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赣州市九渡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杜廼松:钟情“另一种古史”杨雪梅1962年,杜廼松来到故宫博物院,协助著名的古文字、青铜器学专家唐兰先生工作,不久便和一批年轻人在唐兰的指导下进行青铜器馆的展陈。算起来,78岁的他与故宫的青铜器打交道已经50多年了。青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零星出现了青铜器,夏铸九鼎也并非全是传说,二里头文化时期确有非常精美的青铜容器诞生;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青铜文化博大精深,也标志着中华文明的礼乐制度已然成型。自汉
2、代以来,地不爱宝,青铜礼乐器便时有出土,当时即被视为国之祥瑞,成为皇家的重要典藏。“故宫的青铜器您最喜欢哪一件?这上万件青铜器都上过手吗?”我像许多人一样羡慕地问杜廼松。其实我知道,这些青铜器,杜廼松反反复复不知研究过多少遍。每调整一次展览,就要把它们重新审视一遍,“那些主要的、重要的青铜器,它们的形象、铭文内容早已经在我的脑子里扎下了根。”丰富的藏品为杜廼松从事古文字考释、器物考证提供了许多便利,在老一辈学者的指引下,他的学术研究渐入佳境。令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他1980年发表在文史哲杂志上的一篇关于司母戊大方鼎制作年代的文章。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学界对它的制作年代一直有不同观点
3、。“要判断一个器物的年代,主要是通过它的地层关系和它的器物组合,但司母戊鼎都不具备。殷墟有2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8代12位商王,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器物都有不同的特点,当时考古界主要倾向于定在后期。”1976年春,安阳殷墟小屯妇好墓一次性出土了几百件青铜器,其中两件大方鼎上有“司母辛”的铭文。这3个字让杜廼松想起了“司母戊”。“每一时代都有每一时代的风格。拿方鼎来讲,年代越早的方鼎,腹部越深,腿也细高,晚期的腹部就变得浅一些,腿变得粗短一些。同一时期的青铜器在造型、花纹和铸造技术上应该是一致的,尤其是铭文的书法特点更应一致。”通过多方面考察,杜廼松认为应该把司母戊鼎的年代,定在殷
4、墟第二期即武丁时期,他认为“戊”应该是武丁的配偶,司母戊鼎应该是武丁之子祖甲为其母所制,与妇好墓的司母辛鼎属于同一时期。后来,国家博物馆还做过科学实验,结果证明两者确属同期。杜廼松成为青铜器的研究大家,还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的文物摸底工作。当时全国文物鉴定专家组成立,杜廼松作为青铜器组牵头人,对全国博物馆的青铜器进行鉴定。“每年的春秋两季到各省去看,行程几万里,整整跑了7年才基本完成全国各地一级品的鉴定工作。许多放在博物馆地库里不为人知的青铜器,其实都是惊世之作,通过我们的鉴定成为国宝级文物,那种喜悦是不可复制的。我们的收获自然也是巨大的,全面了解到不同区域的青铜器的特点,对中国青铜文化的多元
5、性、开放性都有了非常深刻的再认识。”不过知情人都知道,那7年,因为频繁接触青铜器,杜廼松得了很严重的皮肤病,两只胳膊对铜锈严重过敏。1998年,杜廼松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朱镕基总理亲自为他颁发了聘书。作为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大专家,杜廼松多次赴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文化和学术交流,多次参加或主持国际或国内的学术会议。不过他说,他现在最享受的还是研究一些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写一写小小的论文。他也很怀念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当老师的时光因材施教,授人以渔,桃李满天下,人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此。如今,偶尔到外地出差,杜廼松还是会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也许他曾经
6、鉴定过的那些青铜重器就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里,向南来北往的观众传递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讲述着文物承载的另一种古史。那正是他对其钟情一生的原因。相关链接:杜廼松,北京人,1937年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青铜器和金文研究专家,研究内容涉及史论结合、古文字考释、器物考证、考古类型学、文物保护、科技考古等多个层面,代表作有中国青铜器青铜器鉴识等。长达近半个世纪的青铜器鉴定奠定了杜廼松在青铜器鉴定的地位,他亦因此被海内外誉为“青铜器鉴定第一人”。也许在外人看来,青铜器鉴定只在于铭文、器形等方面的研究,然而在杜廼松那却整整下了一辈子的工夫。现在,只要说出故宫一件青铜器的名称,他就能立
7、即说出该器的器形、特征、出土地点。独乐乐不如与众乐,杜廼松有个心愿:将青铜器铭文记载的故事通俗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尘封的往事。(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杜廼松五十多年潜心研究青铜器,主要源于他的良师唐兰先生的悉心帮助,从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B杜廼松之所以能够站在考古界事业的巅峰,是因为他惊于常人的付出所收获的荣光,着实令人叹服C杜廼松浓烈的家国意识、民族情怀是他坚持从事青铜器研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动力与精神支撑D文中列举司母戊大方鼎的例子,反映出了杜廼松对真理的执著追求的品性,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E文章以“另一种古史”为题,点明了杜廼松所从
8、事的工作,一个“钟情”表现杜廼松对事业的热爱(2)杜廼松被海内外誉为“青铜器鉴定第一人”,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8分)(3)本文第二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请结合全文分析杜廼松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你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C E(选C得3分,选E得2分,选B得1分,选AD均不得分。A:唐兰先生虽然是杜廼松在青铜器研究领域研究的领路人,但并不能说杜廼松自身价值的实现就是源自于他老师的悉心帮助;B:除了惊于常人的付出外还有敢于质疑的思维;C:表意模糊,并没有说清楚杜廼松与母戊大方鼎的关系)(2)从事青铜器研究时间之长,在
9、这一领域杜廼松一呆就是50余年(2分) 从事青铜器研究付出之多,因长久与青铜器打交道,患了严重的皮肤病(2分) 从事青铜器研究范围之广,多次赴国外进行文化学交流,参加或主持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宣传青铜器文化(2分)(3)以此开启了下文,为杜廼松在浩瀚的青铜文化中潜心研究几十年作了铺垫,使文章结构清晰(2分)表明青铜器文化历史悠久,是研究历史发展的重要瑰宝,这也增强了杜廼松的爱国情怀意识(2分)这样侧面烘托出了杜廼松对青铜器研究的执着之心,努力为人们传递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2分)(4)对历史文化的深深厚爱与坚持不懈的探寻精神 拥有不畏艰险,不迷信权威的创新意识拥有浓厚的家国意识、民族情怀(三点
10、任答二点即可,每点2分,启示4分,言之有理即可,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在20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当然不乏积极意义。同时也必须看到,虽然现代、后现代主义以反叛现实主义“起家”,但在根本上,并未完全挣脱现实主义这一重要创作原则。现实主义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分歧之一,以及基于这种分歧所产生的创作实践上的分野,首先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内容与形式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两个核心要素。19世纪以前,尤其是在现实主义那里,内容居于主导地位,“内容论”是文艺史的主流。在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形式获取了至
11、高无上的权威。几乎所有的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都有一种“形式主义”偏嗜症。他们对“怎样写”的关注和探索冲动,远超过对“写什么”的热情。纵观文学史,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每次形式创新,最后之所以被认可并得以保留,无一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指这种形式所蕴含的内容寓意。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因为形式本身的华丽或奇特而被归入经典之列。如等待戈多,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完整清晰的故事,也没有紧张的冲突和丰满典型的人物。贝克特之所以采用这种古怪的艺术形式,就是因为它巧妙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表现了现代人孤独绝望、无所归依的精神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克特们”与现实主义大
12、师殊途同归,共同抵达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终点。可见,现代、后现代主义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开创的种种花样翻新的形式,最终达到和收获的,仍然是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主义潮流形成遮蔽之势。有人将此视为现实主义衰朽的表征,认为未来的文艺必将是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天下。其实,现代、后现代主义大势之成,主要倚仗的是方法上的优势,而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现代、后现代主义开创的象征、隐喻、意识流等创作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相比,有它利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一面。这些新的技法,真正形成的效果,不是背离现实,而是更加全面、生动、有冲击力地
13、反映现实。与现实主义瞩目于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不同,现代主义往往着眼于人的主观世界。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一种主观情绪、心理体验,都绝非凭空而至,实质乃是客观现实的派生物和折射品。从创作意图来看,所有现代主义作家艺术家,其创作的主观目的,绝不止于为表现而表现、为心理而心理,最终指向无一不是社会现实。同样,后现代主义对现存秩序、权威、中心的解构,说到底,本身仍然是对现实的一种立场表达。无论它的内容有多荒诞,形式有多离奇,其逻辑起点和根本归依仍在现实,仍在生活。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作品称为镜子,那么,后现代主义也是一面镜子,只不过它们不是现实主义那样的平面镜,而是哈哈镜或凹凸镜,将真实的现实镜像
14、通过扭曲、变形,夸张地呈现出来,达到另外一种艺术效果。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理路,仍然是一定程度地围绕现实、观照现实、介入现实,只不过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相比,调整了观照点和切入点。(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02月21日24版,有删改)1下列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对20世纪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B现代、后现代主义尽管极力规避现实,但其创作实践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C现代、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歧,从根本上看,就是如何看待文学作品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D在几乎所有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看来,形式大
15、于内容,他们只是关注“怎样写”,忽略“写什么”。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19世纪以前,“内容论”是文艺史的主流,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后,“形式论”居于主导地位。B作品的形式创新能否得到认可,关键还在于这种形式是否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即这种形式是否蕴含有内容寓意。C没有一部作品是因为形式的原因而被奉为经典的,所以现代、后现代主义对形式的追求是误入歧途。D现代、后现代主义开创的种种创作手法,其真正效果,不是背离现实,而是以一种类似于哈哈镜或凹凸镜的方式来来折射现实。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等待戈多虽然有着古怪的艺术形式,但作品主题的精神内核反映
16、的是现实,是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B现代、后现代主义“反叛现实”,想尽办法创新形式,其出发点仍是为了达到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C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人丰富的心理情绪、主观感受时,传统的现实主义要弱于现代、后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作家往往关注客观的现实生活,现代主义作家更钟爱直觉、梦幻、潜意识、想象等人的主观世界。参考答案:1B(A表述不当,原文意思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在20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不乏积极意义。C原文显示“如何看待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只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分歧之一”。D“只是”说法绝对)2C(“对形式的追求是误入歧途”
17、的说法太绝对,“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因为形式本身的华丽或奇特而被归入经典之列”,并不是完全否定形式的作用,而是承上文强调形式应该“有意味”)3A(现代、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目的和最终结果虽然都是立足于现实,但仍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流派。可以说等待戈多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现现实,但不能说它“是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3. 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0分)为废墟留影胡廷楣一大早,我去了废墟。又见到了那只花猫。白天不见它的踪影,清晨,天微微亮的时候,它卧在门楣上睡觉,门早就拆了,它就像是悬在空中。每一次,它都是被我惊醒的。醒来了,便呆呆地看着我。这是一只傻猫啊,你以为谁都是你的旧主人吗?这里
18、成为废墟那么多日子,还呆在那里,等着什么呢?说是废墟,其实是工地。住户搬走了,拆了好几条弄堂,只留下沿马路的那几间,保留水电临时给农村来的工人住着。似乎还是乡野的习惯,有人不免在瓦所堆里面,用铁锹开出小片的地来点豆种瓜,南瓜的藤已经蔓延到了篮球场那样大,开出了黄花。星星点点的紫色,是為豆的花,和无主的牵牛开在一起。一个妇人从地里走回来,手中是一把鲜嫩的山芋秧子,这就是时鲜菜了。彼此寒暄。“做饭了?”“拍照吗?”我来这里已经十多次了,拍照拍得流连忘返。一架上阁楼用的梯子,脚步挡已经凹下去了,那是赤着脚无数次上下的痕迹,就这样扔在草丛中了。用自来水管焊接成的晒衣架,依旧像雷达的天线那样矗在晒台上。
19、脚桶和马桶,被称为“子孙桶”,是哪位“家主婆”当年的陪现在遗留在断砖烂瓦之间,无人问津。有一扇磨,纹理已经不太清楚了,想来以往过年的时候磨糯米粉的,现在倚在墙角下,和两只甏和一份购粮证的封套扔在一起在废墟中找到的东西,大多数是未来的新房中没有位置的。即使风吹雨打,依旧可以看出那些东西用得非常小心,大约主人丢弃时还恋恋不舍。一开始我颇为悠闲,总是先拍几张样子,回家放大了,细细地看,然后再去重新拍过。意识到需要只争朝夕,是因为四五天后,我找到的每一件东西,大多数第二天就不见了。一个曙光熹微的早晨,终于发现一个拾荒老太,浑浊而敏锐的双眼一寸寸搜索着废墟,拖着巨大沉重编织袋蹒跚而行。酒瓶是废墟中最多的
20、,是临时借住的农民工的弃物。我取了几只,放置于一截破墙上,透明的,还有乳白、浅棕、墨绿的。让我诧异的是,每一次从各处找到酒瓶,排好,拍照,第二天总是被石子击破,飞溅的碎玻璃落在乱草丛中。茫然四顾,只见边上有一条是农民工上下班的小道,便知原来他们虽然长大,依旧有着几分玩心。残留在墙上的半个瓶子,玻璃的裂纹被阳光一照,非常艺术,便再拍。拾荒老太没有这等心情,她翻检碎玻璃,没有找到完整的酒瓶,扭过头来恨恨地p南哺地骂着缺德之类。有一天,我在一堆草丛中发现了六辆玩具汽车。都是只有指头长的小车,很旧了,轮子还能动。小孩都是喜新厌旧的,或许小主人已经长大,有了新的玩物,便弃之不顾。我小心捡入塑料袋,在废墟
21、中到处摆,总是4摆不成一张照片。让六辆车鱼贯于一双孩子的弃鞋之间,如小人国一样,又太做作了。最后找到一处断墙,排起来好像是“悬崖勒车”,这才有点意思。有人在背后牵动着我的衣襟,原来是妇人的孙子,他想要那些汽车。在厨房炒山芋秧的妇人,急忙将菜盛入碗中,从里屋拿出一个畚箕,装了小汽车,准备用水去冲干净。那些小汽车在蓝色的塑料畚箕中,很有陌生感。我便说别忙,让我再拍一张。?废墟中的遗物,凡是年轻人留下的,都有一些几乎全新的。年轻的女郎和她们的老公,都是太愿意扔掉东西的人。在一间积着厚厚灰尘的小屋里,找到一双新鞋,再找,小孩的鞋,男鞋和女鞋,共有七八双。有几双女鞋,装在鞋盒之中,简直可以重上柜台。面对
22、这一堆弃鞋,我拍了几十张照片,都不满意。摇着头想,没有走动的美足,鞋也不可能活泛。?在桌上见到一顶湖蓝色的夏帽,宽边,浪漫而张扬,也必是那女郎的。她曾经非常喜欢吧?忽然又见到了一个装着结婚照的镜框,随便把在屋角拿来拍照,便可惊喜,那是最亮眼的静物。但作为守旧的老头,便又有一些愤懑,难道结婚照也可以随便丢在废墟里的吗??细细看着那张照片,女郎很美,稍稍丰满了一点,新郎非常英俊。他们的幸福生活,由男鞋、女鞋和他们孩子的鞋,以及那顶帽子平养着。?远处一个男孩走来,是一个身高约一米九、约二十岁的美国孩子。他背着沉重的摄影包,显然有备而来。男孩是那种快手快脚拍照的人,三两下摆弄一番,便是一张照片。两个小
23、时,就走完了这一片不小的废墟。美国男孩很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他将破旧的衣箱打开,里面竖上三个啤酒瓶。甚至挖出瓦砾中一个玩偶,放在窗台上,作朱丽叶式的脉脉含情状。?他也发现了那张结婚照,便将它靠在一把破椅子上。在瓦砾中跳来跳去,拍了几张。他走后,我走到椅子前,光线黯淡幽秘,男孩营造的氛围,是对一场婚姻的祭奠??“你见过一张结婚照吗?”行走于废墟之中的时候,一个女孩,外国的女孩问我。我不禁惊讶来自异乡的男女青年,为什么都会对废墟里的结婚照这样感兴趣,便拿出镜框递给她,她立刻把镜框放在一堆瓦姊之上,转着圈连着拍。拍完,她叹了口气,说:“我会为这张照片配上诗句”?下了几天雨,出了大太阳,我又去废墟.
24、花猫终于绝望地走了。南瓜地旁,妇人叉着手,看看那些拳头大的小瓜,说:“等不到吃山芋和南瓜了。”废墟的一角,一排简易房已经搭起来了。所有人都将搬出老房子,三两天之后,这里将夷为平地(文汇报2014年10月31曰)7.自选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处的景物描写。(3分)8.第段虚实结合,耐人寻味,请对此做简要的分析。(3分)9.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记载”的精妙之处。(2分)10.第?段中外国女孩说要为结婚照配上诗句。现在请你也来为那张废墟中的结婚照配上诗句,你的诗句是:(2-4句,不需题目,古诗、新诗皆可)(4分)11.以下对本文结尾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的雨后天晴,预示着废墟所在之
25、处必有一个美好前景。B.作者对“花猫”,开头嗔怪中带着心疼,结尾惆怅中带着牵挂。C.面对南瓜地,妇人满怀怅惘,作者借此也表达了自己的怅惘。D.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以省略号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12.本文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颇有匠心,请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7.(3分)这段景物描写,通过写一片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乡野气息,来反衬城市中这片废墟的荒凉,而且已经荒凉了很长时间。8.(3分)这一段中作者实写在废墟的草丛断砖烂瓦中所看到的物件,荒凉残破,但作者由实及虚,推想到“陪嫁”、“过年”以及丢弃时的“恋恋不舍”等很温暖的事情,物是人非,冷暖移转,令人唏嘘。9.(2分)“记载”一词,化无形为
26、有形,把抽象的幸福生活转化为眼前的鞋帽,具体形象。10.(4分)本题要求不宜过高,在符合题意要求,同时又能与文章内容大致相合,语言像诗即可。11.(3分)A12.(5分)本文前六段按照顺叙来写,由第段引出-段的插叙,插叙作者以往十几次来到废墟的所见所想所拍(第段属上或属下均可);第?段开头以“废墟中的遗物”一句巧妙接上前五段的顺叙,一直到第?段,以结婚照为重点,记叙了作者与两个外国青年为废墟留影的事情;最后一段,作者以神来之笔补叙儿天后再次来到废墟所见,巧妙呼应开头。儿种记叙顺序转换1然,使“为废墟留影”的内涵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拓展,令人回味。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参考
27、答案:6 B 王读wng,“为王天下”或“统治天下”。7 B副词。相当于“才”。(A转折连词/顺承连词 C介词,凭借/目的连词,来D同介词“于”,比/句尾语气词,表感叹。此为倒装句)8 D“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的手段,“干东土”是目的,两者之间可加表目的地连词“以”。9C 对“仁”的解说;强调上古帝王事迹不同;楚王反问墨子的话。这三句均非“直接证明仁者为民谋利”。句属于贤人和墨子“为民谋利”的事实论据;句“直接证明仁者为民谋利”。10B“其当世之急”,应翻译为“他们承担社会的急难”,此项中错解为“在国家遇到急的时候”,关键是“当”的解释,“当”在这里是动词,不是介词。5. 阅读论语中一则文字
28、,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曰:“管仲非仁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4.17)(1)上述语段中,子贡和孔子对管仲的看法各是什么?(2分) (2)从孔子评价管仲这个特殊人物,谈对仁者的看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1)管仲非仁;管仲为仁(2)孔子评价管仲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要求他拘于小节小信,而肯定了他的大信大节,(1分)从孔子对待仁的观点可以看出孔子知权达变,具体人物具体分析,所以我们看待人、事时,也不宜用统一的标准衡量,要学会辩证地、一分
29、为二地分析对待。(1分)。6.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
30、上为罢不问。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居三月,治声赫然。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31、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注:辜榷,垄断。 评取:评,凭,仗势;取,拿走,抢走。浮屠事,佛教礼仪。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32、屈:使屈服B此事不宜优游 优游:犹豫C奎适终制 适:刚好D今为陶绌奎 绌:通“黜”,揭发短处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吴奎“忠君而谏”的一组是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 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奎博览群书,通过科考担任了大理寺丞,并在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兵变时,向仁宗皇帝上书解读了引起兵变的天气征兆,皇帝对此深信不疑,也非常器重他。B开封府尹被吴奎弹劾后就被外调到越州,皇帝也想知道有关举报信息的来源,却被吴奎拒绝了,理由就是如果查到报信人的名字
33、恐怕再没有人敢提供举报信息了。C至和三年的时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内外的意见,此时吴奎提出不能因为确定皇太子的事而影响到君主的圣明资质。D虽然经过司马光的劝谏,吴奎没有立刻被皇帝外调到青州,可最终还是因韩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 (5分)译文: 。(2)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5分)译文: 。参考答案:5D(不是吴奎的话;是守孝时候的事情;司马光的话)6A(“对此深信不疑”不当)7(1)如果在匆忙急促(仓猝)的时候,大权旁落, 记录在史册上, 被万代后人叹惜愤恨。(5分。“柄”“
34、为”各1分,句意3分)(2)我曾与王安石一起兼任州郡长官(领管州郡,或是:同时担任牧守),看到他常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且自以为是,所做的事情迂腐而不切合实际。(5分。“护短”“自用”“迂阔”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 吴奎, 字长文, 潍州北海人。记忆力强, 博览群书。通过五经科贡举考试,官至大理寺丞, 监管京东排岸司的工作。仁宗庆历年间御前侍卫政变后, 吴奎上书说:“开春以来, 阴雨连绵, 气候反常。如今的兵变,发生在重要部门,流传到四面八方,让所有人惊骇不已。听说皇城司官六人中已处罚五人, 只有杨怀敏还留用。人们说皇上任人唯亲, 以情枉法。活捉反贼后, 您下令留活口, 可有人擅自杀掉了他
35、们。 这些人必然是反贼的同党想要灭口, 否则,为什么不听从皇命?”于是请求仁宗召见面议, 深受仁宗器重。后调回京城任右司谏, 又改任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专给皇上提建议)。每次极言进谏, 都是劝仁宗约束近侍佞媚拍马之辈。吴奎于是上书弹劾开封府尹魏瓘, 结果魏瓘被调到越州。彭思永论事时, 仁宗追问其中一些消息来源, 吴奎代答说:“按照法律, 御史有权保护其消息的来源, 如果追问告密之人,那以后还有谁敢为我们提供情况? 这岂不是自己遮掩自己的耳目吗?”仁宗于是不再追问了。 至和三年,天下大闹水灾, 诏令朝野议论朝政得失。吴奎上书说: “皇上在位三十四年了, 还未确定皇位继承人。皇上不要听小人的鬼话,
36、 误了大事。如果在匆忙急促的时候,大权旁落, 记录在史册上, 也为万代后人所叹惜愤恨。我不愿意皇上以如此贤明的资质而抵挡危险存亡的较量(遇到不测)。这件事不能犹豫, 希望您早日决定。” 皇帝被他的话感动了,授他翰林学士一职,管理开封府。吴奎通晓从政之道, 遇事灵敏迅速, 下吏不敢欺瞒。富人孙氏垄断了财务, 有亏欠他利息的人, 直至被夺家产、妻女。吴奎收集了孙氏的历年罪恶, 发配孙氏兄弟到淮、闽, 有声势的不法之徒从此害怕、收敛了。英宗治平年中, 赶上父亲离世, 悲痛伤身, 在墓旁搭棚守墓, 逢年过节时以洁净、庄严地祭奠, 不举行佛教礼仪。神宗刚即位时, 吴奎刚守满孝, 官复原职。一月后, 升任
37、参知政事。当时神宗已经召见王安石, 王推辞不来。吴奎说:“我曾与王安石一起兼任州郡长官(领管州郡,或是:同时担任牧守),看到他常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且自以为是,所做之事迂远不切合实际。万一受重用, 必然扰乱朝纲。”于是命王安石任江宁知府。御史中丞王陶, 因为韩琦不去文德殿押班而诋毁韩琦, 吴奎陈述王陶的过失。皇上下令改任王陶为翰林学士, 吴奎仍坚决说不可以, 王陶又上奏吴奎迎合依附韩琦。王陶被调出京城后, 吴奎也以资政殿大学士的身份任青州知州。司马光劝皇帝说: “吴奎名望清正显重,现在因为王陶而贬谪吴奎, 恐怕大臣们会感到不安,都要求辞官。皇上刚即位, 这样做对于天下的议论不合适。”神宗于是召
38、回吴奎去中书省任职。等到韩琦罢相后, 吴奎最终出任青州知州, 第二年逝世, 享年五十八岁。被追认为兵部尚书, 谥号文肃。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39、(节选自韩非子定法)【注】程:比较。任:才能。循名:依据职位。课:考察。23.请简要概述“法”与“术”的异同。(2分)24.请联系文段内容,简要评述作者的观点。(3分)参考答案:23.异:“术”,是君主应该掌握的,用以考核臣下;“法”是臣下应该遵循的,用以赏罚惩戒。同:两者都是称王天下必须具备的东西。”(2分)24.作者观点是治理国家,“术”和“法”缺一不可。评价:有了“术”“法”,考核、赏罚就有了依据。以“术”管理官员,以“法”约束百姓,有利于社会稳定,这是历史的进步。这里的“法”仅用来约束百姓,法律面前并不人人平等。以“术”和“法”治理国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有其历史局限性。(写出
40、观点1分,评价写出2点即可。)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随着天气转凉,糖炒栗子成为很多人的温暖。选择栗子香甜可口,甘之如饴。【甲】除了糖炒栗子(传统做法是用搅拌机和着黑色的炒栗石不停地炒,然后往里倒糖浆),今年市场上还流行烤栗子、冰栗子等新式吃法。在一家名为“举个栗子”的小店内,顾客络绎不绝。烤板栗是热销款,店家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冰栗子产品。价格方面,原来十几元一斤的栗子现在基本都是二十元起了。【乙】板栗收购商老张一听记者咨询栗子的价格,直接来了句“今年真的是不错”。【丙】他说,今年老百姓的栗子能卖到七、八元一斤,大小不一的混栗子也能卖五到六元钱一斤。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
41、一项是A. 甘之如饴B. 络绎不绝C. 别出心裁D. 基本3. 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甲B. 乙C. 丙参考答案:2. A 3. C【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词性与意义,然后结合语境,多维比较,辨析正误。题干要求选“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不能用来形容栗子味道甜美。故选A项。【3题详解】句中“今年老百姓的栗子能卖到七、八元一斤”,标点错误。“七八斤”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故选C项。【点睛】本考点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熟悉标点符
42、号的种类;(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正确的书写位置;(3)注意标号与点号连用时的规范;(4)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发现、改正或补出。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加以积累,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注意每个标点符号的易错点。9. 寒假将至,高三(1)班的学生拟请去年考上大学的王华同学回母校介绍经验,给王华写一封邀请函,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4分)邀请函 王华同学: 为帮助高三同学顺利度过高考的冲刺阶段,高三(1)班的同学想借你放假回家的机 会叫你来校讲一讲,以分享你的点滴经验,切勿推辞。 学校高三(1)班 20
43、16年1月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参考答案:将“叫你”改为“请你”“讲一讲”改为“作报告”或“指导”等。“点滴”改为“宝贵”等。“切勿推辞”改为“请你不要推辞”或“希望你不要推辞”或“希望你接受邀请”等。10. 下面是某校为数学老师命题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参考答案:数学老师命题首先要将情境中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经过运算得出数学结果,并用所得的数学结果解释情境中的结果,再将情境中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回答情境中的问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所给的图属于流程图,所
44、谓流程图是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述出来。流程图答题时,要先按照图文流程的顺序,根据箭头的指向,进行表述,要注意每项与其它项之间的联系。例如本题,数学老师命题要先从情境中的问题开始,转化成数学问题,经过运算得出数学结果,再由此结果经过解释,形成情境中的结果,再将情境巾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回答情境中的问题,如此沿着箭头的方向,把各要素之间个转化说清即可。【点睛】图表类图文转化题答题时要注意: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流程图解题基本方法:1、解读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