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第 18 期(总第 816 期)科学咨询83课程思政一、研究背景根据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应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包含心理健康的标准、自我意识发展、心理异常的认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以及生命教育等方面,学生需在课程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提升解决心理危机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需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引入易操作、体验感强的教学工具辅助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模式及提高教学效果。二、研究现状学者姚坤提
2、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须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体现心理学注重人格完善的实践宗旨1。学者陶星宇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梳理与挖掘,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纳入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开展“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2。绘画心理技术是以绘画为媒介,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分析和治疗,包含绘画评估与绘画治疗3。学者Samuels和Rockwood Lane发现艺术与心理治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方式时,可用于解决精神疾病、情绪低落、人生危机、个人成长及家庭关系等方面问题4。学者Hammer对房树人测验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绘画的投射可运用于临床的治疗中5。学者蔡宝鸿认为绘
3、画分析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自我意识6。学者严虎和陈晋东认为在高校开设绘画心理技术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好认识自我,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7。学者陈佳提出艺术作品的表达不仅触及视觉还能触及内心,教师启发学生以对烈士的敬仰为主题进行静物创作,学生既了解抗战历史,又接受爱国教育,让美术专业课成为有温度的、有品格的课程8。学者刘宇家认为,将思政取向与价值观念等进行艺术创造的实践化总结与提炼,是有效的育人思政教育活动9。综上所述,绘画心理元素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课程思政”与艺术表达能够较好地达到育人效果。三、“课程思政”视域下将绘画表达技术运用于大学生
4、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一)课堂教学改革设计框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含绪论、自我意识与人格、心理异常与应对、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生命教育等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各章节的教学重难点设计绘画主题和育人思路,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主题,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红色精神、时代楷模事迹、英雄人物事迹、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从“思政”元素的启发中学习与思考自我体验,通过绘画技术中的添加画、自我评价、命题绘画进行探索和表达。学生可通过团体之间的人际交互作用,即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因此,课程开始时,
5、教师可将班级分为810人的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课程思政视域下绘画心理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张慧,李丹*(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 571199)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描述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将“思政”育人元素与绘画心理技术结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绘画心理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和练习,通过“思政”元素启发学生内在动力,改变课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育人效果。关键词:课程思政;绘画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18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
6、划课题(思政专项),编号:hnsz2018-35;海南医学院学工系统精品项目,项目编号:xgcsz2021-07;2021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编号:hnsz2021-03,编号:hnsz2021-21。*通信作者:李丹。84第 18 期(总第 816 期)科学咨询84课程思政(二)课堂教学改革实施1.绪论章节基于中国梦教育启发学生画出大学梦绪论 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开端。教师既要对本学期的课程内容及授课模式进行介绍,还需通过本章节对后续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将新时代下 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堂。本章
7、节可将“心灵涂鸦绘画活动”引入课堂,教师可在课堂前半段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规定的白纸上进行涂鸦,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绘画涂鸦。通过涂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心理认知的相关内容,了解主观和客观的知识。在探讨心理健康标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我的大学”绘画主题,引发其对大学生涯的思考,讲解新时代对青年人的要求以及青年人树立理想、进行学业规划的重要性。2.自我意识发展章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画出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指导作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而自我意识的内涵、结构、发展规律的理论是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内容,如富强
8、、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融入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可开展以“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即学生在同一张纸上分别各画出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通过团体内的分享促进学生对自我意识呈现和发展的探索。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程的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在绘画作品中进行体验和思考,如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的结构,探索绘画作品所呈现的内容。教师可通过理论和个人体验相结合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等方面思考个人的价值观,并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思考与启发。3.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与应对章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画出困
9、境出路学生应掌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类型并懂得如何识别和应对。因此,教师可通过绘画环节引导学生在大学生涯中遇到心理问题时学会自助和助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重视以人为本、民本思想、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家国情怀、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和而不同。教师需要讲授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相关理论。绘画技术是筛查心理问题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教师在讲授相关原理后,可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以“房树人”为主要元素的绘画活动。学生在分享绘画作品时,了解其他同学的状态,形成团体内的互助和支持。教师向学生讲解 房树人 绘画表达的特点及其中心理问题提示点,进而讲授
10、心理异常的应对方式。教师通过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学生学习添加画技术,引导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应对困境的方法,即通过尝试古诗词、国画、曲艺、书法、太极等健身、修心、娱乐等方式思考和尝试解决困难。4.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章节红色精神鼓舞画出应对方法随着就业和升学压力的增大,大学生面对的情绪困扰较多。学生需了解情绪和压力、压力的来源以及如何应对情绪和压力。红色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史中形成了许多“红色精神”。“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精神动力。“雨中人”绘画主题能够反馈学生情绪压力的状态,并通过相关绘
11、画技术调整压力状态。教师在讲解完情绪和压力的概念后,让学生画一幅以“雨中 人”为主题的绘画。第一阶段,教师根据雨中人反馈的绘画心理信息,引导学从 雨中人 绘画作品中的气候状态、雨势、雨点大小、人物、雨具等方面进行思考,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当下的压力状态。此时,教师可将课堂带入到压力的应对方法的讨论与探索中。第二阶段,教师讲解“红色精神”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和增强应对压力的信心和勇气,引导学生采取画中的雨天防护措施。学生根据自己当下的处境提出应对方式,进而解决课堂的重难点。5.人际交往章节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融入画中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凝聚
12、了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以及良好民族习惯。宿舍关系是学生面对的最直接的人际关系,反映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动态图类型的绘画主题能够实时反馈当下的人物关系和互动状态。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中让学生以“海底宿舍动态图”为主题进行绘画,将宿舍比喻成海底世界,引导学生用绘画呈现当下最近距离的人际关系,并在绘画结束后开展组内讨论,85第 18 期(总第 816 期)科学咨询85课程思政同时将绘画作品发送宿舍群。教师从海底世界的比喻生物、位置、人物关系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宿舍关系现状。教师向学生讲解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从优秀的品质中启发学生思考并正确认识人际关系,从良好的民族习
13、惯中学习人际关系与恋爱关系的处理方法,学会思考、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6.学习心理与生命教育章节绘画作品塑造理想信念青少年自杀率逐年上升,生命教育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认知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观、学会调试学习心理是教学重难点。新生入学时面对教学模式和内容的变化,产生学习压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教师设置以“生命线”为主题并结合添加画技术的绘画活动。学生通过绘画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状态,进行过往经验总结和未来生命规划,回顾曾经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展望未来的理想和规划。教师讲解理想信念对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性,讲解生活中许多有理
14、想信念的人是如何成长的,通过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坚守抗议一线的青年人、重庆扑灭山火中的志愿者等案例启发学生,结合时代楷模和平凡英雄的经历,增强学生应对困难的自信心,使其珍惜生命。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四、教学思考(一)课堂设计应加强“思政”元素育人的系统性对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绘画心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前应将各章节的育人内容设计得更具系统性,与课程的知识要点进行连贯梳理,设计相应的知识要点考察,如设置理论点和实践操作考察,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在课堂教学前后,教师也可增加相应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解和统计,了解当代学生对“思政”的了解和关注点,进而对课堂
15、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设计,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二)应融合育人思路促进课堂管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可贯穿课堂。在课堂讨论中,由于大班分组较多,部分小组出现组长不组织讨论,小组内的同学即使有分享欲望也无法参加组内讨论的现象。对此,建议引入课堂的自我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强化组长对小组的管理组织职责,避免课堂活动进入“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同时,教师可增加雨课堂、学习通等课堂管理软件的使用,增加线上线下互动分享环节,提升课堂趣味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管理,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三)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从课堂延至课后课堂绘画的作品不仅是同学们自我探索的载体,也
16、是学生成长的见证和总结。“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也可延伸至课后。在课堂中开展绘画心理活动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拍照纪念自己的绘画作品,见证每一次课程中自己的收获与成长。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上,为加强对学生课后思考和课后探索的培养,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与本次课堂绘画体验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并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调查、读书角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思政”的理念指导学生心灵的成长,提升其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五、结束语“课程思政”视域下的绘画心理技术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探索,是以育人为目标,绘画心理活动为载体,通过“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围绕学生的绘画表达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一种教学形式,但在此次
17、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课堂管理以及教学效果的推广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参考文献:1 姚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规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2,113(13):91-93.2 陶星宇.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索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27):26-28.3 赵小明.绘画技术在学校心理危机防范中应用分析J.校园心理,2021,19(5):453-456.4 SAMUELS M,LANE M R.艺术心理疗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4-5.5 HAMMER EF.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jective DrawingsM.Spring field:Charles C.Thomas,1971:2-6.6 蔡宝鸿.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7(29):22.7 严虎,陈晋东,邹萍,等.绘画分心与心理治疗手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737-738.8 陈佳.隐性教育在美术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价值J.思维与智慧,2022(4):56-57.9 刘宇家.课程思政融育的路径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2(15):136-138.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