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XX中学课程规划方案(2016年度)一、学校课程建设的愿景与使命XX中学2016学年度课程规划以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会生存”为目标愿景,坚持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结构,努力满足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需求。二、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分析因素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地理环境交通相对较为便利,人口密度大,生源充足。公共交通网络还不够完善;地处农村,周边地区缺乏文化气息经开区教育建设面向国际化、现代化的大背景。学校师资队伍和硬件相对落后,对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有影响。硬件设备校园规划布局不够合理,校舍较为落后。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需继续提高。建设
2、数字化校园的空间很大。网络资源、现代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为落后。教师资源目前教师队伍年轻化,新教师的到来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教师肯钻研,爱岗位,乐奉献。 缺乏省市级优秀教师,部分学科缺少领军教师;创新意识有赖引导,团队合作、团体协同需进一步凝聚年轻教师富有教育热情,配合度高,学习提高的意愿强受多种因素制约,青年教师成长较慢,后备力量不足行政人员校长热爱教育、爱护学校、富有经验;领导团队有干劲、肯做事; 习惯按常规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主动精神人员进一步年轻化,不断注入新动力。要化被动的例行行政管理转变为积极有效的支持服务课程建设。学生状况学生淳朴善良、品行佳,平均素质较好、学
3、习意愿强,各方面表现较为出色。独生子女养尊处优,自主管理能力较差;缺乏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可塑性强、有潜力,荣誉心强,适当引导可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收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应试教育压力的加大,进一步加强学习心理疏导教育。家长配合大部分家长注重子女的教育,关注子女的日常行为。多数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品行教育;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互动很被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有增加趋势。家长热心参与学校工作的意愿增强,有利于优化学校的管理。对于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需要进行追踪辅导;强化家庭教育的指导功能。社区参与民风比较淳朴,附近社区能积极支持学校活动。学校与社区的合作需要进行长期化、组织化
4、。建立相应的制度,使社区充分支持学校,配合学校发展特色。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基地。地方资源有浓厚的中原文化积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地方资源缺乏详细的调查资料;不能够主动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缺少自己的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开发可用的地方资源,可逐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随着城市化进程,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弱。三、学校课程目标在小学六年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基础上,本方案特别强调: (一)学生培养目标促使每一位学生充
5、分发展,培养具有宽阔视野、厚实基础;志存高远、朴实勤奋;创新实践、技能扎实;学会学习、懂得生活的人才。(1)更加注重学生基础性道德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和民族精神、创新能力教育,表现为: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爱国情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道德传统,培育基于现代道德文化和人类核心美德的道德观念,具有知行统一的道德表现。 (2)更加注重学生生态道德和文明生活能力的培养,表现为:具有保健、运动、卫生和绿色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科学、文明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环境意识。(3)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表现为: 有清晰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能力;能制定并落实一定期限的“个人学习
6、规划”,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和创新探究意识;在听、说、读、写、算、演等学习技能的各个领域,能达到甚至超过普通初中学生的学力水平和表现力水平。 (二)课程建设总目标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课程体系为主线,加强课程整合和课程群建设,有效落实三维课程目标,逐步优化教学过程方法和手段。 (三)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将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促进教师主动适应并参与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力和执行力、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教科研能力,使教师的
7、专业发展水平在课程建设中得到明显增强和发展。逐步形成“学习、反思、合作、研究”的课程文化。三、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1. 现行课程行政体制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规划和郑州市的课程规划分别规定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必须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不能违背国家和郑州市的课程要求。在较好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关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具有特色的XX中学课程体系。这是课程发展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2学校课程设置必须坚持“时代性、个性化、创造性”原则。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
8、,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校课程的整体框架图:说明:l学科类拓展课程指基础型课程科目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拓展,为限定选修课程。l综合类拓展课程指学习领域素养的拓展课程,提供学生自主选修,包括以学期为周期的长课程,也有讲座式的短课程。l实践类拓展课程包括学校各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参与的主题教育活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社团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l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三)学校课程结构总表课程学习领域
9、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学科拓展领域拓展语言交流语文阅读与写作汉语词语的文化解读、古诗词鉴赏、散文赏析、汉字文化趣谈等。社团活动综合实践课程课题研究英语词汇、听力、阅读影响历史进程的演说名篇选读(英文版)、英语百科阅读欣赏等。数学数学数学思维方法中学数学思想方法选讲。科学技术物理物理、化学、生物中学物理典型思维方法研究、新能源技术与社会进步、生活中的力学、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化学视野中的人与生活、传染病、生物实验拓展、寻找宇宙中的生命等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地理社会历史、思品、地理国内外热点问题关注、关注历史与传统、地理与日常生活。思品历史社会艺术音乐音乐、美术合唱团、书法社团、特色纸泥塑等;中国民族
10、民间音乐赏析、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审美。美术个人发展健康幸福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心理辅导武术、健美艺术与艺术健美操、魅力街舞、心理健康辅导等。综合实践走进社团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八中基地拓展培训、黄河湿地环保行等。四、课程实施要求(一)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要求1、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基础型课程的课时框架,全面落实国家对初中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注重德育渗透,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达标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校本化的实施基础型课程,进行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2、关注学生差异,精心实施基础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是每个学生必修的共同性课程,学校要根据市教委颁发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规划。开齐、
11、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同时要关注学生特点和个性差异,校本化地精心组织课程是实施。一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实现课程内容校本化;二是采取分层教学模式进行因材施教,加强个别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注意积累经验,争取分年级逐步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学科辅读教材。3、优化教学常规,完善精致教学的管理制度。以课堂教学改进为抓手,继续抓实教学五环节。备课要精心,既要有“教”的设计,更要侧重对“学”的设计,要加强学案的研究和应用。上课要精细,既要有精心“教”的行为,更要有指导“学”的行为,要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作业布置要精选、反馈要及时,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抓手,也是修正自身教学活动的依据。对学生
12、辅导要有针对性,把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视作分层教学的延续。考试要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要求1、加强课程规划,完善课程开发要求所有教师都能开设拓展型课程,各教研组组织教师编撰“拓展型课程”的纲要和教案。课程内容可以涵盖“科学与技术领域”、“ 语言与交流领域”、“ 个人发展与健康幸福领域”、“ 历史地理与社会领域”,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与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体现语数外、理化生等学科类拓展型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人文类、科技类、实践类等自选性拓展型课程。2、强化过程管理,规范拓展型课程抓好常规管理。学校将拓展型课程列入课表,教务处组织检查落实,确保所开课程落到实处。3、提高课
13、程质量,探索课程评价在拓展型课程中,根据不同领域课程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方法,由学生和教师实行多元评价,对质量高、受到学生欢迎的课程,学校积极推广,并给予奖励,以不断提高拓展型课程的质量。(三) 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要求1、从教师和学生实际出发,对全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参与课题、项目的目标、要求等作具体规定和全程管理,根据研究型课程的特点拟从小课题(项目)的研究和基础型课程的渗透两方面开展。2、基础型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按不同学科分年级形成教师导学案引导下的学生学案,除开展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外,加强以学生探究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为主的体现研究性学习特征的教学模式探索研究,重在学生的全员参与、
14、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创新的能力。3、学生自选研究课题。充分利用我校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学生个人的研究优势,形成研究课题,学校从中精选一批重点课题,形成小组研究。学生选择教师作为指导者。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要求所有教师具有能够指导学生开展课题和项目研究的能力,注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4、实施多元评价。学校对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状况和课题项目研究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另外,推出一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作品成果集,对卓有成效的学生和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5、在有序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质量系列
15、校本教材丛书。五、课程管理与评价(一)完善组织机制,明确管理职责为保证课程的落实,学校建立课程组织机构,明确分配有关人员的责任、权限和运行规则,有序有效推进课改。学校课程教学管理组织系统:1、校长、分管副校长根据校情,负责规划学校三类课程建设的理念、目标、决策等指导性意见的制定。成立课程领导小组,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集体研究、决策的专门机构。该领导小组下设课程研发小组,成员除参与学校课程的相关处室负责人、教研组长外,还吸收有志于学校课程开发的部分骨干教师参加。2、中层组织主要负责学校课程的组织、实施、执行问题。其中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并对实施中的具体课务问题予以指导。学生服务
16、中心参与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指导。课程与教学中心还要承担咨询研究任务,同时兼顾教师培训、课程档案资料积累存档等工作。3、基层组织主要负责具体实施、操作。其中,教研组主要组织、指导本组教师的学校课程开发任务;备课组找准学科课程教学发展的抓手,组织组员相互听评课,进行集体备课,即时研讨;年级组主要负责学生选课等组织协调工作。4、教师要明确自身在三类课程建设中的职责,本着对学生负责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学校课程建设献计献策;认真做好三类课程的常规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研活动。(二)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保障课程顺利推进1、完善基础型课程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反馈制度,对
17、学生在基础型课程中的学业表现实施多元评价制度等,有效地保障课程教学质量。2、完善拓展型课程管理制度。对课程与教材的设置、开发、选科、考核、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定。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不同需求为拓展型课程建设提供保障;以此为抓手,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3、完善研究型课程管理制度。通过建立有效的课程组织管理机制,实行过程化的动态管理。运用研究型课程网络平台学习和管理、完善研究型课程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保证研究型课程实施的质量。4、实行教学评价反馈制度。设计“教师教学情况反馈表”,通过学生、教研组和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反馈,让教师在评价中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快乐,教学不足的警示,在反思中
18、促进专业发展。(三)开展校本研修,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开展以“课题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特征的校本培训活动,通过研读学习、理念引领,使教师明确其课程建设的意义和职责;通过科研引领、课题研究,加强三类课程建设;通过聚焦课堂、实践研讨,提升课程开发和执行力。(四)学校课程的学生评价1、基础型课程的评价基础型课程学习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构成过程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发展组成,各占评价总分的10%结果性评价: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30%2、拓展型课程的评价(1)提倡在拓展性课程中实施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的方式。(2)不同的科目性质可制定不同的评价规划,可以采取考试、小论文、小组研
19、究课题、课堂表演、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3)对于学习过程认真,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应当给予奖励。3、研究型课程的评价(1)注重在实施中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的方式。(2)组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课题评价小组进行评价。(五)学校课程的评价(1)评价单位:学校课程建设小组、课程与教学中心及各教研组共同参与评价。(2)学科教学的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座谈会记录、学生课题成果等方式综合评定。六、2016学年课程设置与安排1、依据市教委相关文件要求,保证总课时控制在35节,保证三类课程的时空。2、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和年度工作要求,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境,整合课程资源。3、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课程实施中集中与
20、分散相结合,有效利用1学年中寒暑假、考试前后等时间。XX中学2016学年度课程规划 年级 周课时课程、科目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说明基础型课程语 文444学校在调整部分学科的课程设置时,基础型课程的周课时数要控制在27以内,以保证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开设。数 学444外 语444思想品德222物 理 33化 学2历 史222地 理22音 乐111美 术111体育与健康333信息技术2周课时数252626拓展型课程学科类、活动类(含体育活动)566七年级至八年级年级学科类、活动类每一科目建议每周至多不超过1课时,鼓励开设短周期的学科类、活动类科目,供学生选择。部分活动类科目可与学生体育活动相结合
21、。专题教育或班团队活动111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每学年2次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活动视具体情况而定。研究型课程视具体情况安排黄河-母亲河、网络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秸秆焚烧与大气污染、趣味数学、物理与生活、趣味化学等。三操每天约90分钟一次早操、上下午各一次课间操周课时总量353535每课时按45分钟计。附1:2016学年开设的拓展型课程(选修)一览表序号学习领域具体科目组织实施1科学与技术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数学组2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方法数学组3课本中数学基本解题方法数学组4科技与物理物理组5生活与物理物理组6心理成长训练营心理组7化学与生活化学组8空气污染物的检验化学组9化学思维方法化学组10生命科学实验设计
22、和操作生物组11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生物组12远古外星人探索地理组13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地理组14语言与交流国学经典赏析语文组15影视欣赏语文组16古人的智慧 语文组17世界名著选读语文组18英文电影赏析英语组19英语百科阅读英语组20生活中的英语中英语组21英语口语训练英语组22个人发展与健康幸福田径与健身体育组23武术体育组24乒乓球、篮球技术体育组25合唱团音美组26创意纸泥塑DIY音美组27书法音美组28历史与社会时政论坛政治组29大国的崛起历史组30百家论坛政治组附2: 2016学年第二学期主题教育活动时间主题目的3 月民族精神教育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目的,通过上好开学第一课、教师
23、节演讲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具有承担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4月爱国主义教育具备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5月体育健康教育为广大学生锻炼身心创造机会,提供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增强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强健体魄、振奋精神,在自觉组织、自我管理、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自主创造精彩人生的意识和能力。6月个性特长发展充分展现学生的艺术科技特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附3:2016学年第二学期主要社会实践课程对象名称内容和要求七年级理想教育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同学们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八年级法制教育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组织黄河湿地环保活动等。九年级国防教育让学生增强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增加毕业后的学校归属感和荣誉感。拓宽国际视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备为祖国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组织学生参观清华北大、河大郑大等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