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前沿质量QUALITY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图书印制质量提升进路在当前图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审视现阶段我国图书印制质量问题并思考提升方式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图书印制质量及图书市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提出针对我国图书印制质量的提升进路。文/欧定敬图书出版业是文化强国大业的重要方面,图书印制质量关乎图书出版整体质量,精品图书不仅要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更是要求制作精良。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审视现阶段我国图书印制质量问题并思考建言其提升进路,显得尤为重要。一、质量管理意识有待提高(一)出版单位欠缺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出版单位有责任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图书,每个出版从业者也有义务落实责任,
2、保证图书质量的各个环节不出差错。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过多考虑经济效益指标,伴随快餐文化的兴起等一系列变化,使得出版社进一步压缩工作流程,忽视了图书的印制质量。从行业角度而论,部分出版社忽视了图书的印制质量。出版社因质量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管理分工不明确,在工作中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图书质量较差。随着出版行业竞争加剧,出版时效性要求越来越强,出版社为追求进度,忽视图书质量把控的各个环节,其中就包括印制质量。部分出版社为了快速抢占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不顾图书印制质量,有的出版社编辑特别是美术编辑,为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过分追求标新立异,导致最终事与愿违;还有部分出版社提供的纸张等原辅材料质量过
3、差等。从图书编辑上看,编辑对印制工艺不了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 0 2 3.35管理前沿质量QUALITY解,缺乏较强的责任意识。编辑环节涉及开本的选定、承印物的选择、生产周期等问题;封面设计环节涉及书脊厚度、封面效果的实现、封面排版等问题;版式设计环节涉及版心的确定、用字的规则等。出版社的编辑特别是年轻编辑,由于在学校期间缺乏出版印制工艺方面的专业训练,走上岗位后,常常不熟悉生产各环节的控制接点,不注意加强各环节的沟通,由此容易出现质量隐患(二)大量承印企业质量意识不足,责任心不强图书质量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关键,也是企业品牌信誉的保证。图书发行需要经过各个加工环节,若某一工序出现问题,就会对图书质
4、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承印企业要严格落实质量检测标准与要求,对各个工序进行跟踪检测,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并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图书质量。然而大量承印企业未能严格落1.误认为“质量是质检人员的事”印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未落实自检、互检要求,认为单纯依赖质检人员就能检查出错误。但是过分依赖质检人员,往往容易造成生产环节的员工质量意识松懈,盲目自信。2.重产量轻质量印企员工多是着眼于按时完成自已分内的生产任务,缺少精品意识,最终导致诸多质量问题,例如文稿文件和付印样不一致、墨色不准等问题。3.印刷行业标准执行不严常见的图书印制质量标准包括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要求纸质出版产品印制质量检验规范第3
5、 部分:图书期刊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纸质出版产品印制质量检验规范第4 部分:中小学教科书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员工未按生产守则执行,则容易出现制版中印刷中实地实质量检测要求,质量控制仅停留在工作表面,密度不达标和套印不准等问题。这些参数值均难以保障质量。能用仪器检测出来,但实际上,部分企业员工6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 0 2 3.3管理前沿质量QUALITY因为没有仪器或选择性不使用仪器,只凭感觉和经验来进行生产操作。4.员工技术水平与标准要求有差距印企员工对操作手册理解不到位,致使不能按要求生产出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产品,专业技术水平与标准要求有差距。当遇到问题时,羞于承认自己技术水平
6、不足,而是把责任推给设备、软件、原材料等方面;解决问题时,没有汲取经验,按标准操作,如此往复,导致其技术水平和能力愈加落后。二、图书市场机制不健全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往往图书版权页下方留下具体联系方式,消费者达到有效沟通同样艰难。据统计,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电话打不通或者有其他原因无法完成售后工作。全国缺乏图书消费者对问题产品的专门申诉和投诉机制。现有的质量投诉渠道针对性弱,1 2 3 1 5、1 2 3 6 5 等投诉举报热线工作职能、工作要求和应急情况不同,综合协调能力较弱。在应对市场领域急、难、复杂事项,和需跨部门、跨区域处置的群体性、突发性疑难事项时,上述平台难以有效协调部门联动、合理评
7、估处置效果、调配执法人力资源,导致工作较被动。(一)公民维权意识淡薄,缺乏主动监督意识我国公民对教育权和知识产权等较为关注,但缺乏对图书质量的认识,图书质量意识边缘化现象严重。根据全国消协统计,每年关于图书消费的投诉比例很低,主要原因还在于公民对图书质量维权意识淡薄。此外,由于图书质量问题直接侵害性不大,多数受侵害者因“嫌麻烦”,最后选择放弃维权。(二)缺乏针对问题图书的专门申诉和投诉机制在每本图书版权页下方,均有印制质量售后的相关信息,然而,消费者享受图书质量售后服务并不容易。图书版权页上的售后服务渠道不畅通、出版社售后服务跟不上、书店不(三)质量管理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不够图书质量问题已引起
8、各方广泛关注,出版各界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成果并不明显,劣质书现象仍旧严重存在,症结所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质量的保证机制尚未形成。建立图书质量的管理与保障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出版部门加强宏观和微观的调控,也需要出版业以外的种种支持与配合。我国出版业需要建立完整规范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出版市场的正常秩序,极少出版单位会关注图书印制质量,出版图书质量机制不健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脱节,质量管理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不够,是造成图书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四)印制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不尽完善能及时处理读者的反馈等问题常有发生。一些图书版权页中只有印刷厂的地址和邮编,没有当前,我国已制定了图书印制质量相关标准
9、,包括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 0 2 3.37管理前沿质量QUALITY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要求等。目前质量标准仅停留在对合格产品的认定,缺乏对优良品的评价,需进一步健全图书标准建设,发挥产业、行业和各地质检机构作用,加强专家队伍建设,推动建立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周期的标准群建设,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优化推荐性标准供给,推进先进标准应用示范和引领。三、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3.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出版社要把质量管理意识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是抓好印前确认环节。确认排版、制版是否符合标准。二是抓好印制环节的监督管理。质检人员要跟踪好每一个印刷订单,做好随机抽查。
10、三是抓好原辅材料采购。禁止采购质次价低的纸张及其他原辅材料。提高图书的印制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出版社加强图书质量把控1.强化出版社图书印制质量把控的主体地位意识出版社是印制质量把控工作的主体。如离不开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出版单位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充分协调人员,挖掘内部资源,提供创新化的服务。(二)承印企业加强生产质量管理果出现印制质量纠纷,出版社为第一责任人。因此,在与承印企业合作过程中,出版社需要理顺关系,选择最适合的承印企业;同时要比质比价,质优价廉且符合图书要求的纸张及各种原辅材料;质量监管人员要落实质量监测跟踪工作,经常到合作承印企业实地调研;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2.严把
11、印制各环节质量关要做好印制前质量检查工作。检查样稿是否符合印刷要求,封面设计、封面文字、设计尺寸等是否符合标准。开展图书入库前的质量检查。出版社入库质检员依据相关质量标准做好检查,质检合格的图书才给予办理入库手续,质检不合格的图书应立即退回至承印企业,以待下一步处理。1.培养质量控制管理团队注重团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每一道工序的工作范围和内容。2.做好业务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对全体员工做好基础培训,落实印刷基础知识、工艺流程、质检规范标准等的培训;做好员工转岗培训,发挥以老带新优势;注重沟通能力的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培训考核工作,落实日常工作
12、的监督考核。3.落实巡检员车间轮岗模式严格实施巡检制度和流程,提高半成品的检测频率,对出现问题的产品做好研究分析。4.开展问题产品登记工作明确标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做好产品8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 0 2 3.3【管理前沿质量QUALITY制程检查登记;对巡检记录制成电子表格存档。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车间或工序进行记录并归档,事后组织专家分析解决。(三)政府和行业协会强化统筹服务强化政府对图书印制质量的监督管理,同时要充分发挥印刷行业协会自律功能。行业协会在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及自律管理等诸多方面,做出很有关职能部门、专家小组成员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根据国
13、家和行业标准实施抽检。三是通过一年一度的“3 15”抽查工作,督促出版单位和承印企业重视图书印制质量。四、健全图书市场机制(一)建立针对问题图书的专门申诉和多建设性的工作。投诉机制(四)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推介图书印制质量的重要意义,增强承印企业的使命感。通过专题研讨会、质量讲座等形式,不断对承印企业经营者灌输质量意识。其次,承印企业员工自身要强化印制质量意识。多参加国家和各地组织的平版印刷、印后加工质量及检验标准质量管理培训班。企业也可以通过邀请专家等方式,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技能。(五)加强质量监督,加大质量抽检力度1.增强公
14、民维权意识,加强社会监督部分国家的政府通过鼓励公民对问题图书进行举报和监督,无形中加强了对图书出版的监管。我国的图书印制质量监管体制改革也可以积极学习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公益广告宣传、重视中小学课本教材教辅质量等方式,提高公民社会监督意识,对群众举报实行奖励政策,鼓励公民踊跃举报。通过科普和干预,既能减轻政府监管负担,又能真正将监督触角触碰到社会最基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提倡对问题图书实行投诉索赔制度,不仅在于对图书消费者经济利益的保护,更重要的意义还是为了调动广大需要建立司法机关和行政机构联合执法图书消费者的积极性,加强对图书质量有效的的“双轨制”,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执法和处社会监督。罚
15、力度。运用综合政府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2.建立专属申诉和投诉渠道结合的方式,防治结合。一是构建协调指挥平台,畅通市场监管加强印制质量“双随机”抽查。一是增和维权通道。建立印制质量问题的专门申诉和强抽样的代表性、客观性。二是提高质量抽检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抽检人员一律由政府投诉渠道,理顺投诉举报各环节,探索诉求渠道更加畅通有序的路径,有助于促进消费维权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 0 2 3.39管理前沿质量QUALITY工作快捷高效,有效应对图书市场监管领域各类问题。通过强化跨区域、跨单位之间消费维权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实现热线承办工作融合互通,精准高效,以应对市场监管不断涌现的难点、焦点。二是强化数据
16、智能运用,提高市场监管智能承办效能。运用智能采集技术,让诉求图谱更加精准。注重诉求主体信息“实名采集”。增设短信告知、自助查询等功能。确立为消费者服务、做好图书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是做好售后服务的基础。售后服务做得好,能给品牌带来积极的影响。(二)强化质量管理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图书出版工作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图书市场是经济市场的一个特殊分支。因此图书出版行业的工作者要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精品图书是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能吸引大量读者,也是出版单位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对面”等新型沟通方式,不断将服务创新与细化。(三)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健全管理
17、制度。例如推行图书印制质量的一票否决制。对抽检批质量不合格的出版印刷单位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情节严重者将分别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等处罚,对于单册不合格册出版印刷单位给予约谈方式,出版承印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图书印制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年终在目标责任考核时要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完善激励机制。各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宏观政策调控办法,对图书印制质量实施抽检和批质量检测相结合的检查管理办法,奖优罚劣。下拨专项经费用于奖励优质印制质量的出版印刷单位,进一步提高企业抓质量的积极性,促进各出版承印企业的质量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结语出版单位可以利用自身特色,促进精品图书的本文审视了现阶段我国图书印制质量的生产和健康有
18、序发展。遵循市场原则,建立承两大问题,就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图书印制质印企业分级制度,针对不同任务、不同要求选量提升进路提出建言。当前,我国在图书印制择承印企业;对印制质量不好、信誉差、周期质量方面,已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法规体系,图经常出问题的企业要给予提醒、警告,甚至停书印制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出版产止合作。品印制质量监督抽检也在不断增强,相信我国承印企业要建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和严格图书印制质量必将持续提升,达到新的高度。的管理制度,着眼于市场,强化“客户至上”(作者单位:福建出版监督研究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优化沟通模式,建立“面责任编辑王亦天电子邮箱10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 0 2 3.3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