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广州市南国学校中学部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2分)安于途中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自从离开起点以后,生命就总是在途中,在时间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情愿与不情愿,总是日渐靠近某个可知和未可知的终点。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总有日落,有起点当有终点,这很自然。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也都难逃此劫。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有结果,于是必
2、经的过程成了漫长的等待,总是在途中成了生命最大的煎熬和无奈。然而抵达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就那么美好吗?等待或许会是一种煎熬,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就真的只有无奈吗?水气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和终点都具有终极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是死亡。即使水气是因为对天空的抵达而成为彩虹,即使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他们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水为虹和化蛹为蝶的。是过程成就了他们最终的美。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即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确实就是一个过
3、程的完整体现,或者说是无数生活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寓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但是生活,我们往往是在度过,而将最美好的愿望寄予终极。仿佛最美好的风景只有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因而我们对于此处往往忽视,并总习惯于生活在别处。每一个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都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活着,也不能只是追求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一个地方而赶一段路程。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要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一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
4、有高品质愿望的生命,有可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因为生活并不是总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生命的途中才成其为生命。就像候鸟,只有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其一生的迁徙;就像泉水,不断地从溪流到河,又从河流入海,才能体现其自身的运动。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什么地方才算完成使命;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他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精彩
5、的人生。这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尽享人生。18根据文意写出“途中”的含义。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为什么?(2分) 答:“途中”的含义是: 为什么“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 19在第12段中作者说:“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请回答“这些”指的是什么?简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2分)答:“这些”指的是: 原因是: 20如何理解标题“安于途中”?作者为何说每一个生命首先要做到“安于途中”?(4分) 答:(1) (2) 2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生命带给人们很多启示,每个人的感悟不尽相同。有人追求结局的辉煌,有人关注过程的
6、完满。本文作者坚决反对追求“终极愿望”,主张“过程即生命”。B作者认为,由于人们坚信“付出就有结果”,一味追求结局的辉煌,从而使生命的必经的过程成为人生“最大的煎熬和无奈”。C本文作者善用类比的方法,浅显明了地阐发道理。如在第8段,作者用“化水为虹”和“化蛹为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过程成就”“最终的美”的道理。D文章中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语言自然流畅,韵律和谐,具有一种流动的美感。E从文章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注重过程,“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终极目标的旷达和名利追求的淡泊。参考答案:18(含义)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因为人自生下来,总是在日渐靠近某个可知和未可
7、知的终点。19指的是追求终极愿望。因为作者认为,人活着并不是为了刻意靠近终结的辉煌,人生的风景在于充实生命的过程。20“安于途中”并不是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而是要关注人生过程,品味生活,展示生命魅力。生命只有在途中才成其为生命;生命不只是为了抵达,主要是为了经历,具体的经历构成了精彩的生命。21A、E(A坚决反对追求“终极愿望”不符文意;E主旨未表达对名利追求的淡泊)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7题。 老人们 【奥地利】里尔克彼得尼古拉斯先生在他75岁那年已把许许多多事情忘记了:他不再有悲哀的回忆和愉快的回忆,也不再能分清周、月和年。只是对一天中的变化,他还算依稀有点印象。他目力极差,而
8、且越来越差;落日在他看来只是一个淡紫色的光团,而早上这个光团在他眼里又成了玫瑰色。但不管怎么讲,早晚的变化他毕竟还能感觉出来。一般地说,这样的变化使他讨厌;他认为,为感觉出这变化而花力气,是既不必要而又愚蠢的。春天也好,夏天也好,对于他都不再有什么价值。他总归感到冷,例外的时候是很少的。再说,是从壁炉取暖,还是从阳光取暖,在他也无所谓。他只知道,用后一种办法可以少花许多钱。所以,他每天便颤颤巍巍地到市立公园去,会在一株菩提树下的长靠椅上,在孤老院的老彼奇和老克里斯多夫中间,晒起太阳来。 他这两位每天的伙伴,看模样比他年岁还大一些。彼得尼古拉斯先生每次坐定了,总要先哼唧两声,然后才点一点脑袋。这
9、当儿,他左右两边也就机械地跟着点起头来,好像受了传染似的。随后,彼得尼古拉斯先生把手杖戳进砂地里,双手扶着弯曲的杖头。再过一会儿,他那光光的圆下巴又托在了手背上。他慢慢向左边转脸去瞅着彼庇,尽目力所能地打量着他那红脑袋。彼奇的脑袋就跟个过时未摘的果子似的,从臃肿的脖子上耷拉下来,颜色也似乎正在褪掉,而他那宽宽的白色八字须,在须根处已脏得发黄了。彼奇身体前倾,胳膊支在膝盖上,时不时地从握成圆筒形的两手中间向地上吐唾沫,使他面前已经形成一片小小的沼泽地。 彼得先生看不出彼庇有什么变化,便让支在手背上的下巴来了一个180度的旋转。克里斯多夫刚刚流了一点鼻涕,彼得先生看见他正用歌特式的手指头儿,从自己
10、磨得经纬毕现的外套上把最后的痕迹弹去。他体质孱弱得难以臵信;彼得先生在还习惯于对这事那事感到惊奇的时候,就反复地考虑过许多次:骨瘦如柴的克里斯多夫怎么能坚持活了一辈子,而竟未折断胳膊和腿儿什么的。他最喜欢把克里斯多夫想像成一棵枯树,脖子和腿似乎都全靠粗大的撑木给支持着,眼下,克里斯多夫却够惬意的,微微地打着嗝儿,这在他是心满意足或者消化不良的表示。同时,他在没牙的上下颚之间还老是磨着什么;他那两片薄薄的嘴唇,看来准是这样给磨锋利了的。看样子,他的懒惰的胃脏已经消化不了剩下的光阴,所以只好尽可能这样一分一秒地咀呀,嚼呀。 彼得尼古拉斯先生把下巴转回了原位,睁大一双漏泪眼瞅着正前方的绿荫。他耷拉了
11、眼皮,可并没打瞌睡。他听见克里斯多夫上下颚磨动的轻轻的声音,以及彼奇响亮地吐唾沫和拖长的咒骂声。彼奇骂的要么是一只狗,要么是一个小孩,他们老跑到跟前来打搅他。彼得尼古拉斯先生还听见远处路上有人耙砂砾的声音,过路人的脚步声音以及附近一只钟敲12点的声音。他早已不跟着数这钟声了,可他却仍然知道时间已是正午;每天都同样地敲呀,敲呀,谁还有闲心再去数呢。就在钟声敲最后一下的当儿,他耳畔响起了一个稚嫩可爱的声音: “爷爷吃午饭啦!” 彼得尼古拉斯先生撑着手杖吃力地站起身来,伸出一只手抚摸那个10岁小女孩的一头金发。小女孩每次都从自己头上把老人枯叶似的手拉下去,放在嘴唇上吻着。随后她爷爷便向左点点头,向右
12、点点头。他左右两边也就机械地点起脑袋来。孤老院的彼奇和克里斯多夫每次都目送着彼得尼古拉斯先生和金发小姑娘,直至祖孙二人被面前的树丛遮住。 偶尔,在彼得尼古拉斯先生坐过的位子上,躺着几朵可怜巴巴的小花儿,那是小姑娘忘在那里的。瘦骨嶙峋的克里斯多夫便伸出歌特式的手指去拾起它们来,回家的路上把它们捧在手里,像什么珍宝似的。这时候红脑袋的彼奇就要鄙夷地吐唾沫,他的同伴羞得不敢瞧他。 回到孤老院,彼奇却抢先进卧室里去,就跟完全无意似地把一个盛满水的花瓶摆在窗台上,然后便坐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等克里斯多夫把那几朵可怜巴巴的小花儿插进花瓶中去。 (本文略有删节) 14小说第一段写了彼得尼古拉斯先生的什么特点
13、,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说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 15请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描写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彼奇的脑袋就跟个过时未摘的果子似的,从臃肿的脖子上耷拉下来,颜色也似乎正在褪掉,而他那宽宽的白色八字须,在须根处已脏得发黄了。 答: 16小说以彼奇默默地“等克里斯多夫把那几朵可怜巴巴的小花儿插进花瓶中去”收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4分) 答: 17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三个老人,你同意吗?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6分) 答: 参考答案:17. 同意。(1)从人物上看,小说塑造了三个老人形象,表现他们共同的生活状况,引发社会对老人 们的关注和思考。(2)从
14、主题上看,小说以三位老人为主人公,使小说的主题更具普遍性。(3)从标题上看,“老人们”也暗示了小说的主人公。(4)从情节上看,小说以彼得尼古拉斯引出故事,以彼庇、克里斯多夫来收尾。(答出3点给6分;出现参考答案以外的理由,言之有理亦可;若答彼得尼古拉斯先生或其他人为小说主人公,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25分)平民教育的先驱晏阳初 1923年,以晏阳初为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故都成立。宣布“除文盲,作新民”宗旨。“总会”中特设立乡村教育部,显示主要工作对象是占全国人口最多的乡村农民。 消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只是平民教
15、育的初步和基础工作,作新民的教育才是平民教育的最高目标。所谓“新民”是中国全体人民新人格的建设。而这“新”是我国民族自身在原有的生命里创造出来新生命的“新”;在进行创造时既不盲从地抄袭外国人的东西,也不固执地保守中国的古董,更绝不假定一个玄想的“新”来作一切工作的死目标。 “平教总会”先自定县翟城村开始,应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明了乡村居民生活的各种情况,了解农民实际迫切的需要是什么,再进行研究试验各种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特别注重与农民的良好传统和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例如随识字教育之后推行的生计教育,就是以土产土法为主,研究其得失,再就西洋科学原理和方法加以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方法、生产品种,逐渐
16、融合中西,推广于农村,且采用“表证农家”方式,选择接受识字教育的中青年农家先试用这些新方法新品种。单位产量大大增加,邻近各村农民闻讯前来参观,欣慕之余,要求“平教总会”加以指导,这样也促成农民的主动意识。后来合作社等方式的引进,都是青年农民自愿组成的。 但农村环境脏乱,毫无医疗保健设备,甚至传统草药店及中医也极度缺乏。农民本身及家人身体多生疾病,传染病流行,从未加以预防。“平教总会”眼见这一现象:多病体弱的农民如何能长久耐劳做工?妇婴卫生不讲究,更影响后代。因此,又根据“经济”、“实用”原则,试验卫生保健教育。训练平民学校结业青年农民担任各村保健员,负责治疗沙眼、皮肤病以及每年布种牛痘及猩红热
17、预防针。如有病情较重农民,即送区卫生所。医生视病情治疗,或再转送县卫生院。 晏阳初倡行平民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连环进行,不分轻重先后,效果显明。中央政府因此决定采用这种做法,在全国设立县政实验县,定县自然是其中之一。素主“村治”的梁漱溟也认定一乡村单位太小,试验研究,不仅多耗人力财力,且缺乏相互比较的可能。他采用“平教总会”多年来“以县作实验”单位的主张,在山东邹平主持实验县,并采用定县实验成功的“乡村保健卫生制度”及“导生制”。华北几所著名大学的教授也分别参加定县、邹平的研究实验工作,这是中国现代学术界一大转变。“知识分子下乡”当时就有事实表现。 “平教总会”在湖南、四川两省工
18、作,是在日军飞机疯狂轰炸下,继续不断艰苦努力向前推进。平教总会在北平附近工作时,即决定研究所得的结果,须为中国农人所采用;研究的进程,须与农人实际生活相辅相行。研究要点:本地动植物的育种和选种;改进中国的农具;改进中国农人的衣食住。这就是研究改良土产土法,一切注意都是现代化而非西洋的,因为这样才适合中国农民的经济能力。如前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刘拓博士在参加定县工作时,即将农民习用两人手摇水车灌水辘轳,改良为只需一人手摇即可获得以前两人操作的水量,就是一事例。后来就形成科学简单化、农民科学化的目标。 晏曾坦白自陈:“失则有之,败则未也。”并且解释:“智者千虑,不免一失。当时中国或海外,政治社会情势都
19、非常复杂。我们深入乡间,对于外间事情如何能详确且迅速地了解;有时自然不免发生失误,但心中从来没有一受挫失即有败馁灰心、意懒的念头。我坚信尝试再尝试的精神。偶遇失误,即祈祷忏悔,冷静思考另一新方法和途径。”(选自吴相湘民国人物列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以晏阳初为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他们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乡村农民,主要工作是消除文肓的平民教育工作。 B晏阳初和他的同仁把“作新民的教育”作为平民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关乎中国全体人民新人格的建设,以及我国民族自身新生命的创造。 C“平教总会”在
20、农村试验卫生保健教育,是为了改变农村环境脏乱、毫无医疗保健设备、农民多生疾病、传染病流行、没有预防措施等卫生保健落后现象。 D从华北几所著名大学教授也分别参加定县邹平研究实验工作来看,晏阳初倡导的平民教育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学术界,其中的重大转变是“知识分子下乡”。 E晏阳初是一个为改变民生敢于大胆实验的人,是一个敢于面对失误,心中从来没有一受挫失即有败馁灰心念头的人,也是一个具有“尝试再尝试”精神的人。(2)晏阳初以县作实验单位的平民教育与梁漱溟的“村治”相比,有何长处?请简要概括。(6分)(3)平民教育总会的“定县实验”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请结合实例做简要分析。(6分)(4)晏阳初和“平教
21、总会”的同仁推广的平民教育具有注重国情、注重实用的特点,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和C不给分。(A理解错误。从原文中看,“消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只是平民教育的初步和基础工作”。C理解错误。原文的“多病体弱的农民如何能长久耐劳做工?妇婴卫生不讲究,更影响后代”,这些才是“平教总会”在农村试验卫生保健教育的目的。D原文“这是中国现代学术界一大转变”指的是华北几所著名大学教授“参加定县邹平研究实验工作”,而“知识分子下乡”是用现代人的说法来说当时因为实验而产生的“事实表现”。)(2)“以县作实验”单位,比梁漱溟的“村治”实验范围
22、大,人力财力损耗相对较小;具有相互比较的特点,可以互相学习促进;有利于多种教育连环进程。(一点2分)(3)对农民进行识字教育,使识字的青年农民成为实验的推广者;推广生计教育,选择接受识字教育的中青年农民试用新的农业生产的新方法新品种;试验卫生保健教育,让有一定文化的青年农民当保健员,负责治理疾病和保健工作。(一点2分)(4)观点一:晏阳初和“平教总会”的同仁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推广平民教育的。晏阳初把农民作为主要工 作对象,因为当时占全国人口最多的是乡村农民;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 “平教总会”多年来“以县作实验”单位的主张,与梁漱 溟的“村治”实验相比,更符合国情
23、。 观点二:晏阳 初和“平教总会”的同仁在推广平民教育中注重实用 性。先从定县翟城村开始,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农民 实际迫切的需要是什么;在进行实验的时候,特别注重 适应农民良好传统和经济负担能力。在对农民进行 教育的时候,先识字教育,再生计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在推广研究成果的时候,决定研究所得的结果,须为 中国农民所采用;研究的进程,须与农民实际生活相辅相行,要适合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
24、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14分)徐中山武宁王达,与上比肩起军中,而王东平强吴,北定胜国,燕赵中原,齐鲁关陕,古扼塞形胜之地,皆兵不留行,而定开拓混一之功,十居八九。王事上最忠谨。专征吴时,遣人诣京师请事,上手书劳王曰:“将军天性忠义,且沉毅善谋,端重有武。今所请事,率可便宜行。顾军中禀命,此贤臣事君之事,吾甚佳将军。然将在外,君不御,古之道也。继自今诸军中缓急,将军其便宜行,吾不中制。”上尝召王饮,迨夜,强之醉,命内侍送旧内宿焉。旧内,上为吴王时所居也。中夜,王酒醒,问宿何地,内侍曰:“旧内也。”即起,趋丹陛下,北面再拜,三叩头乃出。上大悦。方蹙元帝定西时,王阙其闱一角使逸去。常开平恚
25、之曰:“昔人恨不得一当单于,今得之,奈何纵之?”王喟然曰:“元虽夷狄,然帝天下日久,今得之,能裂地封之乎?抑甘心之乎?皆不可,则不如纵之去之为得也。”开平意不惬,既罢军,先驰归,为上言故纵元主状,疑其心,上信之。比师还,至龙江,上命百官出都门郊迓。王称病卧舟中不起。上亲出郊劳,又坚卧不起。上乃入舟问王疾,王持上踵而泣,具道所以释元主状,上为释然。按:中山王受命北征时,请曰:“臣虑进师之日,恐其北奔,将遗患于后,必发师追之。”上曰:“元起朔方,世祖始有中夏,气运之盛,理自当兴。彼气运既去,理固当衰。其成其败,俱系于天。纵其北归,天命厌绝,彼自渐尽,不必穷兵追之。但其出塞之后,即固守疆圉,防其侵扰
26、尔。”由斯以观,我太祖神武不杀,庙算已定。中山之故纵,正其一遵指示。岂当时方略密授,开平殆未之闻耶? (选自明樊玉冲编著智品,有删节)【注】常开平:即常遇春,明朝开国大将。迓:迎接。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蹙元帝定西时 蹙:这里指“追赶”。B上尝召王饮,迨夜 迨:到。C元起朔方 朔方:西方。D庙算已定 庙:这里指“明太祖”。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且沉毅善谋 彼且奚适也B将军其便宜行 则尽其天年C三叩头乃出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D由斯以观 斧斤以时入山林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7、徐达虽立有大功,但并不居功自傲、擅自行事,在征讨吴地时,他就派人请示朱元璋,表现出忠谨的性格特点。B朱元璋“手书劳王”,许便宜行事,在召饮时,灌醉徐达并送他到“旧内宿”,写出了朱元璋对徐达的信任和喜爱。C常开平向朱元璋告状说徐达故意放走元主,徐达因害怕不敢进京城,说明徐达虽忠谨皇帝,但不善处理同事关系。D从“按”来看,放走元主是朱元璋的既定方针,徐达冒着被同事误解的风险而放走元主,再一次表现了他的忠谨。2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元虽夷狄,然帝天下日久,今得之,能裂地封之乎?抑甘心之乎?(3分) (2)岂当时方略密授,开平殆未之闻耶?(2分) 参考答案: 5. 阅读下面
28、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孔坦字君平,少方直,有雅望,通左氏传,解属文。元帝为晋王,以坦为世子文学。东宫建,补太子舍人,迁尚书郎。咸和初,迁尚书左丞,深为台中之所敬惮。寻属苏峻反,坦与司徒司马陶回白王导曰:“及峻未至,宜急断阜陵之界,守江西当利诸口,彼少我众,一战决矣。若峻未至,可往逼其城。今不先往,峻必先至。先人有夺人之功,时不可失。”导然之。庾亮以为峻脱径来,是袭朝廷虚也,故计不行。峻遂破姑熟,取盐米,亮方悔之。坦谓人曰:“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既而台城陷,戎服者多死,白衣者无他,时人称其先见。及峻挟天子幸石头,坦奔陶侃,侃引为长史。时侃等夜筑白石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
29、声,咸惧来攻。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动,决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果如所筹。时郗鉴镇京口,侃等各以兵会。既至,坦议以为本不应须召郗公,遂使东门无限。今宜遣还,虽晚,犹胜不也。侃等犹疑,坦固争甚切,始令鉴还据京口,遣郭默屯大业,又令骁将李闳、曹统、周光与默并力,贼遂势分,卒如坦计。及峻平,以坦为吴郡太守。自陈吴多贤豪,而坦年少,未宜临之。王导、庾亮并欲用坦为丹杨尹。时乱离之后,百姓凋弊,坦固辞之。导等犹未之许。坦慨然曰:“昔肃祖临崩,诸君亲据御床,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之限。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由俎上肉,任人脍截耳!”乃拂衣而去。
30、导等亦止。于是迁吴兴内史,封晋陵男,加建威将军。以岁饥,运家米以振穷乏,百姓赖之。坦在职数年,迁侍中。及帝既加元服,犹委政王导,坦每发愤,以国事为己忧,尝从容言于帝曰:“陛下春秋以长,圣敬日跻,宜博纳朝臣,咨诹善道。”由是忤导,出为廷尉,怏怏不悦,以疾去职。疾笃,庾冰省之,乃流涕。坦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冰深谢焉。俄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八)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庾亮以为峻脱径来 脱:失去B. 遂使东门无限 限:险阻C. 遣郭默屯大业 屯:驻守D. 陛下春秋以长 春秋:年龄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31、的一项是A. 孔坦少年时就端方正直,有美好的名声,精通左传,会写文章。B. 与苏峻作战的过程中,孔坦通过观察天象而料敌动向,并分析敌情作出正确筹划。C. 平定苏峻后,孔坦慷慨陈词,讲述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最终当上了丹杨尹。D. 孔坦认为皇帝不应只委政王导,而应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从而违逆了王导。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 (3)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9.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孔坦任职时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6. A 7. C 8. 看苏峻的势头,一定会攻破台城。所以假如不是战士
32、,都不要穿军服。大丈夫将死时不问使国家安宁的方法,却做出妇孺之辈相互问候的样子吗? 9. 料敌之先(或有先见之明),爱护百姓,忠言直谏,忧国思君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八作者:房玄龄 年代:唐6. 试题分析:脱:轻率。7. 试题分析:选项C对应的原文“于是迁吴兴内史,封晋陵男,加建威将军”,选项“最终当上了丹杨尹”错误。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
33、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C“最终当上了丹杨尹”事件错误。8.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势”“必”“戎服”“自非”“所以”“过”“虽然”“是”“谓”和(2)(3)句判断句的翻译。9.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原文“观峻之势,必破台城”“果如所筹”“以国事为己忧”“运家米以振穷乏,百姓赖之”等信息概括“料敌之先”“爱护百姓”“忠言直谏”“忧国思君”等特点。参考译文:孔坦字君平,从小端方正直,有美好的声望,精通左氏传,会写文章。元帝当晋王时,任孔坦为世子文学。东宫建立以后,补任太子舍人,迁任尚书郎。苏峻被平定后,任孔坦为吴郡太守。自己陈说吴郡贤人豪杰多,而坦年轻,不适合任太守。王导、庾亮都想用孔坦
34、当丹杨尹。当时处于战乱之后,百姓困苦,孔坦再三推辞。王导等还是不同意。孔坦慷慨说道:“从前肃祖临崩时,诸君亲守御床,共奉遗诏。孔坦疏远微贱,不在接受临终遗命之列。到有了艰难的时候,却以微臣当先。现在就如同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罢了!”于是拂袖而去。王导等也就作罢。于是迁任吴兴内史,封晋陵男,被授予建威将军。因为年成不足,运来家里的米赈济穷人,百姓依赖他存活。孔坦任职数年,迁任侍中。到了皇帝加冠成年之后,还是把政事都交给王导,孔坦常常心中愤懑,把国事当作自己的忧患,曾不慌不忙地对皇帝说:“陛下已经长大成年了,圣明端肃的威仪日益增长,应当广泛听取朝中大臣的意见,咨询采纳善道。”由此忤逆了王导,外任为
35、廷尉,怏怏不乐托病去职。病重了,庾冰去探望他时流泪。孔坦慷慨激昂地说:“大丈夫将死时不问使国家安宁的方法,却做出妇孺之辈相互问候的样子吗?”庾冰深深地谢罪。不久就去世了,时年五十一岁。6. 阅读下面的唐代小说,完成1520题。(22分)离 魂 记 (唐)陈玄祐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僚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c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恩父母,涕
36、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既至,宙独身先至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潜有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玄祐少尝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而说极备悉,故记之。15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
37、,正确的一项是( )A、宙亦深恚恨(深厚) 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白白地)C、今将夺我此志(强行改变) D、见在舟中(看见)16下列句子中的“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家人莫知其状 B、其妻常恩父母C、何其诡说也 D、或谓其虚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 B、他时当以倩娘妻之C、其妻常恩父母 D、家人异之18对这篇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镒从前曾答应自己的外甥王宙,等女儿长大以后,把女儿送到太原去和王宙结婚,可后来张镒却答应了宾僚的求婚,把女儿嫁给了宾僚。B、张镒被征调到京城去做官,但张镒不愿离开清河,就派王宙到
38、京城去贿赂朝廷官员,于是才有了王宙与倩娘的生离死别。C、当王宙和倩娘决别上路以后,倩娘自杀身亡,然后她的灵魂追上了王宙,和王宙私奔到四川,并生下了两个孩子,后来又和王宙一起回到了清河娘家。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五年里,张镒家竟然还没有埋葬倩娘。D、陈玄祐小时候曾听到过倩娘离魂的事,后来又亲耳从张镒的堂侄、莱芜县令张仲规那里听到这件事的始末,意在表明这件事是真实的,而不是作者胡编乱造出来的。1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每句3分,共6分)(1)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 (2)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20作者再三强调他写的事情是真实的,你怎样看待倩娘离魂这一事件的真实
39、性?(4分) 参考答案:(2)出去迎接她,忽然两人完全合为一个,她们的衣服裤子也都叠合在一起。(“相”、“衣裳”各1分,通顺1分)20 为了让读者信服,作者特意强调这事是真实的,但事实上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事的,作为小说是允许作这样的虚构的附译文:后来张镒的幕僚中有要去选部的人向张家求亲,张镒就同意了。倩娘听闻此事,郁郁寡欢;王宙知道后也深深怨恨,随即托词说应当调任,向张家请辞去京城。张家劝止不住,于是厚礼相待地送走了外甥。王宙与舅舅告了别上了船,心中暗暗悲怆。傍晚时分,船行水路穿过山峦几重停在了数里之外。半夜里,王宙正辗转难眠,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赶来,步履非常迅速匆忙,片刻之间就到了船边。一问之下
40、才知道,是倩娘赤着脚徒步追来。王宙欣喜若狂,抓住倩娘的手问她因何而来。倩娘泣声回答道:“你的情谊是如此厚重,即便在睡梦里我都感应感谢。如今父亲将我许给别人,强行改变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对我情深似海不会轻易改变,我前思后想惟恐你杀身徇情,所以不顾性命、舍弃了家人来私自投奔。”王宙听完喜出望外,欢欣雀跃。于是就将倩娘隐匿在船中,连夜船行而去。两人加速赶路,不出数月就到了四川。又过了五年,两人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与张镒更是音信断绝。倩娘思念父母,常常对着王宙哭泣说:“我当年不肯辜负你的情义,背弃了礼仪伦常和你私奔。到如今和双亲隔绝分离,已经足足五年了。可叹我活在天地之下却不能对父母尽孝,还有什么脸面
41、呢?”王宙听了,也为妻子的话伤心,说:“我们这就将要回去,再也不必为远离双亲而痛苦。”于是夫妻二人一起回到了衡州。 等到了衡州,王宙独身一个人先到了舅舅张镒家中,为自己带走倩娘的事谢罪叩头。张镒诧异道:“我女儿倩娘明明卧病家中已经好几年了,你怎么这样胡说呢!”王宙说:“你若不信,可以到船上与倩娘相见!”张镒大惊,忙差家人去看,果然看到倩娘坐在船中,神情怡然欢畅,见到来验看的家人,还询问说:“我父母可否安泰?”家人惊为异事,急忙跑回来告知张镒。此时内室中卧病多年的女儿也听闻后欢喜地起身,梳妆更衣,笑颜逐开却并不说话。这倩娘走出房中与从外归家的倩娘相遇,两人身型叠合融为一体,就连衣服都是重为一样。张家觉得这件事终究算是离奇不正,于是隐瞒不说。只有亲戚中偶有偷偷知道的。后来又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