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肺活量(VC)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VC减少是由于 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2、呼吸肌功能不全;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 容积(RV)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
2、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 FRC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三)、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 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减少。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 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一)、最大通气量(
3、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2、呼吸肌功能不全;3、限制性肺疾病。气速指数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的影响并不一致。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气速指数=(MBC实测值/预计值)/ (VC 实测值/预计值)(二)、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时所呼出的最大气量。FVC的临床意义同VC。正常人FV
4、C与VC相等,而在COPD患者FVC往往明显减少,低于VC。(三)、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FEV1 %是指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在第1秒钟呼出的气量。 临床上常用FEV1%(FEV1 /FVC或FEV1实/预)来表示。当FEV1 /FVC 70%时即为降低,7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当FEV1实测值/预计值(%)70%时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FEV1临床意义:1、FEV1及FEV1 %是常用且较敏感的检测大小气道气流受阻的肺功能指标。2、 FEV1是评价支气管解痉药物疗效的常用指标。3、 FEV1是气道阻塞可逆性的判定指标。4、
5、 FEV1 /FVC与FEV1实/预综合判断有利于COPD分级。5、作为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的反应指标。(四)、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为用力呼气曲线中间一半的平均用力呼气流量。当MMEF实测值/预计值70%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MMEF降低表明小气道阻塞,它反映小气道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五)、最大呼气流量(PEF)由肺总量位用力呼气时,呼气流量随驱动压的增大而增加,约在75%-80%肺活量位时达最大,此时的呼气流量称为PEF。当PEF实测值/预计值20% ,COPD20%,正常人8%。2、判断大气道阻塞性病变及程度。(六)、75%、50%
6、、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75 、V50 、V25)是指用力呼气到75%、50%、2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当V75 、V50 、V25实测值/预计值70%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V75 、V50 、V25降低主要由于气道阻力增大和肺弹性回缩力减弱所致。 V75降低表明有大气道阻塞或呼吸肌力减弱, V50 、V25降低表明有小气道阻塞。三、呼吸动力机制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肺顺应性(CL)指单位经肺压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肺顺应性降低见于:1、限制性肺疾病; 2、肺炎实变、肺水肿使肺容积减少;3、ARDS。肺顺应性增大常见于肺气肿。(二)、气道阻力(Raw)阻力可分为弹性阻力、粘性阻力和惯性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