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文档分享教育学原理一、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一揭示教育规律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对象方 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 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概念和术语方面;研究方法方面;(4)结 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 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组织方面
2、,产生了专门 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3.二十 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教 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与 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 题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四)20膨己以来主流穗:育派0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反对 思辩教育学;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
3、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 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 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 过程;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 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 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
4、过程要重视学 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观点教育是一种社 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 方法;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 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结 构与文化关系: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
5、教育理论要采取批判的 态度和方法;6.制度教育学:代表人物乌里等;基本观点教育学研究要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教育制度造成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和行政人员疏离的主要原因;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 成预想的社会变迁,这就要求要做制度分析;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做显性的分析,也要对隐形 的教育制度作分析;教师文档分享教师文档分享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概念一1.“教育”定义的类型:美国教育学家谢弗勒探讨了三种定义方式,即“描述性定 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任何一种教育的定义都是这三种定义的结合;广义的教育是 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
6、校教育,指教 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 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2.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从内 涵来说,无论何种教育的定义都承认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外延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 来对教育进行分类;(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一1.教育的结构:(1)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 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受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不同人有 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 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
7、与能力不同;教育影响,是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的统一;(2)教育系统的结构。教育作为社会的子 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2.教育的功能:(1)个体发 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前者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是指教育对人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后者是教育的派生功能(或工具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培养人来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2)正向功 能与负向功能(莫顿提出);(3)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莫顿提出);(三)我国关理育本质问题的诩联1.教育是上层建筑;2.教育是生产力;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 生产力的双重属性;4.教育是一
8、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6.教 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四)关于教育越M的主要观点一1.生物起源说(沛西能和勒图尔诺;有关教育起源正式提出的第一 个的学说);2.心理起源说(孟禄);3.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发展一1.古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目的 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 己的统治;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与道德知识为主;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 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 以个别教学和个
9、体修行为主;2.近代教育的特征: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法制化;3.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和生活劳动发生密 切联系;教育的大众化、民主化和普及化;班级授课成为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 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广泛使用:教育形式多样化,并且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教育的终 身化和全民化;三、教育与社会发展(-)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埃懿一1.教育独立论: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 立议提出;2.教育万能论(爱尔维修);3.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 教师文档分享教师文档分享身上的的知识、技能以及其所表现出
10、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人的资本形态;该 理论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带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4.筛选假设理论(伯格、斯蒂格利茨):认为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工具,揭示了内含于人的未来 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人的固有生产力,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它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5.劳动力市场理论:包括二 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皮里奥、多林格和戈登)和人力资本模式以及工作竞争模式等;二元劳动力市 场理论认为教育是决定劳动者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教育的社会制图性一1.生产
11、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 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 影响和制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权;政治体制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 德教育的内容;3.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影响教育目的;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 内容上;对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师生关系等也有一定的影响;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和制约: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影响受教育者;会渗透到教育影响中的 各个环节中,对教育措施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5.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 制约:人口数量决定
12、着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人口素质影响着教育素质;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对教育也有一定影响;(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一1.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 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通过人文环境的创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 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不仅能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才还能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体现在教育能够传播真理,启迪人的民主意识;教育民主化是政 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3.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 传递、保存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教
13、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教育的文化更新、创 造功能;4.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是科学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促进科学革命和发展的重要 手段,而且能直接生产科学技术;5.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能够改变人的生育观,对于控制人口出 生率具有明显影响;受教育程度与人口迁移呈正相关;(四)现代化与教舷革一教育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适 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的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观念层面的现代化;(五)例化与教育鲜一全球化是指近代以来,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增长为动力,人们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
14、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获得物质和信息的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在众多方面制定共同纲领,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开放 力度不断加大,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激化;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是正确把握全球 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巩固交与发展的定位;辨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意识地抵御全球化的风险;拓展视野,增强全球意识和国际理解的教育;加强道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人教师文档分享教师文档分享才的培养);(六)次眦绮与教育邮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造、传 播和应用,是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基
15、础上 的经济;其劳动主体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有知识的人;内在动力是提升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创造力,价 值取向是崇尚能力本位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知识性劳动者,培 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劳动者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七)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一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之后,信息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信息化社 会改变了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使得教育管理便捷化;(八)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一多元文化是指一个集体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中共存的且有一 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其核心原则是所有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对其持 有一种宽容的
16、态度;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促成了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 确立平等、接纳和宽容的态度和价值观;促成了教育民主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促进了教 育模式的多元化;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变革;四、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a育的制约一1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阶段性决 定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不平衡性决定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 发展的最佳期(关键期)给予合适的教育;差异性决定了要因材施教;(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一1.关于影响人的
17、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1)单因素论与多因 素论。单因素论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等;二因素论是指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因素论是凯洛夫在教育学中所持的观点,包括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四因素论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心理;五因素论则是在四因素论基础上加上反馈因素;(2)内发论与外银论:持 内发论的多是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和成熟论者,如卢梭和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梯试验);持外 铢论的代表人物有华生、荀子和洛克等;(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关注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学前 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8、;具有可塑性;其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特点;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决定论(或先天决定论、血统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人 类学家高尔顿等;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因素是指那些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 部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是华生;(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个体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 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育对个体个性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个体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和个体价值的实现三方面;个体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由自然人、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19、;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体现在促进个体的观念社会化、智力和能力的 社会化及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三方面;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教师文档分享教师文档分享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 人较多的正面影响;学校教育给人的教育比较深刻、系统和全面;学校中有受过专门培训的负 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法会主导作用的条件在于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和学生家庭、社区和其 他社会力量的支持;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概论一1.含义:指整个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努力方 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即
20、“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联系在于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 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区别在于教育方针除包括“为谁 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之外,还包括“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目的在 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二)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一1.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为卢梭、裴斯特洛齐 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 从个人出
21、发,满足个人需要;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纳托普、涂尔干、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 是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需要;2.内在目的论和外在目的论:杜威提出;前者是教育本身的目的,后 者是从外面强加给教育的目的;3.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前者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后者 则是杜威;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体力和 智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三)教育目的的确立的辘一1.社会依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及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力
22、的发展水平;2人的依据:即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四)我国触靖目的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懒育目的一1.1949年: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 育;2.1957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持德智体全 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4.1982 年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1983年景山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6.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各级各类
23、学校 要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为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7.1995年教育法其中第五条:教育必须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8.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 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五)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一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
24、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 教师文档分享教师文档分享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统一,这是反映教育事业价值取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教育目的要求培养 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对教育对象身上要形 成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的规定;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六)全面发藤育的构成一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
25、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 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 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而且在活动中相互渗透,各育之间不可分割,各育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七)锵目标一1.培养目标的概念: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具体标准和要求;2.培 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教育目的包含着四个层次最高教育目的(国家的或 思想家理想中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3.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1)九年义务教育 的培养目标是“使
26、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2)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程的 培养标准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 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 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27、化、有纪 律的一代新人”;六、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念一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核心 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二)学校教育制度一1.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 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学制确 立的依据:(1)社会依据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人口因素教育制度传统以及对国外教 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等;(2)人的因素,即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3.各级学校系统:学前教育机 构一初等教育机构一中等教育机构一高等教育机构;4.各类学校系统:普通教育系统、职业技术教育 系
28、统、师范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5.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继承了我国单轨学制的 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职业教育学校在学制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把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 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纳入学制系统,贯彻了面向工农开门的方向,突破了传统的学校定义并使学 校的功能有了较大的扩展;加强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类学校的联系和结构的完整 教师文档分享教师文档分享性;6.1958年的学制:“两条腿走路”;7.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强 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对学
29、校实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权归地方);8.1993年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两重”的提出(即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改革高校的 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9.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 确“两基”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0.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进 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三)现(燃育制度改革一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 须接受的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30、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基础性 等特征;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带来了教育 的一系列变革,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方式等方面);七、课程(一)潮呈与渤蚪论一1.课程的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教学经验;课程即文化再生 产(鲍尔斯、金蒂斯);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讲课程分为理想 的、正式的、领悟的、实行的和经验的五类课程;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大教学小课程论,其代 表是苏联和我国教育者;大课程小教学论,在北美比较普遍;事实上两者大同小异,课程和教学 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各
31、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 其学习的范围,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看作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课程理论流派:(1)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又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 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理论是要素主义(巴格莱)和永恒主义(赫钦斯);(2)社会中心课程 理论,又可以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 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其核心观点 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
32、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其特点一是主张 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 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和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二)潮电现一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1)学科课程,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 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安排教学 顺序和课时数,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特点在于分科设置;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安排 内容进度: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其优点在于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知识的完整性:便 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在于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压
33、抑了儿童的主动性;(2)活动课程,就是 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其基 本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 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的养成;其缺点在于学生的知识获得不系统,基本技能训练比较缺乏;(3)教师文档分享教师文档分享两者的对比在目的方面,前者重视的是传授人类长期实践积累下的知识经验的精华,而后者重视 的是通过学习者的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教育性经验;在编制方面,前者 重视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后者重视的是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在教学方式方面,前者以教师讲授为主,
34、后者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在评价方面,前者重视终结性评价,后 者重视过程性评价;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坚持知识统 一的观点,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某一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不同学科的相关知 识就可以互相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加强,学生更能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各门学科的要领、原理和 方法之间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会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并在学习种形成正迁移,促进其他知 识技能的
35、学习;而且综合课程比较容易切近生活;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须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 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定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 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三)渤蹒制一1.泰勒原理:泰勒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即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提供 哪些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 否达到?可以讲抬了的课程编制过程简化为确定课程目标一选择学习经验一组织学习经验一评价学 习结果;对教育目标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学科的逻辑、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三方面;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
36、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 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包括教学科目 设置、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 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 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3.课 程目标:(1)概念。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规定了学生在通过课程学习以 后,在德智体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 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2)课程目标
37、的来源有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学科的逻辑、教育目的和各级 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的需要四方面;(3)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培 养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4)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 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 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 认知领域(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技能领域(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4.课
38、程的范围与结构:课程结构可分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课程的范围可 分为(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3)分科课程、综 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5.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 教师文档分享教师文档分享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取向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 课程价值观;(1)课程实施的取向富兰、辛德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 程创生取向三方面;侯斯的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三方面;(2)影响课程 实施的因素:课程变革的特征(如评价体系的改革)学校的特征
39、(校长的角色、教师与教师之 间的关系、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等)政府机构的力量和社区的支持;6.课程评价:(1)课程评 价及其意义。一般认为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2)课程评价的 功能有导向、激励、诊断、调节四方面;(3)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 结性评价(布卢姆提出)。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之前进行的评价,目的是考察课程开 发和实施的准备状况,从而使课程计划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时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 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
40、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总 结性评价也称“结果评价”,是在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与形成性评价相对 应,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和信息,整体判断,从而决定推广或修订完善课程计划;内部评价与 外部评价。主要是根据评价的主体来划分的,内部评价也称内部人员评价,外部评价也称外部人员 评价;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目标本位评价是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 行的评价,;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 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工作性评价(四)螂改革的影响因素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较之科技
41、、文化变革更直接;制约着课程改革 目标;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内容选择;制约着课程改革的编制过程;2.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经 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制约者课程变革;市场经济对 课程变革的影响体现在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课程结构的优化等方面;3.文化因 素与课程变革:文化模式要求课程依据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现民族特色;文 化变迁与课程变革;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学校课程要体现文化间差异,将文化与少数族文化结 合起来;4.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5.学生发展与课
42、程变革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制约着课程变革 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去选择教学内容;(五)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一1.美国:(1)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主旨是提高课程 的学术水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发展学生智力;具体要求为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英 语);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中心,要求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和教学大纲的拟定工作;学校课程的编制应采用螺旋式结构:提倡使用发现法:(2)80年代以来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统 一核心课程,设立全国性和州一级的课程标准;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 提出五项新基础课(数学、英语
43、、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1994年2000年目标:美 国教育法中提出在原有五门基础课之上再加上外国语和艺术;2.英国:(1)1988年教育改革法。主要内容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 教师文档分享教师文档分享程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数学、英语和科学;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11、14、16岁)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包括全国统一考试和学校教师评定、教 师评定,又包括测验、平时档案和成绩记录;(2)90年代的改革。主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减少国 家课程内容,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的选择,简化评价方式等
44、;(3)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布莱尔 政府设立了课程与资格局进行了新一轮课改,主要改革趋势在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对课程的 宏观调控;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加强社会公民的教育和培养;以基础 学历为核心,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交流技术能力;3、日本:1998年 12月文部省颁布了学习指导纲要开始课改,其遵循的四点宗旨是培养具有丰富人性和社会性,能够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有生存意识的日本人;培养学生独立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谋求 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活动中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加强个性发展;发挥各学校的 创意,推进特色教育、特色学校的教育;(六)当前我
45、国基5瞰育课程改革一1.改革的背景:(1)国内背景;(2)国际背景各国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努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全面素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学业成绩;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精选适合学生 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的最新进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的、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重视评 价改革,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2.目标:(1)总体目标在于“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
46、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 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 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一代新人”;(2)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 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
47、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 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 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 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 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
48、、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 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3.内容: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掀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内容是: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 教师文档分享教师文档分享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 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 的变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八、教学(一)教学概述一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
49、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 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之下,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养成全面发展的个性;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 系: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智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教 学与上课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3.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1)教学的主要作用是 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 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2)
50、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 科学世界观基础;(-)教学理论及其现流1.教学理论概述: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情景中教师行为的规定或解释,它关注的是一般的、规律性的知识,旨在指导教学的实践;2.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论的关系:学 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描述的是人或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课程理论主要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编制和改革,教学理论主要研究如何促进学习,学习理论是描 述性的,教学理论既是描述性的又是处方性的;3.教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1)形成,我国古 代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