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月第期李艺萌:刘伶的三重形象刍议A p r N o 德国移民文学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以斯坦尼西奇小说 我从哪里来 为例陈敏(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摘要:移民文学如今已是德国文坛上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学现象.移民作家萨沙斯坦尼西奇凭借自传体小说 我从哪里来 问鼎 年德国图书奖.该小说讲述了叙述者“我”于 年为躲避波黑战争随母亲移民到德国海德堡的故事.叙述者的经历是移民群体的缩影,揭示了异乡人在陌生国度普遍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的状况,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故尝试借由身份混杂性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探析小说中叙述者的身份认同状态.从中得知,叙述者经历了由身份认同危机转向重构的过程,最终建构起一种混杂性
2、身份;但因为文化记忆,他的原有身份被不断唤醒,使得这种混杂性中呈现一种矛盾状态.关键词:德国移民文学;身份认同研究;我从哪里来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作为德国当代文学景观中的一个特殊领域,移民文学已经成为德国文坛上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学现象.当代波斯尼亚裔德国作家萨沙斯坦尼西奇(S a aS t a n i i c)堪称移民文学新生代的出色代表.年,围绕移民、身份认同等时下话题,他的自传体小说 我从哪里来 荣获德国图书奖 为最优秀的德语长篇小说而设.小说一经发行便受到热切关注,排名 明镜周刊 畅销榜第一,被翻译成 多种语言,流传世界各地.这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叙述者“我”为躲避波
3、黑战争,随母亲移民到德国海德堡后开启新生活的经历.他的经历是移民群体的缩影,揭示了异乡人在陌生国度普遍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的状况,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故尝试借由身份混杂性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探析陷入身份认同危机中的叙述者如何重构他的身份,以及文化记忆又如何影响其身份认同.一、难民出身的德国文坛新星在德国文坛,移民 文学形成于 世 纪 年代 ,最早可追溯到早期五六十年代的招聘合同.当时来自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异乡人某种程度上成为孕育移民文学的温床.他们所创作的诗歌、短篇小说等陆陆续续地在德语文学界崭露头角.年代末 年初,主要由学者伊尔姆加德阿克曼主编的关于劳工移民和外国人生活的一系列主题选集问世.这
4、些选集引起德国读者的共鸣,因此比德国读者较少阅读的单篇出版物更鲜明地塑造了“客籍工人文学”的形象,“客籍工人文学”成为当时移民文学的代名词.这一时期德国主流社会开始将目光投向这类文学.例如,阿克曼认可其在德国文学界具有独立文学形式的地位,她将这类文学称为“文学界相对较新的现象”.年,德国设立沙米索奖,表彰用德语创作的移民作家.与此同时,“客籍工人文学”由于历史局限性很快被其他术语所代替,诸如“移民文学”“外国人文学”或“少数民族文学”.这些不同的术语,显示出对这种文学的定义和命名的问题.相较于其他强调主体身份的术语,移民文学在文学界的认可度更高,它的开放性将使用移民题材的德国本土作家纳入其中
5、.这也恰恰反映出移民文学与德国本土文学具有一种共融关系.年,移民作家斯坦尼西奇凭借自传体小说 我从哪里来 一举斩获德国图书大奖.故事背景为 年的波黑战争.年,萨沙斯坦尼西奇出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敏(),女,四川成都人,硕士,从事德语文学、翻译理论实践方向.年月第期豫章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Y u Z h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A p r N o 年月第期豫章师范学院学报A p r N o 生于波斯尼亚东部的一个小城镇维舍格勒,父亲是塞尔维亚族,母亲是波什尼亚克族.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战火纷飞.这场战争主要波及三类族群
6、: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波什尼亚克族.战争伊始,塞尔维亚族的军队突袭波什尼亚克族,烧毁他们的家园.大批波什尼亚克族公民被集中关押拘禁.直至战争结束,有 万名波什尼亚克族人惨遭杀害.当时 岁的斯坦尼西奇随父母逃出家园,流亡到德国海德堡,整个家庭因为难民的身份在德国遭受种种屈辱.斯坦尼西奇在海德堡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在那里,他的老师唤醒了他的写作热情.高中毕业后,他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尽管父母于 年离开德国,但他选择留在海德堡,进修斯拉夫语文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作家,留居德国.移民如同出生、繁衍、疾病与死亡一样,是人类状况的一个组成部分.移民现象发生的动机错综复杂,不乏社会、文化、经济、生态和宗
7、教等因素.年,德国 的难民来自东欧、中东欧和东南欧.与 年相比,的难民来自“第三世界”.这种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上述地区各种危机的爆发,甚至因为德国的统一.从当初波黑战争的难民到如今德国文坛的新星,移民经历是斯坦尼西奇文学创作的根源.他先是凭借处女作 士兵如何修理留声机 在德国文坛上异军突起,获得德国图书奖最终提名奖、不来梅城文学奖和沙米索文学奖.其第二部作品 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 赢得莱比锡书展大奖.两年后出版的第三部小说 捕手 被授予莱茵高文学奖和舒巴特文学奖.之后的自传体小说 我从哪里来 更是斩获德国图书奖.如今,斯坦尼西奇俨然成为德国当今移民文学的领军人物.他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早已成为社会
8、的构成要素之一,移民作家的创作不再是边缘现象,而是具有近乎主流品质的重要参考点.二、身份认同危机到重构:建构混杂性身份何为出身?其对应的德语单词为“H e r k u n f t”.据杜登词典,一指“来自特定的社会、民族、文化区域”;二指“一种事物的起源”.身份认同本质上是固定在时空里的,时空的变化是导致身份认同变化的直接催化剂.年月日,叙述者在德里纳河畔的维舍格勒呱呱坠地,他的出生故事犹如宇宙开端:“天空电闪雷鸣噢,天哪,莫非魔鬼现在要降临人世了.”年,当叙述者将简历寄到移民局时,开始书写他的生平经历:“我出生的那家医院已经不存在了.天哪,我的屁股在那里挨了多少针青霉素啊”然而,在医院不存在
9、的背后,事实是祖国不复存在.岁的叙述者随母亲逃亡到德国海德堡.当被问到关于故国首都的问题,他回答:“贝尔格莱德和萨拉热窝和柏林.”这意味着他与母亲跨越边界抵达德国时,其身份认同的变化初见端倪.身份的选择及其心理表述和意识形态表述是一场你争我夺的痛苦斗争.在德国生活初期,陌生感时刻包围着叙述者.由身份带来的歧视、偏见与攻击造成他长时间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开始试图摆脱“南斯拉夫人和难民”的标签 ,进而陷入身份认同危机.一方面他努力逃避移民和难民身份;而另一方面既常常被要求在德国要遵守“规则”,又时常被提醒“外国人”的身份.这种语境状态与所谓的“模拟”策略类似“殖民话语一方面鼓励引导被殖民主体改进并逐
10、渐接近殖民者之文明优雅;而另一方面则用本体论的差异和劣等性概念对这种改进与接近进行抵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斗争场域里,叙述者学会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以此表达出对“规则”的抗议.在异质文化中,语言转化为建构身份的重要方式.“身份是一种主体间的、演现性的行动,它拒绝公众与私人、心理和社会的分界.它并非是给与意识的一种 自我,而是 自我 通过象征性他者之领域 语言、社 会 制 度、无 意 识 进 入 意 识的.”于叙述者而言,掌握德语是融入德国的一种象征.父母虽然在德国待了三四年,但语言最多也就达到了中等水平,他为之感到惭愧 .德语为叙述者提供话语空间,他将各种德语语法规则
11、与自己的经历相联系,久而久之发挥更多的能动性 “开始撰写故事”.以叙述者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和以叙述者的父母为代表的老一代形成鲜明对比.年轻一代在国际学校接受过德语教育,能融入新的文化集体,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活.相比之下,老一代则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德语学习,因此对故土的认同和依赖感更强烈.他们难以认同和归属新的集体,最终只能选择离开.除了语言学习环境,国际学校还为叙述者与德国人的交往创造了充盈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帮助他顺利地融入多数群体.然而,在“客人们”一章中,叙述者提到“在外面,年月第期陈敏:德国移民文学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以斯坦尼西奇小说 我从哪里来 为例A p r N o 我几乎可以毫无困难地应
12、对那些施加给我和我主动选择的角色.但在家里,这一切全都失灵了”.他开始 为“没 有 游 戏、没 有 电 脑 和 几 乎 没 有 音 乐”感到羞愧 .显然,叙述者依旧没有彻底地适应自身的双重身份.虽然已经很好地融入多数群体、适应新环境,但一回到家里,他依旧属于少数群体.当别人询问他来德国的原因,他宁愿选择编制各种各样美丽的谎言以掩盖内心的自卑.逐渐地,叙述者对这两种身份变得自如,很少对出身感到羞愧.这首先得益于“家乡大夫”,最初帮助叙述者融入社会的引路人.另外,埃默茨格伦德和阿拉尔加油站为少数亚文化族群提供象征性的阈限空间,各种移民文化在此空间内形成特定的文化融合.叙述者作为其中的个体,上学时与
13、德国人接触,放学时与其他少数移民打交道,一只脚迈入德国本土文化,另一只踏进少数群体文化.两者之间的边界模糊不清,他处于所谓的“第三空间”:“为此发声存在着一个理论和政治空间这个空间既不单属于自我,也不属于他者,而是居于两者之外的中间位置,混合两种文化的特质.”也就是说,“第三空间”兼具两种文化性质,此两种文化并非呈现对立状态,而是相互接触与交流,促使主体处于多样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主体构建多重身份.一方面,叙述者对德国的认同感逐渐加深,表示来到“我的海德堡”是“幸运”的 ;另一方面,叙述者又为处在边缘地位的移民群体竭力发声,严厉批判德国社会的恶劣行径.年月,德国开姆尼茨爆发游行抗议,“移民受到攻
14、击,现场有人行纳粹礼”.这使得他的身份认同呈现出摇摆性、不确定性,对两种身份同时皆有倾向性.在德国本土文化与少数群体文化接触的边缘地带,德国本土文化的权威受到挑战,权威的话语被区分.其中的混杂性“逆转了殖民者否定的结果,以至于其他 被否定的 知识进入主宰性话语并疏离了其权威的根基”.当小说叙述者置身于多元文化的社会,他的定位究竟在何处?对此,他得出结论:“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愿意待在哪儿,那里都应该让人有归属感.找到最低限度的共同点,这就足够了.”他反抗对出身起源的神化,但也不想适应 一 种 在 德 国 作 为 移 民 必 须 要 有 怎 样 的 期待 .在他眼里,无论是南斯拉夫人还是德国人,
15、实际上都无关紧要.由此看出,叙述者经历了从最初的身份认同危机到解构两种身份的对立,进而同时接受这两种身份,最终实现混杂性身份的建构的过程.三、混杂性中的矛盾状态:文化记忆唤醒原有身份叙述者对“我从哪里来”不曾有任何想法,直至他陪奶奶克里斯蒂娜拜访奥斯克鲁沙.经过此行后,他便开始整理记忆.这其一指向患老年痴呆症的奶奶记忆的丢失,其二与身份认同主题建立关系.在整理记忆的过程中,文化记忆为他开辟了另一条身份认同的路径.回忆形象需要一个特定的时间使其被现时化,所以回忆形象在空间和时间上总是具体的,但这种具体并不总意味着地理或历史意义上的具体,且集体记忆会在具体时空中促发一些结晶点.这在小说“诚实、正直
16、、坚持不懈”一章中得以体现.叙述者多次提到“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的国家”“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的南斯拉夫人”.然而,月 日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国庆节,一些移民德国的南斯拉夫人在这一天齐聚一堂,“当他们这天聚集在一起,共和国就依然存在”.他们所有聚集的地点,如内雷特瓦河畔、伊格曼山、卢布尔雅那、贝尔格莱德和亚伊切,意味着家乡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南斯拉夫象征意义的地方.节假日所反映的是一种在集体中被经历的时间,回忆也植根于被唤醒的空间.在红星闪闪的国旗下,全体人员进行庄严的仪式 起立齐唱国歌.南斯拉夫 年代流行歌曲、英雄之歌、民歌、铁托画像、少先队员誓词等无一例外地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某
17、种情感意义.集体记忆附着于其载体之上,不能被随意移植.尽管到场的参与者互不认识,但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仪式和相应的媒介手段,这个群体的民族身份被唤醒,每一位参与者都处于一种融合共生关系.记忆形象不仅重构他们的过去,而且指引他们的未来,正如小说中所说:“我们是南斯拉夫人.这是我们的出身,也是我们的未来.”即使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但影响其集体民族认同的记忆形象仍然存在,保留并延续着:“南斯拉夫人一直跳舞,直到黎明时分.”接着,记忆始终与地点相联系,是通往回忆的路径.“虽然地点之中并不拥有内在的记忆,但是它们对于文化回忆空间的建构却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因为它们能够通过把回忆固定在某一地点的土地之上
18、,使其得到固定和证实,它们还体现了一种持久的延续,这种持久性比起个人的和甚至以人造物为具 年月第期豫章师范学院学报A p r N o 体形态 的 时 代 的 文 化 的 短 暂 回 忆 来 说 都 更 加 长久.”长大后,叙述者在海德堡时总是去埃默茨格伦德.年,他带着三岁的儿子再次前往那里,时常回忆起和伙伴们在阿拉尔加油站的情景.某种程度上,叙述者对此地的回忆也折射出对身份书写的维度.他称阿拉尔加油站为“海德堡城里的瑞士:中立之地”,赋予此地象征性意义.因战争逃难的移民群体和少数群体在德国并不受欢迎,对多数群体而言,他 们“是 犯 罪 率、失 业 率、外 国 人 的 一 分子”.在饱受歧视和偏
19、见的社会环境下,年轻人把阿拉尔加油站视为他们获取归属感的空间.他们几乎每天在这碰面,相互诉说各自的“故事”,“亲密无间”“共同庆祝一个个生日”,少数群体文化彼此融合交流.叙述者将这些“故事”命名为“阿拉尔加油站文学”,属于少数群体的记忆因而得到展演.文字作为记忆的支撑,被叙述者写进书里 .随着叙述者逐渐长大,他更加了解到父母在德国的苦衷.因为童年的幸福,父母允许他有自由的空间,愧疚感在他心里悄悄地生根发芽.年冬天,叙述者的父母不得不离开德国,去美国重新开始生活.他的外公外婆后来被遣送回国,几年后相继去世.住在维舍格勒的奶奶也日益失去现实感知,痴呆地陷入一个已经逝去的世界,最终化为亡灵.选择留在
20、德国的叙述者与家人们分散在世界各地,再也不可能走到一起,愧疚感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私的碎片,他认为他更多关心的是自己,而非家庭和团聚.因此,他把文学视为“一种力量微弱的黏合剂”,决定通过叙述一个个故事来补偿罪孽,在那支离破碎的事物之间架起桥梁,跨越他与家人之间的一切障碍 .他希望通过写作将他和他家人的记忆永远留存于文本中,他的作品相应地成为了他和他家人的文化记忆.总之,虽然叙述者从当初的身份认同危机转向重构,最终建构起一种混杂性身份;但因为文化记忆,他的原有身份被唤醒,在身份认同构建中涌现一种矛盾状态.当他能同时适应两种身份时,归属于南斯拉夫人还是德国人于他而言无关大体.然而,象征南斯拉夫民族
21、形象的文化记忆符号依旧留存于他的心中,他会觉得南斯拉夫既是他的出身又是他的未来.与此同时,地点和文字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都指向其原有身份.一方面他反抗“对出身起源的神化”,另一方面他赞同出身“永远是一种身份建构!一种服饰,一旦它罩在你的身上,你就不得不一辈子穿着它”.因而,叙述者的混杂性身份并非呈现出一种十分平衡的状态,而是由于文化记忆稍微向原有身份这边倾斜,这使得他的混杂性身份中的矛盾特质逐渐明晰.四、结语德国当代移民作家萨沙斯坦尼西奇的自传体小说 我从哪里来 是一本围绕移民、身份认同等时下话题的佳作.如今,流动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标签.移民潮流底下暗含各种复杂的变量,身份就像一块泡沫,被它们
22、紧紧裹挟着,不停地向前滚动.身份的构建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人类在认识自己和反思时,不免陷入迷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归向何处?”移民者超越国界,与原籍地以及构成他们当前生活中心的地方有密切联系,其社会身份认同往往具有复杂性.参考文献:陈民德国移民文学的发展 J当 代 外国 文学,()I r m g a r dA c k e r m a n n G a s t a r b e i t e r l i t e r a t u ra l sH e r a u s f o r d e r u n gJI n:F r a n k f u r t e rH e f t e,()S a a
23、S t a n i i c H e r k u n f tM M n c h e n:L u c h t e r h a n dL i t e r a t u r v e r l a g,S a aS t a n i i c T h r e eM y t h so fI mm i g r a n tW r i t i n g:AV i e wf r o m G e r m a n y,i nW o r d sw i t h o u tB r d e r sE B/O L()h t t p s:/w o r d s w i t h o u t b o r d e r s o r g/r e a
24、d/a r t i c l e/t h r e e m y t h s o f i mm i g r a n t w r i t i n g a v i e w f r o m g e r m a n y/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H o m i B h a b h a U n p a c k i n g M y L i b r a r yA g a i nAI nI C h a m b e r sa n dL C u r t i(e d s)T h eP o s t c o l o n i a lQ u e s t i o n:C o mm o nS k i e s
25、,D i v i d e d H o r i z o n sC L o n d o n:R o u t l e d g e H o m iB h a b h a T h e l o c a t i o no fC u l t u r eML o n d o na n dN e wY o r k:R o u t l e d g e 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下转第 页)年月第期豫章师范学院学报A p r N o 的书评写作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顾金
26、春 年代中国现代作家群落背景下的书评创作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顾金春,孙颖超文学研究会文学批评实践的理论特征:以现代文学书评为中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 n a l y s i so fp r a c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o fb o o kr e v i e ww r i t i n gc o u r s e i n t e g r a t i n gl i t e r a t u r ea n dp u b l i s h i n ge d i t i n gB a s e do nt h er e s e a r c ho
27、fH u m a n i s t i cR e a d i n ga n dB o o kR e v i e w W r i t i n gc o u r s eZ HANGG u o g o n g(S c h o o l o fH u m a n i t i e s,N a n c h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c h a n g,J i a n g x i,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o o kr e v i e ww r i t i n g i sn o to n l yo n eo f t h em e t h o d
28、s t oe n h a n c e s t u d e n t s w r i t i n gs k i l l s,b u t a l s oap r a c t i c a lw a yt oi n t r o d u c es t u d e n t s t oa c a d e m i cr e s e a r c h,a n das i g n i f i c a n tw a y t oc o n t r i b u t e t or e a d i n gp r o m o t i o na n dc a m p u s c u l t u r a l c o n s t r
29、u c t i o n H o w e v e r,i nt h ec u r r e n t c u r r i c u l u mo f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a n dl i t e r a t u r es p e c i a l t y,t h e r e i sal a c ko fs p e c i a l i z e dc o u r s e so nb o o kr e v i e ww r i t i n g T h e r e f o r e,i t i sn e c e s s a r yt oi n t e g r a t el i
30、t e r a t u r ea n dp u b l i s h i n ge d i t i n gi nt e r m so ft e a c h i n gc o n t e n ta n dm e t h o d s,w h i c h i so n e o f t h ew o r t h w h i l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T h i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r e q u i r e s e x p a n d i n g t e a c h i n gc o n t e n t,i n c o r p o r a t i
31、 n g t i m e l yk n o w l e d g e f r o md i s c i p l i n e s s u c ha s l i t e r a r y l i f e t h e o r ya n dp u b l i s h i n gc r i t i c i s m;i n n o v a t i n gw r i t i n g t r a i n i n gm e t h o d s t og u i d es t u d e n t s i n t ot h ep u b l i s h i n g i n d u s t r ya n ds o c i
32、 a l r e a d i n gs p a c e;d e e p e n i n gb o o kr e v i e wr e s e a r c h t o c o n t r i b u t e a c a d e m i c a l l y t o l i t e r a r yr e s e a r c h e s K e yw o r d s:b o o kr e v i e ww r i t i n g;l i t e r a t u r e;p u b l i s h i n ge d i t i n g;H u m a n i s t i cR e a d i n ga
33、n dB o o kR e v i e w W r i t i n gc o u r s e(责任编辑:邓乐)(上接第 页)I d e n t i t yr e s e a r c h i nG e r m a n i mm i g r a n t l i t e r a t u r eT a k i n gN o v e lW h e r eAmIF r o ma sa ne x a m p l eCHE N M i n(D a l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 s,D a l i a n,L i a o n
34、i n g,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mm i g r a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i sn o wah i g h p r o f i l el i t e r a r yp h e n o m e n o ni nt h eG e r m a nl i t e r a r y S a aS t a n i i cw o nT h eG e r m a nB o o kP r i z e f o rh i sa u t o b i o g r a p h i c a l n o v e lW h e r eAmIF r o mI t t
35、e l l st h es t o r yo f t h en a r r a t o r“I”,w h ow i t hh i sm o t h e r i n i mm i g r a t e d t oH e i d e l b e r g t oe s c a p e t h ew a r i nB o s n i a a n dH e r z e g o v i n a T h en a r r a t o r s e x p e r i e n c e i s am i c r o c o s mo f t h e i mm i g r a n t c o mm u n i t y
36、,r e v e a l i n gt h e i d e n t i t yd i l e mm a s f a c e db yf o r e i g n e r s,w h i c hh a ss t r o n gr e l e v a n c e B a s e do nt h e o r yo f i d e n t i t yh y b r i d i t ya n do f c u l t u r a lm e m o r y,t h i sp a p e r t r i e s t oe x p l o r e t h e i d e n t i t ys t a t u s
37、o f t h en a r r a t o r“I”I t i s l e a r n e dt h a th i s i d e n t i t yr o l eu n d e r g o e sap r o c e s so f c r i s i s t o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l t i m a t e l yc o n s t r u c t sah y b r i di d e n t i t y B u tb e c a u s eo fc u l t u r a lm e m o r y,h i so r i g i n a l i d e n t i t y i sa w a k e n e d,p r e s e n t i n ga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s t a t e i nt h i sh y b r i d i t y K e y w o r d s:g e r m a n i mm i g r a n t l i t e r a t u r e;i d e n t i t y;W h e r eAmIF r o m(责任编辑:万英敏)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