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审核培训材料 一:产品审核的目的 为了获得产品的有关质量信息,独立地以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标准,来检查和评价产品质量的活动。也就是我们站在客户的角度对我们产品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运输)质量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二:产品审核的任务 发现质量缺陷,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求改善与提高产品适用性(质量)的途径与措施,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客观依据。 三:产品审核的特点 1、 产品审核不是对合格产品的再检查,也不同于产品的监督性抽查。 2、 产品审核不是依据产品的出厂验收标准,逐项进行检验。而是依据客户反馈的质量信息
2、和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掌握的产品质量薄弱环节,所确定的产品审核指导书规定的审核项目,逐一地进行检查和评价。 3、 产品审核由最高管理层授权,具有资格的审核人员组成的产品审核小组,按照计划规定的审核频次、数量和抽样时机抽取样品进行。 4、 审核中如果发现了产品质量存在足以影响产品合格的质量缺陷,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不允许不合格产品出厂。 四:产品审核指导书的编制 产品审核指导书是施行产品审核的标准和指导文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产品审核指导书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确定质量审核的具体项目。产品审核的项目既不是产品出厂验收规定的那些检验项目,也不是产品质量标准(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项目,而是依据
3、客户(主机厂、用户既服务商)反馈的质量信息,按照客户对产品适用性的要求,从企业现实的产品质量状况出发,自行确定的产品审核项目。 * 一种产品审核项目的确定,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 客户反馈的质量信息中质量缺陷发生频次较多的项目; 2、 服务中收集到的客户不满意的质量缺陷项目; 3、 造成过安全、质量事故的质量缺陷项目; 4、 构成产品竞争质量特性有影响的质量缺陷项目。 * 在做好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再从产品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运输)质量等方面,分别的一一列出需要审核的项目。 * 产品审核指导书要对每个审核项目可能发生的质量缺陷,按其重要性与程度
4、的不同进行分级,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其内容包括: 1、 它所适用的产品名称、规格与型号。 2、 它的文件编号、生效日期、有关制定人员(编制、审核、批准等)的责任签名及日期。 3、 审核项目的特性分组,如:安全性、产品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运输)质量等。 4、 按特性分组――给出审核项目的编号、审核内容、缺陷等级。 * 产品审核指导书的期限 1、它不应该一劳永逸,长期有效。因为客户适用性需求在不断发展变化,同时企业通过质量审核与质量改进活动,不断克服原有的质量缺陷,逐步减少缺陷发生的频次和程度,所以,为了获得产品审核的实效,必须对产品审核指导书适时进
5、行修改。 2、为了保持产品审核的可比性,正确估计和判断产品质量水平的变化趋势,产品审核指导书也不宜频繁的调整与修订。一般大批量连续生产的产品,以每年调整一次为宜。 五:产品审核的步骤 1、 确定审核的周期 产品审核必须有计划的定期进行,其周期视企业的实际产品质量状况和产品特点而定,也要考虑质量成本投入与效益获得之间的经济性。我公司根据体系要求一般每年进行两次。 2、 确定审核的抽样时机 产品审核的抽样,可选在产品成品检验合格,直至产品在客户投入使用期间的任何阶段。还可以在涂漆、包装、发运之前及客户安装现场,分阶段地对审核项目穿插进行。总的原则是力求充分暴露产品质量的缺陷,又要
6、考虑审核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我公司因前桥装配后只能对装配位置尺寸和轴承预紧力、制动间隙及外观等检查,因此审核的时机要选在前桥装配后和各供应商零部件入厂装配前进行,必要时在主机厂整车装配前进行,能够真实的反映运输和放置的质量。 3、 确定产品抽样数量 产品审核随机抽样的数量,影响抽样结果的代表性。样本太少,有可能实际存在的问题未被发现;样本太大,又使审核费用太高。因此可根据产品质量的稳定程度、产品的复杂性、检验费用、生产批量和客户的反映等情况,权衡审核的判断能力和审核费用这两者之间的利弊,适宜地加以选择。 4、编制产品审核指导书 按照上述对产品审核指导书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
7、际情况,确定审核检验项目及其严重性分级,编制产品审核指导书,形成文件,作为产品审核的依据。单件、小批一般不编制。 5、编制产品审核记录表 产品审核是按照审核指导书规定的项目进行的。为了对应要求记录审核情况,便于事后的统计分析,必须事先编制好产品审核记录表并明确:被审核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样本数量及样本内各产品的编号;本次审核日期、审核记录人、审核记录日期。我公司是将产品审核指导书和记录表合二为一的(参见附表)。 6、实施产品质量现场审核 根据审核工作量,确定审核组人数,组成审核小组,应有质量审核的管理部门负责组建,产品审核人员应熟悉专业技术,其主要工作是检验与分析。
8、7、评价质量水平 根据审核结果计算单位缺陷分值: 缺陷分值U=D(缺陷总分=100DA+50DB+10DC+1DD)/N(审核产品个数) 标准缺陷分值US=U1+U2+******UN(去年每次产品审核的单位缺陷分值之和)/N(去年产品审核次数) 计算质量指数 质量指数=U(本次审核缺陷分值)/US(标准缺陷分值) 质量指数大于1,质量水平降低,不合格; 质量指数小于1,质量水平上升,合格。 同时体系要求:A级质量缺陷=0;B级质量缺陷≤2;C、D级缺陷根据自身产品特点自行确定。 8、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
9、 对产品审核结果进行分析的目的,是明确产品适用性的变化及发展动态和趋势,找出重要缺陷或缺陷集中方面的原因,研究更好地发挥质量职能的有效性。 对审核结果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发现的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其重点为: ①. 找出重要的、突出的质量缺陷。如:B级以上的质量缺 陷,重复出现的C级缺陷等。 ②. 明确质量缺陷出现频次高的质量特性。 ③. 找出缺陷产生的直接原因。如:工艺不可靠、员工操作马虎、检验员漏检、质量文件没有规定、质量要求不明确等。 ④. 分析造成缺陷在管理职能上的原因。如:工艺不可靠、检验员漏检在管理上是怎样造成的?为什么质量要求不明确等
10、 ⑤. 采取改进措施 分析缺陷的产生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明确能否通过信息反馈得到解决,还是需要采取攻关改进措施。 9、提出产品审核报告,报告必须说明以下内容: ①.质量审核的实施情况。 ②.审核结果的统计数据。 ③.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④.解决质量缺陷及质量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⑤.审核结论。 诸城市义和车桥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审核 检查表 审核人员 审核日期 产品图号 前 桥 总 成 序号
11、 特性及缺陷描述 缺陷等级 扣分 样本数量及编号 N1 N2 N3 合计 01 合格证 无合格证 A 100 粘贴位置不正确 C 10 粘贴不牢 B 50 02 标识牌 无标识牌 A 100 粘贴位置不正确 C 10 标识牌不牢固 B 50 03 油漆质量 漆面内有杂质 D 1 漆面可见流挂 D 1 缺漆 C 10 非涂漆部位未按工艺要求进行防护
12、 D 1 04 外观质量及尺寸 锈蚀 C 10 磕碰、划伤 D 1 端面距 A 100 主销距 A 100 板簧距 A 100 05 制动器: 防尘塞是否齐全 D 1 制动器可见部位磕碰变形 C 10 06 轮毂螺栓: 镀锌质量差 D 1 丝部磕碰 B 50 07 推力轴承有捶击变形现象 C 10 08 各部位未点标识漆 D
13、1 09 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调整不当 B 50 10 漏装油杯 C 10 11 油杯坏 C 10 12 前束调整不符合要求 B 50 以上项目检查完毕后,拆检 13 球销螺母漏装开口销 A 100 14 球销螺母开口销安装不正确 D 1 15 球销螺母拧紧力矩达不到要求 B 50 16 接头紧固夹螺栓锁紧螺母紧固力矩达不到要求 A 100 17 前
14、轮毂盖在拧入前未涂厌氧胶。 D 1 18 前轮毂盖未按要求注锂基脂 C 10 19 转向节螺母的开口销漏装 A 100 20 转向节螺母的开口销安装不正确 D 1 21 轴承预紧力不当 A 100 22 漏装轴承、油封圈、 A 100 23 漏装油封 B 50 24 制动鼓内表面及摩擦片表面油污 B 50 诸城市义和车桥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审核 检查表 审核人员 审核日期 产品图号
15、 前 桥 总 成 序号 特性及缺陷描述 缺陷等级 扣分 样本数量及编号 N1 N2 N3 合计 25 制动鼓有裂纹 A 100 26 前轮毂内黄油量不符合要求 B 50 27 前轮毂内黄油涂抹不正确 C 10 28 前轮毂内轴承有损伤 A 100 29 油封装配不正、变形 C 10 30 转向节臂螺母开口销漏装 A 100
16、 31 转向节臂螺母开口销安装不正确 D 1 32 转向节臂螺母拧紧力矩达不到要求 B 50 33 转向节臂中漏平键 B 50 34 制动器内有漏件现象(如调整螺栓等) B 50 35 制动不回位 B 50 36 制动器凸轮轴不回位 B 50 37 制动器支架无润滑脂 B 50 38 制动器底板螺栓拧紧力矩达不到要求 A 100 39 制动器底板螺栓处无弹簧垫圈 C 10
17、 40 制动器底板、支架紧固螺栓未紧固、露装 B 50 41 制动器蹄片是否为同一厂家 42 制动器蹄片颜色是否一致,是否同一批次 43 转向节间隙不符合要求 B 50 44 销锁拴螺母无锁紧 B 50 45 销锁拴螺母装配后无弹簧垫圈 C 10 46 限位螺栓丝坏 C 10 47 限位角调整不到位 D 1 48 限位螺栓螺母的拧紧力矩达不到工艺要求 C 10 49
18、转向节销防尘盖铆冲不正确 D 1 50 转向节销防尘盖铆冲不牢固 C 10 51 转向节注油量不符合要求 B 50 52 错装零部件 B 50 53 性能试验 A 100 54 转向节硬度是否复核要求,螺纹是否完好 A 100 55 制动鼓是否失圆 B 50 56 制动鼓组合动平衡是否符合要求 B 50 57 接头总成摆动力矩是否符合要求 B 50 58 其他 合计 附:具体检验数据填写在检验记录中附后。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