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 7 卷第1 期2024 年0 2 月doi:10.16018/32-1499/c.202401003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7 No.1Feb.2024评道德相对主义的审美判断类比论证基于康德美学的视角王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 0 0 8 7 2)摘要:审美判断类比论证是道德相对主义者为自身理论辩护的手段之一,他们以审美相对主义来类比道德相对主义以证明道德信念的相对性和非客观性。康德以其“审美判断力批判”建立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并对后世
2、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康德美学中审美判断力的解释为依据,对道德相对主义的审美判断类比论证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审美判断;道德判断;康德中图分类号:B516.31道德的客观性指道德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属性,道德客观主义对此持肯定的立场。1 而道德相对主义则否认道德的客观性,认为道德标准仅仅是个人的主观意见,不存在客观的价值原则、行动规则和道德规范。道德相对主义者常常用审美判断(或鉴赏判断)类比论证来对自身进行辩护,这种辩护是否具有合理性,本文将尝试从康德美学的视角对此做出评价。一、道德相对主义的概念辨析道德相对主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道德现象,公元前5 世纪古希腊智者普
3、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开启了西方相对主义思想发展的潮流,他认为每个人的知觉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信念或意见都是同样真的,因此“人是万物的尺度”也可视为是道德相对主义可以追溯的最早源头。自古希腊以来,围绕着道德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普遍性和相对性、可认知性和不可认知性,西方道德哲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产生了众多的道德学说流派,也推动了道德相对主义理论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然而,道德相对主义本身既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术流派,也并非某一时代的道德思潮,而是伦理思想史上长期出现的一种思想倾向。2 收稿日期:2 0 2 3-0 6-0 1作者简介:王建(1 9 7 6 一),男,江苏盐城人,副教授,博士
4、生,研究方向:教学管理、伦理学。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8-5 0 9 2(2 0 2 4)0 1-0 0 1 2-0 4对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概念,一直以来并没有一种可以让所有人接受的定义,一方面是不同的道德哲学家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尽管关于道德的认识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但彼此所处相异的历史文化语境,使得他们在对该问题看法的方式方法和立场有别,他们或使用经验描述和解释性定义的方式,或诉诸道德直觉和情感体验,或使用逻辑实证的方式予以辩析,不一而足;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形态导致道德多样性,给道德相对主义的辨析也带来了模糊性,道德多样性是否必然导致道德相对主义,或者说不同文化形态背景下的道德
5、多样性是不是就是道德相对主义的表现,本身也是一个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如哈曼认为“道德多样性虽然并不蕴含道德相对主义,但道德相对主义是对道德多样性的最佳解释”,【3 3 即仅从道德多样性的事实并不能得出否认道德绝对主义或客观主义的结论。此外,一些西方学者根据道德类型标准将道德相对主义分为描述性相对主义、元伦理相对主义和规范性相对主义,对于澄清道德相对主义这一概念做出有益尝试,避免了在不同学术话语体系和理论形态下产生概念的纠缠。陈真在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一文中,4 用否定的方法为我们呈现出他所理解的第1 期道德相对主义,他认为,道德相对主义不是文化相对主义,不同于所谓的“参量普遍主义”,不同于
6、宽容原则,和“思想自由”也没有什么关系,也不等于价值多元论,从而对历史以来有关道德相对主义的各种概念、定义和观点做了必要的澄清。此外,陈真还在文中对个人相对主义和主体间相对主义的概念做了阐释,认为道德相对主义应当被理解为“主体间相对主义”,即主体间的道德共识可以作为判断个人道德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而道德相对主义实质上是在这种主体间达成道德共识情况下,允许个人间道德判断的不一致。比如相对于主体间的道德共识框架M,甲认为“A是道德的”,意思是说“A按照M是道德的”,而乙认为“A是不道德的”,意思是说“A按照M是不道德的”,这两个道德判断是互相否定的,但个人之间的道德分歧和争议在同一个道德框架下是可
7、能的。二、道德相对主义者的审美判断类比论证道德客观主义者认为,任何真善美都是基于某种标准的,而这种标准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在道德相对主义者看来,即便是在同一文化形态下,主体间达成了某些基本共识如“无故杀人是不道德的”,但在很多具体的道德判断上,仍然没有唯一正确的客观价值标准或行动规则,为此他们做了很多解释和论证,而鉴赏判断类比论证是道德相对主义者对自身观点进行辩护的重要论证方式之一。在日常的审美鉴赏活动中,对于对象是否美,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答案或解释是常见的。比如对于一副绘画作品,有人认为“美”,也有人认为“不美”,甚至还有人认为“丑”,对于此类审美判断上的不一致,尽管也可以引发争论,但一般不会
8、引发不同意见者之间的不适或不快(画作作者除外),或者说不同评价者之间一般存在着某种审美上的宽容。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判断上也有类似于审美判断的一面,如有人认为“一夜情”是好的,有人认为“一夜情”是违反伦理道德,是不好的,当然也有人会认为“一夜情”无关道德伦理,是非道德的,不必用任何道德规范去评判它。因此,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判断与审美判断有类比性,反映出不同评判主体的偏好。他们认为,审美判断蕴含美学相对主义,而道德判断与王建:评道德相对主义的审美判断类比论证一基于康德美学的视角13审美判断有类比性,故道德判断也蕴含着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是可以接受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审美判断不能脱
9、离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美的基本共识,比如对于一个长得畸形的人来说,如果不去探讨“心灵美”的范畴,仅仅就形式美而言,很难想象人们会有不一致的意见,对于有正常理性能力的评判者而言,不会有人认为这种畸形是“漂亮的”,是形式“美”的。对于这一点,道德相对主义也不否认,他们也会认为即便是道德判断,也不会脱离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人们形成的基本道德共识,如前述“无故杀人是不道德的”。他们所坚持的是在这种基本道德共识下仍然存在道德判断的相对性,因此,这一点对于道德相对主义者所坚持的道德判断与审美判断的类比论证而言并不会成为问题。三、康德美学中的审美判断力道德相对主义者提出的审美判断类比论证是否合理
10、?或者说道德相对主义与审美判断是否有可类比之处?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康德。在西方美学史上,康德对于审美判断的研究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主张美的本质是主观的而且是纯粹形式的。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指出,从自然领域过渡到自由领域,自由的目的在自然之中得到实现,才是可能的。因此,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应该由一个连接两者的中间环节,将理论理性的自然法则与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协调一致、相互过渡,这个中间环节就是“作为哲学的这两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手段的判断力批判”。5 1 0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包括“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而“审美判断力批判”研究的是“主观目的性”亦即自然在形式上的合目的性
11、,由此康德也建立起自己的美学体系,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邓晓芒指出: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批判”研究的是自然在形式上的合目的性,并且认为审美判断力是“一切哲学的人门”,通过审美判断力,认识和道德在审美中就既感到了自己超越一切尘世利害关系之上的(超验的)自由本质,同时又以纯感性的方式象征着实践着这一本质,这就构成了从认识到实践、从必然到自由、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渡。6 1 0康德把审美判断力的自由协调活动又叫作14“鉴赏力”,它包含四个“契机”,即从质、量、关系和样式四个方面促成鉴赏的性质。从“质”的方面看,康德认为美是无利害且无功利的,是一种“自由的愉悦”。他认为感觉快感和道德快感由
12、对象的性质所决定,而美感则是主观形式上的满足。基于此,康德批评了经验派美学将审美的快感等同于感官愉快和功利、善或道德上愉快的错误观点。从“量”的角度看,康德认为美是一种没有概念的普遍性。尽管审美判断与感觉快感一样以单个具体的事物为对象,但区别于感觉快感,审美判断并不要求来自概念的普遍性,而是要求普遍的赞同,这种普遍性源于主体间的“共通感”。从“关系”角度来看,康德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目的总是与利害联系在一起的,审美判断既没有主观快适的目的,也没有客观善的目的,而表现出一种无目的性。但是审美对象又的确符合了主体的某种目的,因此审美判断在内容上是无目的的,但在形式上确实符合目的的。最后,从“
13、样式”上看,康德认为美是没有概念的必然性。美的形象与美感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审美的快感或美感必然来自美的形象,但这种必然不是来自逻辑分析领域的概念必然性,也不是来自实践理性领域的道德必然性,而是来自审美“共通感”的形式上的必然性,而这种“共通感”是人普遍必然的自由本性的体现。尽管康德提出上述四个“契机”,但他本人并不否认在这种“纯粹美”或“纯粹形式美”的基础上,仍然有掺杂着某些具体目的和概念的考虑,如实用、道德和艺术、科学也可以成为一种美,他称之为“依存美”,他甚至还把杂有道德观念的美称为“美的理想”,其地位高于“纯粹美”,是美向道德领域升华的途径和体现。四、道德判断与审美判断类比的合理性
14、质疑从康德审美判断力的第一个“契机”即“质”的方面来看,审美判断的确是一种无功利无利害的体验,因此,美感完全是主观形式上的满足,它是鉴赏者将自已的情感投射到对象上,因对象“美”的形式而引发鉴赏者的心情愉悦,从这个角度而言,审美判断的确具有个人主观性的一面。道德相对主义者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予以类比论证,认为道德判断与审美判断相类似,或是允许个人标准的独立性,或只是如情感主义者所言道德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只是个人情感的表述而不具有客观的认识意义。然而,二者的关键区别却没有引起道德相对主义的关注。与审美判断显著区别的是,道德是关涉人类行为规范和社会建构的精神产品,是对人生活在世界上种种活动的
15、必不可少的约束和指引,它与人自身的利益紧密相关,是对人与人利益关系进行调节的必要手段。因此,道德判断并不能与审美判断完全等同,它不是无功利的而是有明确的指向的。我们对道德现象进行评判的时候,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关涉到自我的利益,道德判断的结果不仅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而且还具有道德所应有规范性,即这种道德判断的结果还将在当下或未来指引自己的行动。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在她的道德相对主义一文中认为我们并无客观的标准解决彼此冲突的鉴赏判断之间的分歧,因此,美学领域里的某种相对主义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她同时认为,道德判断和鉴赏判断不同,因为我们有客观的标准解决道德判断之间的冲突和分歧。虽
16、然她无法指出评价道德判断和解决道德分歧的客观标准究竟是什么,但她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这样的标准,也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找到这样的标准。她认为道德判断和鉴赏判断的不同表现在,道德概念的正确应用比鉴赏概念的正确应用受到更多的限制。比如,可以依据是否促进人类的利益和福,是否满足人类的需要来评价不同的道德体系。3 1 5 3 但在美学领域里,不同的审美判断不至于导致人们的利益冲突,接受不同的审美判断,接受美学的相对主义似乎并不会产生实际问题。其次,从康德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审美判断力也不是完全无目的的,它仍然需要通过主体之间的审美“共通感”而实现的普遍化和合目的性的要求。康德认为,审美愉悦虽然是
17、个人的情感感受,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或心理快感,而是指向全人类的普遍情感,因而它是个人的心灵具有社会普遍性的重要标志。个人的审美感受虽然无法通过知性概念和逻辑推理来论证或强加于人,但却另有“理性概念”作为它的标准,这个理性概念就是“共通感的理念”,通过这种共通感,使得人的审美判断具有社会的普遍性,将自己的情感主动与别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改变自己的审美偏见,从而具有与全人类相通的普遍人性。也就是说,审美判断尽管从表面上看,似乎支持了审美相对主义,支持不同人的不同鉴赏品味,这也第3 7 卷第1 期是艺术领域倡导多元化的体现,然而,审美却不是没有标准的。一方面,在一些领域,比如音乐、舞蹈类比赛中,虽然
18、艺术评分的终极指向是艺术境界,但技术因素仍然是不可回避的,且技术因素能否实现是艺术境界能否达到的前提条件,你不能想象一个连音准和节奏都无法把握好的小提琴演奏者能够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同,或是给欣赏者带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审美判断最终是要指向人类的普遍情感,指向普遍人性和理想人格,这虽然不可量化,但依旧是审美判断的最高标准。所以,道德相对主义者们没有看到这一点,单纯从审美判断的浅层次表象中就引申出道德判断与审美判断的类比,以此来辩护自身的道德相对主义主张,是不够深刻的。最后,我们还应该从康德美学中看到,尽管西方美学发展历史上有不同的审美主张,但康德以其形式主义和主情主义相结合的美学理念,为近代人
19、文美学的发展树立了丰碑,对席勒等后世美学家的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康德这里,主体对于美的鉴赏判断已逐步由他此前的客观主义美学将主体与对象相分离的理性的审美判断逐步王建:评道德相对主义的审美判断类比论证一基于康德美学的视角理性受到进一步的质疑。15转向为主客体相融的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审美体验。也就是说,在审美判断中,主体与其说是判断者、鉴赏者,毋宁说是体验者,在与对象交融一体的情境中体验着美,享受着愉悦,并在潜移默化中指向更为崇高的审美境界,指向普遍化的社会情感和人格,是“无功利的合目的性”,又如他所言,“美是道德的象征”,主体在审美体验中还发展了道德理念,培养了道德情感,使人性的真和善通过美
20、而达到了统一。因此,这种审美判断或是审美体验与道德判断在形式上和目的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一般而言,虽然我们不否定道德判断也有情感的成分,在美善相融的背景机制下(如中国儒家传统的礼乐文明)的确有时也能将人的道德情感升华为审美情感,实现“美善相乐”,但根本上讲,道德判断仍然采取的是主体与对象分立的形式,以确保主体具有清晰的理性认知,在判断中不受个人情感的干扰,而尽量采取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因此,将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相类比从而为道德相对主义辩护,因为二者判断或体验模式的不一致也势必减弱其辩护的力度,其合参考文献:1】张彦,李家祥.道德的客观性问题 J.教学与研究,2 0 2 2(8):6 7-7
21、 4.2】左高山,胡蝶花.道德相对主义:论争与价值 J.伦理学研究,2 0 1 7(5):2 0-2 7.【3 龚群,陈真.当代西方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3.4 陈真.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 J.学术月刊,2 0 0 8(1 2):4 0-5 0.5【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 1.6邓晓芒.西方美学史纲 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8.Analogical Argumentation on Aesthetic Judgment of Moral Relativism-Based on Kantian Aesthetic
22、 PerspectiveWANG Jian(School of Philosoph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Abstract:The analogy argument of aesthetic judgment is one of the means that moral relativists defend their own theories.Theyuse aesthetic relativism to compare moral relativism to prove the relativity and non
23、-objectivity of moral belief.Kant established hisown aesthetic system with his Critique of Aesthetic Judgment,which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Western aesthetics of lat-er generations.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esthetic judgment in Kants aesthetics,this paper question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a-nalogy argument of moral relativism,Keywords:moral relativism;Aesthetic judgment;Moral judgment;Kant(责任编辑:沈建新)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