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17 ,大小:1.10MB ,
资源ID:308992      下载积分:39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089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雁**】。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雁**】,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为本站上传会员【雁**】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

1、目录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2012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

2、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8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8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教育学部分(共8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学校教育制度2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3、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2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心理学部分(共7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性格2挫折3前摄抑制4能力二、简答题(共10分)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2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

4、平,背骨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服穿,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上述现象。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教育学部分(共8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学校教育制度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

5、制、分支型学制。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它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学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学制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并且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2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答: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以及专业自我的形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当代

6、教育学的发展状况。答:时代在前进,科学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学也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面貌,当代教育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0世纪初,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上,到20世纪末,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已经从微观的教育教学过程扩展到宏观的教育规划;从教育的内部关系扩展到教育的外部关系;从基础教育扩展到高等教育;从正规教育扩展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等。(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当代教育学的基础不仅包括哲学和心理学,还包括生理学、脑科学、社会学、文化学以及政治学等。研究模式更加多样化,包括科学主义、人文主义,还有介于两者之间、偏

7、向一方或者两者结合。(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教育问题领域的扩展以及研究基础和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也发生了快速的学科分化,教育学各个组成部分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与此同时,这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又与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叉,出现了许多子学科、边缘学科。比如课程论、教学论、教学社会学以及教学技术学等。(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当代教育学研究者们所关心的是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当代教育实践的发展也日益呼唤着教育理论的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

8、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当代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出现了自觉的教育学反思。有关教育学自身的反思研究结果就形成了教育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如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知识、知识陈述形式的知识、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知识、教育学知识结构的知识等等。这些教育学元理论的出现,会极大地提高教育学者的理论自觉性,推动教育学的发展,使之在当代和未来教育改革中产生更大的作用。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答:(1)学生发展的含义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与结果。身体的发展,包括学生机体的

9、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心理的发展,是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2)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身心两方面发展的、稳定的、典型的本质特征。其规律主要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阶段性,它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它表现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身心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然而,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

10、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如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就会使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特征。不均衡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个别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其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也有差异。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而且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体差异。整体性。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3班

11、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答:班级组织的功能是由其结构和特点决定的。班级不仅是一种社会组织,而且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这就决定了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1)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班级组织能够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在集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集体目标为导向,借助课程、文化规范、交往和人际关系等载体,对学生传授社会经验、指导社会生活目标、教导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使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其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为: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2)班

12、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班级组织的最大特征是对学生提出了团体的要求。学生在班级组织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发挥范例的作用,解决团体要求与个人需求之间以及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履行团体要求的责任和义务,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等,使学生个体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发展。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四项:促进发展功能。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包括知识以及认识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兴趣态度的发展等。满足需求的功能。班级组织既能提供满足学生归属、亲和和依存等基本需求的机会,又能创造满足自我实现与社会有用性等高级需求的途径。诊断功能。在班级组织有团体要求时,学生身上会暴露很多人格上的缺陷。这些问题的暴露,为班

13、主任或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创造了有利条件。矫正功能。学生存在的人格及能力缺陷,可以通过班级组织进行矫正。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答: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这一事物以及它与其他事物关系的看法。当代教育观主要是指适应当代社会、当代生产体系、当代经济体系、当代文化体系以及当代生活方式的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以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教学观的转变 从“教育者为中心

14、”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变为“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并且符合实际特点,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从“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人”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局限。当代教育观要从“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终身教育观教育要贯穿一个人从

15、生到死的持续不断的过程,人的一生要不断地接受教育,受教育与劳动、学习和工作将相互交替进行或融合发展,受教育与学习将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4)双主体教育观经典教学论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恰当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统一起来。现在有学者提出教师是教的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的活动的主体,只有在教与学双边活动融合发生并且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建立“教依据于学,学受教于导”的师生良好的高度协调一致的教学氛围时,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主体发展。(5)四大支柱教育观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

16、发展,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即学会认知(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工具和方法)、学会做事(建立合理的能力结构)、学会做人(高尚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生存能力,不断完善自我)。这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中论述的四大支柱教育观。2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答:(1)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它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过程包括

17、确定问题、分析问题、拟订方案、实践尝试、反馈评价、归纳总结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实际上都是带有研究成分的行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诸多实际的问题,要发现问题,就需要教师发展研究的敏感性,敏于看、听、闻、思,而且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在众多的问题中确定研究课题,还要把握作为课题应具有的几个特点:实践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课题的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把握,进而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的过程。一般可以用自我追问的方式,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对所要研究的课题作出初步的分析。a这个问题是普遍的

18、,还是特殊的?b这个问题是长期的,还是临时出现的?c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d这个问题我以前怎样应对的?效果如何?有什么不足?e这个问题打算怎样解决?根据是什么?f研究这个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足是什么?自己需要得到或寻求什么样的帮助?自己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g这个问题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去研究?怎样清晰地表述?研究范围如何确定?拟订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与策略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动手做”,但“做”不是盲目的,“做”是有方案、有计划思考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制订初步的计划,明确问题的核心原因,确定重要因素以及研究的关键任务。此外,还要收集资料,与其他人交流与合作,查阅相关文献和必要的理论学习等,

19、不断修正方案和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回到确定问题和分析问题上,重新界定和分析问题,最后形成更为可行的可能性行动策略构想。实践尝试行动策略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这一阶段,要注意按计划,但不只满足于先定的构想,也不要过多地受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干扰,随时注意观察、改善和解决问题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感想。如果遇到问题,也要随时作具体的分析,例如是在执行方法上出了问题,还是在行动策略上出了问题?是在教学情境分析上出了问题,还是在资料收集中出了问题?是在问题界定上出了问题,还是在问题分析上出了问题?通过及时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行动策略。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20、做”得怎样,还要反馈、评价和修正。这就要根据行动结果,对整个研究作出全面评价,并进一步澄清产生新问题的原因,作为行动研究的反思,进入下一个行动过程。归纳总结行动研究的总结应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与本质的整合。既有理论上的概括,更要有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感情、感悟和灵性火花的描述。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它充满了教师自己的“行动”与“研究”的味道,让人信服。所以说,教师的研究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是写学生的,而不是写自己的。正是由于以上每个环节本身都充满了行动与研究的色彩,教师的整个教育行动研究过程才不断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调整,直到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改进。因此,教育行动

21、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会间断的过程。(2)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情境: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教师教育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其实施步骤如下: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月考下来,自然课成绩的表现不佳,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有关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自然课老师,并经过仔细观察,将“如何增进学生学习自然兴趣”确定为最重要的问题。拟定计划:确定主题后,广泛搜集和阅读与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有关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

22、的研究,想自编一套评量学生的“自然课兴趣量表”。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学生进行测量,最后将此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自然课兴趣低落的主要原因是上课缺乏实验、讨论,同时户外观察活动也比较少。实践尝试行动策略:王老师开始新的自然科学教学活动即每周进行两节实验,一节讨论课,每两周有一次户外活动。评估反馈:实施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验的成效是否有增进。总结:成果交流。心理学部分(共7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性格答:性格是一种与社会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它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

23、所采取的言行上,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2挫折答: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动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它会给人带来实质性的伤害,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易使人消极妥协。挫折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行为。3前摄抑制答:人在学习时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例如当我们学习英语单词时,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汉语拼音对我们的记忆有干扰,这就是前摄抑制,体现前面学习过的材

24、料对记忆的影响。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干扰原因之一。4能力答: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例如,一位画家所具有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都叫能力,这些能力是保证一位画家顺利完成绘画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人的能力有很多种,例如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等。二、简答题(共10分)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答: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而国内外学者对此

25、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评价标准。美国学者阿特金森、杰何达,我国学者黄坚厚、张春兴、钟友彬等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比较合乎实际,以下是综合他们的看法所归纳出的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在认识与解释周围的事物时,能持客观态度,重视证据。对他人内心活动有较敏锐的觉察力,不会总是误解他人的言行。很少有错误的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对自己能力有正确认识,并能接纳自己。在对事尽力、对人尽心过程中体验自我价值。不过于掩饰自己,不刻意取悦于人,以保持自己适度的自尊。(3)自我调控能力 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能承担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对自己的抉择与行动负责。必要时能遏制自己非理性冲动。有调节

26、自己心理冲突的能力。有成长的意愿,能有效地调动自己身心力量,在有关领域实现较高水平的目标。(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有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人际关系适宜,有知心朋友,有亲密家人。(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各项心理机能健全并有较高整合水平,如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处于动态平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适度,认识与情感协调,行动手段与目标相适应。由于形成了稳定的内部调节机制,故个人具有独立的抉择能力,行动上表现出自主性。(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有成效。有独立谋生的能力与意

27、愿;能在学习、工作、娱乐、享受活动的协调中追求生活的充实和人生的意义。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答: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与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相近似。它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影响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同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关于气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也要认清自己的气质类型,从而提高教育质量。(1)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28、 多血质气质这类学生有粗心大意,虎头蛇尾,兴趣多移的弱点。对多血质的学生,教师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不能使他们感到无事可做,要使他们在多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踏实、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胆汁质气质学生为人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主动,但他们性格中也有粗暴、任性、高傲,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弱点。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学会抑制自己,耐心帮助他们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平稳而镇定地工作。粘液质气质这类学生一般在班里默默无闻,容易被人忽视。但他们大多个性沉稳,安静勤勉。对粘液质的学生,教师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问题,并且鼓励他们

29、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生动活泼、机敏地投入工作,发展他们的灵活性和积极性。抑郁质气质这类学生,平时给人以呆板而羞涩的印象,这类学生最易出现伤感、沮丧、忧郁、孤僻等行为现象。但在友爱的集体和教师的关怀下,又能充分表现出细致、委婉、坚定、富于同情心等优良品质。对抑郁质的学生,教师不要在公开场合指责、批评他们,要安排适当的工作鼓舞他们前进的勇气,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磨练意志的坚韧性、情绪的稳定性。(2)给予学生有关气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老师的精力毕竟有限,对于每个学生都不可能照顾得面面俱到,而且任何一类气质的消极方面均有形成不良个性的可能,即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改正过了,但也不

30、能杜绝它以后不会反复。事物的本源还在事物的本身,内因总比外因重要,因此老师在帮助学生克服气质的消极方面的同时,还应给予学生有关气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特征中的长处和短处。并教会他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上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根据气质的可塑性特征,通过教育的培养和学生的自我调适,是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气质特性的。(3)认清自身的气质类型,改正不足老师在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教导和引导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认清自己的气质类型,及时改正自己的品质的不足之处。2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

31、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服穿,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上述现象。答:这一材料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这个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结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

32、能力;虽然她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结构,但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没有习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大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结构,但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结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可见,仅有人健全的大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教育学部分(共8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教育制度2国家课程二、简答题

33、(每题10分,共30分)1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3教师的职业角色。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2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动研究?心理学部分(共7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性格2感觉3再造想象4能力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影响随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三、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再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点。2根据再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两位同学回答的优劣。(本题部分内容缺失,倍感抱歉)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部分详

34、解教育学部分(共8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教育制度答: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2国家课程答:国家课程又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指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负责国家课程的课程编制中心一般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等特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信息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等,是由一些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一种

35、新的社会范畴。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仍然是一种形成中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已经基本成型的社会,因此具有一种过渡性质。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有:(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学校教育不仅要满足人们职业预备的需要,也要满足人们人文关怀的需要。学校的类型进一步多样化。建立了四通八达的学校教育网络。学校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教育观念进一步革新。(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政治性、文化性将继教育的生产性之后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教育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将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3)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

36、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的观念。此外,教育还应该帮助人们去认识和解决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国际问题,如和平问题、环境问题、道德问题等。与此同时,教育本土化也应该成为人们重建本土文化和教育传统的主要论题。(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已远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也不再是青少年一代的专属,而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答:我国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

37、,我国的教育目的虽几经变化,但其精神实质却是很明显的,主要有:(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我国教育目的所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为社会主义服务,一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建国以来,无论我国社会怎样发展变化,无论我国发展的各个时期工作重点有什么不同,我国教育目的所确定的社会主义性质却始终没有变。(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我国教育目的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明确了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即德、智、体、美等;明确了使受教育者各方面全面发展,即在注重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形成发展的同时,也要注

38、重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所蕴涵的一个重要方面。(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基本使命。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需要各级各类人才与之相适应。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目的所体现的基本要求。3教师的职业角色。答: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社会地位,最终都是通过其扮演的角色及其形象来表现的。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通常都不只是扮演一

39、种角色,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有:(1)“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教师是儿童继父母之后所遇到的另一个社会权威,是家长的代理人。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作父母的化身,期待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保护;高年级的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帮助与指导,并能分担自己的快乐与痛苦。(2)“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教师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将正确的政治思想价值观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善于引导学生在短时期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注重启发他们的智慧,解除他们人生与学习中的各种困惑,

40、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发展。(3)“管理者”的角色教师管理的对象是具有能动性、自主性、个性的学生。作为管理者,教师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进取的集体环境,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与责任,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管理、自觉接受领导、注重自我管理,以便防止“放任自流”和“强迫命令”。(4)“心理调节者”的角色随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心理卫生工作的展开,人们对教师产生了“心理健康顾问”“心理咨询者”等角色期待。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常识,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疾病的诊治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教师不可能承担“心理医生”的责任。(5)“研究者”的角色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

41、生命力的和各具个性特点的青少年,每个班、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教师不能千篇一律地、机械地进行教育,而是要不断反思、研究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改革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教育教学的质量。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答:(1)程序性知识的含义程序性知识是指人脑储存的关于步骤、程序、操作的知识,即怎么做某件事,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程序性知识分为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是以产生式系统的形式进行组织的。(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通过讲述、板书或者由问题引入,指引注意,

42、激发学生兴趣。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对程序性知识而言,不仅需要学生回忆原有知识中既有的相关的概念性知识,也需要回忆相关的程序性知识。这些原有知识与技能应在任务分析中作为起点能力加以确定。呈现新的程序性知识并促进学生的理解将新的程序性知识呈现给学生通常采用三种方式:a以言语陈述的方式将程序性知识所涉及的步骤描述出来。b由教师将程序性知识的执行或运用示范给学生看。c通过样例的形式呈现程序性知识。进行有指导的练习有指导的练习的目的是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即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支架的帮助下练习执行程序性知识的步骤,而后逐渐摆脱教师支架的支持或逐渐摆脱对陈述性知识提示的依赖,能独立执行相关步骤。进

43、行独立练习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考虑的问题有如下三项:a确定何时由有指导的练习向独立练习转化。b根据独立练习的目的安排练习的形式。c在学生练习中给予反馈。2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动研究?答:(1)行动研究的含义行动研究是指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2)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为主要目标“改进”是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它既能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行动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而在于对当时

44、当地情境的改善。行动研究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主张或某一种评论知识,而是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际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之间的合作行动研究通过要求实际工作者系统地反思或与他人共同研究自己的工作过程、环境和问题,通过要求专业研究者深入现场,直接参与从计划到评价实际工作的过程,与实际工作者一起研究他们面临的问题,使实际工作过程本身变成一种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又变成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这种研究活动间的结合和合作,一方面指中小学教师可以从研究专家那里获得必要的研究技能,改变对教育

45、教学的职业感情;另一方面指研究专家既可以从真实的教育情景中获得第一手教学改革信息,又可以通过合作而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容易为中小学教师接受,较快地应用于教育改革实践。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对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行动研究的倡导者认为,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人员参与研究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实践者在行动当中,有行动的目的、责任,能够体察实践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能够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方案、计划的有效性和现实性。他们对实际问题具有“局外人”难以替代的认识作用。他们还认为,行动的效率、实际工作的成败虽然不完全取决于行动者对方案、环境和行动的理解,但是总也离不开他们对行动和问题的理解。基于这

46、样的认识,行动研究要求实际工作者积极反思,参与研究,将行动和研究融为一体。实际情境与自然条件下的动态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的现场研究方法。这意味着行动研究是在动态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由于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鉴于任务的迫切性和情境的可变性,行动者在提出一个大致的设想后,允许其根据情境的变化调整和修正原有的计划。由此可见,行动研究能够有效地克服以研究者主观假设为研究出发点的缺陷,强调研究者深入实际情境,与教师一起随时发现新情况并不断对计划进行调整,从而使研究更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3)总结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必须透过研究才能改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教育研究以直接推动

47、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改进为目的,它最大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可以让教师“理解”在他的实践中有着内在联系的多种要素的含义,从而使他的实践更具理性特征。所以,教师的教育研究是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通过教育教学的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综上所述,教师的研究是行动研究,它不同于普通的基础研究,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以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心理学部分(共7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性格答:性格是一种与社会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它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是在后

48、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2感觉答: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方面的反映,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它是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机体的内外环境中不断变化的事物或现象,形成了刺激;有机体对刺激做出了反应。3再造想象答: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它必须以别人的描述和提示为前提,再造别人想象过的事物,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独立性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再造想象不是别人想象的简单重现,而是依据个体自身的经验再造出来的。如技术工人根据平面

49、的图纸,想象出立体的产品。4能力答: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例如,一位画家所具有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都叫能力,这些能力是保证一位画家顺利完成绘画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人的能力有很多种,例如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影响随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随意注意的含义随意注意又称为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是人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且自觉地把某些刺激物区分出来作为注意的对象。当我们决定要做某件事(如写作、做作业)之

50、后,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意地把注意集中在我们认为要干的事情上。这时我们所注意的那个刺激物的特点,不论是否强烈、新异、有趣,我们都必须集中注意,同时排除各种无关刺激的干扰。因此,有意注意必须付出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的注意形式,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其中言语调控起着重要作用。(2)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 目的任务越明确,随意注意越持久;坚强的意志力和较高的抗干扰能力是注意保持的重要条件;社会需要和间接兴趣也是保持条件;积极主动的操作和智力活动有助于注意的保持和集中。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同是人对客观事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