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1-3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及国际礼仪通行规则课 型新授课课 时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教 具多媒体授课班级2012级1班2012级2班授课日期(9)月(14)日周(五)第(1、2)节(9)月(14)日周(五)第(3、4)节教学目标1、 区别中西方礼仪的差异2、 知道中国当代礼仪的特点3、 知道西方的礼仪的特点4、 掌握国际礼仪通则教学重点国际礼仪通则教学难点区别中西方礼仪的差异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比较容易,教学侧重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 学 过 程复习回顾礼仪的含义;礼仪的基本原则导入课题由一两个中西方差异的小故事,引出这节课的正题。教 学 内 容备注1-3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及国际礼仪
2、通行规则一、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1.交际语言礼仪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 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 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 ,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 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 “今天天气不错啊! ”2.称谓称呼方面 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很多称呼。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
3、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中国父亲那边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而在中国,人们喜欢加上职位,xx经理,xx总裁等。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西方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头衔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高级宗教人士等。 3.宴请方面 酒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被视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场合不可或缺的。酒杯不空茶水不满。在西方,通常喝啤酒、葡萄酒,不喜欢劝酒。在中国,宴会喜欢共桌共菜,西方则认为不合卫
4、生,实行分餐制。中国人宴请时,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西方则要求少声响少动作,用餐程序较多。4.送礼方面 在中国,人们往往喜欢送比较贵重的礼物,以礼物的贵重衡量诚意的多少;在西方,人们并不追捧贵重的东西,则注重礼物的精致和心意.二、 中国当代礼仪的特点1、重视血缘和亲情我国人们一直有着“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2、强调共性 中国人具有较强的民族感,在社会生活中强调集体主义原则,个人服从集体。3、谦虚谨慎、含蓄内向 中国人性格一般宽厚平和,含蓄内向、忍耐力强,在与人相处时往往谦虚谨慎、克制自己。4、讲究礼尚往来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三、 西方的礼仪特点1、强调
5、个性,崇尚个性自由2、尊重妇女,女士优先3、简易务实 4、平等、自由、开放四、 国际礼仪通则1、遵守最基本的共同生活准则 如,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 ,等等。2、信守时约 对于约定好的事情不能无故迟到,否则是很不礼貌的事情。3、相互谅解、求同存异 在人际交往中要和睦相处,对于不同的礼仪习俗,要以尊重。4、入乡随俗 在异乡要尊重或遵从其礼仪风俗习惯。5、女士优先 在礼仪中体现出对女性的尊重6、以右为尊(以左为尊中国) 在并排站立、行走、就坐时,主人应主动居左,请客人居右。接下来,让同学们讨论:中西方还存在哪些差异思考:中西方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举例讲解课堂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我们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也在借鉴着西方的礼仪文明。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借鉴它的形式,更借鉴其内在灵魂,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自己的传统礼仪,都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提高人类文明素质为目的。布置作业习题册 P19板书设计1-3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及国际礼仪通行规则一、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二、中国当代礼仪的特点 1. 交际语言礼仪的差异 1、重视血缘和亲情2. 称谓称呼方面 2、强调共性3. 宴请方面 3、谦虚谨慎、含蓄内向4.送礼方面 4、讲究礼尚往来教后记作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