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黄冈市武穴鄂东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
2、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诗人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是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握绝不是在诗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涌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
3、众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情绪。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扬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渐升华出来的人性思索。文学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然而,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表达。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对人格尊严
4、的尊重等等。诗人的责任就在于融入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在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中去追寻人类的终极价值。好诗歌是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审美升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诗歌创作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语言的平庸化。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诗歌语言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更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选自郭国昌诗歌价值如何认定,有删改)1. 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的分析不符合本文所论“好诗歌”标准的一项是A.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
5、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金黄的稻束)诗人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和“静默”的精神内涵。B.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回答)诗人以清醒的眼光审视十年浩劫,愤怒而又不失理性,强烈渴望重新确立人类的基本价值。C.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诗人通过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D. “我是空心菜爱好者/所有的土地都种上空心菜/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我就是个空心菜爱好者。”(空心菜)诗歌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对自我生活趣味
6、的欣赏,形式自由,不落窠臼。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当前中国诗歌创新激情缺乏,出现了平庸化的状态,艺术精品越来越少,缺乏真正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艺术杰作。B. 造成中国诗歌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而造成这一标准缺失的原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C. 好的诗歌不应该有诗人自己的影子,而应深度把握现实生活,作者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表现隐藏在民众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追求。D. 好的诗歌应该能够跨越国界、跨越时空,合理张扬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诗意追问人类永恒的价值取向,是诗人对整个人类的人性的思索。3.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世界首先是民族的,如果诗人在创作时抓住了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就能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B. 诗人把握现实生活,不是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也不是轻描淡写的反映当下生活的新时尚,而是应该把握涌动的生活潮流中的内在民族精神。C. 好的诗歌绝对不是离开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状况而去反映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体现在各个民族具体的现实生活中。D. 白话诗歌是现当代诗歌的主流,但白话不等同日常口语,好的白话诗,其语言必经诗人的审美加工,是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参考答案:1. D 2. C 3. A
8、【1题详解】试题分析:B项,符合第二个标准中的“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C项,符合第三个标准中的“好诗歌是对日 常生活语言的审美升华”;D项,符合第一个标准中的“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A项,文章最后一段“诗歌创作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语言的平庸化。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 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显然,这首诗并不符合此标准。【2题详解】试题分析:“不应该有诗人自己的影子”错,文章第3段中有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并没说“绝对不应该有影子”。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9、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D混淆范围。【3题详解】试题分析:见第3段,文章说“诗人的责任就在于融入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在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中去追寻人类的终极价值”,“在创作时抓住了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并不一定就能“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选项把必要条件改成了充分条件。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
10、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
11、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
12、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
13、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1.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C.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D. “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
14、种对美的享受。2.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 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C.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D. 解决“提笔忘字”问题的最实际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B. 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
15、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C.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D. 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参考答案:1. A 2. C 3. A【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选项给出的是“提笔忘字”的原因,不是表现,“提笔忘字”的表现应文中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
16、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原文“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选项因果倒置。【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观点的概括。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
17、系的细微差别。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题中A项,原文“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的对象是“提笔忘字现象”,不是“这一报道”,张冠李戴。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
18、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
19、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
20、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
21、、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中,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C.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D.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22、一项是(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B.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C.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D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化和概念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同,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B.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
23、”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D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参考答案:1.D 2D 3B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也。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事南唐。李璟使掌亲军,以为武昌军节度使。周师征淮,先遣李榖攻自寿春,璟遣将刘彦贞拒周兵,以仁赡为清淮军节度使,镇寿州。李榖退守正阳浮桥,彦贞见周兵之却,意其怯,急追之。仁赡以为不可,
24、彦贞不听,仁赡独按兵城守。彦贞果败于正阳。世宗攻寿州,围之数重,以方舟载炮,自淝河中流击其城;又束巨竹数十万竿,上施版屋,号为“竹龙”,载甲士以攻之;又决其水砦入于淝河。攻之百端,自正月至于四月不能下,而岁大暑,霖雨弥旬,周兵营寨水深数尺,淮、淝暴涨,炮舟竹龙皆飘南岸,为璟兵所焚,周兵多死。世宗东趋濠梁,以李重进为庐、寿都招讨使。璟亦遣其元帅齐王璟达等列砦紫金山下,为夹道以属城中。而重进与张永德两军相疑不协,仁赡屡请出战,璟达不许,由是愤惋成疾。明年正月,世宗复至淮上,尽破紫金山砦,坏其夹道,璟兵大败,诸将往往见擒,而璟之守将,或走或降,皆不能守,虽璟君臣亦皆震慑,奉表称臣,而仁赡独坚守,不可
25、下。世宗使璟所遣使者孙晟等至城下示之,仁赡子崇谏幸其父病,谋与诸将出降,仁赡立命斩之,监军使周廷构哭于中门救之,不得,于是士卒皆感泣,愿以死守。三月,仁赡病甚,已不知人,其副使孙羽诈为仁赡书,以城降。世宗命舁仁赡至帐前,叹嗟久之,赐以玉带、御马,复使入城养疾,是日卒。制曰:“刘仁赡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可比!”乃拜仁赡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世宗遣使吊祭,追封彭城郡王。李璟闻仁赡卒,亦赠太师。寿州故治寿春,世宗以其难克,遂徙城下蔡,而复其军曰忠正军,曰:“吾以旌仁赡之节也。”(选自新五代史死节传,有删改)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璟遣将刘彦贞拒
26、周兵 拒:抵御。B为夹道以属城中 属:交付。C世宗使璟所遣使者孙晟等至城下示之 示:告知。D吾以旌仁赡之节也 旌:表彰。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彦贞果败于正阳 而君幸于赵王 B谋与诸将出降 孰与君少长 C彦贞见周兵之却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世宗以其难克,遂徙城下蔡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1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仁赡的“忠诚节操”的一组是( )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 彦贞不听,仁赡独按兵城守重进与张永德两军相疑不协,仁赡屡请出战仁赡独坚守,不可下谋与诸将出降,仁赡立命斩之 刘仁赡尽忠所事,抗节无亏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27、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世宗攻打寿州时,虽采用了“炮舟”“竹龙”等新颖的战法,但由于刘仁赡指挥军队誓死守城,加之天气炎热,连日多雨,河水暴涨,最终只得奔赴濠梁。B李重进和张永德两军互相猜疑,不和,正是彻底打败周的军队的有利时机,但李璟达一再不许出战,致使南唐错失了良机,刘仁赡因愤恨而生病。C“世乱识忠臣”,刘仁赡能杀子明“节”,就绝不可能临死变节,所以他的副使孙羽伪造他的信件投降,李璟不但不信,还给予了他“抗节无亏”的好评。D刘仁赡虽是南唐之臣,但他坚守节操为国而死,也赢得了周世宗的敬重。周世宗不仅派人吊祭他,还追封他为彭城郡王。15翻译下列句子(12分)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
28、焉取之?(4分)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4分)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4分)参考答案:11B (B“属”应解释为“连接”。 )12B (A介词,在/介词,被;B介词,跟,和;C取独/代词,这;D连词,因为/介词,用。)13D ( 表现的是刘仁赡治军的才德,表现的是刘仁赡军事上的洞察力,表现的是刘仁赡善于抓住战机,这三句均与刘仁赡的“忠诚节操”无关。)14 C (C根据文本信息,给予刘仁赡“抗节无亏”的评价的不是“李璟”,而是“周世宗”,此外,李璟“不信”于文无据。)15晋国已经向东使郑国成为它的疆界,又想扩张它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要
29、从哪里取得土地呢?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了他。他们这种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之别(或轻重的意义)到底怎么样呢?【参考译文】刘仁赡字守惠,是彭城人。刘仁赡担任将领,轻视财物,看重将士,法令严明。在南唐做官。李璟让他掌管亲军,任命他为武昌军节度使。周的军队出征淮河地区,先派李榖从寿春进攻,李璟派将领刘彦贞抵御周的军队,任命刘仁赡为清淮军节度使,镇守寿州。李榖退守正阳浮桥,刘彦贞看见周的军队退兵,猜测他们害怕了,就紧追他们。刘仁赡认为不可这样做,但刘彦贞不听,刘仁赡独自带领军队守城。刘彦贞果然在正阳战败。周世宗进攻寿
30、州,把它重重包围住,用相并的两船装着投石机,从淝河中游攻击寿州城;又把几十万根大竹子捆扎在一起,在上面盖起木板房,号称“竹龙”,装上身穿铠甲的兵士去攻城;又打开缺口,让水寨的水排入淝河。用各种方法攻城,从正月到四月都没能攻下,而这年天气非常炎热,雨下了十多天也没停下来,周军的营寨里,水深数尺,淮河、淝河里的水暴涨,炮舟、竹龙都漂到南岸,被李璟的军队焚烧,周军的士兵死了很多。周世宗向东奔到濠梁,任命李重进为庐、寿二州都招讨使。李璟也派他的元帅齐王李璟达等人在紫金山下扎寨,修建夹道来连接城中。而李重进与张永德两军相互猜疑,不知,刘仁赡多次请求出战,李璟达不允许,由此刘仁赡因愤恨而生病。第二年正月,
31、周世宗又到淮河边,将紫金山下的营寨全部攻破,毁坏了那里的夹道,李璟的军队大败,将领们大多被俘获,而李璟的守将,有的逃跑,有的投降,都不能坚守,即使李璟及他的臣子也都震惊畏惧,上表称臣,而刘仁赡独自坚守,不能攻下。周世宗让李璟派来的使者孙晟等人到城下告知刘仁赡,刘仁赡的儿子刘崇谏趁着他父亲患病,图谋跟将领们出城投降,刘仁赡立即下令将他斩首,监军使周廷构在中门哭泣挽救他,但没有救下,于是士兵们都感动得哭起来,愿意以死来守城。三月,刘仁赡病情更重,已经不省人事,他的副使孙羽伪造刘仁赡的信,献城投降。周世宗下令把刘仁赡抬到营帐前,感叹很久,把玉带、御马赏赐给他,又让他进城养病,这一天刘仁赡死去。周世宗
32、的诏书中写道:“刘仁赡对他侍奉的人竭尽忠心,坚守节操,没有欠缺,前代的名臣,有几人能与他相比!”于是授予刘仁赡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的职位。周世宗派使臣吊祭刘仁赡,追封他为彭城郡王。李璟听说刘仁赡死去,也追封他为太师。寿州原来的州治是寿春,周世宗因为它难以攻克,于是将城迁到下蔡,并且恢复其军队,称其为忠正军,说:“我用它来表彰刘仁赡忠诚的节操。”5.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1-15。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
33、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1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4、 ( ) A.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 B. 缘染溪缘:沿着 C. 到则披草而坐披:拨开 D. 外与天际际:天边12. 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凌万顷之茫然B. 其高下之势其可怪也欤C.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吾尝终日而思矣D. 是岁,元和四年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3. 下面加点词语用法不一致的是 ( )A. 望西山,始指异之而耻学于师 B. 日与其徒上高山顺流而东也C. 萦青缭白不如登高之博见 D. 穷山之高而止不知东方之既白14.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深入树林,走到回
35、溪的尽头,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没有远而不到的。B. 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尺寸之地包含了千里的景物,各种景物聚拢紧缩,层层堆叠,尽收眼底。C.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认为所有州的有点奇异形态的山水,都为我所享有的。D.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然后知道我以前未曾游玩,游玩于是真正开始。15.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中“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可见游览的漫无目的,也使人感觉到作者被贬官之后纵情山水、随遇而安的心态。 B. 第二段文字在描写“西山”的景物时,对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运用简约而精当、准确而传神,将西山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地刻画
36、出来,富于动态美。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表明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了心灵的启迪,让作者感到了超脱旷达,忘却了自我,忘却了烦忧,获得了精神慰藉。D. 作者对西山特立之貌描写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参考答案:11. 选D。“际”意为“交会”。12. 选C。“而”表示修饰。A之: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B其:代词,它/语气副词,表感叹。 D 也:判断句的标志/句中表停顿。13. 选B。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A异、耻:意动用法,以为异,以为耻。B青、高:形容词作名词,青山,高处。 D 穷、白:形容词作动词
37、,穷尽,变亮。14. 选B。A“回”应为“迂回曲折”意。C“凡是”应为“所有这个”意。D“然后”应为“这样以后”,“于是”应为“从这时”。15. 选A。“施施”“漫漫”与两个“则”表现的是作者被贬官后“恒惴栗”,精神苦闷而无所排遣的状态。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或见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
38、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太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
39、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节选自周书卢柔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B. 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
40、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C. 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D. 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专门用于官吏向上级或者向帝王陈述请求或建议。B. 爵即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C. 践阼,指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也指帝王即位。D. 古代对一些特殊地位的人的死常用专用词来表示,如天子死叫“崩”,大夫死叫“卒”。12. 下列
4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卢柔出身孤苦,却不乏家庭温暖。他幼年被叔母收养,叔母待他很好,他也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被宗族看重。B. 卢柔参与军务,善于出谋划策。他在贺拔胜手下担任官职,参与了很多军事机密;他劝说贺拔胜按兵不动,私下与梁国通好。C. 卢柔擅长写作,文笔出众。他替贺拔胜撰写的奏表富有文采,得到梁武帝的赞许;他所作的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在世间流传。D. 卢柔尽职尽责,受到重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一百多件文书,都非常得体;他得到太祖赏识,并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2)
42、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参考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他天性聪明机敏,喜爱学习,不到二十岁,懂得撰写文章。(2)后来卢柔与贺拔胜一起返回,走到襄阳,齐神武帝害怕贺拔胜从西进入,派遣侯景率领轻锐的骑兵拦截他。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应首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需要断句部分的大致意思,其次要先易后难,寻找标志性词语、虚词,固定句式等。还应根据句子成分进行断句,确保断后句子的完整性。“引兵赴洛”意为“领兵奔赴洛地”,不应断开。而且“胜”做下一句的主语,应位于句首,据此可排除AB两项。句中“之”是结构助词“的”的
43、意思,不能放在句首。“晋阳之甲”才是意思完整的短语,可排除C项。综上选择D项。【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
44、等修辞断句。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专门用于官吏向上级”说法错误,“表”只能用于官吏向皇帝上书陈述请求或建议。【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在大纲卷中出现后一直是课标中的必考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他劝说贺拔胜按兵不动,私下与梁
45、国通好”错,根据原文“柔曰此忠之上策,亦中策也。策之下者”,卢柔只是给贺拔胜提出上、中、下三种计策,并没有劝说贺拔胜具体这样去做。【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
46、关系。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重点考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翻译。解答时需注意下列重点词语:(1)弱冠:男子二十岁。解:懂得。属文:写文章。(2)还:返回。遣:派遣。邀:拦截。【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留”“删”“调”“换”“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删”,对省略的内容要补出。直译为主,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