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聂耽聂鑫森聂耽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中读书。初中毕业,他选择了去读中专技校,是“家有万金不如薄技在身”的古语对他起了作用。技校毕业,聂耽分配到一家国营纺织厂当保全工。保全工就是维修工,哪台纺纱机、织布机出故障了,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和他的工友便提起工具包,立赴现场去处理。待机器重新运转,他们便如鸟儿归巢,回到保全班的值班室里。四十多年过去了。聂耽退休了。但在聂耽临近退休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经过层层选拔,十个优胜者再参加决赛,聂耽居然蟾宫折
2、桂,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一个巨型车间里,几十台纺纱机、织布机一齐开动,机声喧闹;被蒙上眼睛的聂耽,坐在车间的上端,他能在嘈杂的机声中,听出哪台机器有了毛病,毛病出在什么地方,百分之百的准确。现场直播的事,是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正好是星期天的上午,全巷的男女老少都在看。很多特写镜头,都停留在聂耽的耳朵上,又大又长不说,而且在聆听时,耳廓会敏感地扇动,忽快忽慢,让人啧啧称奇。当决赛结束,评委主任宣布聂耽排名第一时,巷子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鞭炮声。湘潭曲曲巷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太了不起了!聂耽把获奖的十万元,全捐给了市里的“爱心救助工程”,一个子儿都不留。可获奖后的聂耽,和从前没有丝
3、毫的不同,别人当面和背后的议论、赞扬,他似乎都没听见耳朵直愣愣地矗着,一动也不动。不同的是,在休息日,常有本单位和外单位的青年工人,来曲曲巷拜访退休了的聂耽。院门是紧关的,他们在说什么、做什么,没有人知道。有时,聂耽会领着这些年轻人走出巷尾,到雨湖公园去游玩,笑语声一路撒落,滴溜溜转。与聂耽隔着巷道门对门住的是刘聪。刘聪四十岁出头,留过洋,现在是一家大医院五官科的主治大夫,在治耳鸣、假聋、耳膜破损等方面名声远播。他对聂耽的超常听力很感兴趣,希望从中找出什么奥秘,或许会有助于他对耳疾的治疗。可聂耽不乐于与人打交道,令他束手无策。现在他有法子啦,可以跟在聂耽一群人后面,也看风景,也听他们说话,不会
4、没有斩获。秋日的午后,聂家的门打开了,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姑娘,朝巷尾走去。刘聪知道,这群年轻人是上午来的,眼下吃过了午饭,聂耽领着他们去雨湖公园溜达,他便悄悄地跟在后面。游柳堤,看水中游鱼历历。过花坞,嗅清苦的菊香。倚八仙桥的红栏,看天上雁字横斜。然后他们坐进周家山的听风轩,听秋风飒飒。聂耽的耳廓忽然动了起来,然后用手一指,说:“那阶边的一颗小石子,压住了一只蝈蝈的腿,它叫得很痛苦。”大家感到很惊异。一个小伙子飞快地跑过去,扒开一块小石头,蝈蝈嗖地跳起来,很快乐地呜叫着。有人问:“聂师傅,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聂耽说:“因为听多了,听熟了。”坐了一会儿,他们又朝湖心亭走去,有一条宽宽的水上石
5、栈道通向那里。年轻人簇拥着聂耽,又说又笑。还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跟在后面慢行,老人的拐杖声,女人的高跟鞋声,孩子的喊叫声,此起彼落。走在最后的刘聪,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元钱的硬币,让它垂直落下,硬币掉到石板上,清脆地一响。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见了钱币落地的声音,都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目光搜索着发出声音的方位。只有聂耽什么也没听见,依旧向前走去。刘聪抱歉地对大家笑了笑,弯腰拾起硬币,然后转身走了。他知道,聂耽只听见他想听见的声音,想听见的声音就一定能听见!(选自2016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部分,先介绍聂耽在纺织厂当保全工的身份
6、,又介绍他的工作性质,为后面小说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B. 小说特意安排了参加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比赛的情节,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 出了聂耽独特的技能。C. 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比赛,这对于湘潭曲曲巷而言自然是大事,小说用“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方式告知巷子里的人,十分自然。D. 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姑娘去雨湖公园,通过看游鱼、嗅菊香、看雁字、听秋风等活动,显示了他的本领,同时对年轻人也起到了良好教育作用。5. 小说中聂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在塑造聂耽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的对比手法及作用。参考答案:4. D 5. 为人内敛,好静,敬业。他读书时好静,工作
7、时哪儿有故障立刻到哪里去。做事专注。比赛时的动作行为凸显了这一特点。谦逊低调。获奖后,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不为利益所惑。将获奖的奖金全捐出去,对金钱的声音没什么反应。 6. 文章在两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是聂耽在大赛中蒙眼可听出几十台开动的织布机中某台的毛病,而获奖后对人们当面背后的议论却充耳不闻二是带着青年逛公园时,他可以听到草丛中被石头压住腿的蝈蝈叫声;而听不到耳科医生硬币落地的声音通过这两处对比描写,突出了小说主人公爱岗敬业,心无旁骛的优秀品质(聂耽与其他人的对比也可)4. 试题分析:D项,说对年轻人有良好教育作用牵强。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
8、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获奖后,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等情节中概括出其“谦逊低调”的性格特征。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为人内敛,好静,敬业”“做事专注”“谦逊低调”“不为利益所惑”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6. 试题分析:注意
9、答出对比的对象“听出织布机中某台的毛病,却听不见大家的议论”“听到蝈蝈叫声却听不见医生硬币落地的声音”,再分析艺术效果“小说主人公爱岗敬业,心无旁骛的优秀品质”。2.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
10、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
11、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古
12、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B在历史上,“书
13、”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
14、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
15、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参考答案:1、【答案】B说“它们(指“金”“石”“画”)同样因为影响深远”无中生有,也不是对“书”的表述。2、【答案】B【解析】原文是“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3、【答案】C【解析】文中说“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并不是对其代表性的否定,而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确实有超过传世碑版的书法,只不过不为人所知了。【解析】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的家学传承王立群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
16、,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靠父子相传。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很
17、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
18、族所不及的。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好得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古代孩子从小背什么书?论语、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周礼、礼记等。第二种家学是请个老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孩子。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杜老爷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唯一的女儿杜丽娘。但这种家学往往是官宦人家、富商所用,他们有钱请得起老师。当然,在中国古代,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是谁?皇帝。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比如刘邦,他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
19、,刘邦对儿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刘邦就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先生,叫叔孙通,做太子太傅来教他的儿子。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开始办学。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王导;谢,谢安。 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持了一代王朝。这些大家族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这些家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 1.下列对于家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史官要靠父子相传才能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而这些是史官必须具有的知识,所以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
20、出现在史官家庭。B.史记和汉书的编写,都是家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史记是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汉书是班固及其父亲、妹妹共同完成的。C.中国历史上的一家都是大文豪的比比皆是,如“三苏”“三曹”、蔡邕父女等,说明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形成。D.中国古代家业能够代代相传,如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古代家学的兴盛,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格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B.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
21、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的子孙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C. 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对读书的重视等原因,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D. 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家学内容之一,像钱学森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很好,就是从小背出来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家族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家学的传统中父子甚至是祖孙几代都会从事一种职业或研究。B.中国古代的家学表现在官宦人家、富商等有钱人,他们或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或是请私塾先生到自己家里来教自己的孩子。C.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才重视家学、家风,这时出现了
22、比较强的家族观念,也有很多家训流传后世。D.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实力的大家族都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使得家学更加兴盛。参考答案:1.D 2.B 3.A1.D因果倒置,4段1行,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2.B原文8段只说“皇帝是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没说他们的子孙就一定有很高的文化水平。3. B项在8段原文没说家长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也是有钱人的做法;C项,9段,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重视家庭办学。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D项,“大家族都重视家教”以偏概全。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
23、文言文,完成47题。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
24、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之乱,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
25、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始梁王彭越为家人 家人:同乡人B. 牺牲不如令 牺牲:祭祀所用的牲畜C. 为人所略卖 略:劫持 D. 枭彭越头于洛阳下 枭:悬头示众5.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B.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C.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D.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26、.早些时候栾布就和彭越交好,因为贫困,栾布就给人作雇工,几年后又被人卖作奴仆。孝文帝时做了燕国丞相、将军。 B.由于栾布违反皇上旨意祭祀彭越而被逮捕,将要烹杀的时候,栾布沉着面对,据理直谏,最终皇上赦免了他,还任命他为都尉。C.汉高祖诛杀了彭越,灭了三族,将彭越的首级悬于城头,不许任何人收殓。栾布却不顾这些,取下彭越的首级,“祠而哭之”,足见其重义轻生。 D.栾布去世后,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 译文: (2)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
27、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译文: 参考答案:4、 A 家人:平民5、C(栾布悲哭彭越,把赴汤看作像回家一样的表现,他的确明白如何安排自己,不是顾惜自己的性命。即使是古代那些重义的人,又怎能超出他呢!”)6、答案 C “取下彭越的首级”有误,应是“在彭越的首级下汇报”。7、(1) “你要和彭越一同谋反吗?我禁令任何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赶快烹杀栾布!”(若、祠、明、趣、亨)(2) 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只是因为彭越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为难的缘故啊。(所以、遂、西、合从、苦)译文:栾布是梁地人。当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经和栾布交往。栾布家里
28、贫困,在齐地被人雇用,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过了几年,彭越离开,到巨野做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强行劫持出卖,到燕地去做奴仆。栾布曾替他的主人家报了仇,燕将臧荼推荐他担任都尉。后来臧荼做燕王,就任用栾布做将领。等到臧荼反叛,汉王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到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 后来栾布出使到齐国,还没返回来,汉王召见彭越,以谋反的罪名责罚他,诛灭了彭越的三族。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这时栾布从齐国返回,便把自己出使的情况,在彭越的脑袋下面汇报,边祭祀边哭泣。官吏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
29、皇上召见栾布,骂道:“你要和彭越一同谋反吗?我禁令任何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赶快烹杀栾布!”皇帝左右的人正抬起栾布走向汤镬的时候,栾布回头说:“希望能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上说:“说什么?”栾布说:“当皇上你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为难的缘故啊。在那个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说垓下之战,如果不是彭王,项羽不会灭亡。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彭王接手符节受了封,也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地传下去。现在陛下一向梁国征集军队,彭王因病不能前来,而陛下就
30、产生怀疑,认为他要谋反,可是谋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家族,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自己危险了。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倒不如死去得好,就请您烹了我吧。”于是皇上就赦免了栾布的罪过,任命他做都尉。 孝文帝的时候,栾布担任燕国国相,又做了将军。栾布曾扬言说:“在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不能辱身降志的,不是好汉!等到富有显贵的时候,不能称心快意的,也不是贤才。”于是对曾有恩于自己的人,便优厚地报答他;对有怨仇的人,一定用法律来除掉他。吴、楚七国反叛时,栾布因打仗有功被封为俞侯,又做了燕国的国相。燕、齐这些地方都替栾布建造祠庙,叫做栾公社。 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栾布去世。他的儿
31、子栾贲继成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太史公说:“栾布悲哭彭越,把赴汤看作像回家一样的表现,他的确明白如何安排自己,不是顾惜自己的性命。即使是古代那些重义的人,又怎能超出他呢!”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以字行。叔父飞卿,仕宋,通判建昌,世祖时,以城降。钜夫入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他日,召见,问贾似道何如人,钜夫条对甚悉,帝悦,给笔札书之,乃书二十余幅以进。帝大奇之,谓近臣曰:“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诚聪明有识者也。可置之翰林。”以其年少,奏为应奉翰林文字。帝曰:“自今国家政事得失,及朝臣邪正,宜皆为朕
32、言之。”钜夫顿首谢曰:“臣本疏远之臣,蒙陛下知遇,敢不竭力以报陛下!”寻进翰林修撰,屡迁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至元二十三年,见帝,首陈:“兴建国学,乞遣使江南搜访遗逸;御史台、按察司,并宜参用南北之人。”帝嘉纳之。二十四年,立尚书省,诏以为参知政事,钜夫固辞。又命为御史中丞,台臣言:“钜夫南人,且年少。”帝大怒。遂以钜夫仍为集贤直学士,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奉诏求贤于江南。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二十六年,时相桑哥专政,法令苛急,四方骚动。钜夫入朝,上疏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择相,宰相之职,莫大于进贤。苟不以进贤为急,而惟以殖货为心,非
33、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今权奸用事,立尚书钩考钱谷,以剥割生民为务。臣窃以为宜清尚书之政,损行省之权,罢言利之官,行恤民之事,于国为便。”桑哥大怒,羁留京师不遣,奏请杀之,凡六奏,帝皆不许。三十年,出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兴学明教,吏民畏爱之。大德四年,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至官,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上下肃然。皇庆二年,旱,钜夫应诏陈桑林六事,忤时宰意。明日,帝遣近侍赐上尊,劳之曰:“中书集议,惟卿所言甚当,后临事,其极言之。”钜夫建言:“经学当主程颐、朱熹传注,文章宜革唐、宋宿弊。”命钜夫草诏行之。三年,以病乞骸骨归田里,不允。钜夫请益坚,特授光禄大夫,赐上尊,命廷臣以下饮饯于齐化
34、门外,给驿南还,敕行省及有司常加存问。居三年而卒,年七十。泰定二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文宪。(节选自元史程钜夫列传)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B.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C.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D. 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讳,古代称已故帝王或尊长的名;后来也用
35、于敬称在世尊长的名字。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亲的名字,叫避讳。B. 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多为帝王所用,如至元、康熙。年号的使用始于汉武帝时期。改换年号叫改元。C. 台,古代中央政府的官署,常指御史台。行台,指中央政府设在京师以外的行政机构,也指地方大吏的官署或居所。D. 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只有帝王、贵族、大臣有谥号。谥号有美谥和恶谥两种,如文宪、周厉王。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钜夫聪慧有才识,甚得元帝赏识。钜夫跟随叔父脱宋降元,在元帝诏问时,他应对十分详尽,让元帝惊叹不已。他虽然年纪轻轻,却深得元帝的信任,屡得升迁。B. 钜
36、夫建议重用南人,得到元帝采纳。他向元帝建议寻访江南名人逸士,并让他们与元人一起担任御史台、按察司要职。元帝力排非议,采纳了钜夫江南招贤的建议。C. 钜夫为人正直,不畏权贵,体恤百姓。他为民请命,弹劾宰相桑哥专权苛政敛财伤民;他出任地方官职,兴学明教,为民除害,深为官吏民众敬畏和爱戴。D. 钜夫不恋栈官位,却得享殊荣。他因病请求辞官归里,但遭拒绝。他一再坚持,才被允许,离京之日,元帝命设宴,让百官送行;敕令地方官员要常问候,死后追赠官爵。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完成一道课内翻译题。(1)苟不以进贤为急,而惟以殖货为心,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
37、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参考答案:11. B 12. D 13. B 14. (1)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这并非对上辅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2)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却早早地绝了后,你那么纯正聪明本来应该他的继承家业的却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这句话的含义是“当初,书写诏令都是用蒙古字,到现在,皇帝特别命令用汉字来书写。回到朝廷,向皇帝陈述民间利病五事,钜夫被授予
38、集贤学士,仍然回到行台任职”,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句中出现的名词代词较多,如“蒙古字”“帝”“汉字”“之”“事”“集贤学士”“行台”等,然后借助语法知识进行排除,“初”指当初,时间副词,应断开; “书诏令”是指动作行为,做主语,“皆用蒙古字”是谓语,二者不能分开,排除AD两项;“还朝”和“陈民间利病五事”是两件事,应分开,排除C项。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项,“只有帝王、贵族、大臣有谥号。谥号有美谥和恶谥两种,如文宪、周厉王”有误,谥号有官谥、私谥之分。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
39、亲戚、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钜夫向元帝建议寻访江南名人逸士,并让他们与元人一起担任御史台、按察司要职。元帝力排非议,采纳了钜夫江南招贤的建议”有误,从文中来看,文中原句是“至元二十三年,见帝,首陈:兴建国学,乞遣使江南搜访遗逸;御史台、按察司,并宜参用南北之人。帝嘉纳之”,由此可知,对钜夫江南招贤的建议,朝中并无非议,元帝也无“力排非议”之举。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
40、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B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重用南人”“江南名人逸士”“御史台、按察司”这些信息快速找到设题的区域,经过比对可以发现,钜夫提出这些建议时,朝中并无异议,故也无“元帝力排非议”一说。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41、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苟”,如果;“以为”,把当作;“进贤”,举荐贤能的人;“急”,形容词做名词,急迫是事务;“殖货”,营求财物;“非也”,否定判断句。第二句中,句首补上主语“程钜夫”;“至”,到;“治”,惩治;“家奴之为民害者”,定语后置,应为“为民害之家奴”;“上下”,官吏和百姓;“肃然”,恭敬的样子。参考译文:程钜夫,名文海,避元武宗庙讳,改用字代名。他的叔父程飞卿,在宋朝做官,任建昌通判,元世祖时,带领城邑投降。程钜夫入元充当人质,他叔父
42、官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有一天,程钜夫被皇帝召见,皇帝问贾似道是怎样的人,程钜夫逐条对答,相当详尽,皇帝高兴,就给他笔札叫他写下来,竟然写了二十多幅进献上来。皇帝对他的才能特别惊异,对身边的臣子说:“我看这个人的相貌,已经非常高贵;听他说话,确实是聪明有见识的人。可以安排他任翰林。”因为他年纪小,召为应奉翰林文字。皇帝说:“从今以后国家政事得失,以及朝廷官员的邪正,都应该向我说明。”程钜夫顿首感谢到:“我本是被疏远的臣子,蒙受陛下的赏识,怎敢不竭尽全力来报答陛下!”不久升为翰林修撰,多次升迁至集贤直学士,兼任秘书少监。至元二十三年,觐见皇帝,首次陈述:“兴建国学,请求派使节到江南搜查访问遗弃而
43、不用的名士;御史台、按察司等职,应该一并任用南人和北人。”至元二十四年,朝廷设立尚书省,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参知政事,钜夫坚决推辞。程钜夫又被任命为御史中臣,御史台的大臣说:“钜夫是南人,并且年少(不宜任命)。”皇帝大怒。于是仍然任命钜夫为集贤直学士,授侍御史,从事御史台事务,奉诏前往江南求贤。当初,书写诏令都是用蒙古字,到现在,皇帝特别命令用汉字来书写。回到朝廷,向皇帝陈述民间利病五事,钜夫被授予集贤学士,仍然回到行台任职。二十六年,当时的宰相桑哥专权,法令苛刻而急切,四方动荡不安。钜夫入朝,上疏说:“我听说天子的职务,没有比择相更大的,宰相的职务,没有比举荐贤才更重要的。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
44、迫的事务,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这并非对上辅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现在权奸用事,立尚书聚敛财赋,以搜刮百姓为要务。我私下认为应当理清尚书的政务,减损行省的权力,罢免谄媚言利的官员,推行体恤百姓的事务,行对国家有利之事。”桑哥非常生气,把他留在京师不送走,上奏请求要杀掉钜夫,总共奏了六次,皇帝都没有批准。三十年,离开京师担任福建海道肃政廉访使,兴办学堂推行教育,官吏百姓对他又充满敬畏又爱戴。大德四年,调为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程钜夫一到任,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为害百姓的家奴,于是,官吏和百姓对他都十分恭敬。皇庆二年,天下大旱,钜夫应诏陈述桑林等六事,违背了当时宰相的意愿。
45、第二天,皇帝派遣近臣赐他为上尊,慰劳他道:“中书集体商议,只有您所说的最恰当,以后遇到其他的事,一定要好好地告诉我。”钜夫建言道:“经学方面当以程颐、朱熹传注为主,文章应该革除唐、宋时期的弊害。”于是下命让钜夫起草下诏推行。三年,向朝廷称病请求退休,朝廷没有批准。钜夫请求退休的意愿更加坚定,皇帝特授钜夫为光禄大夫,赐以上尊,命令职位低于钜夫的臣子到齐化门外饯别送行,为他提供南回的马,下令行省和有司经常慰问。钜夫回家三年后就死了,终年七十岁。泰定二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为文宪公。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德宗贞元十一年,春,二月,)初,阳城自处士征为谏议大夫,拜官不辞
46、。未至京师,人皆想望风采,曰:“城必谏诤,死职下。”及至,诸谏官纷纷言事细碎,天子益厌苦之。而城方与二弟及客日夜痛饮,人莫能窥其际,皆以为虚得名耳。前进士河南韩愈作争臣论以讥之,城亦不以屑意。有欲造城而问者,城揣知其意,辄强与酒。客或时先醉仆席上,城或时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及陆贽等坐贬,上怒未解,中外惴恐,以为罪且不测,无敢救者。城闻而起曰:“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杀无罪人。”即帅拾遗王仲舒、归登、右补阙熊执易、崔邠等守延英门,上疏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上大怒,欲加城等罪。太子为之营救,上意乃解,令宰相谕遣之。于是金吾将军张万福闻谏官伏阁谏,趋往至延英门,大言贺曰:“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
47、矣!”遂遍拜城与仲舒等,已而连呼“太平万岁!太平万岁!”万福,武人,年八十余,自此名重天下。时朝夕相延龄,阳城曰:“脱以延龄为相,城当取白麻坏之,恸哭于庭。”有李繁者,泌之子也,城尽疏延龄过恶,欲密论之,以繁故人子,使之缮写,繁径以告延龄。延龄先诣上,一一自解。疏入,上以为妄,不之省。秋七月丙寅朔,阳城改国子司业,坐言裴延龄故也。(贞元十四年,九月,)太学生薛约师事司业阳城,坐言事,徙连州,城送之郊外。上以城党罪人,左迁城道州刺史。城治民如治家,州之赋税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城自署其考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观察使遣判官督其赋,至州,城先自囚于狱。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候安否耳。”留一二日未去,城不复归。馆门外有故门扇横地,城昼夜坐卧其上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