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2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4 2.1项目建设背景 4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6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8 3.1市场分析 8 3.2市场预测 9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0 4.1项目选址 10 4.2建设条件 10 第五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14 5.1建设内容 14 5.2建设规模 15 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 16 6.1工艺流程 16 6.2设备选型 17 第七章 工程建设方
2、案 19 7.1总图运输 19 7.2建筑工程 19 7.3结构工程 20 7.4给排水工程 21 7.5电气工程 22 第八章 节能与环保 25 8.1节能措施 25 8.2环保措施 28 第九章 项目工程管理与劳动保护 31 9.1工程管理 31 9.2劳动保护 32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4 10.1项目前期阶段 34 10.2项目准备阶段 34 10.3项目实施阶段 34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5 11.1投资估算 35 11.2资金筹措 36 第十二章 招投标方案 38 12.1编制依据 38 12.2招标
3、范围 38 12.3招标组织形式 39 12.4招标方式 39 12.5招标信息发布 39 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分析 40 13.1分析说明 40 13.2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40 13.3财务指标分析 41 13.4评价结论 41 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 42 14.1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42 14.2项目对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 42 14.3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42 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43 15.1研究结论 43 15.2建议 43 合作社基本情况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㈠合作社概况 道外区民主乡五星
4、棚室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道外区民主乡五星村,成立于2009年5月28日,社员30人,成员出资总额300万元。合作社距中心城区只有8公里,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142亩,总人口3287人,以水稻生产为主。2008年末召开村民会议,同意整合1100亩连片土地,开展保护地蔬菜生产,一致通过了建设温室大棚基地的决定。 过去种植蔬菜大多数以庭院种植为主,没有大的基地、不成规模,形成不了市场,都是农民自己零散销售,蔬菜种植效益不高。由于适合种植蔬菜的地块人均不到1亩地,五星村以土地反租倒包的形式,抓好土地管理工作。利用哈尔滨市绕城高速公路征地的有利条件,对高速公路一侧剩余的150亩稻田地,因为灌排系统被修路破
5、坏,无法再种植水稻,村里统一收购,请专家进行规划设计,请市农委主要领导现场考察,建设了25栋温室,50栋大棚,让农民对规模种植蔬菜有了新的认识,在示范基地的影响下,五星村又组织了139户农民,整合了1100亩土地,经过专家设计规划建设15栋钢架大棚、高效节能温室7栋,总投资需170万元。 为了把五星棚室基地打造成绿色无公害基地,在冬季培训中重点进行了无公害栽培技术培训。为了提高蔬菜病虫防治科技含量,全面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商品竞争能力,实施了“三诱一药”即:诱虫灯、性诱剂、诱虫板和生物农药为主的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农户在生产中应用,同时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生产纪录。 收益分配机制
6、如下: 1.按成员于本社的业务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百分之六十。 2.按前后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并记载在成员账户中。 3.本社如有亏损,经成员大会讨论通过,用公积金弥补,不足部分也可以用以后年度盈余弥补。 4.本社的债务用本社公积金或者盈余清偿,不足部分依照成员个人账户中记载的财产份额,按比例分担,但不超过成员账户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 获得荣誉情况:合作社所在五星村获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番茄、茄子) 合作社法人代表基本情况:孙龙云,1
7、951年2月21日出生,现任五星村村党支部副书记,被聘为五星棚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法人代表。2006年,五星村被授予省级卫生先进村、市五个好先进村党组织、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道外区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2007晋升为省级文明村标兵村;2008年被评为市和谐村屯、现晋升为国家级文明村。 管理机构设置: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负责合作社日常运营及管理。 合作社与村委会合署办公,有独立的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5人。 财务管理: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及专职的财务工作人员。 ㈡运营状况 1、主业发展情况,主导产品生产及销售盈利情况 五星棚室基地一期已经完成育苗温
8、室85栋,共25亩。塑料大棚170栋,共计172亩。节能日光温室10栋共15亩,田间道路5.6公里,机电井53眼,基地已投入资金2020万元。 产品以种植叶菜为主,包括:芹菜、生菜、小白菜、油麦菜、香菜、水萝卜、芥蓝、黄瓜等品种,今年扩大生产规模,金针菇、平菇、香菇达到3个温室,1大棚面积达到1200多平方米。全年每棚毛收入可以在15000元以上。 2、项目申报前一年度合作社的财务及分配情况 2009年度合作社资产总额为2395万元,流动资金为31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2078万元,无形资产0万元;所有者权益375万元,其中股金300万元,资本公积0万元,盈余公积0万元,未分配盈余75万
9、元。营业收入150万元,本年盈余75万元。 ㈢以前年度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前期建设投入资金2020万元,其中市投200万元,区匹配200万元,乡投100万元,村投1340万元,农民自筹180万元。 1 项目立项背景 二、项目立项背景 ㈠必要性分析 1满足现代生活对绿色食品的需要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蔬菜种植产业发展很快,但以规模小,分散不均衡种植为主,无公害绿色种植没有形成规模,使用农药化肥比例大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从绿色种植抓起,进行标准化栽培,对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一一,本项目可行性在于: 符合种植业的产业调整,本项目实施有利于改变蔬菜
10、种植的传统模式,推动个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与国际同行业接轨。 是实现规模经营,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市蔬菜种植大都以小规模、家庭分散种植为主,而绿色无公害规模化投入大、风险大,加之菜农生产素质低、技术落后等因素很难形成规模,本项目建成后可进行集约化、现代化种植,实现规模化经营,采用标准化栽培技术实现绿色种植,不仅增加收入,而且带动周边菜农科学种植的积极性。 有利于加快绿色种植产业化发展进程。本项目的实施,可拉伸产业链条,拉动市场需求,改变种植观念,带动相关深加工产业发展,把绿色种植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绿色产业科技创新。 2发挥地域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道外区
11、民主乡五星土质肥沃,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目前面临着扩大面积,增加节水灌溉条件,新品种引进,提高无公害生产水平,以及产品清洗包装,扩大国内外市场销售,产品贮藏延长供应期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该项目的立项,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该项目突出特色,发挥地域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绿色农业,发展乡镇经济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将会为富民强乡作出贡献。 国家早就提出了要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号召各地要适应市场需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制定当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规划。要求种植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绿色农业,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绿色产品的比重。该项目符合国
12、家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要求及农业发展方向。对乡镇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有重要意义。 ㈡优势分析 五星村具有雄厚的蔬菜生产基础 1、种植水平高。民主乡五星村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传统。农民种植蔬菜的历史较长,生产绿色蔬菜积极性较高,为大规模生产棚室绿色蔬菜奠定了基础。项目立项后,可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水土资源丰富。土质黑松肥沃。夏季温热多雨,年降水量为452~542毫米;种植蔬菜病虫害较少 ,具备生产绿色蔬菜的天然条件。 3、产品市场好。随着国内外口岸的开放,加速了蔬菜的种植销售,基地每年种植出来的蔬菜大量销往国内外市场,生产的绿色蔬菜销路已不成主要问题。 4、项目技术依托力量
13、强。有充分的科技力量做保障: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高等农业院校,园艺学院蔬菜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具有博士、硕士授予权,技术力量雄厚,可为项目组提供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生和硕士生2人的专家队伍的技术支持、保证。 项目专家组长是蔬菜学科博士生导师,2000~2002年曾赴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考察科研、生产状况。根据国际市场流通标准引进了国外蔬菜新品种,并在省内示范种植。 5、各级政府对该项目高度重视 ⑴项目组织领导 该项目区标准化栽培示范区的开发建设已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重视。基地属集体所有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项目区建设和生产是有组织保障和经济保证障的。 ⑵基
14、地产业 该项目是扶持名牌绿色产品产业,为食品加工业提供绿色生产原料,为市民提供绿色蔬菜,为进一步扩大对俄罗斯、韩国、日本的出口能力。近两年,形成较具规模的生产,调整了农业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建设出一个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的现代化绿色蔬菜种植区,成为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链,符合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 ㈢市场分析 蔬菜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特别是随着环境恶化、城市污染日益严重,使得人民群众对绿色农业及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健康观念的逐渐增强,群众迫切希望吃到绿色无公害蔬菜及
15、食用菌类食品,为了适应新形势需求,应该在城乡居民中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 哈尔滨市是北方的大都市,冬季漫长、无霜期短、日照时数少,而且城市居民四季对无公害、绿色蔬菜需求量很大,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效益小,加之自然灾害,投入资金大等诸多因素,使城市周边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各地还处于小规模家庭式、分散式等形式进行蔬菜大棚的生产,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化生产,使蔬菜四季生产受到制约和影响。正是基于上述情形,我们依托五星村土质肥沃,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优越,临近哈市等有利条件,拟采用高效节能温室配套大棚进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申请建设7栋高效节能温室和15栋大棚,以进一步带动新兴产业,鼓励郊
16、区农民种菜积极性,繁荣蔬菜市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㈣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合作社代表大会决议:同意合作社为扩大生产规模,申请国家财政补贴,申报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同意该项目实施方案、筹资方式、收益分配等。 项目目标 三、项目目标 项目的开发任务是: 1、建高效节能温室7栋,每栋面积500m2。 2、钢架塑料大棚15栋,每栋667 m2。 项目建成后,年可以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23338公斤,年创收2200万元,纯利454.2万元以上。 项目建设方案 四、项目建设方案 ㈠主要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道外区民
17、主乡五星村棚室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项目确定在民主乡五星村西大排地。这个村有蔬菜生产基础,地理位置和土地资源及适宜的气候条件。通过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和增加节水灌溉基础设施,用科学的管理和种植方法,建成高效优质棚室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基础雄厚,前景广阔。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100亩,示范园区分为育苗温室区、冬季蔬菜生产区、标准化栽培示范区、蔬菜配送中心以及相关配套供电、道路、节水等设施。 2、技术路线(农艺措施)及流程 ⑴技术路线 ①蔬菜产品产前的环境检测。蔬菜产品销售前对蔬菜生产基地的确认,其生态环境好,灌溉条件有保证,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并对生产基地的空气、土壤、水质进行
18、严格检测,检测各项指标是否能够满足绿色蔬菜种植的要求。 ②蔬菜种植过程的检测。安排专人检验和监督蔬菜种植的全过程,了解产品的栽培方式、施肥、农药使用等情况,以保证商品的质量。 ③蔬菜产品采收前的检测。初级目测要符合绿色食品感官要求。营养指标检测,对于符合绿色食品感官要求的蔬菜进行抽样化验,使其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⑵技术流程 ①种子: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要根据种植季节不同,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 ②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采用晒种、温水、药剂浸种或药粉拦种进行种子消毒。用土壤杀菌剂进行苗床消毒。 ③整地:清除前作作物旧叶、残渣,淀粉 翻土壤。
19、 ④茬口安排:尽量避免同种蔬菜连作,提倡水旱轮作或其它方式。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茄果类蔬菜切忌连作。 ⑤播种:根据蔬菜的品种特性、当年的气候状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合理密植,避免田间积水,利于通风透光,降低植株间温度,及时清除病虫株,病残株,减少病菌和害虫数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⑥土壤及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其他肥料为辅;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为辅;以旋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限制化肥的施用,有选择地施用化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为1:1;少用叶面喷肥;最后一次追肥应在收获前20~30天进行。人粪悄及厩肥要充分发酵腐熟,追肥后要浇清水冲洗。控制化肥用量,一般每亩使
20、用量不超过25kg;提倡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要深施、早施。一般铵态氮肥施于6厘米以下土层,尿素施于10厘米以下土层。注意根系浅的蔬菜和不易挥发的肥料宜适当浅施;根系深和宜挥发的肥料宜适当深施。城市垃圾要以过无害化处理,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后才能限量使用,每年每亩用量,粘性土壤不超过3000公斤,砂性土壤不超过2000公斤。对非商品有机肥料要搞清其来源,并经有效的高温堆肥处理后才能使用。及时清除田园四周杂草,及田间病叶、病株并及时清除,集中处理。 ⑦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选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防治,达到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21、 3、设备购置 ⑴、整地用3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5台。 ⑵、机电井:新打机电井5眼,单井出水量3~4吨/小时,井深40-80米,单井喷灌控制面积18.8亩。 4.设施建设 冬季蔬菜生产区:建高效节能温室7栋,每栋面积500m2,栽培新、奇、特优质高档蔬菜,达到反季节生产,冬季供应市场的目的。 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建钢骨架大棚15栋,每栋667 m2,生产优质蔬菜,达到栽培标准化,起到示范作用。 5.科技措施 项目区与依托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单位,建立了科学技术协作服务体系,及咨询网络,并注重了对农民的科学技术的培训工作。 ㈡主要
22、技术参数 1、水文气象 项目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低温,夏季温热多雨。年降水量为452~542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72.2mm,多年平均气温3.78℃,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2789.1℃,无霜期145~153天,全年日照时数26350小时,多西南和南风,平均风速为4米/秒,将于特点是分布不均,春旱夏涝,4~9月平均降雨量为469.6mm。 2、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处在松花江南岸第二阶地系统,海拔高程136~4175m,土壤为粘土,草甸土。自中生代以来地壳一直处在间歇性下降状态,对极了较厚的松散三沉积物,为地下水储藏提供了条件。 地质构造:地表至25米为黄粘土,以下
23、为粉细砂、灰泥、中砂,未发现岩石层。开采地下水十分容易。 3、水资源 该项目区属阿什河与松花江交汇地区,江水、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很大。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模数为11.2万立米/年平方公里;可开采模数为9.2万立米/年.平方公里。该区水资源总量为328万立方米(不算过经水量)。其中;地表水89万立方米,地下水239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96万立方米。 地下水距地表面6米左右,含水层在20~49~50米三层,水量丰富。 4、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该项目区总土地面积0.51万亩。其中,耕地0.38万亩,旱田面积0.13万亩,全部耕地都属于干旱缺水型农田,过去只能种大田作物,产量低
24、效益不高。目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抓住机遇,棚室种植蔬菜,实行节水灌溉措施,打井搞喷灌建设是大有潜力的。 5、自然灾害 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夏季(6~8)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0%以上,秋季(9~10)月份占10~15%;冬季(11~3月)占15~20%,春季(4~5)月份占年降水量10%,由于夏季降水量集中,就形成了春季十年九旱的局面。播种时期缺雨已成为生产发展的瓶颈。 ㈢项目涉及的相关环保措施 项目按种植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标准种植、生产和包装运输。采取生物措施。对环境无负面影响,可以使项目区内无污染、无公害,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将大大提高人类的
25、文明发展。 ㈣项目组织与管理 为确保完成民主乡五星村棚室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项目建设。民主乡成立五星棚室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五星村棚室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和资金管理,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负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负责五星村棚室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日常管理和运营。 1、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 民主乡成立五星棚室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五星村棚室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运营。 2、运营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本项目采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市场管理运行机制,道外区农林局和民主乡政府负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监督和管理,技术指导和新技术示范
26、发展壮大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经济效益,加快种植业调整和企业发展。 3、进度安排 2010年10月至12月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审批;2011年1月扩初设计、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工程招标;2月至4月土建工程施工及装修;5月至8月设备安装、调试、试营业;9月正式营业。项目建设期12个月。 项目实施进度表 年份 项目 2010 2011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及审批 扩初设计、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土建工程招投标
27、 土建施工、装修 设备安装、调试、试营业 正式营业 4.管理措施 项目的财务管理要执行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管理规定,按基地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在资金的使用上,严格执行项目可研设计的财物投资计划,把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分解到项目单项上,做到财政资金使用合理,自筹资金落实到位。要严格执行独立核算单位制度,搞好财务管理,主动接受审计,搞好财务决算,为项目竣工验收做好准备
28、 根据专家指导小组制定的技术方案,由合作社组织实施,在有知识的社员中试验示范,示范过程中组织社员参观学习;由专家指导小组进行技术总结、归纳,于冬闲或播种前组织对农户培训2次。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㈠总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依据 ⑴土建工程 依据拟建项目各单项工程的建设内容及工程量,依据水电建筑行业规定的概算定额并参考当地实际工程造价标准进行编制。 ⑵设备购置 标准设备价格采用厂家现行报价;非标设备按重量计算。设备费中包括设备运输费用。 ⑶其它项目 其它项目的投资估算依据各部门的规定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关文件以及现行市场价格进行编制。 2、总投资估
29、算 项目总投资238.7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0万元,流动资金68.77万元。 ⑴建设投资 经测算本项目建设投资为170万元人民币。建筑工程费为154.60万元;设备购置费为10万元;其他费用为5.4万元。 详见附表2《项目投资估算汇总表》。 ⑵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根据原材料、燃料动力、产成品、应收应付款及现金周转天数进行计算。经测算需用流动资金68.77万元。 3、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⑴土建工程投资154.6万元 ①高效节能温室7栋,投资112.6万元; ②钢架大棚15栋,投资36万元; ③机电井5眼,投资6万元。 ⑵设备购置投资10万元 ①拖拉机5台,
30、投资10万元。 ⑶科技措施投资2万元 ①人员培训200人次,投资2万元。 ⑷前期工作费投资3.4万元。 ㈡资金来源 1、中央财政资金:60万元 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5万元 3、自筹资金及来源:85万元 ㈢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 本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合作社成立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帐户,由专人进行管理。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投入建设资金,并跟踪检查使用的情况,杜绝乱支乱用现象产生,并保证自筹资金到位,以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1、财政补助资金主要支持的环节 高效节能温室,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8万元;钢架、塑料大棚申请
31、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万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4万元;机电井申请地方财政补助资金3万元;拖拉机申请地方财政补助资金5万元;技术培训费申请地方财政补助资金2万元;前期工作费申请地方财政补助资金3万元。 2、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 财政补助资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管理,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实行前有预算,中有监控,后有决算,最终审计管理体系。原则上按不超过财政补助资金的3%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环境评估费等项目前期费用。 ㈣自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1、自筹资金的使用 高效节能温室使用自筹资金54.6万元; 钢架、塑料大棚使用自筹资金22万元;
32、机电井使用自筹资金3万元; 拖拉机使用自筹资金5万元; 前期工作费使用自筹资金0.4万元 2、自筹资金的管理 项目自筹资金实行单独建账,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按设计范围使用资金,严禁挤占挪用。 效益分析 六、效益分析 ㈠经济效益 1. 项目投入产出情况 ⑴营业收入估算: 项目建成后,种植棚室蔬菜一年达到六茬,年可以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600万公斤,脱毒种苗500万株,按每公斤/株2元计算,年创收2200万元。 ⑵总成本费用估算: 总成本费用[平均值]为1333.16万元。 详见成本费用测算表 ⑶利润分析: 项目各年
33、利润不同,利润总额[平均值] 为807.47万元。 2.成员增收情况 ①项目建成后,年可以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23338万公斤,直接带动基地1100亩土地,安排就业人员352人。带动农户收入6000元。通过实行订单农业,实现了产业育龙头,合作社联基地,基地带动农户,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社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合同契约形式与农户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利益联结机制,即合作社与农民统一签订订单,预付10%订金,秋后从价款中扣回,不计利息。通过合同约定,确保了农产品销路,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稳固了与农民共赢发展的基础。年创收2200万元,纯利605.6万元。 ②项目建成前玉米面
34、积1100亩,总产值= 玉米产值72万元,总收入=玉米收入59.4万元。 ③项目前后效益对比: 总产值=2200-72=2128万元 项目后增加收入=6005.6-59.4=546.2万元 2. 可分配盈余及分配情况 项目建成后,年可以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23338万公斤,脱毒种苗500万株,年创收2200万元,纯利605.6万元,是之前单一种植玉米收益的10.18倍。总而言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㈡社会及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带动农户139户,整合1100亩土地,带动人均增收2000元。提高了区域经济效益,扭转了农民的传统观念,农民走向产业化及市场化发展之路,以产品外销
35、为生产目的的经营思想将解决农民产品销售难题。项目区建成后,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辐射省内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均有积极意义。 项目区执行绿色产品种植标准,以生物有机肥、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虫剂为主体,减少使用化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对区域土壤的改良、水资源保护有重大意义。 建造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0.006万亩。可使该区域林木覆盖率由原来的5.5%,增加到6%,增加了绿色空间,对生态平衡、保护自然是有益的。经过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可以改变农村的面貌,使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对农村的城镇建设有促进作用。 附表: 1.财政补助合作社项目申报单位
36、基本情况表 2.投资估算汇总表 2-1.设施投资明细表 2-2.设备投资明细表 2-3.科技措施投资明细表 2-4.流动资金测算表 3.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4.盈余及盈余分配表 4-1.经营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测算表 4-2.成本费用测算表 附图: 1.项目区位示意图 2.项目平面布局图 3.其它图件 附件: 1.合作社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 2.合作社章程、相关制度及入社成员名单(包括姓名、身份、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3.合作社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申报项目的决议 4.自筹资金证明 5.项目申报前一年度财务审计报
37、告 6.土地租赁合同书 7.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 8.其它相关材料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1.2申请报告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 1.3项目概况 3 1.4研究结论 4 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7 2.1项目的提出 7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及项目开发策略 16 3.1 我国汽车产销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6 3.2兖州市汽车后市场发展概况与趋势 22 3.3项目的市场定位、竞争及市场策略 26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建设地址 30 4.1 建设条件
38、 30 4.2 建设地址 33 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 38 5.1 项目组成及场地规则 38 5.2 地理位置 40 5.3 总图布置 41 5.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5 第六章 公用工程 46 6.1供配电 46 6.2给水 47 6.3消防 47 6.4排水 47 6.5通讯 47 第七章 环境保护 48 7.1污染物及来源 48 7.2治理措施 49 第八章 节 能 51 8.1 设计依据 51 8.2 项目能耗指标 51 8.3 节能措施 53 第九章 公司定员 57 9.1组织机构 57 9.2 劳动定员 57 第十章 实施进度 58 10.1 实施进度 58 10.2 实施时间 59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0 11.1投资估算 60 11.2资金筹措 61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63 12.1财务评价基础条件 63 12.2财务评价 63 第十三章 风险及对策 66 13.1政策风险及对策 66 13.2经营风险及对策 66 13.3管理风险及对策 67 13.4财务风险及对策 67 13.5行业风险及对策 68 13.6不可抗力风险及对策 69 13.7项目结论 69 附 件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