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黄 勇 教授一、参考教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二、经典著作1.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恩格斯2.毛泽东选集3.邓小平文选三、参考资料1.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四、教学目的通晓社会主义之历史;增强爱国主义之情感;坚定共产主义之信念践行实事求是之准则四、教学思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诞生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进程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五、教学要求1.关闭手机或是设置静音2.做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3.自觉遵守教学纪律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
2、个基本问题一、什么叫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由来(1)社会主义(Socialism)源于古拉丁语Socialis,原意“同伴、社交”; 共产主义(Communism)源于古拉丁语Communis,原意“公共、占有”;二词在19世纪20-30年代才开始在欧洲英、法等国流行;“社会主义”主要在有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流传;“共产主义”更多在工人阶级中流传;(2)最早提出“社会主义”一词,是德国神学家、历史学家安塞尔姆、德辛于1753年与人论战是提出的,强调人的社会性;1803年意大利传教士贾科莫、朱利阿尼在驳反社会主义的论文中再次提及,主要是针对个人主义而言;现代意义的“社会主义”概念是英国欧
3、文在1827年1月合作杂志中首先使用了“社会主义者”;法国圣西门在环球杂志1832年2月也把“社会主义”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名称。(3)“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称自己的学说为“科学共产主义”。1873年起,马克思、恩格斯也称自己的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在1873年1月论住宅问题的第三篇时谈到“帝国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马克思在1874年至1875年巴枯宁一书摘要时,强调“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时才使用”。二、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
4、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简称:一条道路、一个体系、一项制度。第一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
5、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时代背景:第一次科技革命;从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三大工人起义,现代无产阶级的诞生;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必须要有革命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实践的产物。2、理论前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前人思想的结晶。3、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第一、创立了唯物史观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二、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是理
6、论创新的成果。(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据我国学者的考证,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介绍到中国,是在1899年,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月刊登了一篇由蔡尔康撰文题为“大同学”的文章,提到马克思(译名“马客思”);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提到马克思(译名“麦喀士”);朱执信1905年在民报第二期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一文,主要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共产党宣言的要点;1907年章太炎在民报上介绍过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但这些介绍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十月革命以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才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到中国。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
7、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三)时代主题的呼唤: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就成为了众多仁人志士的理想和追求。为实现这一梦想,许多人作出了不懈努力,概括而言,走了三条不同的道路:第一条:走英国人的道路,建立君主立宪的国家。以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戊戌变法运动,后因袁世凯告密、慈禧镇压、六君子被杀而宣告失败。第二条:走法国人的道路,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以1911年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国民革命,后因袁世凯称帝宣告失败。第三条:走俄国人的道路,建立苏维埃共和国。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
8、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宣告胜利。结论: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实践的选择,最终是人民的选择。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诞生一、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1、从“共同胜利”学说发展到“一国胜利”理论A、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胜利”学说的立论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际资本联盟存在的经济必然性;巴黎公社失败的客观原因。(恩格斯指出:“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B、列宁“一国胜利”理论的立论依据: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帝国主义的内在矛盾与经济特征造成其统治的薄弱环节;帝国主
9、义战争使国际资本同盟不复存在;个别国家由于客观矛盾和无产阶级的主观努力,已经形成了革命形势。(1915年论欧洲联邦口号中首次指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21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历时6年1927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时10年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历时8年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历时4年历史表明:得之不易,失之亦难。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917年11月7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1945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东德、
10、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波兰);1950年亚洲5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成立(中国、北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也门);1957年中美洲社会主义国家古巴成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历史意义:(1)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渐强;其人口数量、土地面积、经济总量均达到世界的1/3;在政治处于优势,在军事上处于均势,在经济上处于劣势。(2)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与资本主义阵营并存竞争的局面,促进了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维护了世界和平。(3)在实践中形成了苏联模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一、毛泽东对中国特
11、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一)1949-1959:从经济入手,以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为“三面红旗”,以超英赶美、大炼钢铁、浮夸风为标志,用群众运动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二)1959-1969:从政治入手,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反帝防修,抓革命促生产,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62年中印反击战、69年中苏珍宝岛反击战;64年原子弹试暴成功,70年人造卫星上天。(三)1969-1979: 从文化入手,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从文攻走向武卫,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提倡工业学大庆(王进喜),农业学大寨(陈永贵),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二)失误原因:(1)对封建主义的影响估计不足。经济上表现为自然经济、半自然经
12、济占很大比重;政治上表现为个人崇拜、家长制、终身制等。(2)对资本主义缺乏全面分析。要么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完全对立起来,要么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3)把社会主义理论绝对化、教条化。(4)对建成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缺乏认识,急于过渡。(三)历史意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
13、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进程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程和发展阶段(四个阶段)第一阶段:5060年代时期,是改革的起步阶段。1950年始于南斯拉夫,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也开始了改革,随后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等国开始了改革。改革的内容,在政治上主要是消除个人崇拜的后果,经济上主要是在中央集中领导下局部下放管理权限。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这些改革被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第二阶段:60年代下半叶80年代上半叶,是改革缓慢发展的阶段。1965年始于苏联“新经济体制”的改革,再次掀起东欧改革的热潮。1968
14、年捷克的“布拉格之春”被镇压后,改革陷入停滞状态。同期,中国结束了十年的动乱,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取得重大成就而苏联东欧发生剧变的阶段。戈尔巴乔夫以“新思维”为指导开始了改革,用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是社会主义改革深入发展的阶段。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改革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92年初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谈话”,通过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进一步规划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新阶段。提出了:1、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15、,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2、改革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3、计划与市场不是划分姓社姓资的标准: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二、东欧国家的艰难历程和最终失败1、东欧国家改革的艰难历程:(1)南斯拉夫的改革,社会主义自治道路。其改革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在建设和改革中发挥广大劳动群众主人翁的作用。具体措施:经济上,变国家所有制为社会所有制;实行企业自治;废除指令性计划,实行社会计划,利用市场经济;劳动者自行决定分配原则;实行外贸、外汇自由。政治上,实行代表团的原则,并成立了区、省、联邦三级议会制。5363十间年,南经济发展深度
16、大世界最高水平,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13、8%。后来出现分散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地方主义等矛盾。(2)匈牙利的改革和“计划性指导经济”模式。1962年11月匈牙利举行的党的八大上,总书记卡达尔宣布“党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其指导思想:坚持把计划放在首位,并结合商品关系和市场作用。基本原则是:宏观决策权、扩大再生产的决策权和分配权主要归国家;微观决策权、简单再生产决策权、生产权主要归企业。(3)阿尔巴尼亚的守旧和孤立政策。是唯一没有进行过改革的东欧国家,始终坚持苏联模式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2、东欧剧变的过程、性质和后果(1)过程:1989年90年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治经济上面临各种
17、困难,党内出现反对派与党外的反对派相呼应;第二阶段是执政党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和影响下,不断向反对派妥协让步;第三阶段是反对派向执政的共产党夺权。波兰用了7个月,民主德国用了7个星期,罗马尼亚仅用了7天时间。(2)性质: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发生了变化;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实行经济私有化;外交奉行亲西方的一边倒政策。(3)后果:是东欧人民的一场悲剧和灾难;是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改变了二战以后形成的雅尔塔体制的国际格局。3、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1)剧变的原因:A、历史原因中小国家,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受苏联的支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内部方面
18、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破坏民主和法制;民族矛盾激化等因素。C、苏联因素强权政治的压力和“新思维”的松绑。D、西方国家的因素西方经济发展的吸引力、自由与民主的吸引力及“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2)剧变的教训:A、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应体现在经济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上;B、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政治方面应体现出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广泛、更充分的民主上;C、一定要解决好民族问题;D、在对外关系上,一定要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苏联改革的弯路和苏联的解体1、赫鲁晓夫时期不彻底、不成功的改革(19581964)(1)政治方面: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实行集体领导,克服独断专行;按照生产原则改组党的领导
19、体制和机构(工业党和农业党);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改革干部终身制,实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2)经济方面:工业主要精简机构和权力下放。(52个中央部精简到25个部;裁减90多万行政管人员)农业上,逐步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采购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3)意识形态方面:提出了全民国家和全民党,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理论(简称“三和两全”)。1961苏共22大提出了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4)对外关系方面:强调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是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总路线。2、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的调整和逆转(19641982)(
20、1)政治上,恢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巩党的领导地位;经济上,恢复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提倡物质刺激,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意识形态方面,提出了“发达社会主义”认识;对外政策方面,从缓和走向争霸。(68年武装入侵捷克、69年珍宝岛事件、79年出兵阿富汗,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等)。(2)继任者安德罗波夫(19141984)和契尔年科(19111985)先后不到一年就去世;1985年3月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书记。3、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的转向和苏联的解体(19851992)(1)8588年期间。政治上,主要是改革的理论宣传和准备:批判旧体制,宣传和提倡改革;调整和整顿干部队伍;提倡
21、“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经济上,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新论断;提出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营方式相区别的设想;并形成了“商品市场经济”的思路。外交上,强调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强调各国“自由选择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2)88年6月91年12 月苏联解体期间。转向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取消共产党法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总统制和主权国家联盟;加速推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8、19”事件和苏共的瓦解。(8、19事件1991年8月19日由副总统亚纳椰夫、总理夫洛夫、内务部长普戈、国防部长亚佐夫第八人组成“国家紧
22、急状态委员会”举事,三天后归于失败。之后,叶利钦、波波夫等右翼势力占上风,戈氏重新复出。8月23日叶利钦签发命令停止俄罗斯共产党活动,并宣布为非法组织。随后,其他几个加盟共和国也宣布共产党为非法组织。这样,由列宁创建具有93年历史、在苏联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被瓦解。“8、19”前后,各加盟共和国都宣布了独立。12月25日戈氏宣布下台。199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自愿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3)苏联解体的教训:A、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B、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立足自己的国情;D、要防止各种右的和“左”的错误;E、要加强执政党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四、中国改革的进展与中苏改
23、革比较1、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经济方面:在农村,7984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5年至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城市,所有制结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政治方面:对政权体制、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干部队伍建设等。文化方面: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事业2、改革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人类发展指数位居第101位(平均寿命、入学率、人均GDP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教科文卫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等等。3、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国企问题、三农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
24、题、司法问题、民生问题等等。突出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没想到富人那么富;没想到房价那么高;没想到“剩女”那么多;没想到牛奶会有毒;没想到拆迁会拆死人;没想到法官成了调解员;没想到信基督教的人多了;没想到网络购物竟有2500亿;没想到大学毕业去卖猪肉;没想到气候会成为“武器”。4、中苏改革比较(1)出发点不同:经济入手政治入手(2)道路不同:农村包围城市城市包围农村(3)指导思想不同:邓小平理论戈尔巴乔夫新思维(4)取得的成就不同:稳定成功动荡分裂(5)难易程度不同:先易后难先难后易5、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
25、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紧密结
26、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提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关于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3)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明确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
27、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过程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
28、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日趋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是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那么,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和规划上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1)从强调“两手抓”到“三位一体”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基本是与四个现代化目标联系在一起的。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
29、三中全会强调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是“当前最伟大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十二大要求全党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又强调“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十
30、二大已经初步具有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勾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三位一体”的雏形。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明确提出“三位一体”是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由此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便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第二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确立为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2)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作了新的系统性阐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无疑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六大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科学发展观和
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之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拓展。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他还同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是有机的统一体。自此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成为全党共识。2006年党
33、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由“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明确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时,都是以“四位一体”为依据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3)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新要求时,在强调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但是十七大报告并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201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表述。2
35、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所有这些都为“五位一体”战略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之后,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
36、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辩证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37、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局部到全面、从不大协调到全面协调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更加丰富。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38、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大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五个轮子”,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加完备的基础。(1)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关系、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等,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极大提升了综合国力。因此,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
39、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用不断完善的制度规范和不断提升的政治伦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和井然的社会秩序,为人们享有平等权利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40、,拓宽民主渠道。(3)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文化越先进,人们拥有越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有更可靠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我们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着眼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着眼点,更加自觉、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社会建
41、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社会建设水平的提升必将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我们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5)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
42、征途中,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相互贯通的。搞好经济建设,才能民富国强;搞好政治建设,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搞好文化建设,才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搞好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建成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按照这个总体布局进行卓有成效的建设,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全面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根本途径(一)在经济建设上,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
43、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根本举措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二)在政治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根本举措是: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44、;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三)在文化建设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根本举措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在社会建设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
45、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其根本举措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在生态建设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根
46、本举措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一、当今中国面对的国内外形势(一)世情:政经多极,两种制度,一超多强,竞争共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
47、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二)国情: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
48、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三)党情: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四)彼情:瘦死的骆驼比马大1.新技术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新变化。2.垄断有了新发展。(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进一步加强)3.在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劳动者的收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