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1 ,大小:214.50KB ,
资源ID:3070397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0703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论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学位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可****】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论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学位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

1、分 类 号 学 号 XXX 学校代码10487 密 级 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学位申请人: XXX学科专业:法律硕士指导教师:XXX 教授 答辩日期:2014年5月23日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Juris MasterIn terms of our country news infringe on the right to fame litigation proof of responsibility allocation Candid

2、ate: XXXMajor : Juris Master Supervisor : Prof. XXX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Wuhan 430074, P.R. ChinaMay, 2014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3、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论文属于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1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传媒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报纸、网络、电视等传播载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伴随着

4、新闻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和国民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颇有争议的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诉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法理上讲,平衡新闻自由权与名誉权使其达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理应成为解决此类纠纷的关键。体现在程序法上,就是何种证明责任的分配标准指导证明责任的分配。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案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证明责任问题的探讨作了一个大致的介绍。其次,通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研究,在对两个法系下证明责任的双重含义对比探讨的同时,对证明责任分配学说的发展和分类做了比较详尽的总结;此外,对新闻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性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

5、的分析研究,并通过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在侵权行为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立法上的缺陷。再次,本文从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立法及司法的角度分析了此类侵权案件中作为被告的新闻媒体败诉率高的原因,并指出了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中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对美国在新闻诽谤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中运用的“利益衡量说”和“公众人物”等概念的理解,提出了将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分为原告为公众人物与原告为普通公民两种类型加以分析论证的观点,该观点以大陆法系法律要件分类说为基础,以英美法系利益衡量说为补充,引入了美国“公众人物”的概念,最后对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建议进行了概括式的归纳。关键词

6、:新闻侵害名誉权 证明责任 分配原则 利益衡量 公众人物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news media industry has undergone enormous chang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newspapers, Internet, television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carriers have greatly changed peoples way of life.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7、of the industry and the national news medias awareness of legal rights, a controversial defamation lawsuit against the new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a legal perspective, balancing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the press to maximize reach and reputation of their own interests, should bec

8、ome the key to resolve such disputes. Reflected in the procedural law, wha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guiding the allocation criteria to prove proves assigned responsibilities. Around this problem, I mainly do the following work areas: First, 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ase b

9、asis to explor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s defamation lawsuit against the burden of proof issue made a general introduction.Secondly, through the study of civil law and common law legal systems in the next two to prove the double meaning of responsibility contrast to explore the same time, the b

10、urden of proof theory development and classification do a more detailed summary; In addition, the news against the burden of proof reputation particularity issues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study, and through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pointed out the defects liabili

11、ty allocation criteria legislative stage in the infringement of proof. Aga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famation against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news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such infringement case against the defendant in the news media is high, and points out the defamation laws

12、uit against the news proved dilemma faced by the alloc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burden of proof in lawsuit America defamatory news in the interests and public figur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the press tort litigation as plaintiff of public figures and th

13、e ordinary citizens of two types of analysis point of view, the view in the continental law legal requirements classification as the base, the Anglo American interests for complement, and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public figure America.The last of our news infringement liability allocation recommend

14、ations that defamation lawsuit are generalized inductive.Keywords: Defamation lawsuit against the news The burden of proof The principle of distribution Balancing of interests Public figure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 导论(一)研究内容概述2(二)国内外研究综述4(三)研究目的及意义9(四)研究内容和方法11二 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理(一)证明责任的概念13(二)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

15、14(三)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性分析17三 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现状(一)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现状23(二)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立法现状24(三)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司法现状24(四)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存在的问题25四 美国新闻诽谤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一)美国新闻诽谤诉讼的立法发展28(二)美国新闻诽谤诉讼证明责任分配所涉及的概念28(三)美国新闻诽谤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29五 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建议(一)以法律要件分类说和利益衡量说确定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31(二)区分原告为公众人物和普通公民的诉讼33(三)根据

16、新闻侵权构成要件的不同适用证明责任分配原则34结 论39致 谢40参考文献4142一 导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在大众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闻活动也更为广泛的介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伴随着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987年我国民法通则的施行,使得名誉权在民法上得到了确认与保护。此后,新闻媒体侵害名誉权的案件频繁发生,以新闻单位作为被告的诉讼司空见惯。于是,在此类诉讼中遇到的各种法学问题也不断出现。新闻媒体侵害名誉权与一般意义上的民事侵权行为存在差异,新闻自由与人格权孰轻孰重成为解决此类案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

17、为,若想尽可能的平衡这一对矛盾,从民事诉讼法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司法实务领域建立一种统一的审判标准,而建立统一的审判标准的前提就是处理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通过证明责任的分配来达到权利之间的相对平衡,从而确定法院对新闻侵权诉讼审判的一般标准。然而我国目前对于这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的证明责任问题,在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也没有统一的处理办法,因此对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

18、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由此看出,因为法律规定方面存在不足,我国目前一直将侵犯隐私权归于侵犯名誉权之下。但从法理上讲,隐私权与名誉权无论性质还是侵权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文章论述的名誉权仅指法理上的名誉权,不包含我国司法解释包含的隐私权。此外,由于名誉权的主体是涵盖了自然人与法人在内的全部民事主体,而自然人名誉权与法人名誉权(商誉权)在各方面有很大差别,基于本文内容所限,凡无明示,所指名誉权皆限定为自然人名誉权。(一)研究内容概述我国是成文法国家,诉讼案件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与标准,应当尽可能地由立法加以明确的规定,而

19、作为侵权行为之一的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应当由侵权行为法或者新闻传播法加以规定,但我国并没有侵权行为法和新闻传播法。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就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这一内容来说,仅对根据法律构成要件界定侵权行为的标准作出了一般性的说明。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里也只是解释了普通的新闻侵权诉讼问题,并未涉及到证明责任分配的问题。立法是建立在对此类案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的,唯有对新闻侵害名誉权这类案件在理论上加以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加科学的指导立法实践,从而为今后的特殊类别的侵权行为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所借鉴,也为我国最终建立一般

20、证明责任分配标准提供帮助。 同时,对于美国此类案件证明责任分配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如公众人物、利益衡量说,一些法院也已经加以引进,并且对相关案件作出了判决,受到了理论学界的推崇。然而,由于公众人物、利益衡量说并没有被我国法律所确认,使得类似的判决不能形成规范指导实践,导致了诸多相同案件不同判决结果的现象出现, 例如2002年的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案与2006年的文清诉重庆商报案,案情虽然相似,且原告身份都为大众知悉的公众人物,判决结果以及适用的依据却截然不同。参见王军:论舆论监督与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从范志毅名誉权官司说起,法学杂志2005年第1期;王焕平,宋素红:新闻侵权诉讼中的过错及证明责任,青

21、年记者2007年5月。因此,立法应针对此类案件的证明责任确定分配标准,从而减少关于此类案件的违法情况的证明责任分配标准难以确定的情况发生。司法实践是调整新闻自由权与个人名誉权的最佳途径。法律既要保障公民的名誉权又需保障公民能够自由发表言论不受限制。实际来说,这两方面在有些状况下会产生矛盾,法律很难两者兼顾。更多时候,司法制度可以做的是寻找这两个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之间更广泛的利益平衡。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直观表明了新闻自由和名誉权何者优先保护的问题。当事人权利的合理分配不仅仅取决于实体法上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程序法的制约,而作为民事诉讼法“脊梁”的证明责任分配,更是在此起到了举

22、足轻重的作用。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新闻侵害名誉权这类案件证明责任分配的标准持有不同的观点,归根结底是因为持不同观点的人对新闻自由权和名誉权此两种权利何者优先保护的问题意见不一。通常情况下,主张新闻自由权优先的学者在证明责任的分配上更倾向于严格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分配标准,由原告方承担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所有法律构成要件的证明责任,这种分配原则必然加重原告负担,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保护新闻自由;而主张名誉权优先保护的学者,则更希望将证明责任由被告方即新闻媒体来承担,这样,败诉的风险就转嫁给了新闻媒体,公民的名誉权就得到了极大的保护。可见,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保护存在着冲突,而这种冲突在民事诉讼法中很大程度

23、上体现在证明责任的分配上。哪一方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就意味着承担败诉的风险,同时也就意味着他所要求保护的权利相对来说较弱。因此,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如何分配,决定着何种权利应当优先保护,也就是说,此类案件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指导思想来源于新闻自由权与名誉权的制衡,只有利用利益衡量说处理好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之间的矛盾,使之成为一种合理分配证明责任的原则,法官才能够根据此种证明责任的分配标准对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案件进行正确的处理,而不会出现我国目前存在的对同类案件,由于不同法官对两种权利之间孰轻孰重认识不同,而作出不同判决的情况。通过上述的分析与比较,不难看出我国建立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

24、特殊标准的必要性。实践中此类案件的激增,愈发显露出立法上的缺陷,因此亟需确定一个统一的证明责任分配标准指导我国法院对此类案件进行审理,从而解决现行立法缺失导致的判决不统一的难题。同时经过对特定类型的诉讼案件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深入剖析,有利于程序法上合理制衡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实体法上的规定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另外,这种从微观上对特定类型案件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分析,在理论上也有助于我国在宏观上建立统一的一般性的证明责任分配标准。因此,为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建立一个特殊的标准,是应该在借鉴美国类似诉讼中“公众人物”概念和利益衡量说基础之上谈论的,这种特殊的标准是在将原告的

25、身份进行区分为公众人物与普通公民,以便将新闻报道的性质区分为涉及公共利益的新闻与涉及私人利益的新闻的前提之下完成的。所以,能否建立特殊的证明责任分配标准,完全取决于我国现行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是否能够在适用利益衡量说的基础上引入“公众人物”的概念。(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 国内研究综述 从现状来看,学术界针对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证明责任问题的研究内容并非大量存在,已经发表的论文著作里通常是把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上位概念也就是“新闻侵权诉讼”定为重点分析内容,着重分析下述两类问题:第一,在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案件中,究竟是不是必须适用举证责任的部分“倒置”,换句话说,针对大众媒介传播的报道内

26、容的真实性与过错要件,大众媒介是不是存在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状态,需要由哪方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的问题。第二,在我国的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案件中,是不是需要参照英美法系的实质恶意原则与公众人物理论,也即是在部分影响大众利益的诉讼里,公众人物作为提起诉讼的一方,是不是应当就大众媒介的实质恶意承担证明责任等问题。 就第一个问题来说,学界有支持派与反对派的不同意见。 支持派大都是法学理论界的研究者。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利明关于“新闻侵权诉讼举证责任”的问题解释为:在新闻媒体侵害名誉权案件中,原告应有事实依据论证自己受到损害,而大众媒介作为被起诉的一方需要提出相关依据以证实报道内容的非虚性 。 王利明:新闻侵权

27、法律辞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255 页。不过,王利明等人在其著作中认为我国司法采纳过错责任原则是合理的。 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 年,第 343 页。法学教师杨磊、周大刚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在一般新闻侵权诉讼中应该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即被告承担过错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 杨磊,周大刚:起诉”媒体新闻法律热点问题透视,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 133 页。成涛认为大众媒介需要按照报道内容非虚性的标准,但是过错的心理状态只能说是新闻工作者的内在想法,他人一般很难证明。因此,他主张新闻法应把新闻内容的非虚性和当事人是否存在过失

28、或故意的证明责任交由被告承担。 成涛:试论新闻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新闻记者1990年第9期。对此,黄罕爽的观点比较折中,他认为在媒体侵权案件中,媒体和新闻报道人员应该对媒体报道的内容是否真实负责。与此同时,只要其能够证明新闻来源真实可信,且经其慎重判断有理由确信报道属实,则作为被告的媒体或作者均可免于承担侵权责任,此时与报道是否属实无关。 黄罕爽:论新闻侵权中媒体的举证责任,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1期。姜淮超、徐嘉若等人也认为过错推定原则不仅仅在法理上是合理的,而且具有合法的法律依据。 姜淮超,徐嘉若:新闻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当代传播2008年第1期。汝意骅也同样认为在新闻侵权诉讼

29、中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如果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就无法体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汝意骅:新闻侵权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广东培正学院海报2011年第4期。 反对派则主要以新闻学界的学者为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魏永征等人在其著作中指出新闻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及“报道严重失实”之要件不应当由新闻媒体或作者承担,而应由原告承担这一责任。 魏永征,张鸿霞:大众传播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 147 页。芮必峰认为为了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新闻媒体侵权案件中应当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 芮必峰,崔明伍:新闻传播法,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 157 页。解放军报

30、主任编辑曹瑞林在其著作中指出:新闻侵权诉讼不应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而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曹瑞林:新闻法制前沿问题探索,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第 108-111 页。为了避免举证责任的不公平分配,新华社周甲禄在其撰写的文章中明确指出:原告应该对新闻侵权诉讼中过错以及虚假性承担证明责任。 周甲禄:论新闻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新闻记者2004年第12期。曾雨楼教授认为如果在我国的新闻侵权诉讼中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就会对大众媒介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权造成不利影响。 曾雨楼:新闻失实侵权的举证责任不应当“倒置”,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针对第二个问题,理论界也有两种意见并存,有些

31、学者赞同,有些学者不赞同。但是,几乎全部理论研究都不赞同完全参照美国的立法。王利明教授在其文章中针对公众人物理论做出了详细分析,认为在牵扯到新闻单位对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作用时,需要维护合理的舆论监督,所以并非应该借鉴美国的“实质恶意”原则。经过研究公众人物和非公众人物的差异,认为应该合理的对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加以制约,但我国无需采纳美国提出的偶然的公众人物概念。 王利明: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参见王利明,葛维宝:中美法学前沿对话人格权法及侵权法专题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年,第 1-20 页。吴飞、孙美燕等人经过研究“实质恶意”原则的形成和发展,探究它的法律哲学理念和存在的缺陷

32、,综合学术界有关“实际恶意”原则的阐述,认为法官针对东方体育日报一案所作的判决中采用“微罪不举”理论是“合适”的。此外,他们还认为,只要媒体没有捏造事实,公众人物就应当“容忍”媒体的过失。 吴飞,孙美燕:传媒应该享有这样的“特权”吗“实际恶意”原则评析,新闻实践2003年第10期。陆爱红在论新闻失实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一文中认为公众人物的理论和实质恶意原则既然能取得部分国家的认可,同时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有所表现,就可以表明其的确有值得参照的地方。综合我国现实情况,作者认为需要灵活变通地引入公众人物的理论和实际恶意原则。 陆爱红:论新闻失实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硕士学位论文,中南政法大学

33、,2010年。李世雯在新闻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研究一文中认为,我国在新闻侵权案件中针对新闻内容“真实”的判断能够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即只要提供充足的证据表明新闻材料的本质内容是非虚的,却不是要求任一细节或者夸大判断非虚性的标准;只要新闻单位并非存在故意,而是作出的普通理性公民均可以作出的正当判断,就能够判断新闻单位的内容是“真实”的。 李世雯:新闻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11年。顾理平在隐性采访论里就公众人物的类型做出了研究,他觉得并不是只有政府官员才算公众人物,公众人物应该具备某些职务级别,可以把科级以上算作划分界限。 顾理平:隐性采访论,北京:新华

34、出版社,2004年,第206页。洪波、李轶等认为,实际恶意原则值得借鉴,只是应适当对实际恶意原则的适用范围加以限制。 洪波,李轶:公众人物的判断标准、类型及其名誉权的限制以媒体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为中心,当代法学2006年第4期。魏永征、张鸿霞通过对与“公众人物”相关的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后认为由于“制度上的”区别,导致实际上在使用“公众人物”的概念时发生一定的偏差。因此,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美国的公众人物概念并不应该适用在我国的新闻侵权诉讼中。 魏永征,张鸿霞:考察“公众人物”概念在中国大众媒介诽谤案件中的应用,.参见林晖:历史的探索,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65-567页。曹瑞林在

35、新闻法制前沿问题探索中指出:美国的公众人物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是相互矛盾的,该理论不但违反了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同样也制约了公众人物的名誉权。故而,在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中引入公众人物理论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曹瑞林:新闻法制前沿问题探索,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第48-61页。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关新闻媒体侵害名誉权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司法实践的进步夯实了理论根基。但大量的新闻侵权案例表明:现有的理论研究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那些主张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责任原则的学者认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新闻舆论监督因诉讼而中止,然而他们却忽略了法律对自然人人格权的保

36、障。但是赞同采用证明责任倒置,采用“过错推定”原则的人认为这一原则会加剧新闻单位举证责任的难度,使新闻单位的败诉率不断提升,无益于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产生这两种缺陷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人格权保护”和“新闻自由”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2. 国外研究综述美国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有专门的立法,即诽谤法。美国法律史学家克利夫顿.劳霍恩在诽谤与公共官员:诽谤法的发展历程中详细阐述了言论自由和公共诽谤之间的冲突。在殖民地年代里,由于美国人民受到英国法律的制约,所有针对官方的批判,不管其真实性与否,均会被认为纯属恶意,因而亦是具有诽谤性质的。然而,由于美国法律上的认可,今天的美国人民可以公开的讨论公共问

37、题,即便是批评政府或政府官员,他们也不得再主张自己遭到诽谤。美国人为了实现自由讨论政府官员而不惧怕遭到诽谤诉讼的目标整整奋斗了三百年。 Clifton O.Law horne,Defamation and Public officials:The Evolving Law of Libel,Carbondale Southern l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1,265-266。美国的侵权法中,诽谤罪成立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原告的不实的、失实的或者贬损性的言论;第二、故意把该言论散布给能理解其诽谤性质内容的其他人;第三、在某些具体的诉讼里,被告关于

38、内容虚假具有过错;第四、证实侵害发生或者本言论是可以提起诉讼的。 美文森特.R.约翰逊:美国侵权法,赵文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6页。其中,言论的可诉性指言论的违法性,美国法律中对可诉的言论进行了包括七个范畴的列举。 美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黄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1页。美国的T.巴顿.卡特在大众传播法概要一书中认为,法律正确对待评论不当应首先理清这样几个问题:其一,进行事实与评论的分野,参照美国宪法给予评论绝对保护的做法,只要大多数人或“思维正常”的人会认为被告的评论没有恶意,那么评论即是合法的。 美文森特.R.约翰逊:美国侵

39、权法,赵文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6页。转载对于新闻资源的共享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常见现象,但是对存在侵权内容的发表作品不加以审核而刊发同样会引起侵权,美国的审判惯例中,如果存在公布于众,重复原始诽谤的人并非受害者本人,即构成重复公布于众,对此,最初的传播者仍将负有责任,假如这一重复公布于众是可以预见的,重复公开诽谤者也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美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黄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3页。在19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法律系统虽然有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却没有直接涉及到隐私权。如宪法第一修正案、第三修正案、第

40、四修正案以及第五修正案中有关个人隐私的条文均属于宪法原则。直到1890年,波士顿的山姆利.沃伦律师和路易斯.布伦迪斯律师撰写了隐私权一文,文中明确建议美国从立法上承认隐私权。该文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法律体系开始明确承认公民的隐私权。美国立法将诽谤诉讼的原告分为私性人物和公众人物两种。只有当陈述涉及的是公众关注的问题时,私性人物原告才需要证明诽谤的虚假性。公众人物则不同,他们在任一宗诽谤案件中都务必得证实诽谤性言论是失实的。 马诚:中美新闻侵权立法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针对材料真实性与否的证实,法院追求的是本质内容非虚。 美唐.R.彭伯:大众传媒法,张金玺,赵刚译,北

41、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l版,第154-155页。我国民法规定全部民事主体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如民法通则第三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故而,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并无公众人物和普通公民的划分。但是宪法第三十八条仅仅说明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对此亦无作出明确的说明。美国立法却将公众人物和普通公民区别对待,1964年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最高法院觉察出了政府官员与普通公民的差别,一般状况下,政府官员能够轻松方便地依托新闻媒体,反驳他人针对自己的不利评论,或者为自己辨驳。根据这个原理,美国最高法院对政府官员的名誉权采取的保护程度完全不同于对普通公民的保障,由

42、此,公众人物这一理论,逐渐被引入到司法实践之中。1974年的“格茨诉韦尔奇案”,大法官刘易斯.鲍威尔在司法实践中再次将公众人物划分成两种,即完全意义上的公众人物与有限意义上的公众人物。他将“完全意义上的公众人物”这个涵义解释为这些人“占据着具有如此庞大的权力和有影响力的地位,因此他们被认为是完全意义上的公众人物”。 Gertz v.Robert welch,Inc,418U.S.323,1974。(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 选题的目的 近年来,由于新闻媒体侵权案件的大量增多,针对新闻侵权法的研究已然成为热点,从相关文献研究来看,新闻界人士认为应优先重视舆论监督和新闻自由在新闻侵权责任中的重要性的

43、保护;而非新闻界人士则认为应该重点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不过关于新闻媒体侵害公众名誉权的具体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还存在不少分歧。因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司法机关处理的新闻侵权诉讼,法院在价值判断的标准上,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不利于体现法律的严肃性,正确判断侵害名誉权,取决于侵权行为法的完善。因此,笔者选取论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作为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试图对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为我国新闻法制的不断完善尽点微薄之力。2. 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选题的理论意义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不承认司法实践中具体案

44、例确定的归责。我国没有制定明确的新闻立法来规定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民法中的侵权责任法也没有做出规定,这些立法上的缺失对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闻侵权案件是非常不利的。在所有的诉讼案件里,这最终的结果责任的相关问题是双方的重中之重。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不仅要提供案件基本事实的证据,还要在分辨不清事实真伪时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针对案件中的证明责任进行合理分配,即是把原被告二者的利益加以合理分配,这类案件里,国家有关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法律规定表明了对新闻自由和公众人格权二者谁更受到优先保障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快制定新闻侵权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2)选题的现实意义 新闻侵害名誉

45、权案件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探究具备现实意义。由于我国此类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缺乏立法规定,因此法官通常在实践中变通适用。而在2002年12月18日,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在审理球星范志毅起诉东方体育日报侵害名誉权案件中首次引入了“公众人物”这个理论,最终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出:虽然新闻媒体在行使正当舆论监督权时损害了原告范志毅的名誉,但由于只是对其名誉造成了轻微损害,所以原告作为公众人物应当对其予以谅解。这可以说是我国司法界首次将美国新闻侵权法中的“公众人物”概念和“实质恶意”原则运用到审理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实践中,这一判决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都造成了很大的震动。虽然本案的意义只是在司

46、法中明确了“公众人物”这一概念,案件仍然以实践中通常适用的证明责任分配标准进行审理,但这种新概念的运用,为将“公众人物”概念引入证明责任分配提供了极大的借鉴意义。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标准,因此判决的结果更多是依靠法官个人的衡量。有的法官主张“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有的主张“谁报道,谁举证”的原则。倡导“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诉讼利益,因为在强大的媒体面前,举证责任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很难与媒体抗衡。但是按照“谁报道,谁举证”,却又增加了媒体的败诉率,影响媒体发挥合理的舆论监督作用,综上,合理制定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不但

47、能更好的保护公众的名誉权免受非法侵害,而且能够发扬新闻自由,更好的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四)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法律要件分类说虽然我国并没有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但是从我国证据规则关于某些纠纷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中不难看出,目前是法律要件分类说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亦罗森贝克的“规范说”。而在最高法院关于名誉权的解答中,列明了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可见我国立法已默认了法律要件分类说。(2)利益衡量说 我国虽属大陆法系国家,但在新闻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上,仍可以吸收借鉴英美法系国家新闻侵权法中的利益衡量说。事实上,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在关于侵害名誉权诉讼的审理中,也适当运用了利益衡量说,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平衡从而使司法更为公正。在中国,最高法院的第七条“证据规则”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