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标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1.1. 从教学效果看21.2. 从学生发展看21.3. 从教师发展看22.课题研究综述22.1研究预期目标 22.2.研究预期内容 32.3.研究工作思路 32.4.研究设计理念 43.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描述.53.1.课题研究的流程 53.2.本课题研究采用的策略 64.研究步骤和人员分工.75.研究的初步成果 85.1.把握有效的提问时机.85.2.教师的提问要有创造性.95.3.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105.4.教师的提问要善于抓住关键词.126.课题研究形成的初步策 127.课题组活动记录举隅 147.1.教研简报.147.2
2、.课题研讨提升 368.研究成果一览 429.课题研究展望 43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报告 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小学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 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如:
3、问题多而质量低,不具启发性。教师提出很多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不能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直面这样的现实,作为教师,我们有理由为学生创社一种有效提问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每天在轻松、愉悦、有效的氛围中思考与学习,减缓他们的压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技能。1.1.从教学效果看:近几年来,学校一直积极倡导老师们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想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提问。而一节课上,也往往是由一个个问题在支撑整个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好了,这堂课至少成功了一半。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1.2
4、.从学生发展看: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这不仅强调提问的重要性和提问的技巧,更向我们提出了有效的课堂提问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高潮迭起。1.3.从教师发展看:教师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而我认为有效提问是教师增长专业能力的一种极为有力的方法,作为语文教师,应具有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的能力,以至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
5、,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课题研究综述2.1研究预期目标以研究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为核心,扎扎实实地开展课例研究,更深入地看到现今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提问的低效、无效,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基本策略、方法和途径。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具体的操作策略,使学生在教师高效率的提问下,激发学习热情,构建既有共性又个性的阅读体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究语文课堂中“有效”提问的价值与意义。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促使教师优化问题设计,提高教师的提问技巧和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2.研究预期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内
6、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教师有效性问题设计的内涵和特点。有效性问题情境的研究。有效性问题设计与学生思维发展探究精神的相关研究。有效性问题设计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教师有效性问题设计技巧的研究。2.3.研究工作思路边实践边总结经验。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评价的实效的策略,收集、参考文献,广泛听课,借鉴他人经验,不断完善提高通过有效性的提问,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实效的实践策略,为实践找到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同时积极进行教学实践,从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我们为了研究本课题,
7、翻阅、寻找了大量的跟本课题有关的文献,并借鉴国内外关于同一课题的研究经验,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主攻方向,并由此制定了研究方案。然后根据研究方案明确分工,通过多次听课、评课、分析、总结出有效的课堂提问的方式,用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自我创新的意识的一套做法,并在可操作层面上提出一些提高个性化阅读实效的策略和建议。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有了一系列成果之后,我们以开研讨课,指导年轻教师上课为契机,把本次研讨成果放在实践的熔炉进行锻炼,使理论成果有一次飞跃的机会。为了研究而不断学习。我们学习了大量相关文献以及国内外关于同一课题的相关成果,并作了大量的对比研究,从中总结吸取了大量相关经验;并在每次的听课、
8、评课、观摩教学实录的分析中,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上又有了多次获得的第一手真实材料的机会;课题组成员还在这一年参加了温州瓯海区 “教师节”小学语文智慧课堂观摩活动;参加了龙泉市的“关注课标,聚焦课堂” 观摩活动;参与了南关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例研讨活动;以及大大小小市组织的各项教研、观摩、研讨活动。这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的广泛地域性、代表性和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实践是研究的重要手段。理论是为了实践,失去实践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得不到提升的。这次通过对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深层的感受,多角度地进行感悟,努力形成独特的见解。从而提高阅读的自
9、主性和创造性;其次也是为了解决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为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而去研究。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进行大量的听课、评课、调查分析,尽量从实践中获取大量一手资料来支持理论的形成。研究活动中及时收集、整理资料。课题组一开始就做好了分工,要求成员及时收集、整理好第一手材料。现在关于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多,我们只要看到相关的资料,都及时收录到课题资料袋中;在听课过程中只要听到阅读教学关于提问的片段,都及时做上记号,并且深入研究分析教学片段,这样保存了大量可提供研究的原始材料,对课题的结论、成果的说服力推广的可信性、顺利性都打下了坚定的基础。2.4. 研究设计理念坚持“以学
10、生的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着力体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各提问之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注意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
11、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准确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能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体现动态发展性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教师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彰显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和多元的解读,善于运用评价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描述3.1.课
12、题研究的流程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学习研讨活动确定课题确定教学内容第一轮集体备课达成精致教案第一次课例展示、集体研讨第二次课例展示、集体研讨阶段小结经验总结、编辑校园简报撰写研究报告3.1.1.确立研究小组成员研究小组的成员:张志民:校长赵强强: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刘 洋:教导主任、语文教师高 坡:心理辅导师、语文教师从这个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研究小组中有校长,能做到理论的指导与支持,使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有学校的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能组织具体的实践活动;有大量的一线教师,能实施具体的验证活动。这样的研究组员的组合充分体现了管理、指导和实践三方面力量的整合。3.1.2.文献学习与研讨 “
13、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问题,对许多教师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因此,首先必须翻阅大量著作、文献去学习,通过学习来提高认识,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研究小组成员和南关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学习了有关文献并进行了深入研讨。我们学习了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刘涛川主编的有效教学方法全集,邵怀领主编的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察,代蕊华主编的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教育研究编辑部.教育研究2006年征稿选题要点,又从网上和各种书刊杂志上收集了大量有关“教师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教学反思”等参考资料。在学习研讨中,我们有不同观点的碰撞,也有过激烈的争论。3.1.3.确立课题,集体备
14、课通过学习,我们对“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初步的理论认识,那么怎样进行提问?怎样正确处理提问与有效性的关系呢?我们想,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来作进一步的研讨,也就是通过课例来研究。因此,接下来我们就确定了女娲补天作为课例进行研究,由叶丽霞老师执教研讨课。之所以选择女娲补天,是考虑到这个教材的教学资料比较多,特别是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学分析等资料较多,会更有利于教师的个人钻研和备课组的集体研究。而选择的女娲补天是新教材,试图说明用新教材去体现新理念。在执教老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南关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先由执教老师介绍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的思路,然后,备课组的老师们对照如何在教
15、师的评价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进行深入讨论,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执教老师再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修改教学设计方案。3.1.4.第一轮课例展示和集体研讨执教老师按预设的教案上课,研究小组成员和备课组教师听课观摩。第一轮教学实践结束后,由周伟华副校长召集反馈会议。先由执教老师反思,提出自己在课堂上产生的问题,然后,听课的老师,包括研究小组成员和备课组的老师分别对课堂上所观察到的情境进行描述,并对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资源,以及问题设计的知否有效进行分析,再反过来讨论如何让教师的提问更好地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等问题。3.1.5.第二轮课例展示和集体研讨执教老师再次修改教案后,进行第二轮教学实践。研究小组成员
16、和备课组老师观摩后再次举行反馈会议。结合两轮教学实践的分析比较,对“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问题继续进行了深入研讨。3.1.6.阶段小结研究小组成员对上述文献研究和实践环节的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回顾小结,再次研讨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形成了新的共识,进行经验总结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讨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3.2.本课题研究采用的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研究方式。3.2.1.文献分析法我们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其中关于课堂教学
17、中个性化阅读评价的片段论述的一些内容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极具参考价值的信息。3.2.2.调查法和实验法我们为了本次课题研究,曾研究了大量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并有计划有意识地整理出有关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片段,为本课题研究积累下大量第一手材料。通过调查分析教改案例,诊断、总结了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具有普遍的一些问题,并试着从指导教学实践的角度对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下就是我们曾作过研究的一些课例。其中既有特级教师、省级名师的观摩之作,又有最普通的一线教师的随堂听课,涉及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2.3.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进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后总
18、结的一些如何发挥教师提问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经验落实到自己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边实践边研究,不断调整策略方法。我们通过女娲补天课例实践与研究,经过了认真的分析与探讨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总结出一些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方面的策略,既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又推动本课题不断深化研究,为广大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4.研究步骤、人员分工研究的步骤:研究时间安排为2016年3月4.1.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明确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4.2.实
19、施阶段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阶段,主要依据研究计划组织实施,深入课堂收集资料,组织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不断探索研究方法,优化研究途径,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力争研究实效。阅读参考文献、搜集资料、理论学习阶段,明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具体分工。根据研究方案,落实各项研究策略,全面实施构建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利用课堂教学展示过程研讨,提高教师对有效提问的认识。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开展中期研究跟踪监测,反馈研究成效,调整行动策略。阶段性总结以及撰写相关论文。4.3.总结阶段在全面深入实验与研究后,对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形成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报告5. 研究的初步成果通过研
20、究,我们形成了这样的认识:5.1. 把握有效的提问时机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5.1.1.在学生认知发生冲突时提问设计一巨人的花园第七册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描写了巨人和孩子们友好相处的历程,揭示了能与大家一同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的深刻道理。课堂上我抓住了巨人从讨厌小朋友到喜欢小朋友,拒绝大家来花园玩到欢迎大家来花园玩的矛盾变化提问:“为什么巨人开始很讨厌孩子们,后来非常喜欢他们?”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地、积极地投入文本的阅读中。然后再指导
21、学生从作者描写的一系列的语言、动作的变化,以及前后环境的对比描写中,感受到巨人对“孩子们”由远及近、由围墙到拆墙、由讨厌到喜欢的进程,感悟到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美好境界。我们的思考:在教学中,如能让提问激发矛盾冲突,引发认知冲突,就能强烈地吸引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就像上面这个例子,在问题的冲突下,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学生自然就很想知道巨人之前那么讨厌小孩,后来到底是什么力量使他又喜欢上孩子们了呢?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自主地走进文本的学习中。可见只要教师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于幼稚走向成熟,从浅
22、薄走向深刻,课堂因此而格外鲜亮、活跃。5.1.2.在学生处在“积思求解”时提问设计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在问题的设计上,做出了如下编排:师:孩子们,请找出小村庄面貌前后对比描写的句子?(学生马上找到了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并进行朗读)然后在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的时候,我马上抛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师:这样美丽的一个小村庄,最后的命运为什么会如此凄惨?师:课文的最后一句,两次提到了“斧头”,难道斧头里隐藏着什么玄机?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是指哪些?师:造成悲剧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我们的思考:以上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全文的中心引发的,首先让学生读懂中心句最后一句,然后弄清围绕中心句所
23、写的内容,使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方面的训练,最后抓住关键词语斧头,把握课文的中心。把握最佳提问的时机,然后围绕这几个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将处于积极的状态。把握最佳提问的时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需要敏于捕捉、准于把握,找出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的?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循循善诱是关键。5.1.3在旧知识与新需求接轨时提问设计三蟋蟀的住宅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学生原来认为蟋蟀和其他动物一样造个住宅没啥不一样,再说只是挖个洞而已,简
24、简单单的,没啥值得一提的。可是,学了前面蟋蟀在选址上是如何不肯随遇而安,造出的住宅又是如何的舒适时,他们知道了自己原来的认知是错的。当旧的知识和新的探索欲望发生矛盾时,我再适时地提出问题:“那么蟋蟀又是如何用它简单而柔弱的工具创造了这项伟大的工程的呢?”问题一抛出,马上激发了学生探求欲望,他们积极地都想从下文找出答案。我们的思考:当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和新的求知需求发生碰撞时, 在学生的心理上自然而然就创造了一份悬念:就像上面这个例子中:学生发现自己原有的知识有误时,就迫切的想知道真正的缘由。这时,老师抓住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下,恰到好处的提出疑问,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唤起了,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自
25、然思维也就被激活了。由此可见,此时提问不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5.2. 教师的提问要有创造性教师创造性的提问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设计四凡卡师:“凡卡没把地址写清楚,爷爷是不能收到他的信的,可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这样写呢?”(似喜实悲的结尾确实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于是,我抓住契机,激发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师:凡卡怀着强烈的愿望把那封宝贵的信塞入邮筒,可万万没想到爷爷是永远不可能收到他的信的。那凡卡的命运又将怎样呢?生1:永远摆脱不了现实悲惨的命运。生2:爷爷不可能
26、来接他走,他将永远过着受别人欺负的生活。师:是呀,既然凡卡无法摆脱这悲惨的命运,那文章这样结尾的用意是什么呢?(这时,学生思维被打开了,异常活跃。)生1:结尾是美好的,这样一来,凡卡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生2:我想文章这样结尾可能在暗示凡卡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吧。生3:这个结尾看似美好,其实隐藏着不幸,更激起我们对凡卡的同情。生4:这样的结尾,我觉得仿佛在告诉我们:在旧社会黑暗的统治下,穷人是永远过不上幸福的生活的。我们的思考:创造性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思维。如上文凡卡片段教学中,教师就文章的结尾提出一个创造性的问题:“凡卡没
27、把地址写清楚,爷爷是不能收到他的信的,可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这样写呢?”然后在这一教学疑点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使学生对凡卡的“命运”展开的求异思维,激起了他们情感的涟漪对凡卡的同情,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不满。大家讨论结果,答案不唯一。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课堂的有效,高效。5.3.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5.3.1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设计五父亲的菜园例如以下教学片段,是一位教师在前后的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修改前:问题1: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他要去干什么呢?问题2:父亲为什么要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问题3:父亲
28、对这块新菜地的深厚情感体现在哪里?修改后:问题1:面对冲进暴雨中的父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问题2:从父亲做出要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这个决定中,你读出了什么?问题3:父亲对这块新菜地做出了哪些让你感动的举动?这些举动体现在哪些句子中,请划出来。我们的思考:问题设计的过于浅白,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提不起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因此其难度应以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最佳。修改前的一、二两个问题,学生根本不富于启发性,只要把文章读下来就能回答。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换一种方式提问,
29、变为修改后的两个问题,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两个问题学生只有在通读全文,精心思考下才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形成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修改前问题三中所设计的问题显得比较宽泛,思考起来有些困难,不怎么好把握。如果换成“父亲对这块新菜地做出了哪些让你感动的举动?这些举动体现在哪些句子中,请划出来。”这种问题就比较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辨别和整合知识的能力。5.3.2教师的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的重点之处。如老舍的猫中有很多关于猫的性格矛盾的对比描写之处,如:“猫的
30、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对比描写片段的教学中,如果教者泛泛地讲猫的某一方面的特点的话可能效果不好,不凡就此设问:“猫的这几组特点矛盾吗?作者这样对比的描写的安排有何用意?”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这样提问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加深了对猫的印象,还在于可让学生从中去探究作者的写作特色以及对猫独特的感情。同样,教学落花生时如问“课文写了花生的哪些好处?”、“为什么父亲要孩子们做像花生那样的人而不要做石榴那样的人?”教学西门豹时若问“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惩治贪官们的?他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这都能较好地切中文章要处,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
31、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5.3.3教师的提问要有科学的指向性设计六夸父追日出示课文片段: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仗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师:夸父死去时情景是怎样的?生1: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生2: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生3:太阳正在虞渊落下,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我们的思考: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像上面夸父追日的教学中,老师
32、所提的问题“夸父死去时情景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的设计着眼于问夸父死的场景而已,学生回答是滔滔不绝,我想学生是在做无意义的事情罢了,因为就夸父追日而言,课文要揭示的并非夸父死的方式而是他死的原因,夸父是为追赶太阳,追寻美好理想而献身的,它所表现的是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去谈夸父的死,实在是难免有与教学目的脱节的嫌疑,这样的提问是不足取的。5.4. 教师的提问要善于抓住关键词有些课文,我们并不一定在讲解时就要做到面面俱到,也不一定要按序进行,有时我们只有抓住它的重点部分,具体展开讨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精讲多练;我们只有突破难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尽可能地多设
33、计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使他们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得到暗示,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果实”。如母鸡一课教学中,我在前一部分就可以抓住“讨厌”这个关键词语来设计提问。我为什么这么讨厌母鸡呢?谁能从文中找到原因呢?围绕关键词“讨厌”展开教学的过程,每一步紧扣“讨厌”,从讨厌的原因,到讨厌的朗读,层层铺开教学,教学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同样的,后一部分,我也是围绕“英雄”这个词语展开提问并进行教学。如:我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了?为什么说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个英雄?母鸡的英雄表现在哪些方面?谁能读出母鸡是英雄的语气来?就这样,全文紧紧抓住“讨厌”和“英雄”这一对关键词,将教学贯穿始终,教学
34、的重难点也在其中充分体现了出来。6.课题研究形成的初步策略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课堂教学技能之一,也是有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就是提问的艺术,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美国教育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这样的观点:问得好即教得好。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甚至称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几乎难以找到一堂自始至终没有提问的课。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
35、为活跃状态,产生出较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水平、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以及教师教学质量。6.1.营造有效提问的氛围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神态自然安祥,以亲切的眼神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也许,学生思维正确,也许学生思维出错,无论怎样的答案,教师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
36、,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而是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只有创设出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如、平等和谐的氛围,才能使师生间情感交流畅通,才能消除学生的诸多心理障碍,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6.2.把握有效提问的言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教师提问的言语既有在对话言语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即谈话双方互为听众,互相支持的情景性言语的特点,又具有独白言语所特有的严谨性、系统性和节奏性的特点,从而避免对话言语的随意性、间断性。而提问与陈述、祈使相比是一种更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如果教师
37、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进行引问,往往容易被学生所忽略或者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但是,如果教师以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引问的话,可引领学生进入一种疑难情境,集中精神来进行思考,并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6.3. 渗透合理提问的原则6.3.1提问应具有艺术性 若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收不到好的效果。在本节研讨课堂教学中,已经没有这样的情形出现。提问时能旁敲侧击,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生动含蓄,并结合一定的问题情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注意,促进积极地思考。有此可以看到新课程中可喜的变化。6.3.2提问应具有探索性 为培养学生的
38、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这些独特的思维过程,就会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6.3.3提问应具有整体性问题提出后,还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应留有相应的思考时间,并视情况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暗示。如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时,小组中有发言人的角色,为了兼顾广度,教师在提问时还应该采用直接点名的办法,以体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6.4预设与生成共同演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生成对应于预设,深陷在“预设”的樊笼里,框得过死,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纯粹的“生成”也属空中楼阁,矫枉过正。
39、因此,我们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提问的动态生成。6.4.1问题设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有效的课堂提问,问题不能预设得太多,太细。否则,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学就没有生成的空间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面面俱到。教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什么时候小结,过渡等等,环环相扣,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戴上了镣铐。按照问题思维空间的大小,可以分为限定性提问和非限定性提问。显然,第二个问题的思维空间要大些。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也非常自然地将数量关系和新知“两个相关联的量”融合在一起。6.4.2提问过程:在生成时“变奏”。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
40、。因此,教学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意外,或许其中就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根据生成的新情况,及时改变原先的教学思路和设想。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在课前怎么也无法预想到。这时教师就需要改变原先的提问设想,重新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果教师将这个新生成的问题避而不答,或者告诉他:“这个问题我们等到下课再来讨论”,这对全班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损失。6.4.3提问方案:在生成中适时“调整”。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但课堂上我们却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探究,提高40分钟的效率,我们常常主动地帮助学生设计好探究方案、目标,但学生在探究
41、前却已经知道了答案。7.课题组活动记录举隅7.1.研讨课:女娲补天教研简报通过“教研简报”的形式进行教学成果展示和而不同 实而不凡 精而不简集体备课有效性探讨系列校园教研简报 南关小学教科室、教研组编 第 六 期 二一六年三月十日找准泉眼方能引一泓清泉 南关小学语文教研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讨活动集锦本期导读:1前言2磨课历程再现(1)教学预案初稿(2)教学预案第二稿(3)教学预案第三稿3教研沙龙札记(1)研讨摘要(2)执教者教学反思(3)组内成员发言摘要4展望和而不同 实而不凡 精而不简集体备课有效性探讨系列一、前 言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通过集
42、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之一,它是教师情感交流、智慧碰撞、资源共享的重要场所。集体备课不仅是完成一项任务,做好一些记录,更是大家交流思想与智慧的平台,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烁光芒,让头脑在互相学习中汲取营养,让教学在务实高效的备课后实现目标。为此,我们学校今年在探讨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基础上,以教研组为单位,推出教研组样板课。活动流程:1、布置研讨活动任务(全体教师搜集整理有关集体备课实效性案例、相关经验、个人看法)2、确定本次研讨小课题3、集体研讨4、样板课展示5、课后研讨及资料整理。二、磨课历程再现女娲补天第
43、一课时第一稿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课前,说一说有关天地的成语、水的词语。师板书。2、看图猜一猜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师:你们很厉害,看这四个神话故事,从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交流师:是的,都是一个神做了一件什么事。这神话故事与我们平时看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生:很神生:有点不让人相信生:有点不可思议,这太神奇了。一、 导入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拿起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写课题。(娲字,左窄右宽,补,跟衣服有关,所以是衣字旁。)齐读课题师:读了这个课题,从题目中哪个字能让人感觉到神奇呢?生:补天师:我们平时一般补什么?生交流师:补墙、补车、补衣服你
44、能够补天吗?生:不能师:女娲可真不了起。二、初读课文1、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新词,遇上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然后从我会写的字中选两、三个难写、易错的字端端正正地写两遍。(师巡视指导,并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再到黑板书写。)师检查词语 第一组:轰隆隆 塌下 露出一位小老师领读。送到句子中读一读。出示句子: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的响声震醒了。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指名一生读师:读了这个句子,看到了这样场面下的情境,用上一个词语来概括?生:天崩地裂师板书:天崩地裂 并请学生在语文书上的这一小节旁写上这个词语。第二组:燃烧 熊熊大火 挣扎指导学生读准“挣扎”出示句子: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里挣扎。指名学生读一读师:读到这句话时,哪个词语从脑海中跳出来了?生:水深火热师:把掌声送给他。师板书: 水深火热 并请学生们写上。师总结:上面的这六个词语能把第一自然段读完了,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