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5.82KB ,
资源ID:3281282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2812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丽水市龙泉高级职业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高级职业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1、浙江省丽水市龙泉高级职业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老土枪赵志广这是一杆没有枪栓的老土枪。郝铁爹年轻时是郝家村的民兵队长,曾用这杆枪打死过十几个日本鬼子,也正是凭借响当当的战功,稳稳地在村支书的宝座上坐了五十多年。爹死后,郝铁成了村支书。郝铁膝下只有一子,起名郝楠。受爹的影响,郝楠特别喜欢打枪,初巾毕业后,说啥也不上学了,整天闹着要当兵,说能打真枪。郝铁点头说:“好男就该去当兵!”郝楠在部队每次打靶都是第一名,当上了班长。郝铁得知后,乐得脸上开了花。第三年,郝楠打回电话说:“战友都在为转志愿兵的事忙着给当官的送礼呢,至少得送两万块

2、钱,我也想转志愿兵,咋办?”郝铁当时就火了,冲着电话嚷嚷道:“一分钱也没有,让转就转,不让转就回来,请客送礼的事,想都别想!”秋天的时候,郝楠流着泪脱下了军装。退伍后,郝楠进了县交通局。去上班前,郝铁指着老土枪对郝楠说:“你爷爷是老革命,老子英雄儿好汉!你得保住你爷爷的这块招牌,决不能变色走邪路,不能丢了爷爷的脸!”郝楠点头。公安局收缴枪支弹药的时候,这杆老土枪被定性为革命文物,特批留存,但严禁再使用,郝铁把枪用油擦得铮亮,高挂在墙上。郝楠很得局长赏识,被招赘做了女婿,没几年又被提拔为副局长。后来,局长退休,郝楠当上了局长。虽说儿子入赘不太光彩,可当上局长,这可是件祖坟冒青烟的事,郝铁感到很自

3、豪这天,郝铁正坐在院门口,一辆小轿车停在了跟前。下来一个胖子,郝铁仔细看看,不认识正纳闷儿,胖子说话了:“是郝铁大叔吧?我姓刘,是你儿子郝楠的朋友。”郝铁忙让进屋。胖子从皮包里掏出一沓钱放到桌子上说:“大叔,这是二十万块钱。咱县里要修一条柏油路,我想把这活儿包下来,郝局长不给面子,你老给说说情吧!”郝铁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看得心里直痒痒,一抬头,看到墙上的老土枪,耳朵边仿佛“砰”地响起一声枪响,惊得脸上没了血色,急忙把钱推回胖子说:“我家可是老革命家庭,你这一招不灵!”胖子灰溜溜地走了。 胖子走后,郝铁天天看着墙上的老土枪发呆,突然一拍脑袋,把老土枪摘下来,小心用布包上,坐上公交车就进了

4、城。一路上,郝铁心里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儿子家里没人,郝铁就坐在门口等,日头过午了,一辆黑色小轿车停到了跟前,郝楠从车上下来说:“爹,你来也不打声招呼,我好派车到家接你。”郝铁看看小轿车问:“这是你买的小轿车?”“我这俩工资哪能买得起车?这是单位给我配的专车!”郝楠回道。“你是局长就有特权了?就能用公车办私事?”郝铁沉着脸训,训得郝楠哑口无言。进了屋,郝楠问:“爹,你来找我有事?”郝铁压低声音说:“前些天有个胖子来咱家了,给了我二十万块钱,想包活儿。我来是给他说情的。”郝楠说:“准是刘胖子,也来找过我,给我十万块钱,我没要,把他轰了出去。你赶紧把钱还回去。”郝铁说:“儿子

5、,这次是二十万呀!爹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你就让他包了活儿吧!”“爹,你怎么越老越糊涂了?贪污受贿超过十万块钱就是杀头的死罪!你想害死我吗?郝楠急得直跺脚。“哈哈哈!”郝铁一听,心里的石头才算是落了地,禁不住笑出声来:“儿呀,这下爹就放心了。那钱我根本没接,也把他轰走了。” 郝铁拿出老土枪递给郝楠,问道:“你还记得这杆老土枪吗?”郝楠说:“爹,哪能忘了呢?爷爷是老革命,用这杆枪打死过十几个鬼子爹,放心,我决不变色走邪路!”郝楠看看老土枪,再看看爹,两眼模糊起来。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12期,有删改)4. 下列关于小说艺术特色和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受郝铁影响,郝楠

6、喜欢打枪,他上学不求上进,郝铁就支持他去当兵。事实证明,当兵这条路选对了,郝楠在连队出了名、当了班长。B. 郝楠很得局长赏识,入赘做了局长的女婿,郝铁觉得这样不太光彩。可后来他当了局长,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郝铁还是感到很自豪。C. 郝铁看到刘胖子送了那么多钱,一时间动了心,可当他看到老土枪后,清醒了过来,马上打消了收礼的念头,坚决把刘胖子赶走了。D. 郝铁进城时,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忐忑不安;进城后见到儿子很清廉,心里的石头落了地,高兴地笑了出来。5. 郝铁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概括。6. “老土枪”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A 5. 正直,讲原则:儿子转志愿

7、兵坚决不请客送礼;拒绝刘胖子的巨额贿赂;反对公车私用。有智慧:为了考验郝楠,假意为刘胖子说情。有传承精神:继承了父亲的老土枪,也继承了父亲身上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并把它们传承给当局长的儿子,警醒儿子时刻铭记身上的责任。 6. “老土枪”是小说的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老土枪”而当兵,因“老土枪”而警醒,用“老土枪”去试探儿子。揭示主旨:“老土枪”象征着郝铁家祖孙三代身上的正气、正直,讲原则,有信仰的精神。【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侧重辨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内容解读的正误,A项,“上学不求上进”的说法文中无据,无中生有。【5题详解】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

8、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作品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如本题可通过文章“继承了父亲的老土枪,也继承了父亲身上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并把它们传承给当局长的儿子,警醒儿子时刻铭记身上的责任” 的描写概括出其“有传承精神”的性格特点。【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考查物象作用的题目,解答本题首先需认真阅读文本,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首先可从文章结构上分析,“老土枪”在文中多次出现,显然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然后再从文章情节上分析其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步步发展,层

9、层推进;最后分析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文章主旨方面的作用,烘托了人物形象并深化了主题。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巴金:不做欺世盗名的骗子李致粉碎“四人帮”以后,巴老开始在四川出书。出第一本书起,他就宣布不要稿酬。当时向巴老要书的人很多,样书不够,他就出钱买;出版社为他冲洗照片,他从上海寄钱来付费。留在出版社的稿费怎么办?一九八一年,出版社党委讨论了这个问题。多数同志主张用巴金的名义设立奖金。我在转达这个意见的同时,建议把稿费用来帮助某些有困难的作者。不久,巴老回信说:“稿费问题就按你所说用来帮助作者吧。设立奖金我不赞成,我反对用我的名字。”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巴老给四川省作家协会写信,再

10、次表明态度。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工作者,写作六十几年,并无多大成就,现在将我的名字和我省文学事业联系在一起,对我实在是莫大的荣誉。我非常感谢。但是建立巴金文学基金,设立巴金文学奖,又使我十分惶恐。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巴金全集时,拟编两卷巴金的日记。巴老委托我替他校看日记原稿。四川出版界一位朋友知道这个情况后,建议由四川出版日记的单行本。一九九一年冬我向巴老转达了这位朋友的请求。巴老有些犹豫,我说:“鲁迅日记也有单行本,您的日记也可以出单行本。”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巴老勉强同意了。我回成都不久,外甥李舒给我带来巴老的信。“日记我考虑了两个晚上,

11、决定除收进全集外不另外出版发行,因为这两卷书对读者无大用处。我没有理由出了又出、印了又印,浪费纸张。我最近刚看过这些日记,里面还有些违心之论,你也主张删去,难道还要翻印出来,使自己看了不痛快,别人也不高兴?你刚来信说你尊重我的人品,那么你就不该鼓励我出版日记,这日记只是我的备忘录,只有把我当成名人才肯出版这样东西,我要证明自己不愿做名人,我就得把紧这个关,做到言行一致。对读者我也有责任。我出一本书总有我的想法。为什么要出日记的单行本?我答应你,也只是为了不使你失望。几十年前我曾经责备自己拿作品应酬人,因此大发牢骚,今天在我搁笔的时候我不能再勉强自己了,何况全集出版之后另出日记单行本还要同人文社

12、办交涉。”一句话,日记不另出单行本。回想起来,我当初想得太简单。鲁迅日记是在鲁迅逝世后多年出版的,他在世时也可能不同意。惭愧之余,我立即给巴老去信表示尊重他的决定,并把巴老的决定转告给出版界的那位朋友。一九九一年秋,原成都市第二中学校长张珍健同志来到我家。他是巴老的读者,十分崇敬巴老的作品和人品。为迎接“巴金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成都举行,他用了半年时间把巴老作品的书名刻成五十六方印章,并请艾芜老人题签。他希望到上海把这些印章送给巴老。珍健同志双腿残疾,一生拄着双拐。看见他诚恳的态度和辛苦的劳动,我委实被感动了。我找了一个折衷方案:我去信征求巴老的意见,能否用十五分钟时间会见他。珍健同志表示愿意静

13、候佳音。不久巴老即回了信:张珍健同志要送我五十多个印章,我感谢他的好意,但是我不愿意举行一种接受的仪式,让人们谈论、看热闹,也不愿意让他把印章送到上海亲手交给我,只为了一刻钟的会见,这样做,我觉得不近人情。总之烦你告诉张同志,不要来上海送印章,他的好意我心领了。我看由慧园代收,不好吗?将来还可以在慧园展览。读完信,我感到自己考虑很不周到。我尊重巴老的意见,便给珍健同志打了电话,委婉地作了解释,请他谅解。一九九三年我回到成都,偶然在读书人杂志上看到珍健同志的文章巴金访问记。原来珍健同志已在一九九二年秋到上海看望巴老。巴老收到印谱以后,既高兴又谦虚地说:“你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和功夫,我过去那些书都

14、是乱写的,没有多大意思。”巴老和珍健同志交谈了五十多分钟,送了一部激流三部曲给他,并题字签名。临别的时候,八十七岁高龄且举步维艰的巴老,坚持把珍健同志送到大门外。珍健同志一再请巴老留步,巴老却说:“你不远千里专程来访,我送送你是应该的。”巴老就是这样对人对己。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日(节选自我的四爸巴金,有删改)1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A. 文章以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巴老在文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表现了他在“对人对己”方面的诸多高尚品德。B. 巴老从出第一本书起,就将稿酬用来帮助某些有困难的作者;样书不够,他还自己出钱买,满足读者的愿望。C. 作者向巴老转达四川

15、出版界一位朋友的由四川出版巴老日记的单行本的请求时,巴老当时就拒绝了。D. 巴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工作者,不赞成以自己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E. 巴老不愿张珍健将印章送到上海,主要是因为希望慧园代收,以便将来可以在慧园展览。12. 本文主要叙写了有关巴金先生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13. 文中第自然段引用巴金先生的信件内容有何作用?14. 文章表现了巴金先生在“对人对己”方面的诸多高尚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从“对人”“对己”两方面中任选一方面加以分析。参考答案:11. AD 12. 反对用巴金的名字建基金会、设文学奖。不愿出版日记的单行本。拒绝张珍健先生送印章。热情接待张珍健

16、先生。 13. 直接引用信件内容,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信件内容可见巴金反对以自己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的态度很坚决,突出了巴金淡泊名利的形象特点。 14. 对人方面:对读者负责:巴金认为自己的日记这两卷书对读者无大用处,而且里面有违心之论,没必要印出来让读者看了不高兴。对人真诚,为他人着想:不愿张珍健要为送印章专程从成都到上海。热情对待到访的张珍健,张珍健离开时坚持把他送到大门外,认为这样做是应该的。心地善良:用稿费来帮助某些有困难的作者。对己方面:淡泊名利:反对用自己的名字设立奖金。巴金不愿意出版日记的单行版,认为日记只是他个人的备忘录,他不愿别人把他当成“名人”。谦虚实在:认为自己只

17、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工作者,并无多大成就。巴金评价自己的日记“对读者无大用处”,写日记“是为自己服务的”。言行一致:巴金先生不愿做“名人”,不愿出日记单行本,就把紧这个关,做到言行一致。试题分析:11. 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题干问的是“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B项,用稿酬帮助有困难的作者是一九八一年听从他人建议之后的事。C项,原文说“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巴老勉强同意了”,可见当时并未拒绝。E项拒绝的原因:不愿意举行一种接受的仪式,让人们谈论、看热闹; 也不愿意让他把印章送到上海亲手交给我,只为了一刻钟的会见,觉得这样做不近人情。

18、【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

19、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12. 题干问的是“本文主要叙写了有关巴金先生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因为是高扩传主的几件事,可由文章从前往后浏览,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不久,巴老回信说:稿费问题就按你所说用来帮助作者吧。设立奖金我不赞成,我反对用我的名字。”“但是建立巴金文学基金,设立巴金文学奖,又使我十分惶恐。

20、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日记我考虑了两个晚上,决定除收进全集外不另外出版发行,因为这两卷书对读者无大用处。我没有理由出了又出、印了又印,浪费纸张”“不久巴老即回了信:张珍健同志要送我五十多个印章,我感谢他的好意,但是我不愿意举行一种接受的仪式,让人们谈论、看热闹,也不愿意让他把印章送到上海亲手交给我,只为了一刻钟的会见,这样做,我觉得不近人情”“临别的时候,八十七岁高龄且举步维艰的巴老,坚持把珍健同志送到大门外。珍健同志一再请巴老留步,巴老却说:你不远千里专程来访,我送送你是应该的。”,找到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就可以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21、C。【技巧点拨】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本文主要叙写了有关巴金先生的哪几件事”,既然是“哪几件”,自然应是多角度。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

22、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本题可借助时间标识来概括叙述了几件关于传主的事件。13. 题干问的是“文中第自然段引用巴金先生的信件内容有何作用?”这是考查文章表现手法,考查引用的作用,作答时可以从表达效果、人物塑造等角度来分析。传记作品中,直接引用传主信件内容,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同时通过信件内容可见巴金反对以自己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的态度很坚决,突出了巴金淡泊名利的形象特点,这是在人物形象上的作用。【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思路点拨】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

23、材料。作用: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如本题直接引用传主信件内容,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同时通过信件内容可见巴金反对以自己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的态度很坚决,突出了巴金淡泊名利的形象特点。14. 题干问的是“文章表现了巴金先生在对人对己方面的诸多高尚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从对人对己两方面中任选一方面加以分析” 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找到他怎样“对人”“对己”, 体现他高尚的精神品

24、质,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联系社会现实分析其意义。注意“高尚的精神品质”,本文主要体现在怎样“对人”“对己”,任选一方面即可。【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探究此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本题就是如此,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9分)“书”

25、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

26、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

27、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

28、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7、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

29、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

30、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参考答案:7、BB说“它们(指“金”“石”“画”)同样因为影响深远”无中生有,也不是对“书”的表述。8、B【解析】B原文是“草书另

31、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9、C【解析】C文中说“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并不是对其代表性的否定,而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确实有超过传世碑版的书法,只不过不为人所知了。【解析】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沈链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入为锦衣卫经历。链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链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链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链是之。吏部尚书夏

32、邦谟曰:“若何官?”链曰:“锦衣卫经历沈链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遂罢议。链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可大得志。帝弗省。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益辇金贿嵩,贿日以重。链时时扼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帝大怒,谪佃保安。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链语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戆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链。链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之。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链。后嵩党杨

33、顺为总督。妖人阎浩等以白莲教惑众,出入漠北,泄边情为患。官军捕获之,词所连及甚众。顺喜,曰:“是足以报严公子矣。”窜链名其中,诬浩等师事链,听其指挥,具狱上。嵩父子大喜。斩链宣府市。后嵩败,世蕃坐诛。临刑时,链所教保安子弟在太学者,以一帛署链姓名官爵于其上,持入市。观世蕃断头讫,大呼曰:“沈公可瞑目矣。”(选自明史沈链传,有删改)注世蕃,即严世蕃,严嵩之子。俺答,明代蒙古部落首领。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B. 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

34、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C. 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D. 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5.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锦衣卫,官署名。原为皇帝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后兼管刑狱,掌管巡察缉捕的权力。B. 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似簸箕。一说屈膝张足而坐。是一种卑微、尊敬的态度。C. 京师,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后世因以泛称国都,亦可称为“京城”“京华”。D. 太学,中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历代有兴废,与国子监均为

35、传授儒家经典的地方。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沈链受到赏识,疾恶如仇。沈链考中进士,入京任职,上司陆炳善待沈链;权臣严嵩之子严世蕃喝酒时很放肆,遭沈链指责,严世蕃不敢计较。B. 沈链位卑忧国,敢于直谏。外族人俺答进犯京城,无礼索要贡物,沈链作为一个小吏敢于站出来坚持正义;他上疏要求抗击敌人,但皇帝不察。C. 沈链遭受挫折,秉性不改。他因为触怒皇帝,被贬到保安垦田,保安人纷纷帮助他,他和乡里人发泄对严蒿等人的不满,消息传到严嵩那里。D. 沈链含恨被杀,恶人被惩。严嵩同党杨顺为了谄媚严世蕃,诬陷沈链拜阎浩为师,听阎浩指挥,沈链最终被杀害;后来严嵩父子也遭到报应。7.

3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失事惧罪,益辇金贿嵩,贿日以重。链时时扼腕。参考答案:4. C 5. B 6. D 7. (1)而做错事担心获罪的人,更是用车子装载金钱贿赂严嵩,贿赂一天比一天严重。沈链时时叹息。【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这段话是说“一天和尚宝丞张逊业喝酒,酒喝到一半时提到严嵩,就慷

37、慨激昂地痛骂(严嵩),泪流满面。于是上疏。趁机一起评议夏邦谟谄媚阿谀、贪污纳贿的情况。请求把他们都罢除贬斥,来向天下人谢罪”,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张逊”,“饮”做“和尚宝丞张逊业”的谓语,后边应断开,排除AB;“状”做“论”的宾语,排除D。故选C。【5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项,“是一种卑微,尊敬的态度”错,应是一种

38、不拘礼节,轻慢的态度。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诬陷沈链拜阎浩为师,听阎浩指挥”错,原文“诬浩等师事链”,意思是听其指挥应是诬陷阎浩拜沈链为师,听沈链指挥。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及”

39、,等到;“益”,更;“辇”, 用车子装载;“贿”,贿赂;“日”,一天天的。【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

40、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

41、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

42、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沈链字纯甫,是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考中进士。入京城任锦衣卫经历。沈链为人刚强正直,疾恶如仇。每次喝酒总是伸足而坐、狂笑傲视,旁若无人。锦衣卫统帅陆炳善待他。陆炳和严嵩父子交情很深,所以沈链也几次和严世蕃喝酒。严世蕃用酒来虐待客人,沈链心怀不平,就替客人指责严世蕃,严世蕃害怕不敢计较。俺答进犯京城,投信要求朝廷进贡,多有失礼言语。皇帝让朝廷大臣广泛

43、讨论,司业赵贞吉请求不要答应。朝廷大臣没有敢赞同赵贞吉的人,只有沈链赞同他。吏部尚书夏邦谟说:“你是什么官?”沈链说:“(我)是锦衣卫经历沈链。大臣不说,所以小吏发言。”于是停止议论。沈链愤恨国家没有人才,致使敌寇猖狂,上疏请求用一万骑兵保护通州军备储粮,并集合拯救国难的军队十多万人,可获大胜。皇帝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严嵩显贵受宠幸执掌大权,边防大臣争着来贿赂。而做错事担心获罪的人,更是用车子装载金钱贿赂严嵩,贿赂一天比一天严重。今朝教育网收集。沈链时时叹息。一天和尚宝丞张逊业喝酒,酒喝到一半时提到严嵩,就慷慨激昂地痛骂(严嵩),泪流满面。于是上疏。趁机一起评议夏邦谟谄媚阿谀、贪污纳贿的情况

44、。请求把他们都罢除贬斥,来向天下人谢罪。皇帝大怒,贬沈链到保安垦田。到了保安,没有住的地方。某商人询问得知他获罪的缘故,搬家让他居住。里中长老也每天送柴送米,派子弟跟从他学习。沈链把忠义大节告诉他们,都很高兴。塞外人一向憨厚而刚直,又熟知严嵩的罪恶,争着骂严嵩来使沈链快活。沈链也很高兴,人们每天互相参与骂严嵩父子成为习惯。而且绑草做人像,模仿李林甫、秦桧和严嵩,醉了就聚集子弟用箭射他们。言语逐渐传到京城,严嵩很恼怒,思考着有什么来报复沈链。今朝中考语文网:jzjy365。com收集。后来严嵩同党杨顺担任总督。蔚州妖人阎浩等人一向用白莲教迷惑众人,在塞北出入,泄露边防情报成为祸患。官兵抓到了他们

45、,供词牵连了很多人。杨顺高兴了,说:“这足以报答严公子了。”窜改供词写了沈链的名字在里面,诬告阎浩等人以沈链为师,听从沈链的指挥,备文定案呈上。严嵩父子很高兴。在宣府刑场斩杀沈链。后来严嵩失败,严世蕃被判死罪。临行刑时,沈链所教的在太学的保安子弟,用一张布帛在上面写上沈链的姓名官爵,持入刑场。看到严世蕃断头后,大声说:“沈公可以瞑目了。”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46、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取材于庄子秋水)21. 朱穆诗中和庄子笔下的鸱,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2. 朱穆和庄子写鸱,用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参考答案:21. 朱穆诗中和庄子笔下的鸱,都贪食腐臭之物,以自己的贪欲来揣度凤或鹓鶵。 22. 朱穆和庄子都是借鸱讽刺对方贪于利禄、猜忌君子小人之心,表达了自己与之不同的高洁追求。【2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作品中物象的形象的能力。本题体现出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内容,挖掘物象的形象及内涵。本文中的“鸱”和朱穆始终的“鸱”都是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善于运用比喻,特别是把鸱吓鹓鶵的情景刻画地惟妙惟肖,活画出了惠子

47、因怕丢掉相国的官职而偏狭猜忌的丑态。【2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的内容含义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结合对文本内容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本文中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故事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成鲜明对照,比喻巧妙贴切,收到言简义丰的效果。本篇表现了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的清高的品质。比起逍遥游中表现的虚无主义和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来,还是值得肯定的。【点睛】文言文阅读重在结合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准确审清题干的要求,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挖掘作品的深刻内含,特别是对寓言故事类的阅读材料,要从作品中挖掘出作品的深刻内含,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把

48、握其现实意义。参考译文:惠施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鹞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胁我吗?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兮以来 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冬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乏皮至赵,赵立奉壁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