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事询问:班次、何人、数量、那几台机床、目前状况。齿轮泵提高容积效率的方法增加容积效率对于齿轮泵而言就是增大供油量与内泄的比例。方法有两方面。1 增大流量 2减小内泄。具体方法有1增大模数、减少齿数、增加转速、使卸荷槽适当偏向排油一侧。2压力较高时用间隙补偿结构就是加浮动侧板、提高加工精度主要是减小齿轮端面跳动。液压齿轮泵扭矩大是哪的原因?齿轮中心距偏小,或者配合面粗糙度不高,配合尺寸偏紧。齿轮泵容积效率增加容积效率对于齿轮泵而言就是增大供油量与内泄的比例。 方法有两方面。1 增大流量 2减小内泄。 具体方法有 1增大模数、减少齿数、增加转速、使卸荷槽适当偏向排油一侧。 2压力较高时用间隙补偿
2、结构就是加浮动侧板、提高加工精度主要是减小齿轮端面跳动。工艺改进齿轮泵效率容积和性能的讨论文章热度:105 齿轮泵容积效率较低,主要是端面泄漏较大,约占总泄漏量的7080 所以,提高齿轮泵的端盖和壳体之间的配合精度,提高泵的容积效率和性能是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齿轮泵端面和壳体的加工基本上是定位销来保证其加工和配合精度。但是由于定位销孔的孔径尺寸较小,仅为8mm,而且加工精度、内表面粗糙度等要求较高,我们以前经过多方努力,采用各种加工方法,质量仍难以保证,对此,我们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改进了加工和装配工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齿轮泵端盖与壳体配合误差对泵的性能和效率的影响 主动齿轮回转轴线与前盖定
3、位止口同轴度误差大,齿轮旋转阻力大,甚至卡死,造成泵的机械性能大大下降。零件的动配合不好,磨损加快,缩短了齿轮泵的使用寿命,并且浮动轴套轴向移动阻力较大,使齿轮泵端面与轴套之间的间隙不能及时消除,甚至不能移动,导致齿轮泵容积效率下降。另外,由于主动轮轴与传动轴受其自身同轴度的影响,加大了泵的振动和噪声。定位销孔加工工艺比较及试验一、定位销加工工艺比较 (1)采用钻、铰(钻模)工艺,虽然保证了2-8mm孔径尺寸精度和内径表面粗糙度,但销孔孔距误差大,而且不太稳定。 (2)采用钻、成型(模具挤压)工艺,虽然保证了两销孔加工精度、孔径精度,并且稳定可靠,但是又带来销孔表面粗糙、部分孔径不圆度增大的问
4、题。 (3)在两个+13mm紧固螺钉孔口部添置套管销,去掉原来2-8mm销孔,采用钻、铰、镗工艺,保证了各方面的精度,但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解决定位销问题是关键所在,改进加工工艺是解决问题的路子。二、对比试验分析 我们采用一个定位销和主动轮轴作为定位加工、装配,去掉另一个定位销,然后再随机抽取六台齿轮泵分三组按不同的组装方式在齿轮泵全性能试验台上做性能试验,检测它们在试验前和试验后主动轮轴线与前盖定位止口同轴度的误差变化,从而选取最佳方案。具体情况如表1。 从表1上对比情况可见,第三种方法径向跳动变化最小,证明采用这种工艺方案是成功可行的。为了提高齿轮泵
5、的装配精度,我们又专门设计制造了以主动齿轮轴为基准的定位夹具,在装配时利用该夹具将前盖位置精确地控制后,再拧紧四只紧固螺钉。4结束语 实践证明,采用新的工艺以后,较好地解决齿轮泵的端盖和壳体之间的配合及加工问题,保证了泵的各项技术指标,提高了泵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性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且较为经济实用。油泵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影响齿轮泵容积效率的因素:齿轮泵启动后不排液或排液不足的原因:齿轮泵一、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3-4二、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流量计算及流量脉动近似计算时,认为齿间的容积等于轮齿的体积,齿轮每转一周,排出的液体体积等于其中一个齿轮的所有齿间工作容积及其所有轮齿体积之和 式中
6、 Z齿轮齿数;m齿轮模数;B齿轮齿宽。乘以系数1.061.12(齿数多时取小值,齿数小时取大值)加以修正。 齿轮泵的实际流量为 式中 pv齿轮泵的容积效率。三、流量不均匀系数q 。 齿数越少,q越大,流量脉动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工作的平稳性,引起压力脉动,使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齿轮泵装配图动画四、外啮合齿轮泵存在的结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困油现象见困油现象动画图1) 闭死容腔,如图35所示。2)危害:当闭死容腔由大变小时,使齿轮轴承承受周期性的压力冲击,导致油液发热,振动和噪声,降低了齿轮泵平稳性和寿命。当闭死容腔由小变大时使闭死容腔形成局部真空,产生气蚀现象,引起振动和噪声。3)消除困油现象办法
7、在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浮动侧板)等零件上开卸荷槽,如图3-6所示。2、齿轮泵内泄漏途径 见图3-7(1)端面间隙泄漏 齿谷部分的高压油经端面间隙泄漏到齿轮轴颈处,再流入轴承后进入吸油腔(有对轴承润滑、冷却的作用)。通过齿轮端面和泵壳之间的运动配合间隙从高压油腔泄漏到吸油腔。(2)径向间隙泄漏 压油腔的油液经径向间隙向吸油腔泄漏。(3)齿面啮合处的泄漏 通过啮合处泄漏量将更小,一般不予考虑。(4)减小内泄漏的措施1) 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 浮动轴套式补偿装置如 图3-8 、图3-9 (采用偏心“8”字形的浮动轴套)。 浮动侧板式补偿装置如图3-10所示, 弹性侧板式补偿装置 图3-11所示2)
8、 径向间隙的补偿 图3-12所示3、径向不平衡力及其减小措施作用在齿轮泵轴承上的径向力F是由沿齿轮圆周液体压力产生的径向力F1和由齿轮啮合产生的径向力F2所组成。如图3-13所示(1)缩小压油口大小 (2)扩大排油腔到吸油腔一侧 如图3-14所示(3)扩大吸油腔到排油腔一侧 如图3-12所示,这种结构即减小了径向力,又补偿了径向间隙,使容积效率提高。如图3-15所示,五、内啮合齿轮泵简介1、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16所示内齿轮泵工作原理图2、摆线内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如图3-17所示。齿轮泵安装计划成本齿轮泵安装计划成本,是通过一对参数和结构相同的渐开线齿轮的相互滚动啮合,将油箱
9、内的低压油升至能做功的高压油的重要部件。是把发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动力装置。东方红-75拖拉机和东方红-60、70T推土机机构采用CB46齿轮泵。东方红-802/802K拖拉机和东方红-802KT推土机采用CBN-E450或CBTI-E550型齿轮泵,该泵流量大,可靠性好。在其使用过中容易出现以下故障。、油泵内部零件磨损齿轮泵内部零件磨损会造成内漏。其中浮动轴套与齿轮端面之间泄漏面积大,是造成内漏的主要部位。这部分漏损量占全部内漏的50%70%左右。磨损内漏的齿轮泵其容积效率下降,油泵输出功率大大低于输入功率。其损耗全部转变为热能,因此会引起油泵过热。若将结合平面压紧,因工作时浮动轴套会
10、有少量运动而造成磨损,结果使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这样的浮动轴套必须更换或修理。、油泵壳体的磨损主要是浮动轴套孔的磨损(齿轮轴与轴套的正常间隙是0.090.175mm,最大不得超过0.20mm)。齿轮工作受压力油的安全阀作用,齿轮尖部靠近油泵壳,磨损泵体的低压腔部分。另一种磨损是壳体内工作面成圆周似的磨损,这种磨损主要是添加的油液不净所致,所以必须添加没有杂质的油液。、齿轮泵油封磨损,胶封老化卸荷片的橡胶油封老化变质,失去弹性,对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失去了密封隔离作用,会产生高压油腔的油压往低压油腔,称为“内漏”,它降低了油泵的工作压力和流量。齿轮泵它的正常工作压力为100110kg/平方厘米
11、,正常输油量是46L/min,标准的卸荷片橡胶油封是5743。自紧油封是PG254210的骨架式油封,它减压阀的损坏或年久失效,空气便从油封与主轴轴颈之间的缝隙或从进油口接盘与油泵壳体结合处被吸入油泵,经回油管进入油箱,在油箱中产生大量气泡。会造成油箱中的油液减少,发动机油底槽中油液增多现象,使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必须更换油封才可排除此故障。、机油泵供油量不足或无油压现象:工作装置提升缓慢,提升时发抖或不能提升;油箱或油管内有气泡;提升时液压系统发出“唧、齿轮泵唧”减压阀声音;拖拉机刚启动时工作装置能提升,工作一段时间油温升高后,则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轻负荷时能提升,重负荷时不能提升。浅谈
12、齿轮泵内部泄露的原因与对策外啮合齿轮泵,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自吸能力强,维修容易和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等特点。尤其是低压齿轮泵,被许多大型船舶用作滑油泵,为船舶柴油发电机原动机的自带滑油泵,船舶主机凸轮轴滑油泵及燃油泵等等。但在使用上发现了故障多,寿命低,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我们都知道齿轮泵的寿命是由其轴承的寿命决定的,即轴承是齿轮泵中最先损坏的零件。而我们在修理齿轮泵的过程中大部分故障并不发生在轴承上,常常是内部各零件配合间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泵的容积发生了变化,内部产生了泄漏。径向间隙泄漏(齿顶与泵体内表面的间隙)。轴向间隙泄漏(齿轮端面与端盖的间隙),两齿轮啮合线处的泄漏
13、,以及填料处的泄漏,然而又以轴向间隙泄漏最为严重,约占总泄漏量的7580左右,这就是齿轮泵容积效率变低的原因。就说明齿轮端面或端盖出了问题(主要是擦伤,磨损过大),导致泵的容积效率显著降低,使相关的系统不能正常的工作,严重影响了机器的使用寿命,甚至于导致机器的损坏,所以说齿轮泵工作时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使用效率及自身的寿命。 根据以往修理泵的体会,简要论述齿轮和端盖损失的原因,填料泄漏的原因及防止。 1 损伤的原因 在谈低压齿轮泵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中高压齿轮泵,它主要用于工程机械上。中高压齿轮泵为减少其轴向泄漏,在齿轮的两端处设有侧板,挠性侧板和固定侧板浮动式侧板是将泵的出口压力油引到浮动式侧
14、板后,使之紧贴于齿轮泵的端面用以补偿间隙,浮动轴套的原理与浮动侧板原理类似。挠性侧板是将压力油引到侧板的背后,靠侧板自身的变形来补偿轴向间隙的,固定式侧板是指侧板与齿轮端面轴向间隙不能自动补偿。而低压齿轮泵则比较简单,无须另设侧板,齿轮的端面直接与端盖来形成间隙,类似于中高压齿轮泵中的固定侧板。但是,无论中高压齿轮泵还是低压齿轮泵,它们的侧板或端盖的平面度要求都较高,与齿轮的端面间隙(轴向间隙)都很小。如果齿轮泵在使用中不当,端盖或齿轮端面就会出现磨伤、划伤和烧蚀现象。划伤 一般在齿轮端面或端盖的表面有划槽,其主要原因是油液中进入了铁屑,沙粒登硬质颗粒。这些颗粒一有机会便嵌在齿轮端面与端盖之间
15、,随齿轮的转动滚动边滑动,在齿轮端面或端盖上划出沟槽,当沟槽出现后,不但增加了齿轮泵的泄漏量,而且有可能使颗粒杂质沿沟槽进入间隙,使端盖上的沟槽越划越深,泄漏量越来越大。因此,齿轮泵的端盖上一旦出现划伤,其损坏速度就要加快,从而降低泵的使用效率,系统的性能特性就会变坏。磨伤 一般在端盖上出现齿轮磨伤的痕迹,呈半圆形或圆形。其主要原因有:轴承损坏使齿轮径向跳动量大,驱动泵的机械轴向窜动量大,定位销偏斜等等。烧蚀 出现在端盖表面上的烧浊现象是气蚀造成的,出现在齿轮端面对应端盖上的烧蚀,是齿轮端面与端盖摩擦力很大时,其表面温度升高,油膜破裂,表面金属软化,接触点产生粘着,撕脱,再粘着的过程,构成烧蚀
16、。烧蚀是端盖最严重的损伤,端盖上出现了划伤和磨伤发展到烧蚀。因此,当发现齿轮泵流量不足时,应及时停泵检查,找出故障原因,以避免由小故障变为大故障。端盖上出现了划伤,如沟槽较浅的可以磨平,可以用较细的研磨砂(约600#以上)研磨,以至于达到平面度要求,也可以使用相应的设备(如磨床)达到平面度要求,如沟槽较深或端盖上的磨伤,烧蚀难以修复时,则应更换端盖。 2填料泄露的原因 盘根密封 这种密封材料由于使用性很差,容易泄漏,而且对轴的磨损也较大,现在使用比较少。 机械轴封 由于其使用性能很好,密封效果好,不容易泄露,对轴的磨损也不是很大,所以现在泵浦使用的很多,不光是齿轮泵,离心泵,螺杆泵等等基本上都
17、用上了机械轴封作为密封元件。但引起其泄漏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是使用时间过长,接触面磨损过度引起泄漏。再就是密封表面由于杂质出现划伤,还有由于驱动机械与泵中心线不好,泵振动过大引起密封面出现裂纹等等。 3防止措施 解决端盖的损伤问题,主要以预防为主,其方法有:应当保持滑油系统中油液清洁,不使用脏油,劣质油或与要求标号不相符的滑油。油液污染是引发端盖损坏的原因,即使很小的颗粒,嵌在端盖与齿轮端面之间,也会使端盖划伤,引起零件的不正常磨损,增大泄漏量。为保证油液的清洁,应做到拆卸滑油泵或其它元件之前,应将周围污染物清除干净,并将拆下泵的油口以及管路用闷板堵好。解体滑油泵应在清洁的工作台上进行,待清洁干
18、净,使用压缩空气吹过,确认无异物后方可组装。补充油液时,必须经过滤油器过滤后加入油箱,应根据机器使用说明书或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油液,在更换油液时,应注意检查进油滤器是否有腐蚀破损的现象,以防杂质进入油箱中。对于机械轴封,要轻拿轻放,装配前,首先检查动环和静环的表面光洁度是否达到要求,是否有划痕,裂纹等。装静环时,静环座要清洁干净,检查座上是否有止动螺钉,静环的“O”型圈上要涂牛油,使它能很容易地装入静环座,且不损坏“O”型圈,并使止动螺钉嵌入静环的卡口内,使静环起到较好的止动效果。同样,动环装在轴上之前,首先检查弹簧的旋向与泵的转向是否有冲突,泵轴是否磨损,如磨损则必须修复,具备装配条件
19、,然后在“O”型圈上也要涂牛油,使其能很好的装在轴上,在调好最佳位置(动环的压缩量)后,拧紧动环座上的螺丝,使其固定。在动环与静环表面接触之前,要确保接触面无杂质,确保密封效果。齿轮泵在安装和组装时应注意:在船舶上使用的齿轮泵除了自带式齿轮泵,一般是通过联轴器驱动的,因此,在安装之后,应检查泵与驱动装置(多为马达)的同轴度 ,(齿轮泵一般要求同轴度在0.1mm之内,但我们通常却控制在0.05mm之内),且驱动装置不能轴向窜动,齿轮泵在组装时不能用手锤敲打配合零件,(如定位销等),一般也不允许用手锤敲打各零件即可组装。紧固泵盖和泵体的所有螺栓的上紧力矩要相同。防止空气进入滑油系统中,装复后应将系
20、统中的空气放掉,实际中最常见的是由于吸油管疲劳破裂或管接头处密封失效而漏气,使吸油管漏气不被发现。但检查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在吸油管接头处涂上一层肥皂水,齿轮泵工作中吸油管表面出现喇叭状的位置,即为漏气处,吸油管出现了漏气,会使齿轮泵吸空气,导致流量上不去,因此,应先对吸油管进行修复或更换。 总之,只要按上述方法使用,装配和安装齿轮泵,端盖的损伤,磨损,机械轴封的密封性能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齿轮泵的寿命也是可以达到技术要求的。只要在工作过程中仔细对待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问题往往可以避免的。出现了问题后本着科学慎重的态度去查找原因,从小到大,从简到繁,各个击破,不轻易下结论,不草率行事,不放弃小故障,不带病运行,定期维护,将一些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它的使用效率及使用寿命。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