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4 ,大小:195.50KB ,
资源ID:3079017      下载积分:4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0790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500题.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人****来】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500题.doc

1、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500题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D.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2.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3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这是: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

2、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4“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没有食料,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去。”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5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 剩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理论 C. 辩证法 D. 科学的实践观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 认

3、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A. 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B. 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C. 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D. 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 8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 实践 B. 运动 C. 静止 D. 时间和空间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10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但为人们认识和利用事

4、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A. 时间 B. 空间 C. 绝对运动 D. 相对静止11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A. 变化 B. 增加 C. 创新 D. 运动12“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A.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 形而上学的思想 C. 诡辩论的思想 D. 唯心主义的思想13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同一性和斗争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对抗性和兼容性14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A. 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 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5、15认为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A. 形而上学观点 B. 诡辩论的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辩证法的观点16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A. 与本质无关的现象 B. 纯粹偶然的现象 C. 人的主观错觉 D. 以歪曲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1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结论是:A. 唯心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机械论观点1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学习获

6、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19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C. 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0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眼见为实”,对“眼见为实”的哲学评价正确的是:A. 它肯定感性认识的正确性 B. 它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正确的间接经验C. 它证明了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D. 它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体对各种认

7、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22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A. 选择论 B. 反映论 C. 建构论 D. 创造论2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 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 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C. 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24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

8、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A. 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B. 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C. 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D. 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5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对真理相对性的正确理解:A. 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可以是真理C.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很多种的 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26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是有条件的,谬误是无条件的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

9、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27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承认: A. 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D. 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28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A. 社会意识及其载体都是社会存在

10、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说明:A. 国家的社会法律制度、民族精神都根源于地理环境的本性 B. 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着社会法律制度的形成C. 地理环境影响并作用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D. 地理环境既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30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 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

11、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B.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必然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化上D. 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其优越性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31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 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32认为“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这一观点是:A. 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的错误观点 B. 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C. 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D.

12、 曲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错误观点33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A. 否认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B. 否认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C.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 D. 否认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34“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这一观点:A. 简化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过程性 B. 否认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条件性C. 承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D. 是“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35认为“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一观点是:A. 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

1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B. 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C. 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D. 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36“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这两种观点:A. 都正确表达了杰出人物、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B. 都否认杰出人物发挥作用从属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C. 前者是唯物主义命题,后者是唯心史观 D. 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主义命题37“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观点属于:A.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 历史辩证法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4、D. 历史决定论观点38“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A. 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 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 D. 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39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这种经济形态是指:A. 自然经济 B. 简单商品经济 C. 发达商品经济 D. 市场经济40“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

15、出:A. 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2商品的二因素是由:A. 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B. 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C.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43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A. 两种不同的商品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B. 两种不同的商品

16、对人们有相同的效用C. 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D. 两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4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 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C.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45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商品的效率,它特指的是:A. 具体劳动的生产率 B. 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C. 个别劳动的生产率 D. 社会劳动的生产率46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A. 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 商

17、品交换的实现 C. 能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的出现 D.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47马克思认为:“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换句话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这句话说明了:A. 货币的本质 B.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一回事C. 货币的基本职能 D. 只有货币才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48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其特点是:A. 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B. 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C.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D. 可以是支票或电子货币49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通过:A. 市场机制的作用完成的 B. 政府的宏观调控完成的 C. 资源的有效配置完成的 D. 提高

18、劳动生产率完成的50.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根据是资本不同部分:A.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 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 周转速度的不同51. 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200万元,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100万元,购买劳动力部分为80万元,生产出商品价值300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A. 300% B. 200% C. 150% D. 100%52.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家为了提高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通常会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B. 相对剩余

19、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C.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D.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垄断市场和价格53.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C.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结果 D.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没有关系5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

20、道德堕落的积累。”这句话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A.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C. 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D.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就是“机器排斥工人”的过程55. 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中:A. 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 B. 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增加 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

21、下降56. 某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是4/1,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是:A. 20% B. 80% C. 100% D. 120%57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根本经济特征,获取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A. 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B.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C.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D.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8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

22、的主要形式是:A. 国际卡特尔 B. 混合联合企业 C. 跨国公司 D. 国际康采恩59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A. 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B.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结果C.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加强垄断统治的结果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结果60.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A. 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共产主义同盟的创立 D.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61“人的依赖性关系”和“物的依赖性关系”分别是指:A.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原始社会

23、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资本主义社会和原始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2.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A. 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 B. 经济斗争 C. 暴力革命 D. 政治斗争6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这说明:A. 无产阶级革命不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一定会失败B. 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C.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

24、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同一时期发动革命D.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一起同时发动革命64.列宁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论”的依据是:A. 俄国的特殊国情 B. 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的产生 C. 无产阶级的新变化 D. 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65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 建立和发展公有制 B. 支持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C. 镇压阶级敌人 D.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6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本质和核心是民主集中制 B. 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C. 是全部人的民主 D. 其原则

25、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原则没有历史联系6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共同富裕 C. 公有制为主体 D. 社会和谐6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A.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B.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C. 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6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A. 先进性 B. 组织纪律性 C. 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D. 无产阶级70“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表明:A. 空想社会主

26、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立场 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态度C. 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D. 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D. 欧洲人文主义2.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国化是:A. 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B. 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C.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指导和运用于中国实践,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 D. 对中国传统哲学批判继承的过程3.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A. 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展,片面扩大了

27、精神的作用 B. 社会没落反动阶级的拥护和利用,使其得以保存和广泛流传C.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性、直线型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 D. 片面夸大概念理性 4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 世界统一于存在 C. 万物皆在我心中 D. 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5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它在时间上不能发展,只是在空间中展示自己的多样性,因此,它把自己所包含的一切发展阶段同时地和一个挨着一个地展示出来,并且注定永远重复总是同一的过程。黑格尔这个观点是: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主观辩证法 D. 形而上学6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这

28、是因为:A. 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 B. 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C. 实践构成了人的特殊生命形式 D. 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7客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在:A. 每一事物内部的联系 B. 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 C.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D.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8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认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

29、哲学道理是: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0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1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A. 冰水汽 B. 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C. 团结批评团结 D. 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1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彻底划清了:A.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界限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 D. 辩证反映论

30、与形而上学反映论的界限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A. 一般的抽象的人 B.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一定的集团和社会 D.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A. 实践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价值关系 D. 审美关系15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 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16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物质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整个19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

31、地位。但是1897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1900年的元旦献词中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再不可分了。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了:A. 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具体表现 B. 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C.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D. 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17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A. 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 B. 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C.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在社会实践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真理和价

32、值都要通过实践检验18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 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 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1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表现在:A.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 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C. 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 D. 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20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

33、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同时也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说明:A. 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 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C. 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 D. 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性2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下列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解正确的是:A. 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组成 B. 政治上层建筑是意识、思想的“物质的附属物”C.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D. 政治上层建筑是观念上层建筑的前

34、提和基础22马克思指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意味着:A.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革命因素 B. 社会历史是由科学技术所决定的C.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动力 D. 科学技术具有多方位的社会功能23同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表现为:A. 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 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C. 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 人们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做出科学上的预见,但不能预见具体事件的发展24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它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是:A. 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 B. 商品经济是以简单再

35、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C. 商品经济是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 D.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态25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下列关于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A. 使用价值是永恒范畴,而价值是历史范畴 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C. 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D. 使用价值和价值既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又相互对立26.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A.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B. 生产者既实现了商品的使用

36、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C. 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D. 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2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A.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的人类劳动 B. 不同的具体劳动的质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C.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D. 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28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把金银等贵重金属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因为:A. 金银是贵重的稀有金属,具有价值 B

37、. 金银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特性最适合充当货币C. 人们偏好拥有金银等贵重金属 D. 金银是天然的,不需要付出劳动29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3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它是: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C. 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D. 是研究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的理论31资本主义再生

38、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A.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C. 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 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32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有: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C.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D.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3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科学地区分劳动和

39、劳动力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 B.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C. 资本主义工资小于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新价值 D. 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34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 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 平均利润的形成 D. 利润率的下降趋势35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A. 单个资本的增大 B.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 D.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36马克思指出:“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

40、个神秘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淆。”对这两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 B.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C. 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 D. 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37列宁说:“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磨擦和冲突。”垄断并不能消灭竞争,其原因在于:A.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仍然是生产社会化 B.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C. 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私有制经济

41、 D. 不存在“绝对的集中”和“纯粹的垄断”38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始终发挥作用。但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C.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D. 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39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因为:A.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 按垄断低价的买卖行为,仍然是等价交换C. 从整个社会看,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是一致的D. 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

42、商品上40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 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 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 国际金融交易的总额大大超过了国际贸易的总额 D.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41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是因为:A. 资本主义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统治经验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有调整的余地,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生产力继续发展C. 落后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物质技术基础上超过资本主义需要相

43、当长时期D. 社会主义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面对国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可能出现倒退和反复42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是:A. 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 19世纪七十年代,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C.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D. 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4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A. 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B. 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C. 没有看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D. 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44.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A.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