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顺平县实验学校 刘秀朋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与过程目标:在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推导与应用三、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计算1)2+2+2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算的方法1:2+2+2=4+2=6方法2:2+2+2=23=62)(-2)+(-2)+(-2)让学生回答
2、,并说出自己的算法方法1:(-2)+(-2)+(-2)=(-4)+(-2)=-6方法2:(-2)+(-2)+(-2)=(-2)3=-6对于方法2,让学生回答怎样计算(-2)3?3)(-2)(-3)在这里学生出现了障碍,就此引入新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探索新知识,归纳法则议一议填完空以后让学生找出这几个式子蕴含的规律(从因数到结果)(-2)3=-6(-2)2=_(-2)1=_(-2)0=_问题:一个因数减小1时,积怎样变化?(让学生回答)结论:一个因数减小1,积增加2.猜一猜;(-2)(-1)=_(-2)(-2)=_(-2)(-3)=_让学生回答,并说
3、出猜想的依据是什么?观察发现:(填空)正数乘正数得_数正数乘负数得_数负数乘负数得_数任何数乘以零都得_数验证:为了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为了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后为正,现在前为负;问题一:一只蜗牛位于O点处,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从O点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点O的_边_cm处?O-2-4-6-8先让学生猜想结果,然后再用动画演示,最后得到结果,蜗牛在点O的左边6cm处。分析: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记为-2,3分钟后记为+3,结果表示为:(-2)(+3)=-6。问题二: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现在我那在点O处,3分钟前它在点O的_边,_cm处?02
4、468学生猜想。老师演示,最后得到蜗牛在点O右6cm处.让学生们合作交流,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语音表达及概括能力分析: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记为-2,3分钟以前记为-3,结果表示为(-2)(-3)=-6。归纳法则: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猜想和验证的结论,归纳如何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建议同学们从积的符号与绝对值两个方面归纳,同学个之间交流一下,共同归纳法则,一会儿派代表发言,看哪一组同学归纳的最好。同学归纳,同学相互纠正补充。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应用举例:例如:(-5)(-3)同号两数相乘。(-5
5、)(-3)=+( )得正53=15绝对值相乘。所以(-5)(-3)=15再如:(-6)4异号两数相乘(-6)4=( )得负64=24把绝对值相乘所以(-6)4=24让学生归纳有理数相乘的步骤: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例1.计算(1)(-3)9 (2)(-1/2)(-2)以上各题让学生在本上做,并让学生对答案,说出做题的步骤与依据。例2,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向上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先让学生思考,再回答说出怎样求出来的。设置合理的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背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进一步理解上面得到的结论,理解法则的合
6、理性。应用举例使学生知道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规范步骤,为正确运用法则计算奠定基础。三、巩固应用1、计算(抢答方式),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1)6(-9) (2)(-15)1/3 (3)(-6)(-1)(4)(-6)0 (5)(-12)(-1/12) (6)(-2 1/4)(-4/9)2、填空(用或号连接)若a0,b0,b0,则ab_03、方程-4X=16的解的符号为_.4、大显身手:在整数-5,-7,-1,2,4,6,中任何取两数相乘,所得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多少?(给学生2分钟思考时间)如果有学生能做出来,就让学生说,否则老师讲解。运用法则解题,实际上是对法则进行演绎的过程,必要适度的练习对学生掌握法则、深化理解具有积极的作用。四、回顾反思可围绕一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运算?2、 我们获得这个法则经历了怎样的过程?3、 通过这个过程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最后,教师可做简短回顾:“现实情景数学算式本质特征获得法则深化法则”,从而揭示数学原理(命题)形成的一般过程。这样的小结正是基于对数学三维目标的设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立体的维度对本节课进行了系统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