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筋平法表示及软件应用系列课件 基础梁(上)1. 什么是基础梁与基础相交的梁为基础梁,其形式包括:低板位,梁底与基础平板底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间且底面与顶面均不一平;高板位,梁顶与基础平板顶一平。2. 哪些构件中的梁要用“基础梁”定义 筏板基础中的梁要用“基础梁”定义,包括基础主梁、基础次梁。 条形基础中(当图纸中标明JL时)用“基础梁”定义。(当图纸中标注的是KL,用“框架梁”定义)。注意:桩承台中的承台梁(联系梁,现06G101图集中统一作“基础连梁”)不是用“基础梁”定义,而是用“框架梁”定义,并且在属性编辑中将“是否为基础连梁”改为“是”。(注意:软件会自动判断,即当梁与承台相交时
2、,自动变为“是”基础连梁。)3. 基础梁平法表示(部分不适用于软件)基础梁包括基础主梁(JZL)和基础次梁(JCL)。3.1集中标注 注写基础梁的编号JZL-12 (表示第12号基础主梁)。 注写基础梁的截面尺寸JZL-12 400500 (表示:12号基础主梁截面宽度为400,截面高度为500)。 注写基础梁的箍筋 当具体设计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仅需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肢数写在括内)。 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或三种箍筋间距时,先注写梁两端的第一种或第一、二种箍筋,并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再依次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或第三种箍筋(跨中部的不需加注箍筋道数);不同箍筋配置用“/”相分隔。问题:
3、是左右两端各11道?回答:是的,左右各11道,共22道。 出现三种箍筋间距就不能输了,怎么办?回答:软件不支持三种箍筋的情况,一般图纸中出现的也比较少。 注写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 先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B打头)的规格与根数。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加设架立筋以固定箍筋,注写时,用加号“+”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连,架立筋注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问:架立筋无法表示吗?回答:基础梁的架立筋只能出现在下部钢筋中,与框架梁相反(框架梁的架立筋只出现在上部)。 再注写顶部贯通纵筋(T打头)的配筋值。注写时用分号“;”将底部与顶部纵筋分隔开来。 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4、“/”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注写基础梁的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当梁腹板高度(梁高-板厚)hw450时,根据需要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且对称布置。当基础梁一侧有基础板,另一侧无基础板时,梁两个侧面的纵向构造钢筋以G打头分别注写并用“+”相连。 注写基础梁底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筏形基础平板底面标高的高差值),该项为选注值。有高差时须将高差写入括号内。3.2原位标注 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
5、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4. 钢筋计算4.1端部无外伸时上下部通长筋计算梁端头,上下部筋对焊,成对后多余的筋伸至端部弯钩15d。关于“上下部筋对焊”,我们可以理解为基础梁的上下通筋各弯折一半。上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保护层+弯折+右支座-保护层+弯折其中:弯折=(梁高-2保护层)/24.2箍筋计算 长度=2(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max(10d,75mm)+21.9d+8d 根数=左加密区根数+右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 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注意:加密区范围与抗震等级有关,软件提供1.5倍梁高和2倍梁高两种
6、情况,在计算设置里可以进行设置)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 端部支座内根数=(支座宽+起步间距50-加密区间距-保护层)/100+1 中间支座内根数=(支座宽+250-2加密区间距)/100支座内有箍筋,支座内的第一个箍筋与跨内箍筋的距离为一个箍筋间距4.3一排支座负筋负筋长度= max (l0/3,1.2La+hb+0.5hc)+支座左(右)半部分-保护层+15d其中:l0为左跨l0i 和右跨l0i+1的较大值。 hb为基础主梁截面高度 hc为沿基础梁跨度方向的柱截面高度4.4两排支座负筋第二排支座负筋长度同第一排4.5侧面构造筋构造筋长度=梁净长+15d
7、2拉筋直径为8mm,间距为箍筋间距的 两倍(与框架梁拉筋进行比较)4.6有外延基础梁有外延上下筋伸至梁头-保护层+弯折12d4.7吊筋及次梁加筋吊筋及次梁加筋同框架梁4.8基础次梁下通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LaE。上通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 =净跨长+2max(12d,Bb/2)其中:Bb(bb)为基础次梁支座的基础主梁宽度。左右支座负筋长度=max(L0/3,1.2La+hb+0.5bb)-支座左或右半部分+锚固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2max(L0/3,1.2La+hb+0.5bb)箍筋根数=左右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 =2(1.5梁高-50)/加密间距+1+(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