用,首先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物象的作用,其次要注意物象出现的位置,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位置,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由原文“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可知,玩具是母亲在老屋里好不容易买来的,它承载着的永不磨灭的童年记忆和母亲对我的爱;由原文“很多年后,当母亲和那只小汽车都
25、已离开我,当童年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之时,我曾几次想再去看看那排老屋。”可知,表达了我对美好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怀念;由原文“我定定神退后几米,相信退到了当年的位置并像当年那样张望它。但是张望越久它越陌生,眼前的它与记忆中的它相去越远。”可知,表达了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伤。【9题详解】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由原文“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它。事实上我很多次就
26、从它旁边走过,只是我从没想到那可能就是它。它的台阶是那样矮,以致我从来没把它放在心上。”可知,“真实”主要强调:关于“玩具”关于“那排屋子”的真实感受。由原文“我定定神退后几米,相信退到了当年的位置并像当年那样张望它。但是张望越久它越陌生,眼前的它与记忆中的它相去越远。从这时起,那排屋子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大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两部分。那么,如果我写它,我应该按照哪一个呢?”可知,“客观的真实”主要强调:“玩具”到底是谁买的以及“那排屋子”到底是怎样的模样?它们比主观感受更有价值吗?客观上终归是时过境迁,“真实”让人感慨;由原文“我开始想:真实是什么。设若几十年后我老态龙钟再来看它,想必
27、它会一分为三成为我生命的三部分。”可知,情感上终归是难以释怀,爱的记忆如此“真实”。文章这样结尾体现作者内心深处的疑惑与思考。【点睛】“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表达作者情感,或有着丰富内涵。常见的有如下几类: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揭旨明理的议论句、观点鲜明的抒情句、语意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形象的修辞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每题3分)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28、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
29、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
30、候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浩手斩二骑,以首还流失中左肋,怒不拔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浩与吴玠大破之A. B. C. D.9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
31、;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参考答案:7A8A9C10(1)我在任时就听到警报,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2)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有删节)柳宗元宗元白:元生至,得弟书,甚
32、善;诸所称道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所得石书,模其文示余,云若将闻于上,余故恐而疑焉。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敏通达,夫岂不究于此?今视石文,署其年曰“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今所谓律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鸟擢之怪,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或者得无奸为之乎?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
33、为辟。故立大中者不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而不除丧,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可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 庐:筑庐居住 B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 具:完备C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 经:经过 D伏而不出之可也 伏:掩盖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 乃设九宾礼于廷B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或矣C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34、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是故恶夫饰且伪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B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C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D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8本文主要写了柳宗元对一个在父亲坟墓旁建房子守孝的人所得到的石刻文字提出了种种质疑,质疑的根据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3分)9把文
35、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3分)译文: (2) 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 (3分)译文: (3) 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4分)译文: 参考答案: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报刘一丈书 宗臣(明)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36、。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
37、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选自古文观止中华书局钟基译本)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
38、/然后命吏纳之/B.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C.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D.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刺:又称“名刺”“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官场套交情、拉关系常用,新春拜年时也会“望门投刺”。B. 南面:坐南朝北之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理政时皆南向坐,因此称居帝王之位或其
39、他尊位为南面。C. 相公:既是旧时妻子对丈夫的敬称,又用于对富贵人家子弟或年少之人的敬称,也有如本文的意思,指丞相。D. 伏腊:伏日与腊日,夏祭曰伏,冬祭曰腊,同时也是两个佳节。“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冬季十二月。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长者来信提到的为官须知的两点告诫深有感触。对这两点告诫,作者表面上自责不足,实际上是为后文讽刺时弊做铺垫。B. 本文通过对客者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生动再现了客者费尽心机、奴颜婢膝,自始至终毫无羞耻心的丑陋形象。C. 本文的讽刺力量不仅来自对奴颜婢膝的客者、敲诈勒索的门者、故作姿态的主者的生动的描绘,还来自
40、精当的议论和有力的反问。D. 客者召见前低三下四,召见后得意忘形,前后对比,判若两人,反映出当时官场所谓“上下相孚”实际是权钱交易的结果。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2)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参考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我的才能、品德与职位不相符,我本来就知道。至于(上下级)不能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2)从早到晚骑马,恭候在权贵人家的门口,守门人故意不肯进去禀报(或让他进去),他就用甜言媚语做出妇人的姿态,把袖里藏着的金钱私下偷
41、偷塞给守门人。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这句话的含义是“主人说:进来!他便拜了两拜,故意迟迟不起来,起身后就献上要进献的金银。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就坚决请求收下;主人故意坚决不接受,他就坚决请求,这样以后主人叫手下人把金银收下”,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主者”“寿金”“之”,根据表对话的词语“曰”断开一处,然后根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曰”表对话,其后要断开,排除AB两项;“再拜”指“拜了两拜”,“不起”是因为“故迟”,即
42、故意迟迟不起,“故迟”与“不起”不能断开,排除D项,选C项,且“故固不受”的主语应是“主者”,即“固请”与“主者故固不受”之间应断开。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南面:坐南朝北之位”错误,“南面”,坐北朝南之位。文中意思是“面朝南(居于尊位)坐着”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
43、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自始至终毫无羞耻心”错,从文章第三段来看,遭到门者怒斥后“客耻之”,但为了往上爬,他还是强忍着。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44、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B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依据“客者”快速找到设题区域,在第三段,考生可以圈出第三段中描写“客者”的句子,由此可以发现客者并非是“自始至终毫无羞耻心”,因为文中说到“客耻之”。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称”,相合,相称;“固”,本来;“孚”,信任;“病”,弊病;“尤”,特别;“不才”,没有才能的人,对自己的谦称。第二句中,“日夕”,早晚;“候权者之门”省略句,“候
45、”后省略介词“于”;“故”,故意;“甘言”,甜言;“作”,做出,摆出;“状”,名词,姿态,情态;“袖”,名词活用为动词,袖子里藏着;“以”,连词;“私”,偷偷给。文言文翻译:在数千里以外,时常得到您的来信,安慰我长久的思念之情,这已经十分幸运了。何况还承蒙您赠送礼物,那么我要用什么来报答呢?您信中表达的情意十分恳切,说明您没有忘记我的老父亲,也可以知道老父亲是很深切地想念您的。至于信中用“上下级要互相信任,才能、品德要与职位相符合”的话告诫我,对此我有深切的感受。我的才能、品德与职位不相符,我本来就知道。至于(上下级)不能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况且当今社会上所说的上下信任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从早到晚骑马,恭候在权贵人家的门口,守门人故意不肯进去禀报(或让他进去),他就用甜言媚语做出妇人的姿态,把袖里藏着的金钱私下偷偷塞给守门人。守门人拿着名帖进去之后,而主人又不立即出来接见,他就站在马棚里,混在仆人和马匹中间,臭气熏着衣服,即使是饥饿寒冷或闷热得无法忍受,也不肯离去。一直到傍晚,先前接受金钱的守门人出来对他说:“相公疲劳了,谢绝会客,客人请明天再来吧。”到了第二天他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