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检测A一、选择题(102分=20分)1. 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A.切削速度 B. 切削深度 C. 进给量2. 与工件上得已加工表面相对得刀面是( )。A.前刀面 B.后刀面 C.副后刀面 D.切削平面3. 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 )A.生产过程 B.工艺过程 C.工艺规程 D.机械加工工艺过程4. 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仍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 )。A.欠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完全定位 D.过定位5. 砂轮的硬度是指( )。A.磨粒的硬度 B.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 C.磨
2、粒、结合剂、气孔的体积比例6. 在球体上铣平面,若采用图所示方法定位,则实际限制( )个自由度。A. 1 B.2 C.3 D.47. 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 )。A. 之和 B. 倒数之和 C. 之和的倒数 D. 倒数之和的倒数8. 经济加工精度是在(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A. 最不利 B. 最佳状态 C. 最小成本 D. 正常加工9. 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A.粗车半精车精车 B.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C. 粗车半精车粗磨 D.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10.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A.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3、B.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C.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D.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1分=10分)1. 在切削运动中,主运动只能允许有一个。( )2. 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不能采用磨削加工的方法,而只能采用超精车的工艺方法。( )3. 硬质合金刀具热效应磨损的主要形式包括:相变磨损、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 )4. 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切削深度,而进给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小。( )5. 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不
4、允许存在。( )6. 磨削机床床身导轨时,由于磨削热会使导轨产生中凸。( )7. 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 )8. 精加工时使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9. 主轴的径向跳动会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 )10. 工序尺寸的布置,一般采用“入体原则”,因此对于轴类外圆表面工序尺寸,应标成上偏差为零,对于内孔类表面工序尺寸,应标成下偏差为零。( )三、填空题(201分=20分)1.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 、 、 和 组成。2.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进给运动是 ,主偏角是 ,刀具后角是 ,已加工表面是 。3. 一次磨刀之后,刀具进行切削,后刀面允许的最大磨损量(VBB),称为 ,
5、 或者叫做磨损限度。4. 车外圆时,导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比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影响 得多,故称水平方向为车削加工的误差 方向。5. 工序是指 。6. 工艺过程一般划分为 、 、 和 四个加工阶段。7. 工艺尺寸链的两个特征是 和 。8. 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热源大致可分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内部热源包括 和 。 四、名词解释题(52分=10分)1. 基准重合2. 变值性系统误差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4. 刀具耐用度5. 加工精度五、简答题(54分=20分)1.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 什么是装配?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有哪些?3. 刀具磨损的方式有几种?磨损原因是什么?4.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5. 表面质量的含义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六、计算题(210分=20分)1. 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2. 某批环形零件在铣床上采用调整法铣削一缺口,其尺寸见下面零件图,要求保证尺寸43 0-0.1mm。现采用900的V形块和支承板两种定位方案,试分别求它们的定位误差,并判断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已知铣削加工的=0.05mm)6第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