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绿色建筑专篇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动青海省建设事业实现可连续发展,本工程从设计阶段结合本地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等特点,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减少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一、 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3);2、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63/T1340-2023);3、青海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63/T 1340-2023)。二、 设计标准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
2、78-2023),绿色建筑共分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最高为三星),本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基本达成绿色建筑等级评估一星级以上标准。本工程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运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在可连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设计评价是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运用、节水与水资源运用、节材与材料资源运用、室内环境质量组成。(一)节地与室外环境1、控制项(1)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规定。(满足)(2)场地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
3、射、含氡土壤等危害。(满足)(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满足)(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减少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满足)2、评分项(1)土地运用A、节约集约运用土地。(5 分)B、场地内合理设立绿化用地。(7 分)(2)室外环境A、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3 分)B、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3 分)C、场地内风环境有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3 分)D、采用措施减少热岛强度。(2 分)(3)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A、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7 分)B、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3 分)C、合理设立停
4、车场合。(3 分)D、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6 分)(4)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A、湿地和植被,采用表层土运用等生态补偿措施。(无)B、充足运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无)C、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行外排总量控制。(3 分)D、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3 分)(二)节能与能源运用1、控制项(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满足)(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满足)(3)冷热
5、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满足)(4)各房间或场合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的现行值规定。(满足)2、评分项(1)建筑与围护结构A、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形体、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5 分)B、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启动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5分)C、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5 分)(2)供暖、通风与空调A、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的规定。(无)B、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
6、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行细则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对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无)C、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7 分)D、采用措施减少过渡季节供暖、通风。(无)E、采用措施减少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3)照明与电气A、走廊、楼梯间、门厅、功能用房、机房等场合的照明系统采用分区、定期、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5 分)B、照明功率密度值达成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中的目的值规定。(7 分)C、合理选用电
7、梯和自动扶梯,并采用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节能控制措施。(无)D、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5 分)(4)能量综合运用A、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营可靠。(无)B、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无)C、合理运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无)D、根据本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运用可再生资源。(5 分)(三)节水与水资源运用1、控制项A、应制定水资源运用方案,统筹运用各种水资源。(满足)B、给排水系统设立应合理、完善、安全。(满足)C、应采用节水器具。(满足)2、评分项(1)节水系统A、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国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规定。(
8、7 分)B、采用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7 分)C、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3 分)D、设立用水计量装置。(6 分)(2)节水器具与设备A、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10 分)B、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无)C、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10 分)D、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措施。(3 分)(3)非传统水源运用A、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无)B、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无)C、结合雨水运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运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60%,且采用生态水解决技术保障水体水质。(无)(四)节材与材料资源运用1、控制项A、不得
9、采用国家和地方严禁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B、混泥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满足)C、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满足)2、评分项(1)节材设计A、择优选用建筑形体。(7 分)B、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达成节材效果。(4 分)C、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3 分)D、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反复使用的隔断(墙)。(无)E、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2 分)F、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卫生间。(无)(2)材料选用A、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8 分)B、现浇混泥土采用预拌混泥土。(6 分)
10、C、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6 分)D、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3 分)E、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3 分)F、采用可再运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6 分)G、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2 分)H、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4 分)(五)室内环境质量1、控制项A、重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中的低限规定。(满足)B、重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中的低限规定。(满足)C、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11、 的规定。(满足)D、采用集中供暖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的规定。(满足)E、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F、屋顶和东西外墙隔墙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太规范GB50176 的规定。(满足)G、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的有关规定。(满足)2、评分项(1)室内声环境A、重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4 分)B、重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6 分)C、采用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2 分
12、)(2)室内光环境与视野A、建筑重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4 分)B、重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的规定。(5 分)C、改善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10 分)(3)室内热湿环境A、采用可调节遮阳措施,减少夏季太阳辐射得热。(无)B、供暖系统末端现场可独立调节。(8 分)(4)室内空气质量A、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7分)B、气流组织合理。(7 分)C、重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立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3 分)绿色建筑评价得分与结果汇总表评价阶段设计阶段建筑类型公共建筑评价标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运用节水与水资源运用节材与材料资源运用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结果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说明权重0.160.280.180.190.19合用总分100100100100100实际得分4051516153最终得分6.414.289.1811.5910.07加分项得分说明总得分51.52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