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洞口工程施工首先开挖并施作洞口边仰坡截水沟,以截排地表水,截水天沟距边仰坡开挖边缘不小于5m,沟底纵坡不小于3。排水沟与路基排水系统衔接。开挖洞口顶部及明挖部分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均自上而下进行,能用机械直接作业的,均选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仰坡面采用光面爆破成形。开挖形成的坡面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封闭防护。明洞采用先墙后拱法。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时拆模,施做明洞防水层,两侧对称回填。2.6.2洞门施工洞门为端墙式洞门,设计有外装修,同时洞门及地表做了景观美化设计,因此在明洞施工完成后,安排合理时间进行左右线洞门施工,并做好景观设计。同时恢复植被,搞好绿化。2.6.3正洞洞身开挖2.6.3
2、.1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骤、类围岩施工方法与施工步骤见图2-4;类围岩施工方法与施工步骤见图2-5。2.6.3.2钻爆设计及施工以类围岩全断面爆破为例进行钻爆设计,其它各类围岩参照类围岩进行适当调整,并在实际施工中不断优化爆破参数,以取得最佳的爆破效果,见图2-6。2.6.4 支护施工2.6.4.1超前小导管采用504.0无缝钢管,倾斜角度为6o。管身加工成花管(10孔,间距10cm,梅花状布置)以便注浆。导向与定位支架采用16轻型钢拱架。注浆采用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浆。采用凿岩机钻孔,浆液用拌和机搅拌。采用单液注浆泵,注浆前先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以防漏液,对于强行打入的钢管先冲清管内积物,然后再注浆。
3、注浆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两侧对称施工,局部有涌水的注浆孔先注浆止水。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即先注稀浆,然后逐步变浓。考虑到注浆后需尽快开挖,注浆用普通水泥或早强水泥,拌浆时可掺入减水剂。2.6.4.2喷射混凝土采用泵送式混凝土湿喷机,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在喷射混凝土之前要按照规范和标准对开挖断面进行检验,按湿喷工艺施工。喷射混凝土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拌合。喷射前检查隧道断面尺寸,清除浮石和墙角虚碴,并用高压水或风冲洗岩面。喷头垂直受喷面,喷射路线先边墙后拱部,分区、分段“S”形运动。隧道喷射混凝土厚度5cm时分两层作业。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如在第一层混凝土终凝1小时后进行,冲洗第一层混凝土面,初次喷射先
4、找平岩面。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2.6.4.3挂网按设计要求加工钢筋网,钢筋网采用6mm钢筋网,洞外分块预制,洞内铺挂,随开挖面铺设,同定位锚杆固定牢固。钢筋网与受喷面的间隙以3cm左右为宜,混凝土保护层大于2cm。2.6.4.4注浆锚杆施工采用锚杆钻机钻孔,专用注浆泵注浆施工。注浆压力一般为地下水静水压力的23倍,同时考虑岩层的裂隙阻力,根据现场情况试验后确定。瞬间最高压力值不超过0.5MPa。浆液扩散半径的确定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工程类比及现场碴体注浆试验情况选定注浆压力范围,确定浆液扩散半径的大小。2.6.4.5型钢拱架及钢筋格栅拱架施工型钢钢架和钢筋格栅
5、拱架现场拼装加工。采用机械运至安装现场,人工作业平台配合装载机安装,焊接纵向连接,形成支撑体系。2.6.4.6砂浆锚杆支护施工砂浆锚杆用于类围岩地段,以加强拱部软弱岩体。锚杆采用22mm钢筋,长3.0m,锚杆间距100100cm。采用凿岩机钻孔,搅拌机拌制普通砂浆,牛角泵灌注。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并注意随时排除孔中空气。2.6.5洞身衬砌2.6.5.1仰拱、铺底、类围岩隧道采用仰拱与铺底先行的施工方案,为减少对车辆运行的影响,采取防干扰简易平台做为过渡通道,保证掌子面正常施工。铺底采用定型加长模板,预留中心排水管位置。仰拱防干扰简易平台示意图见图2-7。图2-7 仰拱防干扰简易平
6、台示意图2.6.5.2防水层铺设防水层由350g/m2土工布及专用防水板组成,采用无钉铺设工艺。防水板按环进行铺设,铺设防水板在铺设台架上进行。防水板铺设前,喷混凝土表面处的钢筋头和锚杆头先切除,再用手持砂轮机磨平,对凹凸不平部位修凿喷补,有局部渗水处,进行处理。固定防水板采用胶热焊接,胶垫与胶垫之间防水层不得绷紧,要保证板面与喷射混凝土密贴。2.6.6.3洞身衬砌隧道采用整体钢模液压衬砌台车衬砌,一次衬砌长度10m,台车采用激光准直仪导向定位。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2.6.6洞内附属构筑物水沟、电缆槽在衬砌及铺底完成后进行施工,模
7、板采用定型钢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集中拌合,搅拌车运输,人工浇筑,小型振动棒振捣。2.6.7洞内路面工程路面待洞内二次衬砌施工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施工采用集中拌合、输送车输送、人工摊铺、振动梁整平工艺施工。混凝土面层施工完毕,及时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一切车辆通行。2.6.8内部装修工程施工防火涂料采用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施工前对涂料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合格使用,同时对已完成的附属结构物表面进行防护。2.6.9洞内施工辅助作业2.6.9.1洞内施工排水雨泼沟隧道从出口方向掘进为上坡,采用顺坡排水。顺坡排水在两侧开挖排水沟,沟宽40cm,洞内出水和污水可通过排水沟自流出洞外。当施工遇到断层带,可能出
8、现较大涌水时,施工中除了采取必要的超前地质预报和止水措施外,排水能力按可能出现最大涌水的1.5倍考虑。2.6.9.2 洞内施工供风高压供风采取在洞口建高压风站,通过200mm钢管接至各施工部位,由高压橡胶风管再连接到风动机具进行施工。2.6.9.3 洞内施工通风排烟本工程隧道洞内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1)工作面需风量主要控制指标洞内最小风速控制风量Q1;CH4涌出量控制风量Q2;洞内人员控制风量Q3;洞内柴油设备控制风量Q4;排除炮烟控制风量Q5。(2)风机、风管选型经计算,选用风量为2000m3/min的通风机及1.4m的WSFG型通风软管(全断面衬砌台车上加工固定钢管,软式通风管过台车时由
9、此换接渡过)。(3)风机、风管安装洞外风机安装位置距洞口为2530m,保证风管、风机在同一直线上。风管采用WSFG型软管。要求风管具有防水、阻燃、抗静电性能。每节风管2530m长,连接头为拉链式,以实现防漏降阻。布6mm钢筋拉线,紧线器张紧,用尼龙绳捆在锚杆上,风管吊挂在拉线下。为克服长期使用风管疲劳造成长度延伸、挠度增大,每月进行一次系统检查,风管拉紧后去除多余部分。遇有拐弯处,风管缓慢拐弯过渡,转角大于120度。2.6.9.4 施工防尘方案施工防尘采用水幕降尘和个人带防尘口罩相结合,在距掌子面30m外边墙两侧各放一台水幕降尘器,爆破前10min打开阀门,放炮30min后关闭。见图2-8所示
10、。水幕降尘器30m图2-8 水幕降尘施工示意图2.6.9.5 施工风、水、电布置施工风、水、电布置见图2-9。2.6.10现场监控量测控制测量项目及方法及监控点布置见图2-10。施工时按时准确的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后,绘出曲线,根据所绘曲线的变化情况与趋势,判定围岩的稳定性,及时预报险情,确定施工时需采取的措施,为修正和确定隧道初期支护参数和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参考依据。当隧道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缝或隧道支护表面任何部位的实测收敛值已达规范允许值的7080%,且收敛速度无明显下降时,及时根据实测值找出回归方程,绘出回归曲线,由回归方程推算最终的位移值;若
11、最终位移值超过表的净宽允许相对位移值时,采取补强初期支护措施,并改变施工方法和修正设计支护参数。二次衬砌模筑施工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并具备下列条件时施作:隧道周边位移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15mm/d或拱顶位移速度小于0.1mm/d;施作二次衬砌前的收敛量已达到总收敛量的8090%;初期支护表面无明显的裂缝。当不满足上述条件,围岩变化无收敛趋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才可施作二次衬砌。量测点的安设要能保证初读数在爆破24小时内和下一循环爆破前完成,并测取初读数。测点安设在距开挖面2m范围内,且不大于一个循环进尺,并细心维护,不受下一循环爆
12、破的破坏。各项位移的测点,一般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测点统一在一起,测量结果能相互印证,协同分析及应用。围岩压力量测除与锚杆轴力量测孔对应布置外,还要在有代表性的部位设测点,以便了解支护体系在整个断面上的受力状态与支护作用。用台阶法开挖时,下半断面开挖越靠近上半量测断面,量测频率适当增加,以便掌握位移(下沉)的变化。如果围岩位移量较大时,出现位移速度加速等情况时,量测频率适当加大,另外进行洞内观测时对每个开挖面都进行观察,一般1次/天,对于选测项目量测断面布置及项目选择根据地质条件确定。隧道穿越浅埋地段时,地表沉陷项目作为必测项目进行量测。3.3白龙庙双连拱隧道施工3.3.1洞身开挖由于洞身全在类
13、围岩内,采用三导坑施工方法开挖,即整个开挖断面分为三个导坑超前掘进(一个中心导坑,两个侧壁导坑;中导洞先行,左导洞滞后中导洞,右导洞滞后左导洞)。中心导坑超前是为了解决连拱交点支撑问题,两个侧壁导坑超前是为了解决拱脚支撑问题。先开挖中心导坑并作临时支撑,立即施作中隔墙混凝土,然后开挖两侧壁导坑并作临时支撑,再开挖单洞洞身(留核心土法),作初期支护,最后开挖底部并拆除临时支撑。开挖以机械为主,预裂爆破为辅,爆破时,科学合理地布置炮眼,装炸药量要严格按要求,确保爆破结果良好,同时保障生命财产安全。3.3.2超前支护根据地质情况超前支护采用504.0注浆小导管。施工方法见雨泼沟隧道施工中的相关内容。
14、3.3.3中隔墙施工3.3.3.1施工步骤第一步按边线开挖中心导坑上部;第二步安设锚杆、钢支架、挂网喷射混凝土等临时支撑;第三步开挖中心导坑下部;第四步安设临时支撑;第五步进行中隔墙基础开挖;第六步模筑中隔墙混凝土。3.3.3.2施工要点导坑开挖采取正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控制长度为57m,不宜过长。进尺控制在12m左右。出碴(进料)采用有轨运输,混凝土进料采用输送泵。中洞及侧壁导洞初期支护采用钢拱架、锚杆、网喷混凝土形式。初期支护待中导坑出碴完成后,立即施作至掌子面。先安装锚杆,同时对个别超挖(凹面)先喷射混凝土使之与圆弧面相平顺,然后安设钢拱架,焊接纵向连接钢筋,挂网,再喷射混凝土。在中洞及
15、侧导坑靠上的位置设支撑钢管,以加强墙体刚度。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打入系统锚杆。待中隔墙导坑贯通后,由中心里程向两侧中隔墙基础开挖,每次循环进尺为8.0m,挖到设计高程后,清除浮碴,用防水砂浆抹平;再绑扎、焊接钢筋(注意中隔墙纵横排水管的埋设),支立模板,浇注混凝土。根据超声波探测器探明的地质情况,部分危险地段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实施部分超前锚杆。3.3.4正洞导坑的开挖及初期支护3.3.4.1施工步骤第一步在长管棚导管、小导管超前支护的掩护下开挖洞身上部;第二步施做初期支护;第三步开挖核心土;第四步浇筑仰拱防水混凝土;第五步挂设土工布、防水板及软式透水管;第六步浇筑拱墙防水混凝土。地质条件特别
16、差地段,在侧壁导坑拆除前,先施作边墙,再施作拱部,最后施作仰拱。3.3.4.2施工方法与要点(1)洞身开挖环形开挖左右单洞分别错开进行,右洞滞后座洞710m,每次进尺为0.81.5m左右,以人工开挖为主。开挖核心土离上弧导开挖面距离控制在5.0m左右,自洞口至掌子面方向成斜坡状,以便装载机作业。开挖时,需拆除中隔墙中心导坑与侧导坑临时支撑钢筋混凝土结构,只可用风镐、气割作业方式拆除。出碴(进料)采用无轨运输。出碴采用装载机、挖掘机与自卸车配合。侧壁及中导采用小型有轨运输。混凝土进料采用输送车运输。(2)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注浆锚杆、格栅钢架等形式。施工方法见雨泼沟隧道中的的相关内容。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