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398.82KB ,
资源ID:3022336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0223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pdf

1、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学,2024,12(2),1055-1061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4 in Hans.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ml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2142 文章引用文章引用:冯卓颖.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J.现代语言学,2024,12(2):1055-1061.DOI:10.12677/ml.2024.122142 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 冯卓颖冯卓颖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24年

2、1月11日;录用日期:2024年2月22日;发布尔日期:2024年2月29日 摘摘 要要 亲属称谓词是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日常交往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亲属称谓词是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日常交往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研究当地研究当地方言的亲属称谓词,不仅能够获取当地家庭的亲属构成情况,而且还能了解当地的文化。方言的亲属称谓词,不仅能够获取当地家庭的亲属构成情况,而且还能了解当地的文化。文章主要通过文章主要通过对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描写,分析其主要构词方式,认为该方言区存在亲属称谓泛化、数字避讳、模对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描写,分析其主要构词方式,认为该方言区

3、存在亲属称谓泛化、数字避讳、模糊性和明确性并存、传统性和现代性糊性和明确性并存、传统性和现代性相融的特点。相融的特点。关键词关键词 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构词方式,泛化,数字避讳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构词方式,泛化,数字避讳 A Study of Kinship Appellation Words in Tunliu Dialect Zhuoying Fe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 Received:Jan.11th,2024;accepted:Feb.2

4、2nd,2024;published:Feb.29th,2024 Abstract The appellation of relativ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guage vocabulary system,and it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daily communication.By studying the relative appellations in local dialects,we can not only obtain the composition of local fa

5、milies,but also understand the local cul-ture.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erms of kinship appellations in Tunliu diale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ways of word formation,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ialec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ization of kinship appellations,number avoidance,ambigu

6、ity and clarity,and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冯卓颖 DOI:10.12677/ml.2024.122142 1056 现代语言学 Keywords Tunliu Dialect,Kinship Appellation Words,The Way of Word Formation,Generalize,Numerical Taboo Copyright 2024 by author(s)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

7、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CC BY 4.0).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1.引言引言 很显然“亲属称谓”可分为两部分来理解,“亲属”是人们在血缘、婚姻、法律的基础之上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称谓”就是我们彼此之间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正如马宏基、常庆丰在称谓语1中所说,语言一出现,称谓语就产生了。所以亲属称谓词看似容易,实则包含了悠久的文化内蕴。在古代,亲属称谓词研究最早见于尔雅释亲2,它从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大类出发系统描写了一百多种亲属称谓。此外,大型类书当中也或多或

8、少收录了一些亲属称谓词,但是关于亲属称谓词的研究较为鲜见,五十年代后学界也越来越重视对亲属称谓的研究。关于汉语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的研究成果也是十分丰硕的,但是有关山西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则相对较少,最详细的是孙玉卿的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3,该书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描写了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的发展与变化。研究山西方言亲属称谓词,有助于对山西各个方言区家族制度和文化蕴涵的认识。屯留区地处太岳山支脉脚下,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北侧,是长治市的地理中心地带,属于上党片潞安小片,人口构成复杂,其亲属称谓词非常值得研究。文章将从类型、构词方式、特点三个方面对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进行描写。2.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的

9、类型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类型 屯留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和普通话相比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一定的不同。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现在五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家庭也是越来越少,因此带有曾字辈的亲属称谓也很少被使用,所以我们主要记录从祖父辈开始的亲属称谓。我们主要以父系、母系、夫系、妻系亲属为纲对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作一个简要整理,具体如表 14 所示:Table 1.Patrilineal kinship terms of address 表表 1.父系亲属称谓词称呼 普通话称呼 面称(屯留方言)背称(屯留方言)曾祖父 老爷爷/老爷 同面称 曾祖母 老奶 同面称 祖父/爷爷 爷 同面称 祖母/奶奶 奶 同面称

10、祖父的兄弟及其配偶 大爷爷、小爷爷、三爷爷等 同面称 大奶奶、小奶奶、三奶奶等 同面称 爷爷的姐妹及其配偶 老姑/大老姑、小老姑、三老姑等/X 老姑 同面称 老姑父 老姑父/大老姑父、小老姑父、三老姑父等 奶奶的兄弟及其配偶 老舅/大老舅、小老舅、三老舅等 同面称 老妗/大老妗、小老妗、三老妗等 同面称 Open AccessOpen Access冯卓颖 DOI:10.12677/ml.2024.122142 1057 现代语言学 续表 奶奶的姐妹及其配偶 老姨/大老姨、小老姨、三老姨等/X 老姨 同面称 老姨夫 老姨夫/大老姨夫、小老姨夫、三老姨夫等 爸爸 爸 同面称 爸爸的兄弟及其配偶 大

11、爹、小爹、三爹等 同面称 爹爹t35/大娘、小娘、三娘等 同面称 爸爸的姐妹及其配偶 姑/大姑、小姑等/X 姑 姑姑/同面称/同面称 姑父 姑父/大姑父、小姑父、三姑父等/X 姑父 姐姐(亲)及其配偶 姐/大姐、小姐、三姐等 同面称 姐夫/大姐夫、小姐夫、三姐夫等 哥哥(亲)及其配偶 哥/大哥、小哥、三哥等 同面称 嫂/嫂子/大嫂、小嫂、三嫂等 嫂嫂/同面称/同面称 堂兄及其配偶 大哥、小哥、三哥等/X 哥哥 同面称 大嫂、小嫂、三嫂等/X 嫂 同面称 堂姐及其配偶 大姐、小姐、三姐等/X 姐姐 同面称 姐夫 大姐父、小姐父、三姐父等/X 姐夫 Table 2.Matrilineal kins

12、hip terms of address 表表 2.母系亲属称谓词称呼 普通话称呼 面称(屯留方言)背称(屯留方言)外曾祖父 老姥爷 同面称 外曾祖母 老姥姥 同面称 外祖父 姥爷 同面称 外祖母 姥 同面称 外祖父的兄弟及其配偶 大姥爷、小姥爷、三姥爷等 同面称 大姥姥、小姥姥、三姥姥等 外祖父的姐妹及其配偶 老姑/大老姑、小老姑、三老姑等/X 老姑 同面称 老姑父 老姑父/大老姑父、小老姑父、三老姑父等 外祖母的兄弟及其配偶 老舅/大老舅、小老舅、三老舅等 同面称 老妗/大老妗、小老妗、三老妗等 同面称 外祖母的姐妹及其配偶 老姨/大老姨、小老姨、三老姨等/X 老姨 同面称 老姨夫 老姨夫

13、/大老姨夫、小老姨夫、三老姨夫等 妈妈 妈 同面称 妈妈的兄弟及其配偶 舅/大舅、小舅、三舅等/X 舅 舅舅/同面称/同面称 妗/大妗、小妗、三妗等/X 妗 妗妗/同面称/同面称 妈妈的姐妹及其配偶 大姨、小姨、三姨等/X 姨 同面称 姨夫 姨夫/大姨夫、小姨夫、三姨夫等/X 姨夫 表哥及其配偶 大哥、小哥、三哥等/X 哥哥 同面称 大嫂、小嫂、三嫂等/X 嫂 同面称 表姐及其配偶 大姐、小姐、三姐等/X 姐姐 同面称 姐夫 姐夫/大姐夫、小姐夫、三姐夫等/X 姐夫 冯卓颖 DOI:10.12677/ml.2024.122142 1058 现代语言学 Table 3.Terms of addr

14、ess of husbands relatives 表表 3.夫系亲属称谓词称呼 普通话称呼 面称(屯留方言)背称(屯留方言)丈夫的爸爸 爸 老公公 丈夫的妈妈 妈 老婆子 丈夫的哥哥 及其配偶 随夫称 大伯子 随夫称 同面称 丈夫的弟弟 及其配偶 名字或小名 小叔子 名字或小名 同面称 丈夫的姐姐 及其配偶 随夫称 大姑子 随夫称 同面称 丈夫的妹妹 及其配偶 名字或小名 小姑子 名字或小名 同面称 Table 4.Names of wives relatives 表表 4.妻系亲属称谓词称呼 普通话称呼 面称(屯留方言)背称(屯留方言)妻子的爸爸 爸 老丈人 妻子的妈妈 妈 老丈母 妻子的

15、哥哥及其配偶 随妻称 大兄哥 随妻称 同面称 妻子的弟弟及其配偶 名字或小名 小舅孩 名字或小名 同面称 妻子的姐姐及其配偶 随妻称 大姨子 随妻称 同面称 妻子的妹妹及其配偶 名字或小名 小姨子 名字或小名 同面称 其余晚辈 名字/小名 同面称 3.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词方式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词方式 屯留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绝大多数都是由单音节语素构成的,我们通常使用这些单音节称谓词来称呼直系亲属。旁系亲属称谓词则较多地使用多音节语素,这种亲属称谓词主要有重叠式、偏正式、附加式三种构词方式。3.1.重叠重叠式式 屯留方言中重叠式的亲属称谓词还是比较常用的,第一,主要是对一些旁系亲属的称呼的

16、重叠。在方言中,我们来称呼堂表姐/哥的时候经常使用“X 姐姐/哥哥”来进行称呼;第二,体现在年轻一代的日常表达中。他们通常会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舅舅”“姑姑”等之类重叠的亲属称谓词,而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还是习惯以单音节语素来表达亲属称谓词,如“爸”“妈”“哥”“姐”“爷”“奶”“舅”“姑”等,有时也会使用重叠式亲属称谓词来表示感情的亲密;第三,通用的重叠式亲属冯卓颖 DOI:10.12677/ml.2024.122142 1059 现代语言学 称谓词。“爹爹t35”一词是“爹t35”字的重叠,在其他地方的方言中称呼伯伯是“爹爹t35”,而屯留方言中可能存在男性称谓女性化的现象,

17、所以使用“爹爹t35”来称呼伯伯的妻子;第四,面称单音节,背称重叠式。在屯留方言中,当一种类别的亲属只有一个时,当面称呼这个亲属的话,往往会使用单音节亲属称谓词来称呼,而背后称呼时则会选择重叠式亲属称谓词来称呼,如我们当面称呼舅舅、舅妈、姑姑、嫂子为“舅”“妗”“姑”“嫂”,而背后称呼是“舅舅”“妗妗”“姑姑”“嫂嫂”。3.2.偏正式偏正式 在屯留方言中,使用偏正式来构成亲属称谓词的情况也相当普遍。第一,序数词+亲属称谓核心词。如“五舅”“三姐”“三姨”等;第二,亲属称谓核心词+夫。常常用这种结构来称呼女系亲属的丈夫,如:“姨夫”“姐夫”“妹夫”等等;第三,亲属称谓核心词+父。常常用这种结构来

18、称呼男系亲属的丈夫,如:“姑父”“老姑父”等等。3.3.附加式附加式 词缀式是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中常常可以见到的,它通常是由某个词缀加上亲属称谓核心词构成一个新的亲属称谓词,分为前缀式和后缀式。3.3.1.前缀式前缀式 前缀式亲属称谓词主要是由“前缀+亲属称谓核心词”构成的。第一,老+亲属称谓词。“老”用在亲属称谓词前边做词缀,并没有完全虚化,还带有一些实际意义:首先可以表示辈分比较大,如:“老爷”“老奶”“老姥姥”“老姑”,其次还可以表示一种尊敬之意,如方言中我们称呼男女方的父母亲为“老公公”“老婆子”“老丈人”“老丈母”,最后则是受到普通话影响而对感情十分亲密的人的称呼,如:“老爸”“老妈

19、”等;第二,小+亲属称谓词,“小”同样和词缀“老”一样还留有些许实际意义,一种是用它来对排行第二的亲属进行称呼,如“小姑”“小姨”“小哥”等等,另一种则是背后称呼年纪小的弟弟妹妹的称谓词,如“小叔子”“小舅孩”“小姑子”“小姨子”等。3.3.2.后缀后缀式式 除了前缀式,还有一种特别常见的后缀式亲属称谓词,是由后缀+亲属称谓核心词构成的。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中主要的构词后缀是“子”,如“孙子”“嫂子”“小姑子”“大姨子”等等,而且在一些词中还起到了区别亲属称谓词使用场合的作用,如:“小叔子”加上“子”就由面称变为背称,“大姑”加上“子”也由面称变为背称等等。4.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特点屯留方言亲

20、属称谓词的特点 4.1.亲属称谓词的泛化亲属称谓词的泛化 亲属称谓词的泛化并不是一时的,而是自它产生开始,泛化也就开始了。马宏基、常庆丰在称谓语1中也说:“亲属称谓语的外化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历史上早就存在。”所谓亲属称谓词的泛化就是指亲属称谓词不再局限于和自己有亲属关系的群体之中,而是受到社会需求、交往需要、利益需要等多种因素影响而被广泛地运用在整个社会群体当中。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人际交往也在不断地扩大和频繁,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方法来快速地拉近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距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信息的交流,而恰当地使用亲属称谓词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亲属称谓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

21、言符号,不仅可以准确地起到指称的作用,而且恰当的亲属称谓词能凸显亲切的情感,使说话双方能够在一个融洽的氛围内快速展开友好的交流。屯留方言中,这种泛化现象也是特别常见的,它冯卓颖 DOI:10.12677/ml.2024.122142 1060 现代语言学 主要是以直系亲属称谓词的泛化为主。比如方言中习惯用“爷”“奶”来称呼爷爷辈的对象,用“叔”“姨”来称呼爸爸辈的对象,使用“哥”“姐”来称呼比自己年龄稍长或同年龄的没有亲属关系的陌生人等等。亲属称谓词泛化后,对于称呼对象的年龄、辈分没有确切要求,满足交际需要即可。4.2.亲属称谓词的数字避讳亲属称谓词的数字避讳 语言避讳由来已久,由于早期人们对

22、社会的认知能力有限,面对不确定的东西就会避而不谈,所以产生了避讳。自封建宗法制确立以来,古代就建立了一套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一直规定着人们的语言行为准则。为了表现对统治阶级的尊敬,语言上的避讳就成为了最佳表现形式,避讳也因此而盛。随着社会的发展,避讳的内容也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最初可能是讳尊、讳凶,而现在只要人们不愿意表达的词语或是意义不好的词语的都可以是避讳的内容。避讳是受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心理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所以不同的地方存在不同的避讳。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中主要表现为一种数字避讳。屯留方言习惯用“小+亲属称谓核心词”来表示“二+亲属称谓核心词”,如我们称“二哥”为“小哥”,“二姑

23、”为“小姑”等等。首先一方面“二”可以表示的次序在后的意思,如在方言使用“二爹”,人们会普遍认为是继父的意思;其次屯留方言中由“二”作为语素构成的词中词义一般都具有贬义色彩,如:二流子、二货、二百五等等;最后“二”在现代汉语词典4中有一条释义为“不专心”,所以人们并不太喜欢在语言中使用“二”。所以使用“小+亲属称谓核心词”既能更清楚地表达“二+亲属称谓核心词”的含义,又能避免贬义和不尊敬之义。除了数字“二”,“四”也是屯留方言亲属称谓中较为常见的避讳数字,方言受到上声和去声合流现象的影响,“四”和“死”是同音字,所以人们对数字“四”也常常忌讳,因此使用“姓名+亲属称谓核心词”来表示“四+亲属称

24、谓核心词”,如我们把“四哥”称为“李海哥”等等。亲属称谓词的数字避讳反映了当地所特有的语言文化风貌。4.3.亲属称谓词的模糊性和明确性并存亲属称谓词的模糊性和明确性并存 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中关于男方和女方亲属配偶的称呼存在着鲜明的区别。通过表 2 我们可以看出屯留地区在对女性亲属的配偶进行面称时一般是采用较为笼统的称法,如“姑父”、“姐夫”等等;而背称的时候则是需要以“姓名+亲属称谓核心词”或者“排行+亲属称谓核心词”来加以区别,如“XX姑夫”、“三姑父”等等。而在对父系亲属的配偶进行称呼时,面称和背称均是采用“姓名+亲属称谓核心词”或者“排行+亲属称谓核心词”来进行称呼。这恰恰说明了当地人民

25、可能受到旧时婚姻风俗的影响,认为女方结婚后就属于男方家庭。因此对于女方亲属配偶的面称称谓并没有做过多的区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而对于父系亲属配偶的称谓是十分明确的,背称和面称也保持一致。一方面体现了屯留地区亲属称谓词中模糊性和明确性并存,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婚姻嫁娶制度潜移默化地表现在一个地区的语言文化中。4.4.亲属称谓词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相融亲属称谓词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相融 亲属称谓词是汉民族历代传承,流传已久的习俗,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变化着。屯留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的数目众多,但它们的存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有着自己内在的次序性。自古以来长幼有序、

26、尊卑有别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观念,直到今天这种等级观念还体现在亲属称谓词中,人们仍旧习惯使用排行/大小+亲属称谓核心词来称呼他人。如:“大爹、小爹、三爹”。田慧刚在中西人际称谓系统5中写到:“古时有同曾祖父的兄弟放在一起排行的习俗,这种排行法在唐代文人中相当盛行。”这也正反映了屯留方言中亲属称谓词所具有的传统性。此外,在屯留方言中,老一代的人较多地保留了古代传统的亲属称谓词,而新一代的人则受普通话冯卓颖 DOI:10.12677/ml.2024.122142 1061 现代语言学 的影响极少使用。如老一代的人称呼父母亲是“爹”、“娘”,新一代的人则是“爸”、“妈”。中国古代社会深受封建宗

27、法制度的影响,十分重视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汉语亲属称谓词的运用也都遵循亲疏有分,内外有别的文化观念。现在屯留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已不再区分表系亲属和堂系亲属,而是都使用“名字+亲属称谓核心词”来进行称呼。这也说明屯留亲属称谓词在继承传统亲属称谓词的过程中,又进行着符合现代的变化,是传统性和现代性的融合。5.小结小结 地方方言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该地区特有的文化风貌和风土人情。亲属称谓词作为人际交往中必不可缺的成分,更是见证了地区的变迁和发展。屯留方言的亲属称谓词不仅反映了屯留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而且也展现了汉民族亲属称谓词的共同特点。屯留方言亲属称谓词内容丰富,形式各异,运

28、用重叠式、偏正式、附加式等方法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亲属称谓系统。通过屯留地区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特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它也在为了满足地区的需求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着。随着当前社会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属于各个地区方言特有的亲属称谓词在逐渐消失,也会与普通话中的亲属称谓词渐渐趋于一致。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 中华书局编辑部.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6:26-30.3 孙玉卿.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3.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 7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47.5 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28.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