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 题 目: 政策变迁 课程名称: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 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4 2023年6月27 政策变迁研究论述及展望 摘要: 政策变迁是一种对现行政策所从事的变革活动。众所周知,在初期的传统政策循环论中并没有讲公共政策的变迁这一过程纳入其中,而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重视对政策变迁的研究。 本文重要介绍了政策变迁的发展历史、重要、政策变迁中相关参与者角色以及国内外运用政策变迁相关理论的相关实践。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总结并提出展望,希望可认为
2、该领域的研究或者政策变迁决议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关键词:政策变迁 渐进主义 间断-平衡模型 提倡联盟框架 政策制定参与者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推动,国家内部的政策制定和国际政策的制度都十分重要,涉及的范围极大涉及的利益群体也极其广泛。同时在政策变迁过程中,其参与者也十分重要。本文重要是对国际国内2023-2023年间对于政策变迁相关内容的综述。对这一时期“政策变迁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国内外已有学者对这一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前瞻研究,3年时限较短因此本文重要是从横向出发(多领域多角度进行综合论述)再适当加以纵向分析(重要以时间为线索)了解政策变迁相关的发展。本
3、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政策变迁研究的成果,并为此后开展相关研究指出了也许的方向。并提出对于当代政策变迁的建议。 二、 政策变迁概念辨析 所谓的政策变迁就是国家机关、公共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由于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动,原有的政策不适合而不能继续合用而通过对原有政策的修改或者从新出台的变迁过程。 政策变迁作为政策动态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政策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表现。美国学者安德森曾指出,政策变迁是一个或多个政策取代现有的政策,涉及新政策的采行和现行政策的修改和废止,一般而言,政策变迁有三种形式:(1)现有政策的渐进改变;(2)特定政策领域内新法规的颁布;(3)重新选举后导致的重大政策转变”。
4、政策变迁涉及长期渐进发展和短期间断两个过程。 绝大部分公共政策都经历这样一种线形过程:问题建构、议题设定、政策规划、政策设计合法化、政策执行与结果评估,而没有关注公共政策的变迁过程。因此关于“政策变迁”这一主题的研究兴起。 三、 研究发展历程及模型理论 1. 发展历程 如何解释政策变迁的因果过程?初期的研究从主流政治科学中直接引入(如制度主义途径、理性选择途径和社会经济途径)或改善相关理论(如网络途径和观念途径),试图解释政策变迁的因果过程。但是这些初期研究途径对政策变迁因果过程的解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2. 模型构建 2.1间断-平衡模型 2.1.1内容 “间断—平衡模型”
5、以库恩的“范式”为理论基础,认为政策变迁是一个政策进行调试性修正,从而呈现出渐进变迁的“平衡”和原有政策经调试后仍不能解决问题。该模型关注长期的政策变迁过程,不仅关注政策的渐进发展———平衡过程,还关注政策的转变———间断过程。鲍姆加特勒和琼斯提出“间断—平衡模型”来解释在政策实践中的这种现象:政治过程通常由一种稳定和渐进主义逻辑所驱动,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不同于过去的重大变迁。 2.1.2模型预设基础 有限理性理论,公众对公共问题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不同时期公众会把注意力分派到不同的议题上。 2.1.3评价 该模型重要补充的是逻辑经验主义方法论的政策研究所认为的政策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的
6、这一理论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在长远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也许存在间断式或者突变式的政策变化。既有政策的渐进变化又考虑到了随着社会发展也许存在的爆发式的环境改变导致的政策急剧变化。 2.2提倡联盟框架(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ACF) 2.2.1内容 提倡联盟框架,就是一种综合性的用以分析政策过程、探究政策变迁因果机制的复合型理论。ACF 以对“阶段分析法”的批判为基础,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提倡联盟理念“为把在公共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中已有的各种理念组织和规划起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架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过程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也许存在“非线性”,而
7、提倡联盟框架”就是“非线性”政策过程理论的代表。 2.2.2评价 ACF 契合了当代政策研究“网络”范式的发展。ACF 延续了系统结构的分析取向,并实现了与团队模型的结合。CF 的产生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由行为主义向后行为主义的发展趋势相契合。ACF 实现了政策执行研究中“下行”模式与“上行”模式的整合。ACF 的提出源于对政策分析及科学技术信息作用的强调,谋求将政策分析文献整合进政策过程的研究之中。 提倡联盟框架即是朝向“科学理论”的一种努力。 2.3多源流理论 2.3.1内容
8、 在借鉴科恩(Cohen )、马奇(March )和奥尔森(Olsen )的垃圾桶模型(Garbage Can Model )的基础上,美国著名的公共政策学家金登(Kingdon)建立了多源流理论,该理论最早出现于1984年金登出版的《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Agendas ,Alternatives,and Public Policies )一书中。金登认为,"一个项目被提上议程是由于在特定期刻汇合在一起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它们中的一种或另一种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这种共同作用也就是多源流理论所讲的问题源流(Problem Stream)、政策源流(Policy
9、 Stream )和政治源流(Political Stream)三者的连接与交汇。 2.3.2评价 金登的多源流模式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缘何走向政策议程”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描述政策制定的动态本质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在我国政策制定日渐民主化科学化的过程中,不管是参与主题还是政策制定过程都值得借鉴该理论相关部分。 四、 多视角下理解政策变迁 1. 政策学习角度 1.1概念剖析 政策学习研究中的“政策”是一个公共政策范畴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社会政策的领域。而学习则具有不同的概念(见下表)。 表1 三种类型的学习与政策
10、变迁 学习类型 谁学习 学习内容 学习效果 政府学习 国家官员 与过程相关 组织变迁 教训-汲取 政策网络 工具 项目变革 社会学习 政策共同体 理念 范式转换 根据学习的产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分为“内生学习”和“外生学习”。“内生学习”是根据过去政策的结果和新的信息,调整政策的目的和技术的刻意的尝试,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最终目的。“外生学习”是政府对于某些种类的社会或环境激励而做出。 表2 内生学习与外生学习 内生学习 外生学习 学习的主题 小的,技术上专门性的政策网络 大的,公共参与的政策社群 学习的目的 政策背景,或政策工具 问
11、题的感知,或政策的目的的反映。 1.2评价 政策学习理论应用于社会政策研究中,将为丰富社会政策理论、分析政策的形成和变迁过程、增长决策合理性和政策效率作出奉献。社会学习理论对中国的社会政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对政策过程和政策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并且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社会政策从被动适应向积极调适变迁。 2. 政策变迁的动力角度 2.1概念剖析 2.1.1提倡联盟理论中的政策变迁动力因素 这一理论中的政策变迁动力因素重要有: (1)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2)民意与公共舆论的转变。 (3)执政者的更迭。 (4)来自其他政策子系统的影响。 (5)政策效果的反馈。 (6)不同
12、提倡联盟之间的互动。 2.1.2多源流理论中的政策变迁动力因素 (1)问题的凸显 (2)政治形势的变化。 (3)政策方案的完善。 (4)政策公司家的大力推动。 2.1.3间断均衡理论中的政策变迁动力因素 (1)外部环境的变化。 (2)外部关注度的提高 2.2评价 政策变迁动力重要是分析了政策变迁中,促使这一变迁的因素。重要涉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且从不同的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政策变迁动力的分析是一种解释性的研究,可以对理论的建构有所奉献。借鉴提倡联盟理论、多源流理论和间断均衡理论等主流的政策变迁理论,在明确影响政策变迁的动力因素之后,通
13、过对政策变迁动力因素的分类以及探讨它们对政策变迁的作用机制,可以构建出一个较具综合性的政策变迁动力分析框架,有助于人们对具体政策领域内政策变迁因素的理解与结识。 3. 政策变迁参与者角度 3.1专家参与 3.1.1概念剖析 “专家”是运用专业知识影响决策的特殊政策参与者。由于专家的特殊行政身份,他们的行动模式和策略选择与政府官员、公司家、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其他政策参与者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专家参与模式重要有几种(见表3) 表 2 社会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模式 损失嵌入性 强 弱 知识复杂性 高 公众启迪—竞争性说服模式 内部参与—直
14、接征询模式 低 外锁模式 社会运动—简朴决策模式 3.1.2评价 从专家参与方面剖析了参与者在政策变迁中的作用,进一步细分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专家的身影。专家在参与中国社会政策变迁的过程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一问题近年来饱受诟病,民众心中的专家不再是专家,其可行度和权威性减少。因此,明确专家参与政策制定变动的作用更有助于政策的执行,保证执行效果。 五、 政策变迁本土化 在寻找了2023-2023年政策变迁相关内容,政策变迁的本土化发展较迅速。其
15、内容包含较广。重要以国家公共政策为主。涉及教育、医疗、养老、、婚姻、住房等社会政策。在公共政策制定或者执行过程中,以政策变迁中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分析为主。 房亚杰《支持联盟框架视角下我国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分析——以南京市烟花爆竹禁放令的变迁为例》中,以南京市烟花燃放为例进行了分析。一项政策的博弈与出台或其修订可以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策供应总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通过支持(提倡)联盟框架模型分析,对具体政策变迁进行了分析。 再比如:间断-平衡模型的运用。我国政策过程的间断与平衡 由于“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在这种“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形式下,温和的渐进改革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和政治改
16、革的首选模式,相应的,学者对我国政策的研究也以渐进模式为主。尽管渐进模式的政策研究和我国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途径相一致,但是经济和政治的渐进发展并不能说明相关政策也总是渐进发展。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策过程,政策变迁呈现渐进性变化的同时,非渐进性变迁也是其重要特点。 但是不管是多源流理论还是间断-平衡模型,在西方理论思想本土化过程中,应当更加注意其运用的准确性和实行条件。 参考文献: [1]杨立华,申鹏云. 中国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模式——评《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J]. 公共行政评论,2023,(03):157-165. [2]杨洋. 提倡联盟框架(AC
17、F)及其在科技政策变迁分析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10):114-118. [3]张云昊.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影响政策变迁的理论模型建构[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23,(01):32-36+111. [4]王智超. 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教育政策执行滞后问题的思考——以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为例[J]. 现代教育管理,2023,(09):31-35. [5]关静. 政策变迁的理论与实践浅析[J]. 行政与法,2023,(03):25-28. [6]李薇. 经济转型期促进就业政策工具选择模型和变迁途径再探——以小额贷款担保政策为例[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
18、3,(01):95-101. [7]房亚杰. 支持联盟框架视角下我国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分析——以南京市烟花爆竹禁放令的变迁为例[J]. 经济视角(中旬),2023,(12):9-10. [8]杨涛. 政策变迁的间断与平衡——一个模型的介绍与启示[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3):93-96. [9]杨涛. 间断—平衡模型:长期政策变迁的非线性解释[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3,(02):36-42+120. [10]向玉琼. 政策变迁的动力与延续:兼论政策移植的力量[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23,(02):24-29. [11]张海柱. 政策变迁研究中
19、的提倡联盟框架及其应用分析[D].吉林大学,2023. [12]柏必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政策变迁的动力分析——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J]. 公共管理学报,2023,(04):76-85+126. [13]干咏昕. 政策学习:理解政策变迁的新视角[J]. 东岳论丛,2023,(09):153-156. [14]张海柱. 信念与政策变迁:提倡联盟框架的应用——以中国婚检政策变迁为例[J]. 长春大学学报,2023,(05):73-76. [14] Colin J. BennettMichael Howlett .The lessons of learning: Reconciling theories of policy learning and policy change, [15] Brydie ClarkeEmail authorBoyd SwinburnGary Sacks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to obesity preven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synthesis,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