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5 ,大小:2.49MB ,
资源ID:3266824      下载积分:2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2668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人民版历史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库带答案解析-模拟题测试题练习题.doc)为本站上传会员【w****g】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人民版历史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库带答案解析-模拟题测试题练习题.doc

1、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这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解析:题干材料“土地之神”“五谷之神”,体现了农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故选B。答案:B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解析: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下,采用集体耕作,方框A内容应是集体劳作;中国古代农业

2、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演变,方框B内容是铁犁牛耕,故D正确。答案:D3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解析:据“家给人足”“妇人纺织,男子桑蓬”等关键信息,可判断出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据此辨析备选项,可知“小农户个体经营”符合题意,答案为C项。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答案:C4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

3、。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封闭性 B分散性C连续性 D脆弱性解析:材料“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反映了小农破产的原因,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答案:D5“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A B C D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傍一人执耧”“种乃自下”等信息可知,该农具为播种工具耧车,故B正确。A为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D为曲辕犁,C为灌溉农具翻车,都不符合题干要求。

4、答案:B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著名唱词。材料二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国史概要材料三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农具名)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著人力之便。”太湖地区农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戏中主人公向往的是怎样的生活。(2)材料二中所说的“农业生产技术

5、的一场革命”始于何时?对当时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式变化的表现及原因。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核心信息;第(2)问中重在考查对铁犁出现产生的影响的理解;第(3)问则注重考查牛耕在明清时期被人力取代的史实。答案:(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夫妻恩爱。(2)春秋战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3)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基础巩固1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解析:生产工具的进步是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曲辕

6、犁是唐代生产工具进步最主要的代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是汉代农业进步的重要体现,均排除。答案:A2诗经中描述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现象直接表现了西周时期()A宗法制崩溃B井田制盛行C礼乐制遭到破坏 D分封制瓦解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宗法制崩溃,故A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天上下雨,不仅要下到我的公田里,也要下到我的私田里,涉及公田和私田,又是西周时期,故B正确;材料中不能反映礼乐制遭到破坏,故C错误;材料中也没提到分封制,故D错误。答案:B3中国秦朝因长城和兵马俑而名满世界,这些举世闻名的工程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是()A繁多的赋税 B沉重的徭役C苛刻的兵役 D土地兼

7、并解析:古代中国大型土木工程的成功营造,主要得益于劳动者服事徭役。答案:B能力提升4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 B自然灾害的影响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D小农经济的脆弱解析:依据材料“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可知,自耕农虽然有自己的土地,但还要向官府提供劳役,如果不能忍受,则会卖掉田地或者逃走,这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是自耕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故选A项。B、C、D三项题干均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A5史记河渠书载

8、:“蜀守冰凿离碓(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该材料记载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白渠 D龙首渠解析:由材料信息“蜀守冰凿离碓(堆)”可知是指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故A项正确。答案:A6.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固守“刀耕火种”解析:汉代农民使用钉耙耕作,说明耕作工具进步,体现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B7“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解析

9、:题干材料提到农业生产中“人善治之”,则每亩收成增加、一年两次收获,故强调依靠人力的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小农经济强调生产的组织形式,故A错误;精耕细作是在限定的田地里增加人力投入,对庄稼作物进行精心耕植,使得作物的产量增加,故B正确;铁犁牛耕指农具和农用动力,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错误;自给自足为小农经济的特点,但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答案:B8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土地私有制度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解析:题干材料的现象是由土地兼并造成的,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故选B。答案:B

10、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材料二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1)根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是什么。(2)材料二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

11、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解析:本题围绕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选择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其特点的理解及对其影响的认识。回答第(2)问时注意言之有理即可。最后一个层次注意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作答。答案:(1)特点: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2)第一种观点: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第二种观点: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缴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理解: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稳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

12、国家政权。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依据自然规律生产生活,很少与外界交往,一般生活必需品在田庄里都有,这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答案:D2电视剧大河儿女围绕河南省烧窑高手贺焰生和叶鼎三之间的“斗瓷”故事而展开。从历史和地域传承来看,贺焰生和叶鼎三的工艺源自()A定窑B钧窑C龙泉窑 D耀州窑解析:材料中“河南省烧窑高手”说明该窑在河南省。定窑在河北省,钧窑在河南省,龙泉窑在浙江省

13、,耀州窑位于陕西省。故选B项。答案:B3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解析:从漆杯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的名字可知生产分工细;从刻有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可知生产由政府掌控,故选B。答案:B4“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战国时期丝绸业实行工官制度B唐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宋朝纺织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D清朝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解析:工官制度自汉武帝起

14、开始实行,故A错误;民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后期才超越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B正确;纺织业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是在明代,故C错误;丝织品一般人消费不起,故D错误。答案:B5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了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下列是欧洲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不早于中国的()五彩镂空纺瓶青花瓷珐琅彩瓷瓶A唐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解析:图片中出现“珐琅彩瓷瓶”,珐琅彩技术出现在清朝,故选D。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材料二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

15、,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三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翦伯赞秦汉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和发展的表现。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回答,“三服官”是汉官名,专门负责制作衣服以满足皇室消费;“东西织室”设在长安,专为皇室织衣,两者均为官营手工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等归纳生产经营的特点。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交易量大,材料三反映出丝织品质量

16、高,远销中亚、地中海沿岸等地。答案:(1)官营手工业。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2)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基础巩固1“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家庭手工产品主要用于()A出售赢利B自我消费C缴纳赋税 D捐赠礼品解析:从材料“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说明家庭的纺织产品主要用于自我消费,故选B。答案:B2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赋予中国“锦乡之冠”的美誉。宋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解析:苏州宋锦代

17、表了古代丝织技艺的高超水平,最有可能生产于官营手工业。答案:C3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在下列出土文物中,可以推断中国丝织技术出现的最早时间的文物是()A记载祭祀蚕神内容的甲骨B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存中的绢片和丝带C出土的商代遗物中的玉蚕D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解析:丝织技术的考证需要丝织业的具体实物史料,因此B符合题意,A、C不能用来考证丝织技术,D不是最早的。答案:B能力提升4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来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A西周 B秦朝C南北朝 D明朝解析:从题干材料“北齐书”“烧生铁精以重柔

18、铤”“数宿则成刚”可知是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故选C。答案:C5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D棉花成为松江一带种植的主要作物解析:材料表明,松江府一带“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用来种植棉花,说明棉花成为松江一带种植的主要作物,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松江棉花种植多,不能说明它是纺织业中心,故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松江地区的棉花种植情况,松江一个地区出现的特殊现象不能代表整个明代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故排除B、C两项。答案:D6.如图所示

19、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A夏朝 B商朝C春秋 D战国解析:根据“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可以判断铸造于春秋或者战国时期,根据“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可以判断最早可能铸造于春秋时期。答案:C7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五首中有“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对比这两句诗,可看出()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解析:据“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和“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

20、”对比可知,丝织品并不为织者自用,而是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故B项正确,D项错误。由所学可知,唐朝丝织业发达,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B8傅衣凌主编的明史新编中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的技术”材料反映了明朝()A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B纺织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C官营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D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说明当时的纺织业技术分工很细。答案:B9阅读材料,回答

21、下列问题。材料一陕西农民画男耕女织司母戊大方鼎材料二施复夫妇二人靠养蚕织绸生活,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材料三见下列图片。“南海一号”上的胭脂盒和胭脂瓶群神宴中的中国瓷器材料四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在经营方式上的主要类型。(2)材料二中施复夫妇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说明了什么

22、?(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些特点?答案:(1)家庭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2)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3)古代中国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多国;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官营手工业相对衰落;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唐代诗人姚合作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地荒芜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D商业的繁荣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尽去作商贾”可知唐代商业的繁荣发展。答案:D2从公元994年起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铸过钱

23、币。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白银资源丰富 B铁钱数量充足C民间发行交子 D战乱后经济萧条解析:铸钱停止而没有出现钱荒,说明金属货币的功能被取代,而公元994年到公元1005年为我国北宋时期,成都在四川境内,可判断原因为纸币的发行,交子为宋代四川境内出现的纸币。故C正确。答案:C3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是()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夜市D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解析: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符合“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故选B。答案:B

24、4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写道:“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指()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沿街开铺的街市 D地方自治的市镇解析:草市出现在城外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方,与题中“长安城”不符合,故A错误;唐代对市的设立和管理严格,故B正确;唐代实行坊市分离,沿街开铺的街市还未出现,故C错误;市镇自治说法错误,故D错误。答案:B5“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B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C航船所经之处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D

25、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交子解析:“俞大娘”航船出现在唐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的益州,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D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与这一时期商贸政策的多元化是密切相关的。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期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然积极经营。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明清)封建官府的政治垄断性,也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为了垄断食盐、茶叶等专卖商品的市场交易,经常发布各种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专卖制度,禁止民间商人的自由经商活动;为了控制垄断市场,他们建立牙行制度,强迫规定民间商人的交易

26、活动必须通过牙行这一中介进行;为了征收关税,稽查商贷建立了榷关,强制规定商品的贩运路线。封建官府的政治垄断性严重损害了商人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商业积极性。 赵广举浅论明清重农抑商政策 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政府“政治垄断性”的具体表现。分析中国古代商业政策的影响。答案:(1)商人积极性较高;商品种类增加;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出现“交子”;坊市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草市和市镇经济发展;政府管理放松。(2)表现:实行专卖制度(垄断贸易);限制商人自由经商;牙行制度;征收关税(

27、设立关卡);规定贸易路线。影响: 积极: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中国封建社会进步。消极: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向近代社会转型。基础巩固1某课题小组在研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出下列相关信息,正确的是()A秦代推行“重商主义”B汉代出现最早商帮C唐代出现资本主义D宋代出现最早纸币“交子”解析:北宋时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选D。A、B、C说法都不符合史实。答案:D2晋商曾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群体活跃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区域性的商

28、人群体出现在明清时期,故选D。答案:D3下图所示的“长安市长”在当时的主要职责应是管理()A行政 B军政C司法 D贸易解析:古代中国的“市”是进行集中贸易的场所,“市长”是管理贸易的官员,故选D。答案:D能力提升4山西的王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为我们留下了晋商文化B使手工业产品缺乏市场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解析: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是“经商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严重影响工商业资本的投入,不利于扩大再生产,故选C项。答案:C5东京梦华录记

29、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夜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据材料“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夜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作品,追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风俗人情,由所学可知,宋代打破市坊限制,市普遍发展起来,故C项正确。答案:C6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

30、增加B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C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解析:“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等反映的是宋朝坊市制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夜市出现,B项正确;农业的发展不是直接因素,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理学是压抑而非满足市民的欲望,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不是受西方的影响而是自身商业发展,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7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A杭州开

31、始成为商业大都会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官府对杭州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D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解析:材料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杭州城区域功能划分的情况,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无关。答案:C8下列古代商业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A BC D解析:描写了汉代商运发展状况,为唐诗中所描写的草市,为宋代草市,为清朝时的市镇状况。答案:A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

32、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宋代的“市”:“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吴自牧梦粱录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夜深方归也。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三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范文澜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

33、商业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特点。答案:(1)特点: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重视对市场的管理。(2)变化:打破了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3)新特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材料体现出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关注农民利益抑制商业发展力求社会稳定ABC D解析:由材料“先务于农”“易用则边境安”等信息可知,统治者重视引导人民从事农业生产,

34、这不仅有利于发展经济,还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答案:B2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桓谭认为,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可以“抑并兼、长廉耻”,主张限制富商大贾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3“朝奉”本为官名,后来有些徽商由仕而贾,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称之以“朝奉”,久之,世人统称徽商为“朝奉”。这

35、本质上说明()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B走官商结合的道路C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D徽商虚伪狡诈的表现解析:徽商不喜欢被人称为“老板”却喜欢被称为“朝奉”,体现不出他们的谦虚,故A错误;材料讲述只是称呼问题,官商结合问题未提及,虚伪狡诈也没有体现,故B、D错误;徽商不喜欢被人称为“老板”却喜欢被称为“朝奉”,说明他们有官本位思想,商人地位太低,本质上反映了明清的重农抑商,故C正确。答案:C4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黄遵宪思想的是()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D“海禁”扼

36、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解析:由“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可知黄遵宪认为实施“海禁”政策的目的是驱逐外国滋事者,但是由此累及无辜,阻碍了正常对外贸易的发展,实为一大错。结合所学可知,“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国内与外界的联系,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故D项与黄遵宪思想相符。答案:D5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实质上反映出()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注意题干关键词“实质”,题干材料反映了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

37、模这一现象,其实质上体现了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选D。答案:D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1)材料一中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表明了什么?(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

38、的观点。(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陈亮的观点在于说明农商之间的关系。第(2)问分别根据材料二、三进行归纳。第(3)问在正确回答第(2)问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答案:(1)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表明了农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2)黄宗羲:工商皆本;雍正帝:重农抑商。(3)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进步的;雍正帝的观点虽有利民的考虑,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基础巩固1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C经济结构发

39、生了彻底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自由劳动力在增加,市场在扩大,手工业工场的技术不断发展,商品买卖频繁,生产关系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切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着不同于农耕文明的工业文明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答案:B2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解析:据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40、与社会实际情况相背离,故D项正确。答案:D3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盐铁官营制度早市夜市出现商人群体形成重农抑商政策A BC D解析:“政治权力型经济”是指与政治权力密切结合的经济类型,是政府机构干预的结果。是商品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属于政府行为,故选A。答案:A能力提升4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际已经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发展的因素。”其论证的依据不包括()A大量财富用于买田置地B为子孙科举入仕投资C大兴土木,光宗耀祖D放高利贷,坐收利息解析:在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下,商人往往把财富用于买田

41、置地,或政治投资,很少用于扩大再生产或进行技术革新,这严重影响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商人放高利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5据记载,“汉建武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解析:A项是在商鞅变法时期,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说明汉代就对市场交易进行了严格管理。答案:D6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42、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A“海禁”政策 B工商皆本C重商主义 D重农抑商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统治者严禁人民出海,体现的是“海禁”政策,故选A。答案:A7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解析: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A、B、D三项均不能很好地反映;C项中“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的生产方式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答案:C8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是指()A

43、资本家 B雇佣工人C奴隶 D地主解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机户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早期雇佣工人,故选B。答案:B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亦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实自商鞅始。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

44、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商业政策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答案:(1)态度:孟子主张农商平等;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