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名称:审计原理与实务课程目标:使学生在了解审计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编制工作底稿,掌握审计的基本实务操作技能,同时引导学生系统掌握审计工作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重点:审计术语的理解与掌握;审计的工作组织与流程;审计案例分析及底稿编制;审计报告的出具。课程难点:相关专业知识的准确把握与应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及项目教学法。任课教师:刘爱荣经济管理系开篇:课程内容介绍导入模块 业务能力对接情境导入。能力对接一 阅读分析资产负债表【个体任务】 编制资产负债表(见表2)【小组任务】完成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见表3),发现异常变动,并进行评价。基础资料(见表1):能力对接二 阅读
2、分析利润表【个体任务】 编制利润表(见表5)。说明:博飞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上年度亏损未超过税前弥补期限。【小组任务】完成利润表的水平分析(见表6),发现异常变动,并进行评价。基础资料(见表4):能力对接三 财务效率分析【小组任务】结合已经编制完成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能力对接四 认识审计报告【小组任务】讨论一下,你能从这份审计报告中了解到了什么。说明:按照最新审计准则的规定,自2012年起审计报告建议采用新的格式,增加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其格式内容参见项目十四)但由于该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等不明,所以截至目前大陆多数事
3、务所是极少用到的,故仍沿用的现有格式。基础资料(如图1、图2所示):【课外阅读】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与方法模块一 熟悉审计工作原理情境导入项目一 初识审计工作【案例导航】民间审计的起源南海公司事件教学目标结合篇头案例,在简单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审计的定义、主体、分类,结合已经学过的会计知识,讨论分析审计与会计的关系。个体任务大体了解审计的起源、发展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内涵。小组任务讨论审计与会计的关系,以及在现代公司管理中审计的地位与作用。实训资料某行业小金库审计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一 了解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课题了解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目标简单
4、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知道我国的审计体系构成教学重点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主要事件、审计体系教学难点主要事件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着审计的产生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管理难度日益增加,财产所有者已经无法亲自掌管全部资产的运营,只好委托他人代为经营,于是就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受托责任关系。为了监督经营管理者的经济行为和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客观上就需要一个具有专业能力的第三方对受托方进行监督检查,于是就产生了审计。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通常要涉及三方关系人,即:审计者、被审计者、审计授权(
5、委托)人。【温馨提示】可见,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离的情况下,基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即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周初期,我国就出现了审计的萌芽。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课内思考】审计与会计是否相容?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隋唐至宋,我国封建经济处于鼎盛时期,审计工作也日臻完善。元、明、清三代封建经济日趋衰退,专门的审计机构被撤销,审计监督流于形式。中华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推翻,审计进入了近代演进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税监督和货币管理,是通过不定期的会
6、计检查进行的。直至1980年才恢复和重建了注册会计师制度,自1994年起,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求又与国际审计准则相接轨的审计准则体系。至此,我国形成了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三者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经济领域实施审计监督,实现了审计工作的全面振兴。【课外阅读】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国家审计准则。课后作业:收集一些关于审计发展的文献资料。任务二 初识注册会计师审计从“任务一”中我们了解到审计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人们对审计的概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审计方法更是不断演进,在审计体系中,最
7、有代表性的应当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教学课题初识注册会计师审计教学目标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含义、作用及其他相关知识教学重点概念理解教学难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含义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上述定义涉及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有关经济活动与事项的认定。(二)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三)客观地获取和评价证据。(四)系统化过程。(五)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以及其他可能的有关信息
8、进行检查或审核,可以提高信息的可靠度和可信度。另一方面,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可以通过降低不准确信息的流传时间或阻止其传播,以保证市场的效率。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种类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业务可以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一)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编制发表审计意见。(二)经营审计经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审计。(三)合规性审计合规性审计的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循了特定的法律、法规、程序或规则,或者是否遵守将影响经营或报告的合同的要求。合规性审计的结果通常报
9、送给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外部特定使用者。四、审计方法的演进为了实现审计目标,适应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一)账项基础审计(19世纪以前)(二)制度基础审计(19世纪即将结束时)(三)风险导向审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险导向审计经历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两个阶段。最初的审计风险模型用以下方程式表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随着21世纪一系列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被改进,新的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模型被构建,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的建立,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
10、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同时也解决了审计资源分配的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温馨提示】审计风险的有关内容我们会在“项目四了解审计过程”中详细介绍,这儿你只需要熟悉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就可以了。课外阅读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项目总结通过该项目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受托责任关系的产生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懂得了一方面,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以及其他可能的有关信息进行检查或审核,可以提高信息的可靠度和可信度。另一方面,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可以通过降低不准确信息的流传时间或阻止其传播,以保证市场的效率。有了审计人员的火眼金睛,牛顿先生也就不会发出篇头的感慨了。项目
11、二 熟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职业道德守则与法律责任【案例导航】万福生科造假案 教学目标结合篇头案例,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有所了解,并能够判断出哪些行为会违背执业准则与道德守则的要求。个体任务了解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及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内容,能够根据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分析案例,熟悉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小组任务1.收集涉及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遵守情况的案例,并结合相关规定分析其应当采取的措施或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2.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无保留结论的审阅报告、无保留意见的审核报告各收集一份,比较其在内容、措辞等方面的差别。实训资料审计报告、审阅报告、审核报告。教学方法案
12、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一 了解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教学课题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教学目标了解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内容教学重点审计准则教学难点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受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统御,包括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如图2-1所示)。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如图2-2所示)。(一)审计准则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法定审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业务(二)审阅准则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
13、务信息的审阅业务。提供有限保证,并应当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三)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四)相关服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管理咨询等其他服务。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二、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是鉴证业务准则的概念框架,旨在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明确鉴证业务的目标和要素,确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适用的鉴证业务类型。(一)鉴证业务的定义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
14、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鉴证业务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二)鉴证业务的要素鉴证业务包括以下要素:1.三方关系。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1)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有时也指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2)责任方责任方是指对鉴证对象或鉴证对象信息负责的组织或人员。(3)预期使用者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鉴证报告的组织或人员。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课内思考】你还能说一说哪些部门或人员可能成为预期使用者吗?2.
15、鉴证对象。鉴证对象是指鉴证对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3.标准。标准即用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4.证据。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提出鉴证结论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执行鉴证业务时,应当考虑重要性、鉴证业务风险以及可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5.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鉴证对象信息(或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一定保证程度的结论。【课内思考】在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中,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保证有什么不同?(三)鉴证业务的目标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合理保证的保证水平要高于有限保证
16、的保证水平。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并对鉴证后的信息提供高水平的保证。如审计业务。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并对鉴证后的信息提供低于高水平的保证。如审阅业务。【温馨提示】有限保证的保证水平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保证水平,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课外阅读1.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取得以及执业要求;2.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课后作业任务二 熟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在“任务一”中我们了解了
17、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并且知道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受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统御。为了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准,维护职业形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教学课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教学目标在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对职业道德的遵守情况进行正确判断教学重点基本原则教学难点对基本原则的细化掌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诚信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诚信原则要求会员应当在所有的职业关系和商业关系中保持正直和诚实,秉公处事、实事求是。【温馨提示】在鉴证业
18、务中一定要记住谁签字谁负责,不过,如果注册会计师依据执业准则出具了恰当的非标准业务报告,不被视为违反诚信的要求。(二)独立性独立性,是指不受外来力量控制、支配,完全诚实、公正无私、无偏见、客观行事。1.实质上的独立性。2.形式上的独立。(三)客观和公正客观,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添加个人的偏见。公正,是指公平,正直,不偏袒。(四)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要求会员通过教育、培训和执业实践获取和保持专业胜任能力,以确保为客户提供具有专业水准的服务。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会员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能够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应有的关注,要求会员遵守执业准则和职
19、业道德规范要求,勤勉尽责,认真、全面。及时地完成工作任务。【温馨提示】在执业中,注册会计师不但要自己保持应有的关注,还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在其授权下工作的其他人员得到适当的培训和督导。(五)保密保密原则要求会员应当对在职业活动中获知的涉密信息予以保密,不得有下列行为:1.未经客户授权或法律法规规定,向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第三方披露其所获知的涉密信息;2.利用所获知的涉密信息为自己或第三方谋取利益。【温馨提示】审计人员一定要警惕无意泄密的可能性,特别是警惕无意间向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人员泄密的可能性。并且要注意在变更工作单位或获取新客户后,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以前的经验,但不应利用或披露以前职业活动中获知的
20、涉密信息。哪些情况下可以披露涉密信息?(六)良好的职业行为会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发生任何损害职业声誉的行为。会员在向公传递信息以及推介自己和工作时,应当客观、真实、得体,不得损害职业形象。会员不得有哪些行为?【课内思考】你在电视等媒体上见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广告宣传吗?为什么?二、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威胁及防范措施(一)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自身利益、自我评价、过度推介、密切关系和外在压力。(二)应对不利影响的防范措施1.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防范措施2.具体业务层面的防范措施任务执行职业道德守则遵循情况的判断及对策课外阅读非执业会
21、员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运用。任务三 知悉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法行为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即法律制裁。审计法律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的过程中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温馨提示】从理论上讲,只有注册会计师自身有过错时,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教学课题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教学目标知道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及对策教学重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教学难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一)违约所谓违约,是
22、指合同的一方或多方未能履行合同条款规定的义务。(二)过失所谓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普通过失,也称一般过失,通常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职业谨慎,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是指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没有保持,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是指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温馨提示】评价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是以其他合格注册会计师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做到的谨慎为标准。(三)欺诈欺诈又称舞弊,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欺诈是指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委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
23、报,却加以虚假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推定欺诈,又称涉嫌欺诈,是指虽无故意欺诈或坑害他人的动机,但却存在极端或异常的过失。推动欺诈和重大过失往往很难界定。具有不良动机是欺诈的重要特征,也是欺诈与过失的主要区别。【课内思考】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未经审计就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则注册会计师应当负哪种法律责任?为什么?二、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注册会计师因为违约、过失或欺诈给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可能被判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三种责任,可以单处,也可以并处。请阅读一下责任内容。三、注册会计师防止发生执业过错
24、的措施(一)增强执业独立性(二)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三)强化执业质量控制四、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具体措施1.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2.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3.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4.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5.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6.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7.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8.按规定妥善保管审计工作底稿。课外阅读民法通则、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中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项目总结通过该项目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构成,对鉴证业务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并且认识到了独立性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重要影响,以及
25、注册会计师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懂得了如果中磊会计师事务所我按照执业准则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规定从事鉴证业务,就会有效防止执业过错和避免法律诉讼。项目三 知悉审计目标【案例导航】一份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教学目标在理解管理层认定的在基础上,了解审计目标的内容个体任务理解并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以及认定的内容。小组任务1.选择某一会计报表项目,说一说对“认定”这一概念的理解。2.选择某一报表,说一说对“认定”内容的理解。实训资料财务报表(含附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任务一 知悉审计目标,了解审计工作前提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预期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
26、果,它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以及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两个层次。教学课题审计目标 审计工作前提教学目标熟悉审计目标及工作前提教学重点审计目标教学难点对审计工作前提的恰当理解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一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二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课内思考】(一)合法性(二)公允性【温馨提示】由于审计存在的固
27、有限制,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因此,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二、审计工作前提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是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已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一)认识管理层和治理层1.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温馨提示】在某些单位,管理层包括部分或全部的治理层成员,如治理层中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或者业主兼经理。2.治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职责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或组织。治理层的责任包括监督财务报告过程。【温馨提示】在某些单位,治理层可能包括管理层,如治理层中负有经营管理责
28、任的人员,或者业主兼经理。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管理层作为会计工作的行为人,对编制财务报表负有直接责任。(二)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是指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已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的下列责任: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三)了解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课内思考】课外阅读课后作业任务二 认识管理层认定
29、与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教学课题管理层认定 具体审计目标教学目标正确认理解管理层认定以及具体审计目标的内容教学重点管理层认定教学难点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认定(一)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例如:博飞公司201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货币资金为485 688.56元。明确的认定隐含的认定【温馨提示】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二)在审计中运用的认定类别1.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类别(1)发生(2)完整
30、性(3)准确性(4)截止(5)分类【温馨提示】准确性主要关注的是数据计算准确与否,而发生和完整性主要关注的是业务本身存在与否的问题。2. 与所审计期间期末余额相关的认定类别(1)存在(2)权利和义务(3)完整性(4)计价和分摊【温馨提示】不难看出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主要与利润表相关,与期末余额相关的认定类别主要与资产负债表有关。3.与所审计期间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类别(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2)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温馨提示】注册会计师在对认定的运用中,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而是要适当综合。比如虚构销售业务违反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发生”认定,通常也会相应违反“应收
31、账款”的“存在”认定;假如“主营业务收入”符合“发生”和“完整性”认定的要求,就不会存在违反“截止”认定的问题。二、具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应当根据审计总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确定。管理层认定是确定具体审计目标的基础,具体审计目标是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 2.完整性 3.准确性 4.截止 5.分类(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 2.权利和义务 3.完整性 4.计价和分摊(三)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2.完整性 3.分类和可理解性 4.准确性和计价认定、
32、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举例见表3-1。表3-1 管理层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举例【课内思考】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课外阅读执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项目总结在该项目中,通过任务一,我们了解了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以及三方责任的关系。通过任务二,我们对学习了一个重要的审计术语“认定”,并认识了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以及审计程序的关系。课后作业项目四 了解审计过程【案例导航】云南绿大地案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审计的工作过程个体任务熟悉审计业务流程,掌握“重要性”、“审计风险”等审计基本术语。小组任务1.收集关于邯郸农行被盗案的资料,分析内部
33、控制的重要性。2.收集一份进一步审计程序表。实训资料审计业务约定书范本、进一步审计程序表、总体审计策略参考格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一 接受业务委托我们知道,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同样,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是审计工作的开始,就像购销合同的签订要经过考察、磋商一样,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也需要事先做一些前期工作。 教学课题接受业务委托教学目标熟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程序教学重点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教学难点实践运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 (一)获取必要信息【课内思考】
34、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潜在客户正面临财务困难,或者发现现有客户在之前的业务中作出虚假陈述,则接受或保持该客户的风险高还是低?你会作出怎样的决策?(二)考虑审计的前提条件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工作的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出具报告的形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温馨提示】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任何审计业务,都应当以书面形式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和格式可能因为被审计单位的不同而不同,但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2.注册会计师的责
35、任;3.管理层的责任;4.指出用于编制财务报表所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5.提及注册会计师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预期形式和内容,以及对在特定情况下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不同于预期形式和内容的说明。在业务约定书中通常还应当明确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审计收费,包括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以及签约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等内容。(二)审计业务约定书范例课外阅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特殊考虑课后作
36、业任务二 计划审计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审计工作也不例外。【温馨提示】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教学课题计划审计工作教学目标了解审计计划的内容,掌握“重要性”、“审计风险”等审计术语教学重点“重要性”、“审计风险”等审计术语教学难点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审计计划的内容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审计计划的两个层次的内容见表4-1。【温馨提示】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决策是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注册会计师计划的进一
37、步审计程序可以分为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包括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具体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两个层次。【温馨提示】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单独制定一套包括这些具体程序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表”,统筹安排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先后顺序,并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二、审计重要性(一)审计重要性的含义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重要性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教材1-3(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的因素。1.从性质方面考虑
38、重要性一般情况下,错报的金额越大越重要,但在某些情况下,金额相对较少的错报也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2.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计算公式:重要性金额=基准百分比基准的选择适当的基准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包括各类报告收益(如税前利润、营业收入、毛利和费用总额),以及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体,通常以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如果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不稳定,选用其他基准可能更加合适,如毛利或营业收入。百分比的选定百分比确定的参考标准:净利润的5%10%(净利润较小时可用10%,较大时可用5%); 资产总额的0.5%1%; 净资产的1%; 营业收
39、入的0.5%1%;总收入或费用总额的0.5%1%。【课内思考】为什么净利润较小时可用10%,较大时可用5%?(2)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通常会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科目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见表4-2。【课内思考】在表4-2中,为什么选择使用净资产法确认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什么各科目使用的比率不同?(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并非简单机械的计算,需要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前期识别的错报等运用职业判断。【温馨提示】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审计风险越低,可以执
40、行的重要性比例就越高。三、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温馨提示】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高的鉴证业务,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应当足够低,以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合理保证所审计财务报表不含有重大错报。审计风险和合理保证之和等于1,如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保证程度为95%,则其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一)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1.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2.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
41、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的可能性。【课内思考】复杂的计算和简单的计算,哪一种固有风险更大?控制风险是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温馨提示】由于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控制风险始终存在。(二)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审计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取决定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课内思考】检查风险是否可能为零?(三
42、)审计风险的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如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的关系见表4-3。四、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课外阅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第1121号重要性任务三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温馨提示】风险评估程序是必要程序,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教学课题风险评估程序教学目标了解内部控制的内容、局限性,以及风险评估程序的操作流程教学重点风险评估程序的内容教学难点实践运用教学
43、方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内部控制包括下列要素: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过程 3.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4.控制活动 5.对控制的监督【课内思考】管理层是否有必要对定期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复核?为什么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二)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教材1-5二、风险评估程序的含义及方法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无论错报由于舞弊或错误导
44、致)而实施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如图4-1所示),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二)实施分析程序(三)观察和检查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主要工作(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如图4-2所示:(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步骤1.确定需要的内部控制。2.记录相关的内部控制3.实施穿行测试,评估控制的执行情况。4.汇总信息,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情况。内部控制的了解流程如图4-3所示: 【温馨提示】在实务中,审计人员往往会从被审计单位整体和业务流程层面分别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并采用文字描述、调查
45、表、流程图等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三)对控制的初步评价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评价结论可能是:1.内部控制合理且有效。2.内部控制合理但无效。3.内部控制不合理或缺乏。(四)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1.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进一步审计程序是相对于风险评估程序而言, 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对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影响见表4-4。【温馨提示】小型被审计单位一般采用的主要是实质性方案。2.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通过实施控制测试以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3.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实施时间及范围审计人员可以在期中或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应考虑的因素参见表4-5。课外阅读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