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说新语二则第1页第2页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这里泛指小辈,包含侄儿侄女 很快,一会儿 高兴样子 不如,不及 相比 第3页B B 第4页3重点句子翻译题。(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谢太傅在一个严寒雪天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人谈论文章义理。(2)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3)撒盐空中差可拟。(白雪纷纷扬扬样子)跟把盐撒在空中大致能够相比。(4)未若柳絮因风起。(白雪纷纷扬扬样子)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第5页第6页(3)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个怎样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4)对兄子、兄女咏雪时表现谢太傅更赞赏谁?从哪里能够看出
2、?兄女,作者最终补充交代了道韫身份,这是一个有力暗示,表明谢太傅赞赏道韫才气。第7页(5)你认为兄子、兄女比喻哪个更加好些?为何?兄女好,因为凭借风吹起来柳絮比在空中撒盐更形象,更生动,让人浮想联翩。而且最终一句也介绍了才女谢道韫,这也是作者刘义庆一个提醒,以这句话来表达他也认为兄女谢道韫说得好。第8页5综合分析选择题。对文章内容了解不正确一项是()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营造了一个洋溢着浓郁书香气、其乐融融家庭气氛。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是谢太傅儿子和女儿。C咏雪利用了两个比喻:一是把“雪”比作柳絮;二是把雪比作“撒盐空中”。D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身份,表明
3、了作者赞赏谢道韫聪明与才气。B第9页约定 同“否”到,抵达 舍弃 拉,牵拉 回头看 第10页C D 第11页3重点句子翻译题。(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跟朋友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和他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第12页(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第13页二、内容了解4内容了解填空(解答)题。(1
4、)故事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2)“友人惭”原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第14页第15页(4)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怎样对答反驳?从中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人?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关键进行责备,可见他聪明机智,懂礼识义,能言善辩。(5)友人“下车引之”用意是什么?用意是意识到自己错了,表示道歉,想博得元方好感。第16页(6)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看法。认为失礼:在友人表示惭愧时候仍是“入门不顾”,显得不够礼貌;认为不失礼: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知道指出客人不对,维护父亲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如此求全责备。第17页5综合分
5、析选择题。(1)以下对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起因。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神态改变,不但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人。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主要性,劝说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B第18页(2)以下对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人是客而不是元方父亲。B陈元方小时候高傲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朋友“期日中”而“日中
6、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他人父亲一个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父亲。B第19页第20页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推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注释】推行:实施,实施。绥:安抚。孤:封建时候王侯对自己谦称。尝:曾经。法:效法,学。师:学习。第21页A 第22页
7、7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强者绥之以德 弱者抚之以仁 恣其所安 久而益敬。8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巧妙之处。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尊严,顾全了双方面子。/第23页【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么做。不知是你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仿你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一样时代,即使相隔遥远,但他们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