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江门市沙冈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程十发:飞扬与落寞程十发, 1921年3月出生于松江。18岁时,他就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当时教授绘画的老师有海派宗师吴昌硕的得意弟子王个簃。在学校中,年轻的他便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思维,从不循规蹈矩地临摹一家一派,而是各取所长为我所用,往往画出自家面貌。而系主任王个簃则是主张“死临”吴昌硕的,要求学生临摹得越像越好。程十发的“离经叛道”令他十分头疼。尽管如此,王个簃依旧看到了他非凡的才气,曾赋诗一首赞赏:“程生不犹人,胸次极寥廓。抚古有会心,笔墨无拘束。”毕业之后的程十发,遭遇了自己
2、人生的第一次“滑铁卢”。他在南京路开了生平第一次画展,没想到却遇上了“冷场”,不仅观众寥寥,画更是一张也卖不出去!卖画为生的梦想破灭了,程十发举家回乡,从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失业之路。他的妻子张金锜曾经这样回忆那段艰辛的往事:“那时候在松江,遇上冬天,天天晚上冷得在家直哭。外面刮风下雪,屋里都会渗漏。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身边一点钱都没有,真是苦不堪言。”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程十发依旧没有放弃绘画艺术,他借来了不少故宫藏画的印刷品,对古今诸多大家的笔墨悉心钻研、分析,大量地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而这些传统艺术的营养,也成了程十发未来绘画路上重要的基石。1949年后,程十发创作了第一幅年画反黑田。
3、当时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吕蒙同志看出程十发的热情与才气,便安排其加入了出版社。从此,程十发成了“国家干部”,开始了他美术创作的新天地。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程十发集中学习了传统线描技法以及欧洲古典版画艺术风格,取古今中外之法而用之。于是,一部融会了传统写意国画笔法的连环画佳作画皮诞生了。“画皮是一部彩色连环画,无论从人物造型还是笔墨的运用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所受过的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熏陶,以及传统笔墨的再现。”著名人物画家戴敦邦先生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说,他至今记得画皮出版后所引起的轰动。程十发艺术的巨大飞跃,是在1957年的云南写生之后。他的画风也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的线条开始走向自由王国,
4、兼工带写,收放自如,创立了独特的“程家样”。从泼水节瑞丽江边傣族赶摆到连环画菠萝飘香的季节等等,一发不可收,成为新中国五十年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正当程十发在艺术上不断前进的时候,人生的第二次磨难无情地降临在他的身上。“文革”风暴席卷而来,程十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能参加工作,更不能拿笔画画。尽管如此,程十发依然保持着特有的幽默与豁达。原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昌酩先生记得程十发在牛棚中的趣事:有一天,红卫兵小将走过牛棚,突然看见一张写有“保护动物”的标语。查问之后,才知道是程十发贴的。程先生不紧不慢地解释道:“牛是属于动物的,动物是要保护的。”顿时让小将们哭笑不得。文革结束后,重获新生的程十发创
5、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他要把耽误的十年补回来。“老师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勤奋到了极点。他画20张画,起码要打50张底稿。”程十发的弟子毛国伦回忆说。 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解决画院职工住房紧缺的难题,程十发亲自作画30幅,折成人民币60万元购买了10套房屋分给困难家庭,一时传为美谈。程老的忘年交,著名喜剧演员王汝刚先生清楚地记得这件事:“那是1991年的夏天,老先生为了交齐30张画,不顾高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狠命地作画。当画所差无几的时候,老先生也累病了。”进入90年代后,坊间大量充斥的假画也让他苦闷不已。尽管他是一个豁达开朗的人,面对假画往往表现得十分大度:“他们看我画不动了,做好事帮帮我。
6、”1993年,人生的第三次磨难又降临在这位七十多岁的长者身上。夫人和女儿的去世,让毫无准备的程十发再度遭受打击。他的身体迅速衰老下去,逐渐减少了作画的时间。八十岁后,程十发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多种慢性疾病的困扰使得他提笔写字作画都十分困难,手往往发颤发抖,可他还戏称 “我这是精神抖擞”。他患有气喘病,时常喘息不止,却常常笑着解释:“我这叫英雄气短。”2006年,卧病华东医院的程十发在病榻上接受了一生中最后、也是最高的一项荣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联授予的“国家造型艺术终生成就奖”。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于他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探索的最大肯定。得知获奖消息的程老并没有喜形于色,却将已有一年不曾
7、拿起画笔的手在空中不停地挥舞着,他还是想再多画些画曲终收琴意犹浓,春去落花芳未淡。2007年,程十发走完了自己坎坷而不平凡的八十六年历程。其中有功成名就背后的艰辛,也有风光无限之下的孤寂。(选自新民周刊,有删改)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年轻的程十发从不循规蹈矩地临摹一家一派的绘画,但他的老师王个簃却很赞赏他的这种“离经叛道”,并且写了诗歌来鼓励他。B. 程十发从中西方绘画艺术中汲取营养,创作了一部融会了传统写意国画笔法的连环画佳作画皮。作品出版后,引起了轰动。C. 程十发乐观幽默,他曾戏称自己发抖是“精神抖擞”,也曾经用写标语的形式来巧妙对待“文革”中自
8、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D. 文章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程十发的一生,重点表现了他“飞扬”与“落寞”的两个方面,语言质朴,情感真挚。5. 作为一名集艺术上的“飞扬”与生活中的“落寞”于一身的画家,程十发的哪些经历最能够体现这两点?请结合文章分别举例说明。6. 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程十发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文章举例说明。参考答案:4. A 5. 艺术上的“飞扬”:少年学画,虽“离经叛道”,但才华却得到赏识;创作了融会传统写意国画的连环画佳作画皮,引起了轰动;画风大变创立了独特的“程家样”,成为新中国五十年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获得国家造型艺术终生成就奖。生活中的“落寞”:毕业后
9、画展失败,失业回家,生活艰难;文革中遭遇冲击,不能绘画以及关牛棚等遭遇;妻子女儿去世、身体迅速衰老与多种病痛的困扰。 6. 不拘泥一门,兼收并蓄:少年时代求学能够各取所长;执着,不畏困难:艰苦的生活中坚持绘画的梦想;幽默与乐观豁达:文革中写作“保护动物”的标语,大度看待假画问题等;勤奋:绘画20张要打50张底稿;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绘画帮助困难家庭。4. 试题分析:C项2分,D项3分,B项1分。A项,老师赞赏的是他的才华,对他“离经叛道”的行为很头疼;B项,文中强调的是对传统绘画技巧的研究是程十发成功的基础;E项,文章没有“全面”介绍程十发的人生。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10、C。5. 试题分析:题目中艺术上的“飞扬”是从程十发的艺术追求方面做出的结论,生活中的“落寞”是从他遭遇到的生活上的三次磨难说起的。如此,学生可以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如艺术上,“在学校中,年轻的他便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思维,从不循规蹈矩地临摹一家一派,而是各取所长为我所用,往往画出自家面貌”“程十发集中学习了传统线描技法以及欧洲古典版画艺术风格,取古今中外之法而用之。于是,一部融会了传统写意国画笔法的连环画佳作画皮诞生了”“在1957年的云南写生之后。他的画风也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的线条开始走向自由王国,兼工带写,收放自如,创立了独特的程家样”“在病榻上接受了一生中最后、也是最
11、高的一项荣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联授予的国家造型艺术终生成就奖”;生活上,“他在南京路开了生平第一次画展,没想到却遇上了冷场,不仅观众寥寥,画更是一张也卖不出去!卖画为生的梦想破灭了,程十发举家回乡,从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失业之路”“文革风暴席卷而来,程十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能参加工作,更不能拿笔画画”“夫人和女儿的去世,让毫无准备的程十发再度遭受打击。他的身体迅速衰老下去,逐渐减少了作画的时间”。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传记中引述传主或他人的话,会让文章内容更丰富,对传主的介绍更全面,更真实可信。按照这样的思路去体会文章中引述
12、程十发的弟子和朋友的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程十发进行介绍,使传主的形象更立体生动。考点: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 试题分析:程十发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很多。如“从不循规蹈矩地临摹一家一派,而是各取所长为我所用”的兼收并蓄的创造风格;“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程十发依旧没有放弃绘画艺术,他借来了不少故宫藏画的印刷品,对古今诸多大家的笔墨悉心钻研、分析,大量地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对艺术坚持不懈的追求;“程十发依然保持着特有的幽默与豁达”面对人生苦难时积极的心态;“他画20张画,起码要打50张底稿”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勤奋;“为了解决画院职工住房紧缺的难题,程十发亲自作画3
13、0幅,折成人民币60万元购买了10套房屋分给困难家庭,一时传为美谈”乐于助人的情怀。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 (2326)题。 (16分 ) 父 亲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 , 然而 , 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 , 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 , 心里便有了比较 , 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 爱 ”。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 , 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 , 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 , 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
14、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哪能 !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 , 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 , 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 , 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 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 , 无颜面对父亲 。等翻过两座山 , 骄阳更加炽烈 , 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A. 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 , 还不及放到嘴里 , 便被父亲劈手夺去 ,
15、 他瞪我一眼 说 : “这是卖的 , 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 , 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 : “ 这不一样吃吗 ?” 停了停又说 :“ 住校可不比在家里 , 动一动就得花钱 , 饭可以吃差点 , 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 , 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 , 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 接着他自个笑了 :“ 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 , 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 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 , 兴许能挣几个钱 , 你要有本事啊 , 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 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到学校门口 , 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 , 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
16、城里找他 , 父亲已经走了。我想 , 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 , 翻山越岭 , 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 三年高中 , 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 , 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 , 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 , 见到我 , 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 , 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 , 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 , 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 , 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 , 吃得有滋有味。夏日 , 父亲捎带着卖桃 , 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 赶到学校已近中午 , 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 , 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 , 三年里 , 他
17、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三年后 , 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 , 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 , 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 : “不要紧 , 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 ? 我用六年时间 , 六年不行十年 , 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 ” 我无言 , 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 : 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 , 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也和三年前一样 , 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 , 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 , 而是阴雨霏霏 。 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 , 我倒有些不习惯 , 怪他过于奢侈。C.“ 你都成大学生了 ,
18、 吃个好桃子 , 配!” 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 , 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 , 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 , 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 , 我知道 , 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 。所以 , 也只好随他去了 。下过雨后 , 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 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 , 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 突然 , 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 , 她说 , 我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宿费 , 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 , 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 , 抱住他 , 哭着求他 : “ 为了我
19、, 爸爸 , 请您爱惜自己。” 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 , 哽咽着说 : “就住在我们宿舍 , 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 刘老师还很年轻 , 和其他人一样 , 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_ 。”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 ! 他是父亲 , 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26、文章第段作者就写 “ 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 不懂得什么叫爱”, 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 ?(4分 ) _ 27、“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 我 ”的两次感动。 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 我”感动的具体内容。 4分 ) 答: 第一次感动是: _ 第二次感动是: _ 28、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
20、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 , 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从文中画线的 A、B、C 三处中任选两处 , 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 ?(4分 ) 答 :( ) 处: _ ( ) 处 : _ 29、 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 , 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请你结合上下语境 , 在第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 使之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4分 ) 答: _ _ 参考答案:26、(4分 )作者这样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 , 为下文写父亲深深的爱作了铺垫。 ( 回答扣住 “ 欲扬先抑”, 语意表达相近即可计分 ) 27、(4分)第一次感动是 : 父亲不偏心 , 在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坚
21、持让“我”读书 ; 第二次感动是: 在烈日下,看见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 语意相近 , 扣住重点即可各计2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 。 28、(4分)示例:A 这几句话从父亲 “ 劈手夺桃子 ”“ 瞪我一眼 ”“ 掏桃子 ”“ 蹭了蹭 ” 这些细节描写 ( 动作描写 ) 中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 ( 或 : 这几句话从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 , 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 )B. 这几句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对 “ 我 ” 能考上县中而由衷高兴的心理及对女儿殷殷的希望。C. 这句对父亲的语言描写 , 表现出父亲为“ 我 ” 的成长而感到的一份独有的自豪和快乐 ,
22、 也显出父亲对 “ 我 ” 深深的爱。 ( 任选两处分析 , 每处分析能准确指出描写手法计 2 分 , 能围绕此方法结合文意分析且言之有理 , 可计 2 分 ,计4分。 ) 29、 (4分 ) “那又怕什么 , 他是父亲。” ( 回答语意相近 , 符合语境即可计4分 )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8 19题(11分)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
23、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竞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
24、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一一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25、。一一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我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叉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一一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
26、不及了。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 “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18.文章开头说“现在我才想到,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母亲”是 怎样面对“我”的难题的?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梳理。 (6分)19.请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27、的含义。 (5分) (1)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 出小院。 (2分) (2)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 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3分)参考答案:18.(6分)(1)我要出门时,母亲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2)我出门后,母亲在门口目送和守望;(3)我在地坛很久不归时,母亲焦急地寻找;(4)母亲凭着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面对我的难题。(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6分)19.(5分)(1)“无言”不是不说话,而是不需说、不能说;突出了母亲朴实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征。(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头一
28、次,是第一次,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意思;(1分)写出了我如梦初醒,终于意识到原来我的一举一动都伴着母亲的关爱和痛苦,(1分)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强烈的痛悔和自责。(1分)(意思对即可)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参考答案:7.A 让:谦让 8. B (B两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A“于”,介词,在;介词,对,对于。 C“其”,人称代词,自己的;副词,表反问语气。D“以”,连词,因为;连词,表并列)9.A (A其中:文中为两个单音词,他的第二个;今为双音词,那里面。 B横行: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 C操行:举止行为,品行。 D发愤:下定决心努力。)10.C (C项:“糟糠不厌”应为
29、“连糟糠之食都吃不饱”;“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坚守节操”无因果关系。)11(1)翻译: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选择问句1分,句中大意1分)但颜渊常常穷得一无所有,连糟糠都难得吃饱,最终过早地夭亡了。(空1分,蚤夭1分,大意1分)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2)断句: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错一处两处扣1分,错三处以上不得分)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赵贞吉,字孟静,内江桐梓坝人。六岁日诵书一卷。及长,以博洽名。華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俺答薄都
30、城,谩书求贡。诏百官延议,贞吉奋袖大言日:“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既许贡则必入城,倘要索无已,奈何?”徐阶曰:“君必有良策。”贞吉曰:“为今之计请至尊迷御正殿下诏引咎遗官宣谕诸将监督力战退敌易易耳。”帝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曰:“贞吉言是。”召入左顺门,令手疏便宜。立擢左谕德兼监察御史,奉敕宣谕诸军。络白银五万两,听随宜劳赏。四十年,迁至户部右侍郎。廷议遗大臣赴蓟州督饷练兵,嵩欲用贞吉,召饮示之意。贞吉曰:“督饷者,督京运乎,民达乎?若二运已有职掌,添官徒增扰耳。况兵之不练,其过宜不在是,即十户侍出,何益练兵?”嵩怫然罢。隆庆初,起礼部左传郎,掌詹事府。穆宗幸太学,讲大禹谟称旨,命充日讲官。负
31、吉年逾六十,而议论侃直,进止有仅,帝深注意焉。先是,高拱再入阁即掌吏部。贞吉掌都察院。拱以私憾欲考察科道。贞吉与同事上言:“顷因御史叶梦能言事件旨,陛下严论考核言官,并及升任在籍者。应考近二百人,其中岂无怀忠报主塞谔敢言之士?今一以放肆奸邪罪之,窃惑所司奉行过当,忠邪不分,致塞言路,沮士气,非国家福也。”帝不从。贞吉学博才高。然好刚使气,动与物迕。九列大臣,或名呼之,人亦以是多怨。高拱、张居正名辈出贞吉后,而进用居先。咸负才好胜不相下,竟龃龉而去。万历十年卒,赠少保,谥文肃。(选自明史.赵贞吉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令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
32、引咎遣官/宣渝诸将/监督力战/退敌易易耳B. 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讯引咎/遣官宣谕诸将/监督力战/退敌易易耳C. 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引咎遣官/直谕诸将/监督力战/退敌易易耳D. 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引咎/遣官宣谕诸将/监督力战/退敌易易耳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庶吉士,选进土之长于文学及书法者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招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是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B. 隆庆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种名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C. 吏部,吏
33、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主要掌管官员的考核、升降及全国户籍等工作。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D. 谥,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称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贞吉心怀国家,善于谏言。在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他都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都得到了皇帝的认同。B. 赵贞吉性情别直,不惧权贵。无论是严嵩作首辅,还是高拱作首辅,他都能据理力争。C. 赵贞吉勤奇好学,学识渊博。他6岁时便每天读书卷,后来考中进士。任日讲官,所讲内容符合皇帝的心意,受到皇帝的关注。D. 赵贞吉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得罪
34、人。位列九卿的大臣,他也直呼其名,有些人因此而怨恨他。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况兵之不练,其过宜不在是,即十户侍出,何益练兵?(2)高拱,张居正名辈出贞吉后,而进用居先。参考答案:10. B 11. C 12. A 13. (1)况且军队没得到操练的过错也不在这里(运饷),就是派出十个户部侍郎对练兵又有什么帮助呢?(2)高拱、张居正的名电、年龄都不如贞吉,但是都在他前边受到提拔重用。【10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正殿”是一个词语,不要断开;“遣
35、官”要做的事情是“宣谕诸将”。不要断开。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项,“掌管全国户籍等工作”错误,户籍贵户部管理。故选C。【12题详解】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
36、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A项,“都得到了皇帝的认同”错误,原文“贞吉与同事上言:“顷因御史叶梦能言事件旨”帝不从。故选A。【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之:主谓之间取独;练:操练;是:这里;即:就是;益:帮助;后:不如;而:但是;进用:受到提拔重用。【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
37、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找不到参考译文)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方,河间人也。世贫贱,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颙,累迁兼振武将军。方在洛既久,兵士暴掠,发哀献皇女墓。军人喧喧,无复留意,议欲西迁,尚匿其迹,欲须天子出,因劫移都。乃请帝谒庙,帝不许。方遂悉引兵入殿迎帝,帝见兵至,避之于竹林中,军人引帝出,方于马上稽首曰:胡贼纵逸,宿卫单少,陛下今日幸臣垒,臣当捍御寇难,致死无二。于是军人便乱入宫门,争割流苏武帐而为马鞯。方奉帝至弘农,颙遣司马周弼报方,欲废太弟,方以为不可。帝至长安,以方为
38、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时豫州刺史刘乔檄称颍川太守刘舆迫胁范阳王虓距逆诏命,及东海王越等起兵于山东,颙乃遣方率步骑十万往讨之。方屯兵霸上,而刘乔为虓等所破。颙闻乔败,大惧,将罢兵,恐方不从,迟疑未决。初,方从山东来,甚微贱,长安富人郅辅厚相供给。及贵,以辅为帐下督,甚昵之。颙参军毕垣,河间冠族,为方所侮,忿而说颙曰:张方久屯霸上,闻山东贼盛,盘桓不进,宜防其未萌。其亲信郅辅具知其谋矣。而缪播等先亦构之,颙因使召辅,垣迎说辅曰:“张方欲反,人谓卿知之。王若问卿,何辞以对?”辅惊曰:“实不闻方反,为之若何?”垣曰:“王若问卿,但言尔尔。不然,必不免祸。”辅既入,颙问之曰:“张方反,卿知之乎?
39、 ”辅曰:“尔。”颙曰:“遣卿取之可乎? ”又曰:“尔。”颙于是使辅送书于方,因令杀之。辅既昵于方,持刀而入,守门者不疑,因火下发函,便斩方头。颙以辅为安定太守。初,缪播等议斩方,送首与越,冀东军可罢。及闻方死,更争入关,颙颇恨之,又使人杀辅。(节选自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有删改)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方遂悉引兵入殿迎帝 引:带领B. 方屯兵霸上 屯:驻扎C. 以辅为帐下督,甚昵之 昵:亲近D. 而缪播等先亦构之 构:虚构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稽首”是古代最隆重的一种跪拜礼,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稽首是指臣拜君,顿首指
40、国君回礼臣下,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B. “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按例须拜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C. “檄”又称檄文,古代写在竹木简等上面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后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D. “太守”又称郡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长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方出身卑贱却很有才能。因为勇猛善战而为当时的河间王司马颙所器重,多次升任兼振武将军,后被任命为京兆太守。B. 张方做事非常有主见。他看到军士横行抢掠,就不想留在洛阳,但他没有告诉皇帝,而是趁惠帝祭拜
41、祖庙时挟持他迁都到了长安。C. 张方受奸人挑拨诬陷而被杀。张方曾欺辱毕垣,因此被他怀恨在心,毕垣暗中撺掇郅辅在司马颙面前承认张方谋反,最终郅辅也被杀害。D. 张方交友不慎轻信于人。张方与郅辅一向亲密无间,当司马颙派郅辅去杀张方时,张方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就被郅辅杀害了。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胡贼纵逸,宿卫单少,陛下今日幸臣垒,臣当捍御寇难,致死无二。(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参考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胡兵猖狂,保卫陛下的力量单薄稀少,陛下今日临幸我的兵营,我定当抵抗贼寇,誓死捍卫陛下。(2)
42、认真地兴办学校,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陈述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人不会在道路上背着顶着东西了。【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D项,“而缪播等先亦构之”的意思是而缪播等人先前也罗织罪名陷害他。“构”:构陷,罗织罪名陷害。故选D。【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顿首:指地位相等者互拜,空首:指国君回礼臣下之拜。故选A。【12题详
43、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趁惠帝祭拜祖庙时挟持其迁都”有误,张方本计划让惠帝去祭拜宗庙好趁机挟持他,但惠帝并没有去,后张方干脆就带兵进宫逼惠帝上路。故选B。【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
44、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纵逸”:“猖狂”;“幸”:“到,临幸”;“垒”:“兵营”;“致死”:“誓死”。第二句关键点:“谨”:“认真地兴办”;“庠序”:“学校”;“申”:“反复陈述”;“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颁”通“斑”,花白。【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
45、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张方,是河间人。生在贫穷、地位卑下的家庭,因为有才能勇猛善战被河间王司马颐器重,多次升任兼振武将军。张方在洛阳日子久了,他的军士横行暴虐,竟挖掘了哀献皇女之墓。军民众人议论纷纷,张方不想再留在洛阳,打算要西迁,但仍然隐瞒着西去的意图,想等惠帝外出的机会,趁机劫持惠帝西去迁都于长安。于是请惠帝拜谒祖庙,惠帝不同意。张方就干脆带兵进宫逼惠帝上路,惠帝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