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6 ,大小:1.14MB ,
资源ID:3105772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1057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交往·自觉·互鉴——彭树智先生文明观的逻辑理路.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交往·自觉·互鉴——彭树智先生文明观的逻辑理路.pdf

1、交往自觉互鉴 彭树智先生文明观的逻辑理路吴 华 张 瑞*内容提要 文明交往、文明自觉、文明互鉴是彭树智先生文明观中的三个维度。彭先生认为,文明交往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础;而以知物之明、知人之明和自知之明为核心的文明自觉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互鉴已成为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它要求不同文明在交往中要做到相互理解、平等共存,在秉承和平愿景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和创新自身文明。彭先生的文明观逻辑理路清晰,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键词 彭树智 文明观 文明交往 文明自觉 文明互鉴彭树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世界史学家、中东史学家,长期致力于“文明交往论”这一学术体系的建

2、构。彭先生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历史个案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交往在历史演进中的作用,以及交往与人类发展的互动关系。彭先生的“文明交往论”是当代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关于彭树智先生的学术思想,学界已有关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彭先生“文明交往论”的学理阐释与个案探析、“文明交往论”在中东史研究方面的应用,以及对其文明史观的分析与综述,等等。本文82*吴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瑞,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如张倩红、刘洪洁 从文明交往到文明自觉 彭树智先生的文明交往史观,史学理论研究 2016 年第 4 期,该文章探讨了彭先生的“文明交往论”,用文明交往理

3、论解读世界历史,认为文明自觉是文明交往的价值体现,且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普遍诉求。另有一些研究或访谈文章多从文明自觉的角度探讨了“文明交往论”,见彭树智、闫伟 从人类文明交往中探寻中东研究的学术自觉 彭树智先生访谈实录,中东问题研究2016 年第 1 期;蒋真 从文明自觉的“三知之明”探析彭树智先生的文明观,中东问题研究 2016 年第 1 期;可晓丽 从历史交往、文明交往到文明自觉 彭树智先生的文明鸿踪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 年第 2 期;等等。旨在从文明交往、文明自觉、文明互鉴三个依次递进的维度,考察彭先生文明观的逻辑理路与整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其文明观的时代特

4、征。一 文明交往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础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德语单词 Verkehr 表达“交往”,但并没有把“交往”局限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受此影响,彭先生将“交往”解释为“同生产力发展相伴随的、以买卖商品为交换手段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并在汲取了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等西方文明形态史家的思想精华及吴于廑先生的“纵横发展整体史观”的基础上,从交往的视角研究文明。彭先生认为,文明与交往相互依存,文明交往是“越过时间、空间界限的历史深层的活跃的社会运动”,它涵盖了各个文明群体的大量日常交往及非日常交往活动,不仅表现在民族、国家、人群、集团之间,还体现在地区之间。在彭先生看来

5、,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1.文明交往的常态性关于文明交往的常态性与必要性,彭先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文明交往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常态化行为。即使是在文明的最早期阶段,不同文明之间也绝非完全封闭状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之间的文明交往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文明交往是世界走向普遍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次,文明交往与人类历史轨迹相向而行。在论人类的文明交往 一文中,彭先生系统梳理了在自然经济时期、工商业经济时期,直至持续至今的全球化时代中,人类文明交往的不同历史阶段和形态,分析了文明交往的内容和形式由低级向高级、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趋势,认为文明交往是人类文明发展

6、的里程碑。最后,彭先生指出,文明交往的内在精神体现在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刺激、相互激发而产生的创造力上,体现在不同文明之间互相汲取、自我反省而迸发的生命力上,也体92交往自觉互鉴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第 527 页。彭树智: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第 177 页。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商务印书馆,2000,第 8 页。现在不同文明不断充实、超越自身而创造出的新境界上。“交往可刺激、激励、开发、推动文明发展,可启发不同文明的创造智慧,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影响”,“真正的文明是在创造中,在摆脱原来状态中实现时间上的延续和复兴”。

7、在 我的文明观 一书中,彭先生指出,历史上的不同文明是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冲突融合后的结果,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抗争,及用包容的、弹性的态度对彼此间的矛盾加以平衡和利用,可以更新文明并使其发展至新的阶段。2.文明交往的形态与内涵文明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形态。彭先生将人类的交往形态划分为五种,分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具体来说,社会结构是文明社会内部和外部、主体与客体的基本构成,它包括人口、家庭、宗族、民族、阶级阶层等结构;社会制度是文明的本质所在;社会关系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之间的联系;社会意识可以被归结为精神领域的思想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则是文明交往的

8、基本前提和首要历史行为。只有对这些形态认真细致观察,才能真正理解文明交往的特征。在内涵方面,彭先生将人类文明交往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这四个方面各有特点,不仅能在物质层面上提高人们的文明生活水平,对人们的思想文明境界进行提升,还能从制度领域不断完善社会文明规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得到和谐与统一,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交往方式方面,受不同社会历史状况的制约,文明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基本的则是和平交往与暴力交往。其中,和平交往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在彭先生看来,文明交往中意义最重大的是商业贸易和文化形式的交往。商业贸易交往不仅最能体现文明的开放性、物质性

9、、全球性和合作性,还被视为社会交往、文化交往、政治交往的中介、先导和沟通渠道。而以文化为形式的交往则“最能体现人类文明交往的交流性、互谅性、精03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35 页。彭树智:书路鸿踪录,三秦出版社,2004,第 809810 页。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9 页。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67 页。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11 页。神性和世界性”,有利于人们增进了解和深化友谊。在暴力交往方面,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之间、农耕世界彼此之间、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农业

10、文明之间都出现了诸如征服、掠夺、抢劫、凶杀甚至战争等暴力交往形式。这些残酷的暴力交往,加速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与融合,直接导致交往范围迅速扩大,交往程度空前提升,不仅社会形态发生更替,地域也由地区变为世界范围,但同时,它也带来了让人触目惊心的暴力、死亡及灾难问题。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文明交往也要以“发展为主,和平为贵”,将交往规范于法律秩序和约定俗成的道德价值之中。3.影响文明交往的诸多因素彭先生认为,人类文明交往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如主体和客体、交通和科技、民族和国家、地缘和环境、宗教和文化、语言和文字、利益和正义等等。具体来说,第一,就交往的主体和客体而言,彭先生强调前者是社会历

11、史上的所有现实的人,而客体则不仅包括人,还包括自然物,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鉴于我、你、他三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彭先生提出人、自然、他人三者构成了“主体客体主体”的整体文明系统,认为人类文明也是在不断的征服、对立、疏远、解放过程中,在否定之否定的交往中不断进步的。第二,在交通和科技方面,彭先生认为,交通是文明交往的必要方式,并将因交往而通的交通通俗化为“路”,如丝绸之路、香料之路、新航路等等,路的通畅极大地扩大了文明交往的活动范围。而科技进步在交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不断改进的车船、指南针、现代蒸汽机和电动交通工具以及日新月异的通信方式等极大地提高了交往效率。随着交往方式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信息

12、网络之路顺势而生,全球化的超时空交往成为现实,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劳动、思维和社会结构,而且使人类文明交往的层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三,就民族和国家而言,这两者对文明交往意义重大。任何民族或13交往自觉互鉴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12 页。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14 页。彭树智:论人类的文明交往,史学理论研究 2001 年第 1 期,第 15 页。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15 页。国家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特文明,才能保持独立。彭先生认为,在文明交往中,民族国家的主权不可超越。任何民族或国家

13、,要想立足于世界文明之中,就必须做到既坚持本位文明,又善于吸收外来文明。第四,就地缘和环境因素而言,这两者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群体性格、体质形态等特性,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民族、文化。彭先生提出,文明交往是某一地缘文化对所处环境的社会生态的适应性交往。它既包括外在的物质内容,也包括内在的精神内容。在面对当下的各种生态危机时,人们更要重视地缘环境的巨大影响力,做到平等对待自然,文明交往,实行文明的适度消费方式,实现生态交往文明化。第五,在宗教和文化方面,彭先生认为,作为文明交往的基本要素之一,宗教有强烈的文化政治属性,它既是文化基因的价值核心和内在精神,又是文化具体表现形式的一部分,意义

14、重大。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以及儒家伦理文明体系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文明交往中影响深远。在提及世界宗教文明之间的冲突时,彭先生驳斥了亨廷顿“文明冲突论”中关于世界宗教彼此互不相容、互为排斥的绝对对立状态,认为这种说法既不符合文明交往历史,也不会是未来交往的走向,主张宗教文明之间虽然存在冲突,但并不对立,依然存在其他形式的交往,并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第六,在谈及语言和文字因素时,彭先生指出,在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文字应运而生,它不仅成为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是文明交往的基础媒介与表现思维的手段,被形象地喻为文明的心灵窗口,每一种语言文字都代表了自身独有的世界观

15、。在交往中,无论是宗教还是国家都通过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独特文明、价值观传播出去,形成自己的文明圈。而在这一过程中,任何语言都无法保持百分之百的纯净,都要吸收一些外来文化,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第七,在利益和正义因素方面,彭先生认为,作为文明交往的驱动因23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16 页。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16 页。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17 页。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18 页。素,利益既可以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也可以诱使人们私欲膨胀。利益物化,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是文明冲突的

16、症结所在,片面强调各种利益只会导致精神文明的荒废。因此,彭先生主张在交往中要讲究文明化原则 正义,实现法律前提下的道德与整体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只有在理解、关心和同情的基础上,做到利与义的统一,文明交往才能根基深厚,否则只会导致交往脆弱而短暂。二 文明自觉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彭先生在对 阿拉伯国家史 的修订过程中开始思考关于文明自觉的种种问题,他提出,文明自觉是文明交往的高级阶段,内在定力、适应新的环境及不断复兴和创造新文化的交往力是文明生命力的最根本所在。文明自觉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1.从自发到自觉是文明交往的发展趋势自发与自觉是被用来标记人们行为活动觉悟程度的一对范畴,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

17、的主要特征。从自发到自觉,它源于人类在文明交往过程中的反思与总结。彭先生认为,文明交往的发展总特点是由自发性向自觉性演进,由自在走向自为,并提出了“文明交往论是文明自觉论”的命题。在 我的文明观 一书中,彭先生指出,文明交往的目标是文明化野蛮、开放破封闭,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合作、人与自然界的平衡和谐,对自身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其他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赞赏”,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自觉。彭先生认为,文明自觉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一种理论和实践活动,它以思想文化自觉为核心,以文明交往自觉活动为主线。首先,在人类交往层面上,文明自觉分为两种:异文明间的自觉及同文明内的自

18、觉。任何交往,从开始接触到互相认识,从起初的对立进展到后来的对话,都是由自发逐33交往自觉互鉴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19 页。彭树智、韩志斌:从文明交往到文明自觉 访彭树智教授,历史教学问题 2009 年第 2 期,第 26 页。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商务印书馆,2000,第 7 页。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30 页。渐发展为自觉交往,并逐渐在矛盾、冲突、吸收、融合的循环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最终共存共处。其次,彭先生认为,文明自觉指的是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文明交往中的理性自觉,这意味着必须促进人文精神的觉醒,以

19、认知并解决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的矛盾问题。他强调说,各个文明只有在历史交往中保持开放状态,才能在文明交往中不断摆脱新的枷锁而获得思想解放,才能作为“古老文明复兴的最关键的精神力量”而不断发展,才能在活动范围上从民族走向世界、从地区走向全球。2.“三知之明”是文明自觉的根本要求在彭先生看来,在人类文明自觉意识的觉醒阶段,关键在于“知”,“知性是人类在文明交往中由自发转向自觉的关键”,为“文明交往的理性 自觉创造了条件”。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身心的交往互动的基础上,依靠着“知性”,彭先生最终确立了知物之明、知人之明和自知之明,即“三知之明”的文明自觉意识。所谓知物之明,是人类在

20、与自然界的交往中所表现出的对自身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清醒认识。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产实践必须符合自然界的自身规律,如果有悖规律,打破了生态平衡,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及反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自然物种不断锐减、全球气温不断上升、自然灾害频发,其根源在于“人类与自然交往中的文明不自觉或自觉程度不高”。因此,“知物之明”要求人类要处理好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类起源于并依存于自然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探索、尊重并遵守自然规律,遵守文明交往互动规律,如此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化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何为知人之明?人既是个体,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知人之明主要

21、表现在两个层面:人与人之间及不同文明之间。就个人而言,知人不可或缺。43彭树智、韩志斌:从文明交往到文明自觉 访彭树智教授,历史教学问题 2009 年第 2 期,第 26 页。彭树智:我的文明观,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第 6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495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497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256 页。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复杂,常常夹杂着矛盾、冲突、体谅、和解等情况。因此,个人在交往中要充分理解、尊重对方,

22、遵守法律及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世界文明呈多元化发展特征,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文明无贵贱之分,无论是自视为强势文明,还是被视为弱势文明,不同文明在交往中都要在理解异质文明的基础上尊重对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文明交往互动的规律最终是要让弱势变强势,让强势宽容,强弱互促,从而实现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至于自知之明,文明交往的主体是人类,它既指的是个体的人,也指的是特定文明内的民族、族群和国家。自知即为自我反思及再认知,在人类文明自觉中占据重要地位。彭先生指出,所有文明的终极性问题,都是在探讨人的本身主体性问题,也就是自我身心交往问题。知己知彼

23、,百战不殆。人只有在与自我身心的交往过程中自我反思,才能实现自觉,进而做到知物与知人。外延至文明交往,则需要正确认识自身文明和别派的文明,它不仅要求立足自身,认真反思并挖掘自身文化的人文精神及优秀传统,更要保持开放姿态,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最终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利互益、共同进步。3.中华文化传统中的“自觉”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文明交往史也是一部文明自觉史。彭先生认为,正是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人们也在追寻文明的内在逻辑中逐渐提炼出了文明的本质内涵,把握了其特点和规律,具有鲜明的自觉特征。第一,人与自然的交往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人是自然的产物,实践能力

24、直接来源于自然。因此,在原始阶段,人类以敬畏自然为主。在逐渐了解自然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之后,人类开始践行文明自觉,遵循并利用自然规律谋利。老子认为“道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宇宙万物源于自然,人类要按照自然的方式进行交往,并主张“自然无为”,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庄子主张“无以人灭天”,通过“坐53交往自觉互鉴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71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105 页。忘”“心斋”的体验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从早期“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到“人定胜天

25、”的征服意识,再到“天人和谐”的共处理念,无不闪烁着文明自觉的光芒。第二,中华文明交往重在中和之道。彭先生强调中华文明“重视人的价值、人格价值、社会价值、自然价值”,认为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讲的是人的交往之道,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儒家的“恕道”也是相互交往的原则。北宋理学家张载也主张“仇必和而解”,不要“举一事而求理”,不能“设一理而限事”。“礼之用,和为贵”“天下一家”“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是华夏文明的精髓与灵魂,也是中华民族一贯的处世理念。第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的根本在于自知。周易系辞下中说道:“自知者,既能返复求身,则自知得失也。”只有自知才能正确认识自身,才能

26、“自知者明”,才能知物知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一味追求感官享受,就只能像老子所表述的那样,“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最终成为一个“狂人”。对此,彭先生也多次引用 周易贲卦 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主张用文明自觉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往日趋文明化。三 文明互鉴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而基于自觉意识之上的文明交流互鉴将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在 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 中,彭先生指出,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基本特征,全球化在互动中发展,趋向是各种文明的交相融合,绝不是一种文明的一元独通。关于交流互鉴,彭先生很早63彭树智:两斋文

27、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293294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527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11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254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447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322 页。彭树智:老学日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第 199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二卷),中国

28、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465 页。就关注了这个命题,并在其著作中论述了自己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相互理解是开启文明互鉴的钥匙世界文明的基本特征是多样性,而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性。由于缺乏交往互动及文明化深度,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东西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并不由自主地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对其进行揣测,从而得出一些带有误解甚至偏见的结论。因此,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彭先生指出,首先要尊重各种文明本来的歧义性与丰富性,只有基于自觉意识之上的彼此深刻理解才能解开文明交往的深层之谜。理解始于了解,但要高于了解,在了解过程中,最低要求是认识对方、容忍对方,然后是对话,只有文明对话,才能认识对方,进而理

29、解对方,打开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之门。只有立足各民族、各国家本身所固有的独特文明,并以开放的姿态尊重、理解其他民族及国家的文明,才能在“差异中反观自身,对照中互映自身,升华出新的自我解释”。2.平等共存是文明互鉴的本质要求地理环境及生活条件等差异造就了多样性的民族及文化。在彭先生看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无法作为衡量其他民族文化的标尺,也不可能存在一种所谓的普世价值。平等是交往双方的同时位移,高者向下,低者向上,强势文明宽容,弱势文明平等,是换位思考。在文明交往中,彭先生强调,必须承认文明的相对性,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反对种族优越论,反对各种殖民主义、文化霸权理论,真正认识到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可

30、以平等共存。多元文明之间的共存、共处和共同发展是文明交往的主流,而平等共存也是文明互鉴的本质要求。文明无贵贱之说,却有强弱之分。西方文化相对比较强势,强迫要求别的民族接受其文化,而不是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交往。彭先生认为,文明共存最需要的是理性的平等交往精神,是尊重73交往自觉互鉴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1089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52 页。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29 页。对方、倾听对方的文明自觉性,最忌的是“反唇相讥”。正因为平等共存,才能

31、相互理解,民族文化才能呈现多样性、相对性的特征,世界文化才能绚丽多彩。3.秉承和平愿景是文明互鉴的基本立场人类文明交往是一个历史进程,也是一种历史交往。在全球化时代,文明交往的空间更为广阔,同时也难以避免冲突及极端主义倾向,而秉承和平愿景是文明互鉴的基本立场。和平、暴力是文明交往的两种形式,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良性互动,也有恶性互动。在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一书中,彭先生认为,良性互动是“善美之交,是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互相丰富、互相依存的 交而通 的良性状态”,恶性互动“是互相冲撞、互相颠覆、互相对立和对抗,以至兵戎相见的 交而恶 恶性状态”。在文明交往中,人类逐渐意识到,

32、文明的表层是知识的积累,深层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进而使智慧化为交往良性互动的力量。秉承狭隘的民族主义或文化中心主义的民族必然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当一个文明以自我为中心,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时,内外危机将在“交而恶”中发展,文明便会由盛而衰、由衰而亡。因此,彭先生主张,文明自觉是人类走出危机的重要力量,要通过文明对话、互助合作等和平交往形式,形成公认的文明交往秩序和道德伦理,走良性互动文明交往之路,做到“交而通”,如此才能维护文明的多元性以及各种文明之间和谐相处。4.传承与创新是文明互鉴的长久愿景在 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 一书中,彭先生写道:“对自然不掠夺,因而有可持续发展;对

33、别派的文明不霸道,因而有和谐共进;对自己的文明不苟且,因而有独立性格。知而后明,明而后行,在实践中知,以知导行。”如此可实现交往自觉、全球文明,而这也是文明互鉴的最终目的。83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54 页。彭树智: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第 35 页。彭树智: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第 36 页。彭树智: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观念,人民日报 2015 年 6 月 11 日,第 7 版。彭树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 4 页。作为文明互鉴最核心、

34、最本质的问题,文明传承与创新直接关乎本国的文化自信、国家发展,乃至人类进步。传承是内在文明传统的交往力,是对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资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创造历史所需。而文化传承既复杂又简单,它不仅仅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民族习俗、传统节日等,也表现在如何用理性思维、科学态度的自觉意识复兴、弘扬传统文明,使之焕发新的活力。彭先生认为,当下文明交往自觉的焦点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人类在文明交往中,进一步关注、欣赏、借鉴不同文明,不仅要破除对不同文明长期的遮蔽与误读,更要将异己文明作为观察变革中的外

35、部世界与自身的参照。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既要传承优良传统文化,也要吸纳时代精华,创新交流合作的新方式,在文明互鉴中探索出国际关系新秩序、国际合作新理念、国际安全新思路。四 彭树智先生文明观的时代价值从文明交往到文明自觉,再上升到文明互鉴的更高境界,彭树智先生的文明观是他长期以来深入思考、孜孜耕耘的思想结晶,既有非常清晰的逻辑理路,也体现了整体观念与科学思维,对于当今建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第一,交往自觉互鉴呈现的是一种科学的文明观、历史观。从 20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马克思等思想家的影响下,彭先生从交往活动的普遍性入手,探讨人类的文明化过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

36、与自我身心为视角诠释文明自觉的必要性与价值,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同质或异质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强调只有树立自觉意识,立足本土文明,采用相互理解、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包容发展的交往方式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亲近、世界和平、全球和谐。彭先生的文明观三维递进、逻辑清晰,既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多要素与多元特征,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文明现象或个体文明的单一化解读,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前提下,以文明的兴衰浮沉为视角来阐释基于自觉意识的世界历史的发展态势。彭先生在他的93交往自觉互鉴著述中多次引用黑格尔“回归历史,获得自觉”的哲理话语,把人类文明的交往史归纳为感性层次、理性层次和智性层次三个方面,强调“历

37、史自觉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递进螺旋式上升的逻辑思维脉络”。由此看来,彭先生的“文明交往论”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观,也是一种独特的历史观,从他的心路历程中可以看出当代中国世界史学人在建构学术体系方面的苦苦耕耘与艰苦求索。第二,彭先生的文明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种文明反思的热潮,在与世界的交流对话中,中国逐渐出现一种文化自觉的社会思潮。治史求真,彭先生的学术生长点也从印度史扩大延伸至民族主义运动思潮、中东史领域。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彭树智先生领学界之先,带领其团队从文明的维度思考交往,从交往的视角研究文明,通过结合当代多元文明之间的交往,逐步厘定、

38、构建了其“文明交往论”的学术体系,成为中国世界史学界的一家之言。因此,“文明交往论”具有多重思想来源,它的产生建立在生产实践之上,是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历史主义原则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三,彭先生的文明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访谈中,彭先生强调,对人类文明交往史的思考,是对热点地区、热点问题具体而细致的冷思考,应当把历史经验与现状发展进行深度结合,从回顾与前瞻的历史思考中挖掘答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文明交往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人类文明交往的特征是普遍性、平等性、平民化、世俗化而非专断化。如此,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更应

39、该增强“三知之明”的文明自觉意识,顺应时代规律,利用时代要素摆脱现有困境,形成并保持各自的民族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并以平等开放的姿态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接纳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形成人类社会的共同氛围、共同利益,最终实现全球文明。2019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04彭树智: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观念,西北大学出版社,2022,第 86 页。彭树智、闫伟:从人类文明交往中探寻中东研究的学术自觉 彭树智先生访谈实录,中东问题研究 2016 年第 1 期,第 12 页。彭树智: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第 48 页。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

40、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点主张”,要求加强交流互鉴,努力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毫无疑问,交流互鉴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文明交往的理想趋势,梳理彭先生文明观的逻辑理路,解读其中所包含的文明交往、文明自觉及文明互鉴理念,不仅呈现了当代中国学人的全球视野与思想智慧,也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学术自觉意识,促进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的形成与发展。责任编辑:谢志斌14交往自觉互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第 931 页。tries,eliminate the idea of Messiah and h

41、egemony,and help developing countries developtheir economies and so on.Keywords:Peng Shuzhi;The U.S.Hegemonism;American Civilization;Western Civ*ilizationEcological Interaction and Consciousness of Civilization:Mr.Peng Shuzhis EcologicalView of HistoryZhang Hongyu,Ma Liping/12Abstract:Mr.Peng Shuzhi

42、s“Theory of Interaction of Civilizations”which embodiesan“Ecological View of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Exchanges”,i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human society and natural ecology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all civiliza*tions,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furthermor

43、e the way to realize civili*z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The“Ecological HistoryView of Civilization Interaction”can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History research to a certain extent:firstly,it avoids the binary separation of nature and so

44、*ciety;secondly,it puts forward a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History,and it als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shows a more macro research per*spective;finally,it adds a new narrative mode to Environmental History.In addition,the“Ecological History View of Civiliza

45、tion Interaction”reveals the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significance for the Middle East Environmental History,which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themeof“the unit,method and content of civilization exchange”,and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Global History”.Keywords:Peng Shuzhi;“Theory of Interaction of C

46、ivilizations”;Ecological View ofHistory;Environmental HistoryInteractionSelf-ConsciousnessMutual Learning The Logic of Mr.Peng Shuzhis the Theory of CivilizationWu Hua,Zhang Rui/28Abstract:Interaction between civilization,self*consciousness of civilization and mutu*al learning of civilizations are t

47、hree dimensions of Mr.Peng Shuzhis The Theory of Civiliza*603tion.Mr.Peng believes that Interaction between civiliza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continuationof human civilization,and self*consciousness of civilization with the knowledge of things,people and self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de

48、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Civilizations are colorful due to exchanges and rich due to mutual learning.Mutuallearning of civilizations has become the future trend of human civilization.It requires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to ach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equal coexistence in exchanges,andco

49、ntinue to inherit and innovate their own civilizations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visionof peace.Mr.Pengs The Theory of Civilization has a clear logic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Keywords:Peng Shuzhi;The Theory of Civilization;Interaction Between Civiliza*tion;Self*Consciousne

50、ss of Civilization;Mutual Learning of CivilizationsThe Unity of Civiliz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n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Value of Mr.Peng Shuzhis View onCivilization InteractionWang Ruiyuan,Wang Chengjun/42Abstract:The“Theory of Civilization Interact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