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52.41KB ,
资源ID:3281193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2811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宜春市高安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w****g】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江西省宜春市高安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小题。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我经常将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不是他们应该在一起,而是出于我个人的习惯。我难以忘记1980年冬天最初读到伊豆的歌女时的情景,当时我20岁,我是在浙江宁波靠近甬江的一间昏暗的公寓里与川端康成相遇。五年之后,也是在冬天,也是在水边,在浙江海盐一间临河的屋子里,我读到了卡夫卡。谢天谢地,我没有同时读到他们。当时我年轻无知,如果文学风格上的对抗过于激烈,会使我的阅读不知所措和难以承受。在我看来,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

2、象征,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是肉体的迷宫,卡夫卡是内心的地狱;川端康成如同盛开的罂粟花使人昏昏欲睡,卡夫卡就像是流进血管的海洛因令人亢奋和痴呆。我们的文学接受了这样两份绝然不同的遗嘱,同时也暗示了文学的广阔有时候也存在于某些隐藏的一致性之中。川端康成曾经这样描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类似起死回生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检查到患者身上溃烂的伤口时,他看到了一朵玫瑰红色的花朵。 这是我最初体验到的阅读,生在死之后出现,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上。对抗中的事物没有经历缓和的过程,直接就是汇合,然后同时拥

3、有了多重品质。这似乎是出于内心的理由,我意识到伟大作家的内心没有边界,或者说没有生死之隔,也没有美丑和善恶之分,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处。他们对内心的忠诚使他们写作时同样没有了边界,因此生和死、花朵和伤口可以同时出现在他们的笔下,形成叙述的和声。 据我所知,鲁迅和博尔赫斯是我们文学里思维清晰和思维敏捷的象征,前者犹如山脉隆出地表,后者则像是河流陷入了进去,这两个人都指出了思维的一目了然,同时也展示了思维存在的两个不同方式。一个是文学里令人战栗的白昼,另一个是文学里使人不安的夜晚;前者是战士,后者是梦想家。这里选择的孔乙己和南方,都是叙述上惜墨如金的典范,都是文学中精瘦如骨的形象。在孔乙己里,

4、鲁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孔乙己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当孔乙己双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先是声音传来,然后才见着人,这样的叙述已经不同凡响,当“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孔乙己摸出四文大钱后,令人战栗的描述出现了,鲁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来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热爱鲁迅的理由,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

5、,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与作为战士的鲁迅不同,作为梦想家的博尔赫斯似乎深陷于不可知的浪漫之中,他那简洁明快的叙述里,其实弥漫着理性的茫然,而且他时常热衷于这样的迷茫,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常常是头脑清楚,可是命运模糊。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一九九九年四月三十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C.作者认为伟大的作家能够跨越生死、善恶、美丑的界限,使极端对

6、立的现象在作品中共存,并使作品产生更好的效果。D.文中作者认为自己难以接受文学风格激烈的作品其主要原因是年龄问题。E.作者在文中大量使用客观冷静的叙述呈现作品带给自己的感悟,风格冷峻却分外打动人心。18.请简述作者热爱鲁迅的理由。(5分)19.请结合文中提到的例子谈谈自己对“多重品质”这一词语的理解。(6分)20.作者在文中说自己对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请结合你的一次阅读体验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200字)(12分)参考答案:17.C E18.鲁迅思维清晰敏捷。(1分)叙述风格犀利、简洁。(1分)能够直接、强烈地反映现实,具有战斗性。(2分)体现了伟大作家的责

7、任(1分)19.多重品质是指对立的东西融合在一个个体之中而呈现出来的多重性,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丰富体验。(意思对即可,2分)例如:川端康成笔下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作者把“死去的女儿”和“出嫁的新娘”两个完全对立的内容放在一起既表现出了死去女儿依然美丽的客观模样;又表现出了母亲面对死去女儿内心深深的悲伤。同时由于用最美最幸福的形象表现死亡这一最不幸的内容让读者感觉更形象直观,产生更强烈的震撼感。(4分)20.内容理解(2分);联系一次阅读体验(2分);分析论述(4分);语言(4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每题3分)。家训,是中

8、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家诰、遗训等形式。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的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一般来说,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

9、,其中又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反映在家训中,就是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内容。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其中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足可让人奋发;“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正不可不守”、“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等,又足可让守定气节,义不受辱;反映戒骄戒躁、反躬自省、节欲制怒、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言也举不胜举。因为是“家训”,所以“治家”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不仅仅是

10、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而且包括了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其中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为主,中间还夹杂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以正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已广为人知的家书,是家训的一种重要形式。家书往往随事而写,有感而发,尽管不很系统,但富有情感,词气真切。在家书中,有的直接点出了教子的主题,如西汉刘向的诫子歆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等。与家诫的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彭端淑的“学之,则难者亦易

11、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左宗棠的“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等,都是家书中的教育名言。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选自华人时刊,2011年第十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家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训分家诫、家规、家书、家范等多种形式,历史上家长用其对子弟后代进行训诫和教育。B家训中“治家”这一内容占主要地位,其中安贫乐道、齐家以和等现在也应弘扬的思想在家训中都有所体现。C有的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D家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有些家训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家训是周文王的诏太子发。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2、3分)( )A家训的内容主要是修身、治家、处世,而家训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占绝大部分。B古代家书富有情感而又词气真切,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比板起面孔的训诫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C“治家”不仅仅倡导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还起到了强化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作用。D古代家书中不乏教育名言,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充分表现出诸葛亮对求学者的教诲与期望。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受到鼓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的名人志士多用家训训诫子弟,这些家训既教育鼓舞了子孙,又为今人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B对于家训中有关

13、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今人需要辩证地看待。 C家书中那些含有让人奋发、守定气节、戒骄戒躁、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言举不胜举,这和封建士大夫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有很大关系。D封建士大夫注重“勉子励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尤其注重“劝子为学”,也留下了不少这方面的名言警句。参考答案:1D2B3D1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D项,曲解文意,原文“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原文强调是“成文的家训

14、”,并不意味着诏太子发是最早的家训。故选D。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项,偷换概念,原文中说“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C无中生有,“起到了强化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作用”文中无据。D张冠李戴,“表现出诸葛亮对求学者的教诲与期望”错误,文中举例为家书,自然是教诲子弟后代的。故选B。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

15、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D项,“尤其注重劝子为学”一句错误,文中只是说“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可见选项是对原文的主观臆断。故选D。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桐花声里燕子飞郑小琼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

16、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艳阳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再不是那个姗姗来迟娇羞如同林妹妹的样子,而开得如同王熙凤一样泼辣。院子其它的花早已谢了,你从井边担水进屋的时候,有几片落在那清涟的水上。你那年才十三岁,还不能完全担起那一担水,摇摇晃晃的,那些细小的花儿跟随着水桶晃动,有几朵溅落了出来。你恍然想起读过诗句来:“莫道春花已饴尽,点滴桐花春不老。”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

17、,默不做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来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你从祖父那厚厚的书箱里掏出几本线装书来,然后便学着祖父的样子摇头晃脑读了起来“夹道春花不胜锦,不见桐花笑春风”、“不俗媚眼发暗香,点滴便知桐花否”“春风不忘遗落痕,催得桐花半醒来”读着读着,春风又来了,那些淡蓝色,状如喇叭的花朵儿落了下来,落在那些竖排版的纸上,清香悠远。燕子们衔着草籽儿从落花中穿过,进了屋,停在那根桐木横梁,它们的笑声象桐花那样在春风中飘着。离开故乡有好几年了,不见桐花有好些日子了,前夜偶翻那些线装书,读晏殊词“

18、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没有想到又与梧桐相逢了。今夜正是“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的时分。院子里的那几株梧桐又浮了上来。六岁那年,一不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

19、,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却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了,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14期,有删改)14、第一段主要写梧桐树、梧桐花,又写了榆树、槐树、楝树和楝花,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答:15、第三段中引用大量关于桐花的诗句,

20、其作用是什么?(6分)答:16、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答:17、文中的“梧桐树”和“燕子”分别喻指什么?结合全文,说说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参考答案:14、用衬托(对比)手法,(2分)突出梧桐虽然后绿,桐花虽然迟开,却不乏生气,春意盎然(2分)。15、作用:(1)写出与桐花相伴的童年生活情趣。(2)表达对桐花的喜爱之情。(3)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一点,2分)(4)揭示思念家乡的原因,为突出主题作铺垫。16、用比拟、象征手法,(1分)写桐花在风雨中随着流水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寄寓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短暂的感伤之情。(2分)照应题目,形象地表现主题。(1分

21、)语言清丽雅致;长短句结合,富于节奏感。(2分)17、梧桐树喻指家(1分),燕子喻指游子(1分)。寄寓了作者身在异乡的漂泊之感(2分)和对家园、亲情的浓浓思念之情(2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了考查而设),完成5-9题。醉书斋记【清】郑日奎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甫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

22、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

23、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务,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怅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注】科头:不戴帽子。瞷(jin):窥视。刺:名帖。刘伶断饮:刘伶戒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24、项是(3分)A于堂左洁一室洁:干净 B甫晨起,即科头甫:刚刚C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值:(恰好)碰上D以故仓卒不得白 白:告诉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古今籍在日午更温以俟数四A焉矣者B焉也其C之也者D之矣其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B 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C 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D 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8下列对原文有关

25、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交代书斋,明窗素壁,幽静宜人;陈设虽简,但书桌、书架、座椅、卧具、琴磬甚至日用杂物等,一应俱全,为下文作者沉醉此间做了铺垫。B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后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C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D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

26、态度。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3分)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而旋畔。(4分)(2)请从文章中找出能直接表现作者“醉书”的两个细节。(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参考答案:5A洁:使清洁,收拾干净。6A 7D 8C“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无中生有。9(1)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我)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对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再过问。(启、省略句、更3分)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诚、倒装句、旋、畔4分

27、)(2)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3分,每点2分,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参考译文: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椅,用坐;一张木塌,用躺卧。还摆放了四个书架和四个书筒,古今的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和麈(zh)尾等各种日用杂物,也都交错地摆放在旁边。早晨刚起床,就不戴

28、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是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才散开离去。婢女送酒和茶,都记不得端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也就不再端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

29、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熟睡在地上。有客人前看望我,名帖送进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我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

30、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越怪僻。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书籍之中,而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诗文,不比沉溺于女色好?于是她笑着回答说:“像你说的沉湎于诗文也是很好的。”于是不我再提戒掉嗜书,

31、而是采用她的语意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5.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去宥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於已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遂辞而行。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於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於取少主,何益?不以善为之悫,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之老也,形与智皆衰邪?荆威王学书于沈尹华,昭嫠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佐制者,为昭

32、嫠谓威王曰:“国人皆曰: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不得进,令昭嫠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夫激矢则远,激水则旱,激主则悖,悖则无君子矣。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度。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

33、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节选自吕氏春秋(卷十六)先识览第四)注宥:通“囿”,局限。“去宥”:去掉人的局限,去掉人认识事物的障碍,去掉人的主观偏见。荆威王,即楚威王。古时楚地亦称“荆”。中谢:官名,亦作“中射”,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文学之士:精通古代文献典籍的人。旱:通“悍”,勇猛。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谢,细人也 细:仔细B.将奋於说 奋:用力,尽力C.以为奸人除路 除:清除,打通D.殊不见人 殊:极,根本10.下列各组句

34、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王因藏怒以待之 以其无礼于晋B.文学之士不得进 吾得兄事之C.人皆在焉 善莫大焉D.其皆甚有所宥邪 其皆出于此乎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所宥”表现的一组是( )王因藏怒以待之 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王不说,因疏沈尹华 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 邻者若比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殊不见人,徒见金耳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姑果担心秦惠王亲近谢子,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就在惠王面前诋毁谢子,说谢子只是东方善于辩论的人,是来取悦秦惠王的。B.那个中谢一句话就让楚威王疏远了沈尹华,

35、让楚威王这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使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嫠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C.齐人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真可谓“利令智昏”,这也从反面揭示了“去宥”的必要性。D.文中秦惠王、楚威王、邻人、齐人都是认识有局限的人,因他们内心产生了主观偏见,认知闭塞,所以容易做出“不智”的行为。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4分)(2)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3分)(3)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3分)参考答案:9.A(细:渺小,卑微)10.D(A.

36、连词,“而”;连词,“因为”。B.助词,“的”;代词,“他”。C.代词,“那里”;语气助词,无实义。D.语气副词,大概)11.B(是评论,是说细人)12.A(A.“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以取少主也”应该是“他的用心非常险恶,他将尽力向您游说,来取悦迷惑您的继承人。”“今惠王之老也”可知秦惠王已年老。“少主”当指秦惠王后代)13.(1)像这样花费心事,会见说客即使再多(勤劳,辛劳),耳朵眼睛(因会客频繁)即使再疲困,也不能明晓别人说的什么。(关键词“虽”“劳”“弊”各1分,句意通顺1分)(2)邻居像这样阴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关键词“若”“岂”各1句,句意通顺1分)(3)有(认知)局限情况的

37、人,当然就把白天当成晚上,把白的当成黑的,把尧帝当成夏桀。(“夫人有所宥者”句式1分,关键词“固”1分,句意通顺1分)略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材料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材料三: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注】专对:古代使节

38、,只接受使命,至于如何去交涉应对,只能随机应变,独立行事。这叫“受命不受辞”。21. 材料一陈亢评价孔子“君子之远其子”,体现了孔子作为教育者 的品质。22. 综合材料,从教育的内容方面分析孔子对教育的相关认识。参考答案:21. 不偏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22. 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包括诗教、礼教、历代文献、社会实践、尽心待人、诚信交往等。既重才,又亲德,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重视实践,学以致用,不学诗,无以言,但熟读诗经,却不会处理改事、不会出使外交,也没有什么用。【2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

39、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材料一中,陈亢问一得三,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其中,孔子“君子之远其子”,体现了孔子作为教育者不偏私的品格。【2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旨和内容要点的能力。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本题需在理解各个文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作答。材料一,孔子的教育,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私。材料二,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包括诗教、礼教、历代文献、社会实践、尽心待人、诚信交往等。材料三,孔子不

40、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点睛】参考译文:材料一: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材料二: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材料三:孔

41、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对下列句子作2处修改,使表意准确、表达通顺、语意连贯,不改变句子意思。(4分) 人类曾经凭借理想、信念和追求未来而创造了文明,并以此自豪;但是在贪欲如潮的物化世界里,却常常迷失自己,还为此浑然不觉。参考答案:a在“追求未来”后加“的热情”或改为“对未来的追求”。b删除“为此”。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牵头单位,北京协和医院派出了首个援藏医疗队,于8月19日从北京飞赴西藏,开展为期三年的医疗援藏工作B会议要求,各级教育部门

42、须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开发内容新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资料C各级政府应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利用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征求广泛公众建议,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D此次足协调整改革,不仅包含对足协自身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的“破与立”,更是一次确立全新运行系统的大胆探索参考答案:DA搭配不当,“北京协和医院”和“飞赴西藏”不能搭配,可在“于8月19日”前加“该医疗队”;也可把“了”改为“的”;B成分残缺,缺宾语,可在“队伍”后加“建设”;C语序不当,“广泛”只能修饰“征求”,把“广泛”移到“征求”前;D正确;故选:D9.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示例的方式,说明另外两

43、处问题。故宫文创在其淘宝店推出一款“俏格格娃娃”后,很快将其下架。因为有网友指出,该款娃娃的身体部分与国外某品牌娃娃相似,有可能引起知识产权争议,这势必引起法律纠纷,一旦涉及法律纠纷,就将严重影响故宫文创的声誉。所以,此举彰显了故宫维护知识产权的决心,会给故宫文创带来更大的收益。示例:“知识产权争议”不一定会“引起法律纠纷”。(1)_(2)_参考答案: (1). “法律纠纷”不一定会“严重影响故宫文创的声誉”。 (2). “此举”不一定“会给故宫文创带来更大的收益”。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等语言运用表达的能力。解答时,需要认真审题,尤其仔细阅读所给的语段,明确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再从文段中找出推

44、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题目中所给句是针对“这势必引起法律纠纷”而言,另外两处有问题的语句分别是“,一旦涉及法律纠纷,就将严重影响故宫文创的声誉”“此举彰显了故宫维护知识产权的决心,会给故宫文创带来更大的收益”,推断存在的问题为“就”“会”,不是必然关系。因此答案可以定为:“法律纠纷”不一定会“严重影响故宫文创的声誉”;“此举”不一定“会给故宫文创带来更大的收益”。10. 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近期因“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市教委多次发出中小学停课通知。有一些家长表示反对,理由有“停课会耽误孩子学习”“家长上班没人照看孩子”等等。对此,你是怎

45、么看的?请简要陈述观点和理由。请从下列文学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为他(她)写一则小传,介绍他(她)的主要生平经历、思想性格,表达你对他(她)的认识和感情。贾宝玉(红楼梦) 江姐(红岩) 桑地亚哥(老人与海)请以“境”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哲理小诗。参考答案:略解答此题,要从空气污染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文学名著的理解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掌握程度来写,符合题目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多角度分析,层次清晰即可。六、写作(60分,共1题)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