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摘 要: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方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经济学提供了结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结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经济学的结识论和方法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为各种唯心意识和阶级偏见所左右。认真学习和领略马克思关于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启示,对于促进本专业的学习、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存在决定意识,质与量辩证统一、对立统一、看待事物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等,对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重点谈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经济学的价值和运用。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经济学
2、;辩证唯物主义;价值和运用The value and use of Marxism Scientific Methodology in Economics ResearchAbstract: Marxism is the guiding method of statistical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methods, Marx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conomics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and a
3、nalyze thing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Marxist philosophy makes economic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established on a scientific basis, rather than on the left for a variety of Spiritual consciousness and class prejudice. Marx seriously study and understand the revelation about economic theor
4、y and methods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statistical resear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Determines consciousness exists i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dialectical unity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opposites, things look to use sports point of view, su
5、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research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This article focus on the value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in economics and use.Key words: Marxism; Economic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he value and use;1. 引言众所周知,大家现在所谈论的“经济”,其含义已经演变为如何解决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比如我们研究微观经济学,是为了解
6、决各微观经济主体在既定资源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通过市场机制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学习宏观经济学,则是探究经济波动因素、国民经济增长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从这种含义出发,我们可以推断,微观经济学一定是产生于人类改造自然到一定限度、出现物质资料对于人口规模相对匮乏的社会阶段。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则一定与市场机制失效、经济衰退相联系,由于只有当微观经济理论中“看不见的手”不可以满足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时,才会促使人们转而研究对经济衰退和失业危机产生的因素、对策进行分析的新理论。事实与推断的确是相符的。所以微观、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应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主观意识对客观世
7、界的反映与认知的结果。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问题,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主线动力;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十分明确,就是“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边的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总结为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和历史同样,其自身都是人类社会在矛盾中运动发展的结果
8、。制度演变的因素,不能从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自身去寻找,而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中去寻找;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特定的社会、时期和条件下对于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的解决形式,则决定了特定的制度的性质和特性。马克思本人就十分重视制度的研究,但是他对制度的定义与新制度学派有所差异。马克思更多的是从生产关系的基本范畴,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意义上来研究的,涉及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等。新制度学派强调的制度分析、结构分析方法,涉及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等。尽管如此,两者的分析视角本质是相同的,并且有着趋近的趋势:近几
9、年来,新制度学派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探讨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心和关注。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因素出发和新制度学派从制度因素出发来考察问题的方法,其本质是相近的,受共同的方法论指导。2.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经济学应用2.1 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矛盾分析方法为基本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科学地界定了矛盾的概念: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我们把它称之为矛盾。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互相区别;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联系,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性质涉及: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客观性,是指矛盾是
10、事物自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研究中,我们要认可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认可矛盾,认可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是对的对待问题的前提,是我们进行一切研究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其内在矛盾也是多方面的,且具有不同的性质。有的具有阶级性,有的则不具阶级性,有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有的则属于敌我矛盾,并且它们又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既认可矛盾分析法,并对的地运用它,才干使我们从社会经济复杂多样的现象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来,才干保证记录学的真正科学性。比如经济记录研究中,金融领域的数据和实体经济的数据特点不同,金融数据多是时间序列数据,有较强的波动性,而实体经济数据比较稳健,因此
11、需要用不同的记录模型去拟合,假如用混合到一起用同一个模型,则模型拟合效果较差,无法真实反映经济情况。2.2存在决定意识人的结识不管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到底来自并反映客观对象。记录活动所得到的各种结识结果,涉及数据、图表、模型、研究报告等等,并非从事记录活动的人们头脑中自身固有的,而是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数量表现用记录方法去加以反映,并通过人脑进行加工所得到的。因此,记录结识必须从社会经济的客观实际出发,所搜集的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弄虚作假。否则,记录不仅不能发挥其结识武器的作用,还将导致错误的结识结果,贻误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经济活动又不是被动
12、、悲观的,它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需要基础上的能动的、积极的、发明性的结识活动。它会通过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存在,改造客观世界。2.3 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纵观人类对经济学结识活动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正是人类社会经济实践和国家管理实践活动的需要,促使经济学产生,并推动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其水平提高;经济学理论研究对的与否应由社会经济实践来检查;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为社会经济实践服务,指导社会经济实践,即结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因此,经济学理论研究应认为社会经济实践服务为主线出发点,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实践的变化,改善、完善、发展自己。例如在记录调查活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设
13、计切合实际的调查方案,进行预调查,根据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调整调查方案,以便更好地获取实践资料。2.4 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质和量是密切联系的、是辩证统一的。质是一定量的质,量是一定质的量,经济学理论研究要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研究,必须和一定的质结合起来。一方面,经济学理论研究把结识事物的数量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阐明现象的数量多少,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由量变到质变的数量界线等,通过对数量特性和数量关系的了解,进一步结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具体地讲,记录中的量,应是具有一定质的规定性的量,而不是抽象的量,与数学中的纯数量不同。例如“1+ 1= ?”这个题目,当
14、作为数学题目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而在经济学理论研究活动中,就要弄清各个“1”所代表的是什么具体事物,由于不同性质的事物是不能相加的。另一方面在结识事物的量的特性之后就要揭示事物的量变规律,这是记录结识中的更高阶段。一定期空条件下事物的数量特性是事物量变过程的具体表现,是事物量变规律作用的结果,对其加以反映是结识事物量变规律的前提条件;而事物的量变规律则是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发展变动诸环节之间在数量上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事物发展变动规律在数量上的具体表现,是对事物数量特性结识在更高层次上的延伸和深化,这样,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量变规律就具有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5 因
15、素与结果的辩证统一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量变规律时,必然会碰到事物产生量变的因果关系这一问题,因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普遍形式。在现实世界中,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关系对立统一,会互相转化,某一结果会成为另一联系的因素,某一因素也会是另一联系所产生的结果。因果关系纷繁复杂,类型多样。我们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量变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及对象实际情况,对其内在的因果关系进行具体进一步的辩证分析,区分产生量变的各种不同因素(如重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等),判别因果关系的具体类型(如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从而客观、真实
16、地反映其变动规律。在经济学研究中,对事物产生的量变,应根据实践需要及对象的性质、特点,对各种因果关系进行具体、进一步的辩证分析,区分产生量变的各种不同因素,判别因果关系的具体类型,分析也许出现的因果转化,从而客观、准确地揭示事物的量变规律。2.6 对立统一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无处不存在着对立统一。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记录研究中处处体现着矛盾观点,例如在结识“总体”这一概念时应强调总体的同质性是一切记录研究的前提,只有总体各单位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才也许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如公司工人之所以构成总体是由于各工人在社会成分这个标志上的表现
17、是相同的。构成记录总体的单位虽在某一方面上是同质的,但在其它方面又必须是差异的。如前所述公司工人总体中社会成分这一标志,各单位表现相同,即同为“工人”,但在其它标志如性别、工种、年龄、工资等方面每个人的具体表现又有所差异,我们就可以从差异中研究问题的矛盾,寻找解决的办法。由于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是记录的前提条件,有差异才需要有记录,没有差异就用不着记录了。在记录学的研究中,若将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研究过程中就可有效拓宽研究者的思维,使其对研究对象的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2.7 看待事物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事物固有的主线属性,任何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有自己的特定的运动形式,都处在变
18、化之中,人们对任何客观事物的结识,都必须通过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结识到再实践、再结识的循环往复。经济理论研究活动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这种观点。如记录调查中的住户调查,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样本老化,对总体的代表性减弱,无法反映总体中出现的新变化,并且被调查者也产生了长期记账承担,影响调查的准确性,此时我们要正视总体的变化,同时调整抽样框,增强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这样有助于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好经济调查汇总,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2.8 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相结合分析和综合相结合,是思维加工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是人们从感性结识过渡到理性结识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恩格斯指出:“思维
19、既把互相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时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按照唯物辩证法,具体事物总是多样性的统一,它是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和各个要素;但又是互相联系的,必须把其各个部分和各个要素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分析工作就是通过对比从事物的错综复杂现象中,把它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分解开来,并把那些偶尔的、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掉,抽象出那些必然的、本质的东西,得出一些反映对象各个部分,各个侧面互相区别的特点,特性和单纯的联系。综合工作就是把其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探求其间的复杂的、深一层的关系,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在思维中全面地、具体地再现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概
20、念和逻辑的系统。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但分析又总是以此前所作综合的结果为指导,其目的又是为了下一步的综合,分析到了一定限度,思维的行程就要倒转过来,转化为综合,综合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又要开始更深一步的分析,这是一个分析和综合辩证发展的过程。在经济学研究中,所谓综合大体有两层涵义:其一是,在经济总体所有单位或部分单位的基础上,通过汇总或推断,得出反映总体数量特性的指标数值,如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等;其二是,对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数值通过一定方法综合得出一个评价值,如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评价方法、功效系数法等。所谓分析,则是指对总体内部性质不同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并对
21、其互相关系以及对总体数量特性的作用进行研究;或对影响事物量变的各个因素进行分解,对其影响方向和限度进行数量上的描述等等。在经济学理论研究活动中,综合与分析广泛应用,它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不断循环往复,共同完毕结识任务。3. 运用科学方法论看待中国发展2023年世界银行发布了其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研究的成果2030年的中国报告,用大量篇幅批评国有公司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的诟病,并且呼吁国企应尽快私有化。报告一出,毁誉参半。以国资委为首的一些官员和学者严厉质疑报告的数据和结论,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国企私有化的大争论。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优秀国企为我国工业化进程做出了突出奉献,但是随着改
22、革进程的逐渐进一步,国有公司在效率、垄断、腐败上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对于“国企私有化”和“保持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两种不同的观点。根据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于国企改革的命题,可以简述为:1. 市场制度是最有效的交易安排形式,我国经济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2.人(涉及消费者、公司经营者、政府官员等)是利己的,厂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3.在这里制度变量内生,有两种选择:国企私人所有和国企全民所有4.均衡结果要考察在不同制度安排下国企的经营效率、国家经济活力、失业率和社会整体福利状况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命题可以分解为几个环节:1.国企是否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深度和
23、广度怎么样;2.假如存在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必然及偶尔因素是什么;3. 假如要从主线上解决问题,应当对症下药进行改革,那么改革“应当”达成什么样的效果;4. 改革的方向、方式和速度应当怎么把握。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经济学分析注重界定规则解释现象,假如单纯用经济学的框架来分析问题,也许停留在现象自身而忽略其背后的深层因素。我们在判断别人观点和提出自己观点的时候,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学分析视角,而应当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相结合,分析现象的时候要以客观和发展的眼光,牢记存在的“第一性”地位,不能人云亦云、时刻保持警醒,努力使自己的思维“真实地”反映世界。4. 结论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研
24、究方法的指导方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经济学提供了结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结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经济学的结识论和方法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为各种唯心意识和阶级偏见所左右。认真学习和领略马克思关于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启示,对于促进本专业的学习、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总结为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和历史同样,其自身都是人类社会在矛盾中运动发展的结果。这一点看似是做学问的最基本原则,但是在实践中总是难以做到。我们从小就知道“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自身是中性的,唯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为知道,才干帮助我们客观
25、真实地结识世界、对的地改造世界。参考文献:1顾海良:在马克思经济学道路上,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程恩富:当代产权理论评析兼论中国公司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3刘永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4刘永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5黄楠森、庄福龄、林利主编:马克思经济学哲学史,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6汤在新: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7汤在新主编:资本论续篇探索关于马克思计划写的六册经济学著作,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8刘炯忠:资本论方法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9陈振羽:论马克思注意政治经济学来源,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0胡代光、魏埙、宋承先、刘诗白: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11陈学明、张志孚主编: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名著提纲(中卷),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