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号:_ 班级:_ 专业: _ 姓名:_。装。订。线。金融学试卷 4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题号12345678910总分得分阅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阅卷人1、货币在衡量并表示商品价值大小时,执行( )职能A、 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储藏手段2、一笔借贷期限为3年,年息10的10万元贷款,按照复利计算的本利和为( )A、 130000 B、136000 C、133100 D、1500003、下面哪些不属于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A、严格的方向性 B、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C、实物形式提供 D、不稳定性4、货币市场不包括( )A 同业拆借市场 B 短期借贷市场
2、C 股票市场 D 商业票据市场5、费雪交易方程式可表示为 ( )A.MVPT B.PKR/M C.MdkPY D.M1M2L1(y)L2(r)6、以下属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是( )A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B中国农业银行 C 投资银行 D 不动产抵押银行7、体现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的是( )A 国家财政贷款 B 统一货币发行 C 集中存款准备金 D购买国家公债8、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A、正相关 B、正负相关都可能 C、负相关 D、不相关9、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
3、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10、(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A、信用创造 B、信用中介 C、支付中介 D、金融服务得分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阅卷人1、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2、本票3、分业经营4、货币供给量5、货币市场6.、单一规则得分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阅卷人1 简述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必要前提条件。2.如何度量通货膨胀。3.试述马克思对利息本质的论述。4.简述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5.简述货币的种类。得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卷人1、试述国际货币制度
4、改革及前景。(10分)2、试述如何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重要意义。(10分)3、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变迁。(10分)金融学试卷标准答案要点4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C 2. C 3. C 4. C 5. A 6.A 7. C 8. C 9. B 10. B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变化的一种理论学说。具体是指由于商品成本上升,即材料、工资保持一定利润水平,从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2、本票:由出票人签发的,允诺自己在一定时期后向收款人付款的票据。3、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不再涉足于证券投资、保险
5、等业务,只单纯的经营短期工商信贷业务。4、货币供给量:一定时点上,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在社会上的货币存量。5、货币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交易者的资金流动性需求。6、单一规则:根据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主义主张货币政策应该遵循固定的货币增长率的规则。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必要前提条件。其一,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其二,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2.如何度量通货膨胀? 在目前情况下,一般将物价上涨指数看作是通货膨胀率。测量物价指数的主要指标有:(1)消费物价指数。即零售价格指数,它能反映直接影响一般民
6、众生活状况的物价趋势,许多国家通常用它来代表通货膨胀率。(2)批发物价指数。它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3)国民生产总额平减指数。它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的比率。3.试述马克思对利息本质的论述。(1)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借贷资本家把货币作为资本贷放出去后,由职能资本家使用,生产出利润(平均利润),生产或流通过程结束后,职能资本家归还所借资本,并把利润的一部分支付给借贷资本家,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2)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于借入者来说,借贷资本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它会替他生产利润,但利润也不能全部归借入者,须分割部分利润给予
7、贷出者。(3)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所以,作为利润一部分的利息只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利润和剩余价值实质上是同一物,利息对利润的分割也就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4.简述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2)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所选定的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且能被社会各方面理解、判断与预测;可控性,即中央银行应该能够有效地控制;相关性,即中介指标应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抗干扰性,即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正确地反映政策效
8、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5.简述货币的种类。实物货币,贵金融货币,银行劵,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试述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及前景。(10分)自20世纪60年代美元危机不断爆发以来,有关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建议与方案就层出不穷,而改革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国际货币本位的确定和汇率制度的选择这两个方面,其中国际货币本位的改革又是最基本的。(1)国际货币本位的改革有关国际货币本位改革的观点有四种:其一是恢复金本位理论,认为黄金是理想的国际储备资产和本位货币,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自动的调节机制。其二是恢复美元本位制,认为美元在国际支付或国际储备中依然占有绝对优势,推行美元本位
9、的基础仍然存在。其三是多种货币本位论,认为目前多元化的货币本位是世界趋于多中心、多极化形势的必然产物,没有必要进行改革。其四是世界统一货币本位论,即建立世界性中央银行,发行世界统一货币。以上四种国际货币本位观点,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都存在相当困难,当前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货币本位制仍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而未来的国际货币本位改革及演变的方向是朝世界统一的货币本位发展。(2)国际汇率制度就汇率制度改革而言,在目前实行理论上的完全固定汇率制度或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都是不可能的。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实际上是允许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还是在条件成熟时恢复某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制。至于其发展的进程,一方
10、面取决于各主要国家之间货币合作的密切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国际储备货币的发展状况。2、试述如何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重要意义。(10分)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是个渐进改革的过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应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11、。相对我国票据市场和国债市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规模较大,同业拆借利率比贴现率、再贴现率和国债利率对金融机构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同业拆借利率变动更能及时、可靠反映资金市场的变化情况。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首先从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开始。(2)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是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3)逐步推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目前实行了“存款利率放下限管上限”的浮息制度。未来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将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形势最终取消上限管理。(4)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
12、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节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其中关键是发挥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机制,以及形成货币市场利率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影响的机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和提高竞争力。3、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变迁。(10分)商业银行应如何协调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关系,对此,西方商业银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产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如何把筹集到的资产恰当地
13、分配到现金资产、证券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等银行资产上。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以资产管理为核心,资产管理理论依次经历了以下三种演变。(1)商业贷款理论。(2)资产转移理论。(3)预期收入理论。以上三种理论各有侧重,但是都是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商业贷款理论强调贷款的用途;资产转移理论强调资产的期限和变现性;预期收入理论强调银行资产投向的选择。它们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每一种理论的产生都为银行资产管理提供一种新思想,促进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第二阶段是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
14、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利。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存款理论。(2)购买理论。(3)销售理论。第三阶段是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无论是资产管理理论过分偏重于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不利于鼓励银行进取经营;而负债管理理论则过分依赖外部条件,往往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即资产和负债管理并重,这是商业银行向业务综合化、多样化发展的要求;适应性。要求银行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加强动态管理。从而克服了资产管理理论或负债管理理论在保持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方面中的片面性。在该理论下,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总量平衡原则。结构对称原则。分散性原则。在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技术中,主要的管理方法有:缺口管理法、利差管理法、系统管理法等, 第 8 页 共 8 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